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年份
- 2024(2780)
- 2023(4470)
- 2022(3629)
- 2021(3728)
- 2020(3088)
- 2019(7141)
- 2018(7296)
- 2017(11730)
- 2016(7989)
- 2015(9086)
- 2014(9353)
- 2013(8402)
- 2012(8130)
- 2011(7719)
- 2010(8160)
- 2009(7074)
- 2008(7349)
- 2007(6700)
- 2006(6155)
- 2005(5660)
- 学科
- 济(20885)
- 经济(20856)
- 教育(19085)
- 学(14264)
- 中国(12051)
- 管理(11963)
- 业(11911)
- 理论(9069)
- 方法(8239)
- 企(7984)
- 企业(7984)
- 农(6841)
- 教学(6597)
- 数学(6486)
- 数学方法(6291)
- 财(5231)
- 农业(4988)
- 发(4972)
- 发展(4382)
- 和(4337)
- 展(4260)
- 研究(4182)
- 经济学(4097)
- 技术(4055)
- 思想(3788)
- 业经(3685)
- 地方(3624)
- 政治(3586)
- 贸(3552)
- 贸易(3551)
- 机构
- 大学(116005)
- 学院(108062)
- 研究(45780)
- 济(32304)
- 经济(31372)
- 管理(30069)
- 科学(30013)
- 教育(29903)
- 京(27347)
- 范(26958)
- 师范(26745)
- 中国(25819)
- 理学(25541)
- 理学院(24993)
- 所(24823)
- 管理学(24163)
- 管理学院(23941)
- 研究所(23018)
- 师范大学(22323)
- 农(21001)
- 江(18569)
- 中心(18392)
- 北京(18288)
- 业大(17083)
- 农业(16681)
- 技术(16370)
- 院(15868)
- 财(15734)
- 州(14298)
- 职业(12992)
- 基金
- 项目(68917)
- 研究(54135)
- 科学(53970)
- 基金(45671)
- 家(41155)
- 国家(40681)
- 教育(33653)
- 科学基金(31949)
- 社会(29992)
- 社会科(27848)
- 社会科学(27842)
- 省(27730)
- 划(26486)
- 编号(24297)
- 成果(24033)
- 基金项目(23035)
- 课题(20498)
- 自然(20364)
- 自然科(19844)
- 自然科学(19833)
- 自然科学基金(19458)
- 资助(18931)
- 重点(17888)
- 年(16992)
- 部(16845)
- 发(15830)
- 规划(14944)
- 性(14592)
- 教育部(14483)
- 项目编号(14302)
共检索到172267条记录
发布时间倒序
- 发布时间倒序
- 相关度优先
文献计量分析
- 结果分析(前20)
- 结果分析(前50)
- 结果分析(前100)
- 结果分析(前200)
- 结果分析(前500)
[期刊] 全球教育展望
[作者]
杨茂庆 陈时见
隐喻从语言现象、修辞手法发展为一种思维方式,在社会科学诸领域中有着自己的独特地位和作用。"移植"隐喻贯穿于比较教育学发展的各阶段,成为其范式转换的助产士。将概念隐喻引入比较教育学,分析比较教育学中的"移植"隐喻现象,无疑为比较教育研究提供了一个新的视角。
关键词:
隐喻 比较教育学 范式转换
[期刊] 教育学报
[作者]
高维
我国当前的公共知识领域仍然普遍地持有狭义的隐喻概念,将隐喻视为一种修辞现象。在隐喻认知思潮的背景下,越来越多的研究者开始持有广义的隐喻概念,将隐喻视为一种认知现象。隐喻的认知观主张,隐喻的本质在于认知,隐喻建构了大部分概念系统,新颖隐喻提供了认识事物的新视角。作为人类认知的基本方式,隐喻广泛地存在于教育理论和实践中。隐喻在教育研究、教师教育和中小学教学中都可以发挥重要的认知功能。
关键词:
隐喻 认知 教育研究 教师教育 教学
[期刊] 全球教育展望
[作者]
王洪席 郝德永
隐喻在课程理论研究中具有不可或缺的重要作用。传统的跑道式、学科式、经验式课程隐喻反映了传统课程价值现的褊狭和单一,从而造成了实践领域的无序和混乱。"通道"、"文本"、"乐谱"式课程隐喻则真正代表了课程的本质内涵和价值取向,具有深层次、浓厚的文化底蕴及教育学意义。
关键词:
课程 隐喻 教育学意义
[期刊] 教育发展研究
[作者]
袁征
许多文章说隐喻是重要的教育研究方法。本文分析它们提出的主要证据,并探讨隐喻的逻辑原理,试图回答:隐喻导致的认知是谁的认知,怎样判断隐喻的真伪,隐喻在教育理论的发展中有什么实际作用。
关键词:
隐喻 逻辑 类比 教育研究法
[期刊] 比较教育研究
[作者]
王少芳
钟鲁斋的《比较教育》对康德尔《比较教育》的借鉴和超越,体现了中国比较教育学初创期由移植到创生的特点。20世纪30年代中国学者开始译介康德尔的学说,钟鲁斋首次以书评的形式对康德尔的《比较教育》进行了全面、准确的介绍,也在比较范围、编排体例、材料来源三个方面超越了康德尔的研究。他的成功昭示了比较教育学者创新的若干条件:1.具备深厚的理论修养,有国外教育的深切体验;2.研读经典,汲取比较教育学大师的思想精髓;3.超越经典,勇于成就一家之言;4.立足历史,洞察现实,从本国教育实践出发构建中国特色的比较教育学。
[期刊] 企业经济
[作者]
盛亚军 孙丽辉
本研究从品牌、名牌到其生态学含义的阐释,通过综合回顾名牌群落概念的演化过程,分析了名牌群落的演化过程。进而采用生态隐喻的方法将名牌群落定义为某一产业集群空间内由相似的名牌产品或具有上下游关系的名牌企业组成的名牌群体,这些名牌群体如同生态系统中的生物种群一样彼此聚集。
关键词:
名牌种群 名牌群落 演化 生态隐喻
[期刊] 教育发展研究
[作者]
许祥云
"不让孩子输在起跑线上"作为一种隐喻,其暗示的事物是有关少年儿童教育问题的,虽然可以从理论上论证其显而易见的假命题性质,但它在客观上却有着牢固的现实基础,故其产生的负效应和危害不可忽视。而要消除"教育起跑线说"的负效应并非旦夕之功,它需要长期不懈的努力,不仅需要政府、社会和广大民众的自觉,更需要政策的引导、法律的规范和制度的监管。
[期刊] 比较教育研究
[作者]
李荣安 黄喆
本文以比较的角度对作者的文化体验进行反思性分析,重点探讨作者作为一名具有比较教育学习背景的学者在不同国家工作生活时,如何透过比较视角从不同文化汲取经验。文章也试图展现比较教育的学习背景是如何帮助作者挣脱其成长文化的束缚,以此能够采用外群体的角度进行研究并形成认识论议题,以及作者是如何受益于比较教育的学习,得以凭借关于不同教育体制的广博知识和对文化的敏感度快速融入异种文化。作者将分析他在澳大利亚、香港和新加坡工作、生活时是如何抓住各地不同的研究和认识论议题的。文章将从近几十年来,由全球化进程中的移民潮产生的学术迁移现象入手,探讨澳大利亚、中国香港和新加坡基于不同的社会经济、政治、文化背景如何回应...
[期刊] 教育科学
[作者]
魏宏聚
生活世界是胡塞尔后期现象学哲学的一个重要概念,指的是人的意识世界。教育学中的"生活"是指事实性的、被知觉的日常生活。学术界借助现象学"生活世界"理论诠释教育脱离生活的种种问题,其并非在严格意义上应用"生活世界"概念,因为现象学中的"生活世界"与教育学中的"生活"内涵没有共通性。教育学者之所以借用胡塞尔的"生活世界"概念,可能并未考虑其内涵的差异,而是学术界或教育学者借物言志的一种表达方式。
关键词:
教育和生活 生活 生活世界
[期刊] 浙江社会科学
[作者]
纪兰香
近代小说家对上海城市地理空间清晰而精确的描写,客观上为读者呈现出一幅独特的上海小说地图:以四马路为核心的英租界处于中心区域,法租界和美租界处于次中心区域,边界则在显性空间和隐性空间之间。近代上海小说地图,不仅勾勒出上海城市空间的分布形态,同时还具有家国焦虑、都市困惑以及乡土情结等多重空间隐喻意义。
关键词:
近代小说 上海 小说地图 空间隐喻
[期刊] 高等教育研究
[作者]
张祥云
隐喻对人文教育而言 ,不仅具有方法论意义 ,更具有本体论价值。如果说语言是精神的家园 ,那么隐喻而非逻辑则是人心—精神的主要和基本的存在方式。当隐喻的绿洲荒芜或遭受破坏 ,不及物的人文精神世界就失去了存活的机缘和语言的土地。当人文学科变成了知识化、概念化、形式化、精确化、记号化的“零度语态”的表达方式 ,当我们的人文之师日益失去隐喻的能力 ,而把人文教育误当科学教育来操持时 ,人文教育必然祛魅。古典人文教育中的一个重要智慧便是隐喻的教育智慧 ,现代人文教育必须承继这一智慧性语码 ,复兴隐喻的价值和功能 ,以使我们的人文教育变成人性化教育而非机械化教育
关键词:
人文教育 隐喻 本体论
[期刊] 教育研究
[作者]
俞俏燕
语言流变不是一种简单的纯语言现象,它所反映的不只是语言要素和语言系统整体性存在的发展变化,而且还反映着某种新旧观念或思想的进入或消失。同样,高等教育语言流变不只是作为一种简单的教育语言现象而存在,其背后隐藏的是高等教育理念、属性、结构、功能、形式等的变化或变革。高等教育语言流变具有普遍性和必然性,根本原因在于高等教育在不断变化,因而描绘高等教育变化的语言也自然要变。本刊发表这组笔谈,目的就是从语言流变的视角审视高等教育变革和高等教育研究,并欢迎大家参与此问题的讨论。
[期刊] 经济研究参考
[作者]
陈军周
西方对于隐喻的研究历史可追溯至古希腊时代,隐喻一直是修辞学家和哲学家关注的热点,并且在20世纪70年代,在国际学术界掀起了一场隐喻的热潮。到20世纪90年代时,隐喻已是认知学中的一个重要话题。由知名学者Honesto Herrera-Soler和Michael White主编的《隐喻与工厂:商学与经济学中的
关键词:
经济学理论 学术论文 商务英语
[期刊] 经济研究参考
[作者]
陈军周
西方对于隐喻的研究历史可追溯至古希腊时代,隐喻一直是修辞学家和哲学家关注的热点,并且在20世纪70年代,在国际学术界掀起了一场隐喻的热潮。到20世纪90年代时,隐喻已是认知学中的一个重要话题。由知名学者Honesto Herrera-Soler和Michael White主编的《隐喻与工厂:商学与经济学中的
文献操作()
导出元数据
文献计量分析
导出文件格式:WXtxt
删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