- 年份
- 2024(3205)
- 2023(4603)
- 2022(3776)
- 2021(3680)
- 2020(3006)
- 2019(6895)
- 2018(7050)
- 2017(11550)
- 2016(7833)
- 2015(8792)
- 2014(9075)
- 2013(8183)
- 2012(7723)
- 2011(7282)
- 2010(7591)
- 2009(6665)
- 2008(6713)
- 2007(6313)
- 2006(5752)
- 2005(5334)
- 学科
- 济(22684)
- 经济(22662)
- 教育(19741)
- 管理(13956)
- 业(12799)
- 中国(12607)
- 方法(10295)
- 企(9797)
- 企业(9797)
- 理论(9298)
- 学(8751)
- 数学(8385)
- 数学方法(8241)
- 农(6670)
- 教学(6624)
- 发(5360)
- 财(5113)
- 业经(4916)
- 发展(4599)
- 技术(4526)
- 展(4474)
- 农业(4413)
- 贸(4178)
- 贸易(4176)
- 制(4082)
- 研究(4081)
- 易(4027)
- 地方(3800)
- 和(3746)
- 思想(3740)
- 机构
- 大学(113685)
- 学院(106528)
- 研究(40959)
- 济(34579)
- 经济(33608)
- 管理(31560)
- 教育(29766)
- 理学(26799)
- 范(26751)
- 师范(26606)
- 理学院(26301)
- 京(25832)
- 管理学(25667)
- 管理学院(25420)
- 科学(24609)
- 中国(22829)
- 师范大学(22087)
- 所(21055)
- 研究所(19238)
- 江(18327)
- 北京(17205)
- 农(17113)
- 财(16961)
- 中心(16569)
- 技术(15200)
- 业大(15158)
- 州(14046)
- 院(13896)
- 职业(13759)
- 财经(13491)
- 基金
- 项目(64623)
- 研究(54476)
- 科学(51832)
- 基金(42811)
- 家(36942)
- 国家(36449)
- 教育(34233)
- 社会(31826)
- 社会科(29822)
- 社会科学(29813)
- 科学基金(29557)
- 省(26629)
- 划(25016)
- 编号(24567)
- 成果(23900)
- 基金项目(21698)
- 课题(20964)
- 年(17624)
- 资助(17102)
- 自然(16816)
- 部(16478)
- 重点(16466)
- 自然科(16407)
- 自然科学(16404)
- 自然科学基金(16134)
- 规划(15746)
- 发(15401)
- 教育部(14732)
- 性(14668)
- 项目编号(14591)
共检索到170742条记录
发布时间倒序
- 发布时间倒序
- 相关度优先
文献计量分析
- 结果分析(前20)
- 结果分析(前50)
- 结果分析(前100)
- 结果分析(前200)
- 结果分析(前500)
[期刊] 比较教育研究
[作者]
王涛 陈时见
从认识论角度看比较教育,它是关于"他者"教育的认识以及对该认识的反思,其性质既是认识活动,也是实践活动,并由四个层次的认识所组成。比较教育认识论的构成要素有主体、客体与中介。采用深度层面分析的方法,依据主体进入"他者"教育之文化的程度以及根据客体与中介的主体性体现程度,比较教育认识论可以分为若干不同的层面,由此形成构成要素间的结构关系。
关键词:
比较教育 “他者”教育 认识论 构成要素
[期刊] 教育科学
[作者]
孙宏安
数学教育(mathematical Education)现在已成为一项独立的社会活动,理论上则成为一门独立的学科。1908年在罗马举行的第四届国际数学家大会(ICM)上,成立了国际数学教育委员会(ICMI),并且从1969年起,每4年召开一次国际数学教育大会(ICME),最近的一次是1996年7月在西班牙的塞维里(Seville)召开的ICME—8。ICMI还于1968年创办了一份国际性的数学教育杂志——《数学教育研究》(ESM)。
[期刊] 高等教育研究
[作者]
朱新卓
认识始于生存环节的中断,基于生存实践的逻辑,止于对存在意义的建构。知的自身作为人认识所得的原初处所,以领会和直觉的方式存在于生命和实践中。知的自身在实践中发挥作用时才显现出来,行是知之体。知的自身有助于人拓展澄明的世界并开展本真的生存。学生在学校中学习知的载体,需要以在日常生活中积累的存在性联系和直接经验为基础去活化和消化,以体会知的自身;进而将其应用于自身的生存,从而超越知识的功利价值,使知识学习有助于因缘整体的扩大、澄明世界的丰富、生命自我经验的提升。唯此,才能从知识走向意义,才能实现知识的教养功能以及促进人全面发展、改进人与周围世界之间关系的功能。
关键词:
知行关系 知的自身 教育认识论 知识传授
[期刊] 教育学报
[作者]
康永久
人生活在印象、语言和知识之中,集体行动也这样建立在认识和理解的基础之上。正因为如此,管理首先就是以某种知识为基础而推行的对知识的管理。对行动逻辑的思考促使我们在考察教育行动时采取一种认识论视野,这一视野就其内核而言就是一种新的知识观,以及依此对知识和实践之间相互关系的重构。其中最为重要的是关注制度和知识之间的关联,从而摒弃知识分子所惯有的导师心态,走出理性自负和知识输入的泥沼,将教育实践中的知识增长托付给一种超主体的社会过程。
[期刊] 教育科学
[作者]
黄友初
教师专业素养是教师在先天条件基础上,经历养育、教育和实践等各种后天途径逐步养成,对教师的教育、教学活动有着显著影响的素质和修养,是教师从事符合时代发展的职业活动所需心理品质的总和,具有专业性、统领性和发展性等特征。采用扎根理论,对2167个调查原始数据进行分析表明,教师品格、教师知识、教师信念和教师能力被认同程度较高,可视为教师专业素养的一维构成要素,进而分为教育情怀等12个二维要素。在比较了教师专业素养5种常用的测评方式后,认为可以通过建立有效机制提升教师专业价值,构建以教师专业素养发展为核心的教师教育体系,以及培养教师在实践中的自我反思能力等路径,更好地提高教师的专业素养。
[期刊] 教育科学
[作者]
王光明 张永健 吴立宝
开展教师核心能力研究是促进教师专业发展和深化教师能力研究的需要,更是落实立德树人根本任务、培育学生发展核心素养的必由之路。教师核心能力是在接受和参与教师教育、从事教育教学以及投身教研等活动中形成和发展的,能够适应社会发展、教师职业要求和促进自身专业发展,具有共同性、统帅性和可建设性。基于实践唯物主义哲学,从教师与学生、教师与自我、教师与同事家长等三个维度分析,教师核心能力包括教育教学能力、学习创新能力和沟通合作能力,三种能力构成教师专业发展的方向、动力与保障。要通过落实并完善相关政策、提升学校组织文化品质等实现教师核心能力的提升。
[期刊] 自然资源学报
[作者]
张新林 赵媛
资源流动研究已成为资源科学领域新的研究视角和学科成长点,但对资源流动的理论提升、方法总结和范式探讨依然相对较少。论文从地理学的空间视角,对资源流动的内涵及构成要素进行分析。论文给出资源流动的定义,并指出,节点具有业务职能功能、效用功能及社会经济功能,空间位置和流量是节点两个突出的空间特征,不同的节点必然会形成不同的等级,未来应加强对节点功能的量化分析以及完善和发展节点分布特征及等级划分的研究方法;通道和网络具备从属和引导功能,衡量其发育程度主要根据网络的结构特征与网络节点特征,未来应探讨伴随新的交通方式而出现的新功能,系统地对通道网络进行优化分析,构建集多种运输方式为一体的多方式的资源流动通道...
[期刊] 改革与战略
[作者]
杨华峰 杨远雄
在动态复杂环境条件下,企业持续竞争力是创造和保持企业持续竞争优势、实现企业持续发展的动力来源。企业持续竞争力除了具有核心竞争力的一般特征外,还具有持久性、动态性、开放性和系统整合性的特征。它由战略性资源、管理机制、学习力、创新力、战略规划能力、动态协调的组织能力以及企业价值观等七大要素构成。这七大要素彼此影响,相互作用,构成一个动态开放的系统。
关键词:
企业 持续竞争力 构成要素
[期刊] 职教论坛
[作者]
谭伯勋
当前,人力资源市场的供求关系出现了从供过于求到供不应求的变化趋势,同时,我国高等职业教育也出现从量的扩张向质的追求的转变,社会、学生家长、高校、政府对高职毕业生就业问题的关切已从"就业率"转向"就业质量"。文章根据国际标准化组织ISO9000的质量定义框架,将高职毕业生就业质量的内涵阐述为:"高职毕业生在生产和服务活动中,人力与岗位结合的权责利关系特性满足利益相关者需求的程度",其主要构成要素包括薪酬待遇、劳动时间、工作环境、社会保障、人职匹配度、工作稳定性、职业发展前景、专业对口度、就业结构等9个方面。
[期刊] 职教论坛
[作者]
刘斌 杨理连
基于《关于全面提高高等职业教育教学质量的若干意见(教育部2006年16号文)》与《关于深化职业教育教学改革全面提高人才培养质量的若干意见(教育部2015年6号文)》的比较分析,提出了在经济新常态下如何打造升级版现代高职教育的五个主要抓手:即注重学校改革的整体设计、注重人才培养"职业性"与"高等性"的兼顾、注重产教的深度融合、注重高职教育国际化建设、注重教学管理的强化,同时结合目前高职院校质量发展的实际,就其实施路径进行分析与思考,以求为今后几年高职教育的内涵建设能有所启发和借鉴。
关键词:
高职院校 内涵质量发展 要素构成 路径
[期刊] 民族教育研究
[作者]
杨中枢
教育人种志是教育人类学的主要研究方法,它既与自然科学研究认识论具有共同点,也有特殊的要求,是一种特殊的经验研究。教育人种志追求的真理是部分真理,一方面反映了其认识论的局限,另一方面也是教育人类学学科性质使然。强化理论积累对于克服教育人种志认识论的缺陷、促进教育人类学的发展具有重要意义。
关键词:
人种志 教育人种志 田野研究 认识论
[期刊] 教育研究
[作者]
方展画
高等教育理论研究的认识论问题●方展画当我们用现代人的眼光来审视高等教育这一历史不甚悠久但也决非短暂的人类实践形式所蕴涵的理性轨迹时,似乎首先需要对这一实践形式的复杂性作一简短的叙述。抑或,英国兰开斯特大学教授哈罗德·珀金(HaroldJ·PerKin...
[期刊] 教育发展研究
[作者]
刘晖 李晶
"什么是教育"和"教育是什么"反映出我们对教育存在着应然与实然两重判断,其根源在于教育活动要兼顾理想与现实、事实与价值。教育异化体现出人们教育认识中事实(实然)与价值(应然)的对立。从认识论视域思考教育异化有助于合理定位教育功能,缓解教育价值冲突,进而消解"教育异化"。
关键词:
认识论 教育异化
[期刊] 中国软科学
[作者]
吕乃基
大数据认识论的主体高度分化并社会化,对象是世界2在世界3的映射,技术手段会极大影响主体与对象的关系。大数据认识论一步达到传统认识论第一条道路的终点,引发"知其然而不知其所以然"之争。认识结果具有多样性和多重评价,并反作用于世界2。大数据认识论既是认识论,又是产业和实践论。大数据认识论的特点具有认识史和知识论依据。中国语境下的大数据实践论具有特别重要的意义。
关键词:
大数据 认识论 产业 实践论
文献操作()
导出元数据
文献计量分析
导出文件格式:WXtxt
删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