标题
  • 标题
  • 作者
  • 关键词
登 录
当前IP:忘记密码?
年份
2024(12957)
2023(18771)
2022(15326)
2021(14194)
2020(11897)
2019(26687)
2018(26262)
2017(50514)
2016(27731)
2015(30963)
2014(30580)
2013(30022)
2012(27224)
2011(24018)
2010(24021)
2009(21971)
2008(21667)
2007(18903)
2006(16598)
2005(14241)
作者
(80386)
(67489)
(66719)
(63651)
(42515)
(32381)
(30155)
(26513)
(25524)
(23821)
(22915)
(22553)
(21376)
(21203)
(21010)
(20788)
(20069)
(19941)
(19403)
(19105)
(16876)
(16482)
(16362)
(15426)
(15314)
(15029)
(14779)
(14774)
(13618)
(13423)
学科
(112541)
经济(112401)
(82679)
管理(78241)
(60566)
企业(60566)
方法(51345)
(50050)
数学(45847)
数学方法(45115)
(37501)
农业(32911)
中国(30362)
业经(28105)
(23105)
地方(22766)
(22384)
(20248)
(20217)
贸易(20207)
财务(20183)
财务管理(20124)
(19681)
企业财务(19153)
技术(17177)
理论(17042)
(16592)
(16508)
银行(16450)
(16352)
机构
学院(387423)
大学(383477)
(157126)
经济(154119)
管理(148237)
理学(129794)
研究(129441)
理学院(128375)
管理学(125632)
管理学院(124978)
中国(98340)
(86188)
科学(83668)
(80057)
(75688)
业大(67504)
农业(67130)
(66383)
研究所(60495)
中心(60477)
(57877)
财经(57761)
(52842)
北京(49021)
(48275)
经济学(48101)
师范(47606)
(46668)
(44895)
经济学院(43720)
基金
项目(272280)
科学(214260)
基金(199421)
研究(190939)
(177804)
国家(176355)
科学基金(150699)
社会(122389)
社会科(115934)
社会科学(115901)
(107349)
基金项目(105663)
自然(100618)
自然科(98392)
自然科学(98368)
自然科学基金(96589)
(90228)
教育(87615)
资助(81546)
编号(75374)
重点(61531)
(59670)
成果(58587)
(58333)
(56829)
创新(53204)
科研(53139)
课题(52045)
国家社会(51573)
计划(51477)
期刊
(168642)
经济(168642)
研究(106501)
(84189)
中国(75470)
学报(68624)
科学(61170)
(60970)
农业(57193)
大学(52244)
管理(51200)
学学(50059)
教育(35137)
(34534)
金融(34534)
技术(33057)
业经(32845)
(29231)
财经(27884)
经济研究(26681)
(23882)
问题(23721)
(21500)
统计(19290)
业大(19246)
技术经济(18561)
科技(18506)
(17916)
世界(17741)
资源(17729)
共检索到560556条记录
发布时间倒序
  • 发布时间倒序
  • 相关度优先
文献计量分析
  • 结果分析(前20)
  • 结果分析(前50)
  • 结果分析(前100)
  • 结果分析(前200)
  • 结果分析(前500)
[期刊] 农业现代化研究  [作者] 游菲芳   雷钦华   苏时鹏  
在种粮经济收益和粮食战略功能矛盾冲突下,分析种粮比较收益和财政支农对耕地“非粮化”的影响,对提出“非粮化”治理策略、稳定国内粮食供给安全具有重要意义。本文基于2009—2021年全国面板数据,运用动态空间杜宾模型和面板门槛回归模型进行分析,发现:1)2009—2021年我国耕地“非粮化”具有明显的空间分异特征,呈现“高-高、低-低”聚集区两极分布;2)种粮比较收益能够抑制耕地“非粮化”,且具有空间溢出效应;3)财政支农对耕地“非粮化”的抑制作用具有双重门槛特征,呈现“先增加后减少”的趋势。对此,建议建立产销区省际横向利益补偿机制,在“生产端”保障种粮主体利益;结合区域种粮比较收益,合理调整农业种植结构;完善财政支农资金监管制度,促进种粮利益补偿机制建设。
[期刊] 农业现代化研究  [作者] 游菲芳   雷钦华   苏时鹏  
在种粮经济收益和粮食战略功能矛盾冲突下,分析种粮比较收益和财政支农对耕地“非粮化”的影响,对提出“非粮化”治理策略、稳定国内粮食供给安全具有重要意义。本文基于2009—2021年全国面板数据,运用动态空间杜宾模型和面板门槛回归模型进行分析,发现:1)2009—2021年我国耕地“非粮化”具有明显的空间分异特征,呈现“高-高、低-低”聚集区两极分布;2)种粮比较收益能够抑制耕地“非粮化”,且具有空间溢出效应;3)财政支农对耕地“非粮化”的抑制作用具有双重门槛特征,呈现“先增加后减少”的趋势。对此,建议建立产销区省际横向利益补偿机制,在“生产端”保障种粮主体利益;结合区域种粮比较收益,合理调整农业种植结构;完善财政支农资金监管制度,促进种粮利益补偿机制建设。
[期刊] 经济问题探索  [作者] 姚旭兵  罗光强  黄毅  
本文基于2000年至2010年省级面板数据,利用门槛模型对市场化背景下我国财政支农收入效应进行了研究。研究发现,在全国层面上,财政支农支出对农民收入有显著的促进作用。但是通过门槛面板模型检验发现财政支农收入效应的大小受到区域市场化水平的制约。进一步根据两个市场化门槛值将我国划分为高、中、低三种市场化类型的样本,然后对其分别进行回归结果表明,尽管财政支农收入效应在三种市场化水平省份依然显著,但是高市场化省份的财政支农收入效应远高于中低市场化水平的省份,而中等市场化水平省份的财政支农收入效应却反常地低于低市场化水平的省份,即存在"中等市场化陷阱"。本文认为应该在市场化水平比较低的省份采取措施加快其...
[期刊] 生态经济  [作者] 蔡承智   张林  
把握数字经济新机遇是提升农业绿色发展水平的重要战略途径,对于推动乡村振兴、农业农村现代化建设和农业高质量发展意义重大。论文基于2011—2020年省级层面数据探究数字经济对农业绿色发展的影响和空间溢出效应,结果表明:(1)数字经济和农业绿色发展均呈现“东高西低”的空间分布特征,且有空间相关性,即空间因素不能忽略。(2)数字经济对农业绿色发展的正“U”型影响和空间溢出效应显著,且相较于东部和西部地区,中部地区更有利于数字经济对农业绿色发展促进效应的充分释放;数字化治理和数据价值化对农业绿色发展的影响显著,数字经济更有利于资源利用和环境治理能力的提升。(3)数字经济对农业绿色发展的空间溢出效应以短期为主,长期空间溢出效应尚未显现。
[期刊] 生态经济  [作者] 蔡承智   张林  
把握数字经济新机遇是提升农业绿色发展水平的重要战略途径,对于推动乡村振兴、农业农村现代化建设和农业高质量发展意义重大。论文基于2011—2020年省级层面数据探究数字经济对农业绿色发展的影响和空间溢出效应,结果表明:(1)数字经济和农业绿色发展均呈现“东高西低”的空间分布特征,且有空间相关性,即空间因素不能忽略。(2)数字经济对农业绿色发展的正“U”型影响和空间溢出效应显著,且相较于东部和西部地区,中部地区更有利于数字经济对农业绿色发展促进效应的充分释放;数字化治理和数据价值化对农业绿色发展的影响显著,数字经济更有利于资源利用和环境治理能力的提升。(3)数字经济对农业绿色发展的空间溢出效应以短期为主,长期空间溢出效应尚未显现。
[期刊] 城市问题  [作者] 方杏村  田淑英  王晓玲  
运用DEA-Malmquist模型测度了我国263个地级城市的生态效率,利用空间杜宾面板模型分析了财政分权与产业集聚对城市生态效率的影响。结果显示:我国城市生态效率具有显著的正向空间溢出效应。在专业化产业集聚中,财政收入分权和财政支出分权均对生态效率产生正向影响,产业集聚对生态效率产生负向影响,但财政分权通过影响产业集聚而正向影响生态效率。在多样化产业集聚中,财政收入分权正向影响生态效率,财政支出分权负向影响生态效率,产业集聚正向影响生态效率,财政收入分权通过影响产业集聚而正向影响生态效率,但财政支出分权通过影响产业集聚而负向影响生态效率。经济水平、工业化程度及第三产业、投资、对外开放、科技、教育、人口等因素也对我国城市生态效率产生不同的直接影响和间接影响。
[期刊] 中国农业大学学报  [作者] 姚旭兵  罗光强  吴振顺  
为深入探索财政支农支出对粮食产出的影响规律,利用我国2000—2013年31个省份的面板数据样本,基于门槛模型对市场化背景下财政支农支出对我国粮食产出的影响及其区域差异进行了实证分析。结果表明:1)财政支农支出对粮食产出的影响受市场化水平的严重制约,表现出显著的非线性,存在双门槛效应,2个市场化门槛值分别为4.465及8.540。2)到2013年为止,我国已经有10个省份进入高市场化行列,19个省份为中等市场化省份,但是仍然有西藏、青海2个省份没有迈过低市场化门槛。3)财政支农支出的粮食产出效应存在显著的
[期刊] 产业经济研究  [作者] 邱兆林  王业辉  
中国特色政治经济管理体制下,环境规制对工业生态效率的影响会受到行政垄断的约束。首先,将行政垄断与环境规制纳入生产函数,构建了环境规制与行政垄断影响生态效率的理论框架。其次,利用Super-SBM模型测算了中国2000—2015年30个省份的工业生态效率,结果表明,中国工业生态效率整体呈上升趋势,东部地区显著高于中西部地区。最后,构建动态空间杜宾模型检验环境规制和地区性行政垄断对工业生态效率的影响,结果显示,环境规制对工业生态效率具有正向影响,而且环境规制存在空间溢出效应和区域异质性。考虑到不同地区行政垄断程度存在差异,进一步设定面板门槛模型进行检验,结果发现,当地区性行政垄断程度低于门槛值0. 343时,环境规制有效提升工业生态效率,当地区性行政垄断程度超过门槛值时,环境规制的系数不显著。据此提出制定异质性环境规制政策、放松地区性行政垄断、建立企业清洁生产技术研发激励机制、提高人力资本水平的政策建议。
[期刊] 经济问题探索  [作者] 芦婷婷  祝志勇  
人工智能对收入分配领域的挑战引起学界的广泛关注,但对于潜在的空间因素并未予以考虑。基于此,本文在理论分析人工智能对劳动收入份额影响的空间效应的基础之上,使用2006~2017年省级面板数据,通过构建静态空间杜宾模型和动态空间杜宾模型,首次实证考察人工智能对劳动收入份额影响的空间溢出效应,长短期效应的差别以及财政社会保障支出的作用,使用多种方法进行稳健性检验后结论仍然成立。结果表明:人工智能、劳动收入份额均存在显著的正向空间自相关,空间因素不容忽视;人工智能对劳动收入份额的影响存在显著的负向空间溢出效应,不仅降低本地的劳动收入份额,而且降低邻近地区的劳动收入份额;人工智能对劳动收入份额的空间溢出效应以短期效应为主;人工智能与社会保障支出的交互项并不显著,意味着社会保障支出的再分配功能并未在人工智能影响劳动收入份额的过程中显现。
[期刊] 华东经济管理  [作者] 肖远飞  吴允  
文章基于中国30个省份2009-2018年的空间面板数据,通过动态空间杜宾模型,构建了财政分权、环境规制和绿色全要素生产率的概念模型,实证研究了财政分权与环境规制对中国省际绿色全要素生产率的影响。研究发现:中国省际绿色全要素生产率本身具有空间溢出效应;财政分权的提高不仅会引起本地区绿色全要素生产率的下降,也会造成周边地区绿色全要素生产率的下降,具有空间溢出效应,并且这种现象存在区域异质性;不同类型的环境规制工具对财政分权与绿色全要素生产率间的调节作用不同。
[期刊] 统计与决策  [作者] 胡宗义  苏静  唐李伟  
文章基于1990~2010年省级面板数据,采用面板平滑转换模型(PSTR)研究财政金融支农模式与农村经济增长的非线性效应。研究结果表明,财政支农规模、财政金融支农结构与农村经济增长的非线性效应是存在的。财政支农规模的最优比重为41.7%,金融支农与财政支农的最优结构比重为3.502,且绝大部分省份大多数年份财政支农规模与财政金融支农资金配置结构均没有达到上述最优比重。在此基础上,文章就财政支农与金融支农有效互动提出了对策建议。
[期刊] 贵州财经大学学报  [作者] 洪霞  梅德平  
发挥民营高新技术产业在生产效率上的引领和辐射作用,有利于我国创新驱动战略的实施和经济高质量增长的实现。利用2003~2013年民营高新技术产业的城市面板数据,使用动态空间杜宾模型研究了财政补贴、产业结构高级化对民营高新技术产业生产效率的影响和空间溢出效应。研究结论显示:财政补贴对民营高新技术产业的全要素生产率、技术效率具有显著的促进作用,但对技术进步的影响不显著,且只对技术效率有显著为正的空间溢出效应;产业结构高级化对生产效率各项指数的影响都显著为正并存在空间溢出效应,且空间溢出效应远大于直接效应。
[期刊] 经济问题探索  [作者] 韩长根  张力  
从互联网是否改善了资源错配这一问题出发,本文利用2003-2017年我国30个省市自治区的面板数据,通过动态空间杜宾模型和门槛模型进行实证检验。研究表明:(1)整体上,互联网发展能够直接改善地区的资源错配情况,并具有显著的空间溢出效应;(2)空间上,互联网发展对本地区的资源错配有着改善的效果,却会加剧邻近地区的资源错配;(3)互联网对资源错配的改善效果有着地域上的差异,在东部地区的效果最大,中部和西部次之;(4)互联网可通过提升市场化程度、促进金融市场发展、提升对外开放水平等间接作用于资源配置,改善资源错配;(5)互联网对于资源错配的影响存在门槛效应,对资本错配的影响存在单一门槛,在互联网普及率达到25. 135%时,互联网对资本错配的改善效果才显著,对劳动力错配则存在着双重门槛,在互联网普及率达到15. 685%时,其对劳动力错配的改善效果显现,互联网普及率高于47. 901%时,改善效果得到增强。
[期刊] 统计与决策  [作者] 夏伦  
针对传统空间权重矩阵需要事先假定空间结构关系的局限性,文章提出一个具有非参数空间权重的函数系数空间杜宾模型。运用级数逼近法,通过非参数两阶段最小二乘估计方法估计未知函数的系数和空间权重函数,为了进一步提高估计精度,通过局部线性回归方法构造未知函数系数的第二步估计,并利用蒙特卡洛模拟结果评估了所提出的估计方法在有限样本条件下的性能,结果表明,非参数空间权重矩阵具有优良的性质。另外,并通过实证研究分析我国生产性服务业集聚对制造业生产效率的空间影响,对比四种不同空间权重矩阵的参数估计结果,证实了所提出的方法具有稳健性。
[期刊] 统计与决策  [作者] 夏伦  
针对传统空间权重矩阵需要事先假定空间结构关系的局限性,文章提出一个具有非参数空间权重的函数系数空间杜宾模型。运用级数逼近法,通过非参数两阶段最小二乘估计方法估计未知函数的系数和空间权重函数,为了进一步提高估计精度,通过局部线性回归方法构造未知函数系数的第二步估计,并利用蒙特卡洛模拟结果评估了所提出的估计方法在有限样本条件下的性能,结果表明,非参数空间权重矩阵具有优良的性质。另外,并通过实证研究分析我国生产性服务业集聚对制造业生产效率的空间影响,对比四种不同空间权重矩阵的参数估计结果,证实了所提出的方法具有稳健性。
文献操作() 导出元数据 文献计量分析
导出文件格式:WXtxt
作者:
删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