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年份
- 2024(2987)
- 2023(4447)
- 2022(4004)
- 2021(3733)
- 2020(3300)
- 2019(7636)
- 2018(7764)
- 2017(14735)
- 2016(8261)
- 2015(9698)
- 2014(9802)
- 2013(9571)
- 2012(9642)
- 2011(8726)
- 2010(9262)
- 2009(8660)
- 2008(9293)
- 2007(8418)
- 2006(7635)
- 2005(6994)
- 学科
- 济(34535)
- 经济(34473)
- 管理(20545)
- 业(19171)
- 贸(18478)
- 贸易(18469)
- 易(17914)
- 企(16190)
- 企业(16190)
- 方法(15763)
- 数学(12440)
- 数学方法(12187)
- 学(9751)
- 财(8302)
- 农(8226)
- 中国(8058)
- 融(7335)
- 金融(7334)
- 关系(7247)
- 出(7246)
- 理论(7115)
- 制(6758)
- 业经(6614)
- 地方(6321)
- 国际(6193)
- 银(5949)
- 银行(5926)
- 口(5786)
- 出口(5780)
- 出口贸易(5780)
- 机构
- 大学(132453)
- 学院(128644)
- 济(53594)
- 经济(52507)
- 研究(48779)
- 管理(42826)
- 中国(36358)
- 理学(36098)
- 理学院(35581)
- 管理学(34711)
- 管理学院(34480)
- 科学(29763)
- 京(29091)
- 所(26505)
- 财(24763)
- 研究所(23963)
- 农(23573)
- 中心(20701)
- 江(20479)
- 财经(19551)
- 业大(19081)
- 农业(18792)
- 范(18689)
- 北京(18668)
- 师范(18478)
- 经(17611)
- 院(17381)
- 经济学(16817)
- 州(16102)
- 经济学院(15255)
- 基金
- 项目(78126)
- 科学(59558)
- 基金(56083)
- 研究(55847)
- 家(49972)
- 国家(49588)
- 科学基金(40074)
- 社会(33970)
- 社会科(32125)
- 社会科学(32114)
- 基金项目(28668)
- 省(28619)
- 教育(26015)
- 自然(25988)
- 自然科(25387)
- 自然科学(25377)
- 划(25273)
- 自然科学基金(24910)
- 资助(24656)
- 编号(22437)
- 成果(20415)
- 重点(18196)
- 部(18057)
- 发(16622)
- 课题(16156)
- 科研(15203)
- 教育部(15179)
- 创(15177)
- 大学(15059)
- 性(14860)
共检索到206432条记录
发布时间倒序
- 发布时间倒序
- 相关度优先
文献计量分析
- 结果分析(前20)
- 结果分析(前50)
- 结果分析(前100)
- 结果分析(前200)
- 结果分析(前500)
[期刊] 国际贸易问题
[作者]
朱立南
比较利益是比较成本说的核心内容,被用来说明国际贸易产生的原因、贸易的互利性质、贸易的型式、自由贸易政策等一系列重大理论问题。比较利益也因此成为上述领域学术争论与正确评价比较成本说的关键。所以,有必要深入探讨比较利益的内容、性质及其对国际贸易的意义。一、比较利益与贸易产生的原因贸易产生的原因是国际贸易研究中首先需要回答的问题。西方经济学把它直接归结为对贸易利益的追求。在重商主义看来,除了
[期刊] 中国经济问题
[作者]
胡方
保罗·萨缪尔逊在2004年提出的国际贸易模型中,运用数字例子对国际贸易的互利与摩擦问题进行了分析。本文运用一般化的数学方法,扩展了这种研究。国际贸易的互利与摩擦依赖于某种技术进步导致的贸易商品数目的变动,并在国际贸易的比较优势的区域内,依据一定的条件形成和相互转化。同时本文还在这个基础上,进一步研究了针对国际贸易利益分配的政策,提出了回避国际贸易摩擦的基本策略。
[期刊] 国际经贸探索
[作者]
李真
初始技术与资源禀赋差异所形成的国际不合理分工,导致发达国家与发展中国家、不发达国家之间的贸易利益分配呈现出不合理的"马太效应"。技术进步对固定资本投资、人力资本投资的影响以及国际经济制度权利分配成为贸易利益中"马太效应"的三个主要传导途径。内生性的科技创新以及外在的经济冲击是发展中国家打破"马太效应"恶性循环,获得公正、合理的贸易利益的关键推动力。
关键词:
贸易利益 马太效应 传导机制
[期刊] 世界经济
[作者]
刘景竹
比较利益学说与国际贸易的再认识中国社会科学院世界经济与政治研究所刘景竹比较利益学说是西方新古典学派经济理论的一个重要组成部分。它通过分析生产要素秉赋的相对差异,揭示国际分工和国际贸易形成的原因,预测未来贸易格局的变化。该学说虽诞生已有一百多年,但迄今...
[期刊] 现代管理科学
[作者]
沈丰丰
本文概述了国际贸易发展利益理论的演变,并对各种理论进行了评析,继而对国际贸易促进经济发展的现实机制,作了较为系统深入的分析。
[期刊] 国际贸易问题
[作者]
李翀
在国际贸易中,不仅存在绝对利益和比较利益,而且存在超绝对利益。超绝对利益是一国与另一国进行对方没有的商品贸易时所具有的利益,主要产生于社会资源的特点,特别产生于技术和技能的积累。超绝对利益商品的国际价格与绝对利益或比较利益商品的国际价格不同,它的基础是垄断价格。超绝对利益的存在,意味着许多国际贸易理论需要重新表述。
关键词:
国际贸易 超绝对利益 国际价格
[期刊] 国际商务(对外经济贸易大学学报)
[作者]
廖涵
自由贸易理论无法正确地揭示国际贸易的性质、发生原因及运行规律,源于“国家利益”在其理论体系中缺位。从理论和实证的角度分析,国家是国际贸易活动中的“影子主体”,国家利益原则的确定主要取决于国家的战略目标与战略思路、意识形态和文化传统,对国际政治经济秩序的认同程度等。各国的贸易政策选择无不遵循国家利益原则。由于不同的历史背景和经济发展水平。不同国家对如何通过贸易政策实现国家利益有着不同的看法,进而对贸易政策选择的侧重点有所不同。
关键词:
国际贸易 国家利益原则 贸易政策选择
[期刊] 国际贸易问题
[作者]
李恒
西方国际贸易理论强调自由贸易给贸易各方及世界整体带来巨大利益,然而各国贸易政策的主流却是贸易保护,理论与现实的巨大反差折射出理论必然存在缺陷。本文认为这源于决定国际贸易政策的国家利益在西方国际贸易理论中的缺位。通过研究西方国际贸易理论和马克思国际贸易理论中对于国家利益的表述,并在分析基于西方国际贸易理论的贸易政策对于国家利益的保障机制的基础上,讨论了国际贸易理论的缺陷及其调整方向,最后以比较利益论为例讨论了重构国际贸易理论的一些原则和方法。
[期刊] 国际贸易问题
[作者]
封进
随着环境保护日益受到重视,贸易与环境之间的关系问题越来越突出。国际贸易被指责为环境下降的根源之一,关贸总协定所倡导的自由贸易原则亦在保护环境方面受到质疑。因此世贸组织的原则主张在贸易自由化的同时注意环境保护,世贸组织贸易和环境专门委员会的设立便是力求...
[期刊] 财经问题研究
[作者]
李国学
国际贸易政策是一种公共产品,其应当以公共利益为其价值取向。公共利益在一定程度上是作为一个目的性价值出现的,而何谓公共利益的最终目的和价值却难以达成共识,人们就公共利益的程序问题而非目的达成共识是理解和把握公共利益的较好的一种方法,本文以关税(补贴)为例按照公平补偿原则来分析国际贸易政策所维护的公共利益及其实现机制。
关键词:
国际贸易政策 公共利益 个人利益
[期刊] 中央财经大学学报
[作者]
肖风娟
可保利益原则是保险业经过长期发展逐渐形成的特殊原则。与其他的保险基本原则一起,可保利益原则贯穿于整个保险实践中,并通过法律予以规定。国际贸易海运货物保险中的可保利益原则有别于一般财产保险和人身保险的可保利益原则。法律的制定应该根据不同的保险对象设定不同的可保利益原则。国际贸易中,在买卖双方之间划分可保利益,有利于分清保险人的责任,解决买卖双方之间谁有权利向保险人索赔的问题
关键词:
可保利益,风险转移,可保利益转移,背书
[期刊] 经济问题
[作者]
尤利群
粮食国际贸易是一个各国政府敏感的和容易引起贸易争端的问题。从WTO粮食国际贸易争端案例上看,引发争端的直接原因是一国粮食贸易政策或行为不符合其在国际贸易协定或协议下应履行的义务给另一国造成利益损害,深层原因是贸易国之间的利益冲突与国际贸易规则不完善。作为世界粮食贸易大国的中国,应学会合理地利用国际贸易规则,借鉴别国的经验,保护国家利益。
关键词:
粮食 国际贸易 贸易争端 WTO经济
[期刊] 保险研究
[作者]
姚新超
自海上贸易产生以来,人们就有获取风险保障的需求。随着国际贸易的日益兴旺,海上保险也相应地发展,贸易商、船东、保险人逐渐分离成为各自独立的经营者,他们之间的密切联系和相互依存关系,在业务实践中由逐渐形成和发展起来的国际贸易术语反映出来。无论采用哪种贸易术语,一般均含有保险的内容,所不同的只是有些贸易术语规定由卖方买保险,有
[期刊] 世界经济研究
[作者]
欧阳秋珍 陈昭
本文从价值生产角度出发,构建了国际贸易利益失衡分配框架下的技术溢出理论模型,利用我国与主要贸易伙伴1990~2009年的数据,实证分析检验国外技术溢出与国际贸易利益失衡分配的变动关系。实证研究发现:国内研发支出能够减小我国同主要贸易伙伴单位美元包含的劳动时间差距,改善我国同主要贸易伙伴间贸易利益分配失衡状态,而且改善程度大于通过进口方式吸收国外技术溢出获得的技术进步;通过进口方式获得的国外有效技术溢出也可以缩小我国与主要贸易伙伴之间的劳动时间差距,然而其系数不显著;通过出口方式获得的国外有效技术溢出值使得我国与贸易伙伴之间的劳动时间差距反而增大。加入人力资本后,这3个变量系数符号没有发生变化,...
关键词:
技术溢出 利益分配失衡 R&D 协整检验
文献操作()
导出元数据
文献计量分析
导出文件格式:WXtxt
删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