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年份
- 2024(6392)
- 2023(9751)
- 2022(8551)
- 2021(8134)
- 2020(7148)
- 2019(16768)
- 2018(16771)
- 2017(30850)
- 2016(18287)
- 2015(21042)
- 2014(21626)
- 2013(21081)
- 2012(20119)
- 2011(18546)
- 2010(19002)
- 2009(17610)
- 2008(18064)
- 2007(16753)
- 2006(14870)
- 2005(13300)
- 学科
- 济(71654)
- 经济(71486)
- 管理(43153)
- 业(41405)
- 方法(35565)
- 企(34104)
- 企业(34104)
- 数学(29449)
- 数学方法(29081)
- 中国(23611)
- 学(23488)
- 教育(21299)
- 农(19334)
- 财(17939)
- 理论(17063)
- 业经(14409)
- 和(13165)
- 地方(13001)
- 贸(12698)
- 贸易(12696)
- 制(12662)
- 农业(12384)
- 易(12253)
- 务(10083)
- 融(10078)
- 金融(10074)
- 财务(10063)
- 财务管理(10032)
- 银(9909)
- 银行(9848)
- 机构
- 大学(277318)
- 学院(267342)
- 研究(100411)
- 济(100095)
- 经济(97689)
- 管理(91512)
- 理学(78531)
- 理学院(77385)
- 管理学(75571)
- 管理学院(75062)
- 中国(68062)
- 科学(64822)
- 京(61363)
- 所(54068)
- 农(52258)
- 研究所(49520)
- 财(46905)
- 范(45803)
- 师范(45335)
- 中心(43494)
- 江(43132)
- 业大(42987)
- 农业(41733)
- 北京(39619)
- 教育(38456)
- 财经(37361)
- 师范大学(37163)
- 院(35055)
- 经(33710)
- 州(33484)
- 基金
- 项目(171563)
- 科学(133435)
- 研究(125108)
- 基金(120687)
- 家(107203)
- 国家(106205)
- 科学基金(87164)
- 社会(76138)
- 社会科(70646)
- 社会科学(70618)
- 省(67545)
- 教育(65432)
- 基金项目(62992)
- 划(60048)
- 自然(57057)
- 自然科(55702)
- 自然科学(55674)
- 自然科学基金(54713)
- 编号(52412)
- 资助(50765)
- 成果(46978)
- 重点(40924)
- 部(39965)
- 课题(39627)
- 发(37365)
- 创(34748)
- 教育部(33878)
- 科研(33400)
- 大学(32858)
- 性(32337)
- 期刊
- 济(111363)
- 经济(111363)
- 研究(86248)
- 中国(60843)
- 教育(58323)
- 学报(50867)
- 农(46403)
- 科学(43590)
- 大学(37727)
- 财(36746)
- 学学(34031)
- 农业(31330)
- 管理(31062)
- 技术(24190)
- 融(19588)
- 金融(19588)
- 财经(19217)
- 经济研究(17468)
- 业(16918)
- 经(16541)
- 业经(16227)
- 问题(14912)
- 版(14860)
- 图书(14412)
- 职业(13756)
- 业大(12847)
- 坛(12443)
- 论坛(12443)
- 统计(12416)
- 技术经济(12293)
共检索到408725条记录
发布时间倒序
- 发布时间倒序
- 相关度优先
文献计量分析
- 结果分析(前20)
- 结果分析(前50)
- 结果分析(前100)
- 结果分析(前200)
- 结果分析(前500)
[期刊] 比较教育研究
[作者]
乐先莲
本文基于西方比较教育发展的社会科学化史观,首先考察了社会学视野中的比较教育与社会学的历史关系,然后提出比较教育在问题域的形成、措辞方式、理论框架的构建、方法论的建立等方面都借用了社会学的话语、理论和方法。最后指出比较教育应创造出供其他学科消费的知识产品,以改变单向度借用的状态,最终促进自身的不断发展。
关键词:
比较教育 社会学 关系史
[期刊] 全球教育展望
[作者]
吴刚
本文首先回顾了教育社会学思想先驱的研究,然后探讨自帕森斯的功能主义以来教育社会学宏观分析的主要成果。从"能人治国"理论开始,教育社会学的研究着眼于分析教育对社会秩序与社会功能维持的作用;但批判社会学对这种理论假设提出了质疑,由布迪厄等人提出的"再生产"理论认为教育只是社会结构和不平等的再生产的工具。于是。对教育的功能的讨论成为不同观点交锋的焦点。但美国社会学家柯林斯的文凭理论则提出了另外一些视角,这些研究推动了一个多世纪教育社会学的发展,使之成为教育理论研究中最具影响力的学科。
关键词:
教育功能 机会均等 社会再生产
[期刊] 教育科学
[作者]
黎明
王桂教授主编的《中日教育关系史》,已由山东教育出版社出版了。这是中国学者撰写的第一部全面、系统地介绍、研究中日几千年来教育关系的书。通篇详细介绍了从远古至第二次世界大战结束,中日之间源源流长的文化教育交往,以及不同历史背景下,中日教育关系的性质、状况及其意义,填补了我国中日关系研究中的一项空白。《中日教育关系史》,既不同于中国教育史、日本教育史等国别教育史,又不同于中日两国教育比较史。它不是中日教育的简单相加或并列的比较,而是中日两国教育文化交流、摩擦、相互吸收、相互融合的发展史。它论证了教育的本质属性,即教育作为一种人类社会的共同现象,不同国家的相互交流、相互影响是一种客观现实。这种...
[期刊] 教育研究
[作者]
吴康宁
《教育研究》1998年第11期发表的谢维和教授《班级:社会组织还是初级群体》一文(以下简称《班》文),力图从教育社会学角度审视学校班级,同时完成事实分析与价值选择双重任务,并也确实提出了一些颇有启发性的观点。但因该文首先在其预设的“社会组织”与“初级...
[期刊] 职业技术教育
[作者]
方泽强 徐晨阳 陶星松
职业教育是面向“职业”的教育,因此,职业教育工作者对职业教育与职业及社会分层问题要形成系统认知。研究发现,举办职业本科教育,构建现代职业教育体系有利于拓展毕业生的就业渠道、改善就业品质并提升其社会阶层。因此,把职业教育作为类型教育来建设意义重大,是推动职业教育发展的积极行动;职业教育毕业生以技术和市场渠道获得职业为主流,通过国家考试获取体制内职业则非主流,并且,学生所获职业和社会阶层的地位并不高。因此,急需强化社会支持以推动职业教育发展。基于社会视角提出发展职业教育的策略:完善有利于技术技能人才的政策;改善就业待遇和企业文化;营造良好的舆论氛围;创造更好的支持创业的条件。
关键词:
职业教育 社会分层 职业 教育
[期刊] 教育与职业
[作者]
姜大源
时间作为一种社会建构,旨在将人与世界联系起来,亦即将主观时间与客观时间联系在一起。职业和教育是将人与世界联系起来的两个重要的社会时间事件,时间在其中扮演了重要角色。对时间与职业之间关系的研究表明,存在职业时间由他者支配和职业时间由本己设计这两种职业时间形态。对时间与教育之间关系的研究表明,存在宏观层面的时间制度、中观层面的时间结构和微观层面的时间逻辑这三个教育时间的层次。
关键词:
职业 教育 时间 社会学
[期刊] 职业技术教育
[作者]
黄晓钿
职业教育是教育系统的子成分,是与普通教育同等重要的教育类型,其类型定位确立和强化的关键在于职业教育子系统与社会系统协调发展。立足于社会学视角,职业教育类型定位确立的必要性在于,社会系统功能稳定需整合协调职业教育子系统,社会权力争夺冲突引发职普教育分流焦虑,社会运转下职业教育交换权日益式微,社会大众固有的职业教育刻板印象阻碍社会变迁发展。其类型定位确立的依据在于,职业教育承担社会分工下各层次技术技能人才培养功能,在社会地位、权力与资源分配的冲突疏解中发挥“社会安全阀”部分职能,可促进社会个体通过人际互动获取价值资源,并通过重构职业教育社会形象推动其赋能增值。为进一步优化职业教育类型定位,需协调好职业教育内外系统,构建与普通教育协调发展的职业教育体系,提高技术技能人才社会地位和政策待遇,提升职业教育社会认可度。
[期刊] 教育发展研究
[作者]
章乐
现代教育的"分数崇拜"表现为过度关注教育质量的可计算性,过度关注教育结果的可预测性,过度关注教育过程的控制性。"分数崇拜"最直接的危害就是生产了大量的"教育废品",此外它还催生了社会中的"利益崇拜",并使得教育乃至整个社会呈现非人化的特征。现代制度的"合理化"进程所引发的过度追求量化以及现代人"身份焦虑"的凸显,是导致病态教育竞争及"分数崇拜"的社会根源。
关键词:
“分数崇拜” 现代教育 社会学视角
[期刊] 全球教育展望
[作者]
李冲锋
课堂里的各种声音具有丰富的教育内涵。教师的声音既可能霸占了学生的言语权,又表明教师成为言语受害者。学生的声音是其参与意识与反抗行为的表现。师生问答往往表现为教师对学生的控制,师生对话才能实现权力分享。课堂里的沉默可以表现教育失效,也可表明理智探索与情感体验。应该尊重教师与学生的言语权、参与权、提问权、沉默权、选择权等权力,打破课堂教学霸权,实现权力分享。
关键词:
课堂教学 言语权 参与权 沉默权
[期刊] 北京大学教育评论
[作者]
郭建如
二十世纪七八十年代以来,制度理论在社会科学的主要基础学科中重新兴起,对教育研究产生了重要的影响。本文试图系统地分析社会学组织分析的新老制度主义的发展过程、基本概念和分析框架及其在教育领域中的应用,并探讨新老制度主义研究范式在教育组织研究中存在的问题及发展趋向。
[期刊] 职教论坛
[作者]
邱兴萍
职业教育公平问题是职业教育社会学研究的一个重要的理论问题,不仅影响我国教育事业的健康和谐发展,而且已经成为制约经济建设和社会稳定发展的因素之一。对职业教育公平问题进行分析究,探寻影响职业教育公平的因素和解决对策,是每个职业教育工作者学习和工作的需要。
关键词:
社会学 职业教育 公平 思考
[期刊] 中国职业技术教育
[作者]
夏英
沿着我国职业教育发展的历史脉络,梳理师生关系演变,可以分为基于家庭教育的亲缘关系、基于官府教育的权力关系、基于行会教育的利益关系和基于学校教育的法定关系四个阶段;比较不同时期职业教育的主要特征,以及教育形式制约下的师生角色,进一步挖掘师生社会关系形成的原因及驱动力等。以史观今,从我国职业教育师生关系演变轨迹中探讨现代师生关系的历史成因。
[期刊] 北京大学教育评论
[作者]
闫引堂
本文批判性地总结了1970年代以来美国教育社会学界兴起的新制度学派的发展轨迹,新制度学派提出三个基本的理论命题:(1)现代教育是伴随世俗个人主义而出现的一种独特的社会实体,本质上是一种制度神话和理性仪式;(2)教育组织是松散联接的系统;(3)现代教育的效果主要是对人和知识进行合法化分类。在对经典社会学家韦伯和涂尔干的继承上,新制度学派与美国当时盛行的结构功能理论和冲突论有明显的差异,认为现代教育不是维持地方国家或者特殊阶层需要的地域性事业,而是超越民族-国家和特殊群体利益的世界性制度。新制度学派对教育社会学的贡献,不只是对教育组织和教育效果的深度理论分析,而且其对教育扩张和课程内容的经验研究已...
[期刊] 高等教育研究
[作者]
解德渤
从理论形态、理论标准、理论结构等方面看,高等教育学尚未建立有效的知识增长与理论生产机制。知识社会学告诉我们,知识是群体互动和社会协商的产物,理论生产有赖于群体意识的共鸣与社会历史的互动。诸多实例从不同侧面揭示出当前高等教育学理论生产与应用的可能性和局限性。因此,要真正描绘出具有中国底色、世界水平的高等教育学理论图景,高等教育学学科建设应做好提炼已有理论成果、梳理相关学科理论、重点加强案例研究、强化学术争鸣意识四项工作。
[期刊] 教育学报
[作者]
郭楠 曲欣
聋人高等教育体制既缺乏明确的课程体系,也缺乏清晰的文化符号,因此重听大学生的社会身份始终存在模糊和边缘化的特点;这一特点也导致其学业和生活中的诸多困境。国际手语夏令营作为一种教育仪式,主要通过三种手段推动重听大学生对聋人身份的认同,即:使用聋人群体内的文化符号(手语)、提升重要他人(聋人精英领袖)的影响力、强化共同的情感状态(作为聋人的自豪感)。当然,夏令营这一仪式由于持续时间较短,影响力难以保持,因此,如何更好地发挥其作用,尚需在教育实践中进一步探索和明晰。
关键词:
重听大学生 社会身份 教育仪式
文献操作()
导出元数据
文献计量分析
导出文件格式:WXtxt
删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