标题
  • 标题
  • 作者
  • 关键词
登 录
当前IP:忘记密码?
年份
2024(7740)
2023(11391)
2022(10072)
2021(9807)
2020(8135)
2019(19140)
2018(19380)
2017(35826)
2016(20945)
2015(23974)
2014(24466)
2013(23326)
2012(21561)
2011(19414)
2010(19636)
2009(17148)
2008(16425)
2007(14200)
2006(12445)
2005(10873)
作者
(56966)
(46794)
(46594)
(44576)
(30028)
(22579)
(21395)
(18619)
(18034)
(16938)
(16221)
(15565)
(14911)
(14852)
(14604)
(14545)
(14384)
(14012)
(13435)
(13386)
(11905)
(11746)
(11292)
(10852)
(10805)
(10559)
(10479)
(10370)
(9478)
(9363)
学科
(68727)
经济(68644)
管理(50126)
(46873)
(38636)
企业(38636)
方法(32866)
数学(27951)
数学方法(27574)
教育(24046)
中国(23450)
(18673)
理论(18578)
(17919)
(16922)
业经(14906)
地方(14277)
(13850)
贸易(13846)
(13476)
教学(13449)
(12903)
技术(12780)
农业(12263)
(11869)
(11084)
金融(11083)
环境(10618)
(10486)
银行(10439)
机构
大学(280470)
学院(276640)
管理(104644)
(98725)
经济(96033)
研究(95384)
理学(90642)
理学院(89523)
管理学(87821)
管理学院(87307)
中国(64063)
(61921)
科学(59276)
(48036)
(46975)
师范(46630)
(44486)
研究所(43953)
(42161)
中心(42112)
(41420)
业大(40612)
北京(40187)
教育(39998)
师范大学(38044)
技术(35715)
财经(35682)
(34799)
(33812)
农业(32804)
基金
项目(188680)
科学(147527)
研究(146511)
基金(130569)
(112635)
国家(111526)
科学基金(94472)
社会(85670)
社会科(80724)
社会科学(80702)
(76109)
教育(75573)
基金项目(69528)
(65738)
编号(63834)
自然(60860)
自然科(59389)
自然科学(59375)
自然科学基金(58258)
成果(54665)
资助(54101)
课题(47342)
重点(43483)
(43082)
(40988)
(39544)
(38918)
项目编号(38892)
教育部(37381)
规划(36766)
期刊
(107225)
经济(107225)
研究(89610)
教育(69093)
中国(63185)
学报(42246)
科学(37988)
(37286)
管理(36635)
大学(32719)
(31613)
技术(29132)
学学(29017)
农业(26811)
(20583)
金融(20583)
职业(18486)
业经(16746)
图书(16296)
经济研究(16202)
财经(15993)
(13919)
(13580)
论坛(13580)
(13538)
问题(13450)
理论(13391)
科技(13021)
实践(12579)
(12579)
共检索到411807条记录
发布时间倒序
  • 发布时间倒序
  • 相关度优先
文献计量分析
  • 结果分析(前20)
  • 结果分析(前50)
  • 结果分析(前100)
  • 结果分析(前200)
  • 结果分析(前500)
[期刊] 比较教育研究  [作者] 马健生  陈玥  
比较教育乃是服务于决策需要、基于文化理解的高深学问。其学科逻辑体现在价值逻辑、事实逻辑和实践逻辑三个层面。基于对比较教育学科逻辑的明晰认识,外观国际比较教育专业研究生培养的共识,即跨文化导向、多学科范畴与实践性路向,进而内联中国,提出我国比较教育专业研究生培养的本土建议,即"强化跨文化培养中的本土性支撑"、"深化比较教育专业研究生的专业性"与"倡导比较教育专业研究生的实践性"。
[期刊] 中国高教研究  [作者] 李森  王振华  
研究生培养模式的构成要素包括培养目标、培养过程和培养评价三部分,以此三要素来对比分析我国与美国的教育专业学位研究生教育,总结借鉴美国的成功经验,理出目前我国存在的问题,提出我国教育专业学位研究生教育应落实培养目标,细化落实程序;改革招生入学,强化责任承担;以实践为导向,调整课程与教学;增强培养方式的灵活性,打造导师指导特色;革新培养评价,严格学位授予。
[期刊] 比较教育研究  [作者] 赵中建  
英国比较教育专业研究生培养的个案分析──以伦敦大学教育学院国际与比较教育系为例赵中建伦敦大学教育学院国际与比较教育系(DICE)是1985年由原比较教育系同原发展中国家教育系合并而成。原比较教育系自1947年由英国著名比较教育学家劳韦里斯(Josep...
[期刊] 学位与研究生教育  [作者] 邵延峰  伊宝玲  
针对我国研究生教育国际化的发展现状和面临的一些问题,通过分析研究生教育国际化与研究生培养质量的关系,提出了通过研究生教育国际化提高研究生培养质量的措施方法,介绍了北京航空航天大学在研究生教育国际化方面所做的一些努力。
[期刊] 图书馆学研究  [作者] 齐林峰  
运用文献调查法和内容分析法,对美国加州大学洛杉矶分校(UCLA)MLIS专业和国内南京大学图书情报硕士专业的课程体系进行分析,分别从其课程体系的专业概况、课程设置、培养目标等方面进行比较,从中得到启示与借鉴。最后提出我国图书情报硕士研究生的培养教育还需要继续开拓跨学科领域研究,把握和明确专业定位,合理设置课程体系,深化MLIS专业知识结构。
[期刊] 比较教育研究  [作者] 刘强  丁瑞常  
文章实证分析了当前我国比较教育学专业硕士研究生的能力培养现状,及其与学术界、劳动力市场以及学生个人需求之间的匹配程度与差距。研究发现,当前我国比较教育学专业硕士研究生的通用能力和专业能力的成就水平整体偏低,且以通用能力尤甚,而专业能力中又以跨学科能力和具有实践导向的专业能力相对薄弱。
[期刊] 会计之友  [作者] 周维培   孟金卓  
培养审计博士专业学位研究生既是新时代审计高等教育服务党和国家事业的重要使命任务,也是优化审计学科专业体系的内在要求。审计教育40余年的发展从学科体系构建、培养模式探索、教育资源挖掘等方面为其奠定了可靠的现实基础,但是学科建设水平、人才培养经验等方面的短板也为其带来了一系列困扰。文章从人才培养的总体框架入手,对审计博士专业学位研究生的关键培养要素进行研究,强调培养目标与培养标准必须做到迭代升级,方向设置与课程设计必须坚持守正创新,科学研究与学位论文必须突出实践导向,最后着眼审计博士专业学位研究生培养的长远发展,提出了创新驱动、统筹优化、协同推进等对策建议。
[期刊] 中国成人教育  [作者] 叶宏  
学术学位与专业学位研究生培养模式并存已是国内外研究生教育发展的共同趋势。提高研究生培养水平、优化其培养模式成为研究生教育研究的热点。本文以研究生培养模式研究为切入点,着重对两种研究生培养模式的本质特征及构成要素进行系统的分析与比较。旨在建构两种各具特色的研究生培养模式,为我国研究生教育提供一些借鉴。
[期刊] 高等农业教育  [作者] 徐莉  李辉信  梁明祥  
完善的研究生培养机制是培养高素质人才的保证。文章介绍了美国犹他州立大学植物学专业的研究生培养机制和课程设置,探讨了美国高校植物学专业教育的特色,分析了与我国植物学研究生教育的差异,并就此提出建议。
[期刊] 学位与研究生教育  [作者] 鲁万波  董春  
以大数据为特点的"新财经"改革对统计学研究生培养提出新的要求。介绍了国外顶尖高校在创新统计学研究生培养上积累的经验。结合"新财经"背景对统计学研究生培养提出的新要求,从革新人才培养目标、创新培养方式以及优化课程体系设置上分别对统计学博士研究生、统计学学术型硕士研究生和统计学专业型硕士研究生的人才培养提出了相关建议。
[期刊] 中国成人教育  [作者] 唐铁寒  李洁  
专业学位研究生教育依托的仍然是学科,这样就与学术型研究生教育一致起来,使专业学位学科发展更自觉,专业学位研究生教育更规范。通过与学术型研究生、同类型的本科生比较,提出专业学位研究生的规格核心是解决实际问题的创新能力。这是确定专业学位研究生培养模式的关键。
[期刊] 学位与研究生教育  [作者] 周谊  
作者粗略比较了中外研究生的报名入学、考试、推荐、录取、经济资助、课程等方面后指出 ,制约我国研究生培养的若干因素应排除。建议取消入学前的单位证明、年龄等限制 ,考生的成绩应有 2~ 5年有效期 ,培养方式、学习年限、课程等应更灵活 ,学生入学前应提出自己的研究计划。服务期应缩短 ,入学前指导应加强 ,录取名额应扩大 ,自费名额应放开等
[期刊] 学位与研究生教育  [作者] 刘丽霞  刘惠琴  
从创新型国家建设和国际教育的发展趋势的角度阐述了研究生国际化培养的必要性,介绍了清华大学多模式、多层次的研究生国际化培养实践和成果,指出体制机制创新、人才培养模式改革、保障机制的建立是加强研究生国际化培养的主要策略。
[期刊] 中国高等教育  [作者] 沈以赴  夏品奇  
随着改革开放的进一步深入和经济全球化程度的增加,研究生教育国际化已成为一种必然趋势。研究生国际化培养不仅仅是把研究生送到国外去培养,更重要的是在国内实施研究生国际化培养,这是本文强调的中心思想。在国内进行研究生国际化培养的形式很多,如引进英文原版教材作为国内研究生的教材,邀请国外知名专
[期刊] 学位与研究生教育  [作者] 李现平  
作者以"过来人"的身份,根据自己的切身体会和深入思考,给比较教育专业研究生提出了十条建议,涉及读书、学习、研究、实践等诸多方面。
文献操作() 导出元数据 文献计量分析
导出文件格式:WXtxt
作者:
删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