标题
  • 标题
  • 作者
  • 关键词
登 录
当前IP:忘记密码?
年份
2024(10185)
2023(14245)
2022(12448)
2021(11375)
2020(9702)
2019(22242)
2018(22160)
2017(43018)
2016(23301)
2015(26372)
2014(26569)
2013(26447)
2012(24423)
2011(22260)
2010(22402)
2009(21025)
2008(20535)
2007(18258)
2006(16366)
2005(14872)
作者
(68503)
(56839)
(56602)
(54076)
(36496)
(27234)
(25609)
(22364)
(21704)
(20388)
(19415)
(19324)
(18368)
(18182)
(17685)
(17506)
(16881)
(16582)
(16357)
(16216)
(14371)
(13991)
(13575)
(13006)
(12741)
(12712)
(12675)
(12489)
(11530)
(11040)
学科
(112246)
经济(112104)
管理(73434)
(66137)
(57181)
企业(57181)
方法(44633)
数学(37972)
数学方法(37600)
(27594)
中国(25365)
地方(24260)
(24137)
业经(23862)
(22968)
(22115)
(16866)
贸易(16854)
(16681)
理论(16576)
(16289)
(16240)
环境(16219)
财务(16170)
财务管理(16137)
(16075)
农业(15979)
(15518)
银行(15475)
(15471)
机构
大学(346513)
学院(342842)
(146791)
经济(143747)
管理(136089)
理学(117265)
研究(117241)
理学院(115970)
管理学(114213)
管理学院(113573)
中国(86790)
(73505)
科学(69635)
(68561)
(58850)
财经(54121)
研究所(53075)
中心(51536)
(50565)
(50327)
(48938)
业大(48055)
北京(46811)
经济学(45151)
(43818)
师范(43445)
(42233)
(40232)
经济学院(40228)
财经大学(40127)
基金
项目(227826)
科学(179404)
研究(168440)
基金(166098)
(143432)
国家(142285)
科学基金(122520)
社会(107651)
社会科(102092)
社会科学(102065)
基金项目(87832)
(87641)
自然(78128)
教育(76271)
自然科(76245)
自然科学(76231)
自然科学基金(74867)
(73254)
资助(68741)
编号(67879)
成果(56120)
(50829)
重点(50466)
(48363)
(46811)
课题(46750)
(44442)
国家社会(44327)
教育部(44083)
创新(43743)
期刊
(169509)
经济(169509)
研究(107783)
中国(64477)
(53065)
管理(52732)
学报(51103)
科学(47876)
(45814)
大学(39343)
学学(37080)
教育(34664)
农业(31319)
(30097)
金融(30097)
技术(29689)
财经(27809)
经济研究(27153)
业经(24916)
(23784)
问题(21649)
技术经济(18218)
理论(17381)
图书(16045)
现代(15958)
(15684)
科技(15649)
(15558)
实践(15497)
(15497)
共检索到514064条记录
发布时间倒序
  • 发布时间倒序
  • 相关度优先
文献计量分析
  • 结果分析(前20)
  • 结果分析(前50)
  • 结果分析(前100)
  • 结果分析(前200)
  • 结果分析(前500)
[期刊] 经济研究  [作者] 侯经川  钱文荣  黄祖辉  
就本质而言,经济竞争力就是经济主体在博弈均衡状态所能赢得的比较利益分配份额,包括经济主体与其贸易伙伴之间的合作性竞争能力(即经济"合争力")和经济主体与其同行之间的非合作性竞争能力(即经济"分争力")两个方面。在没有同行竞争者的情况下,分工双方的经济竞争力("合争力"),在总量水平上总是势均力敌,而在要素平均水平上则与双方的总投入水平成反比(亦即与生产率水平成正比)。在存在同行竞争者的情况下,各方的竞争力主要与同行竞争者之间的合作程度和生产率水平这两大因素有关;但就同行竞争者之间的"分争力"而言,生产率水平仍然是最重要的决定因素。
[期刊] 地域研究与开发  [作者] 马凌  
文章在全国比较优势格局中,对河南省的经济发展进行横向和纵向的比较研究:河南省目前虽然在经济总量上具有一定的优势,但经济竞争力在全国仍处于相对落后的地位,特别是人均水平始终低于全国的人均水平。根据河南省经济竞争力的变动轨迹,提出了河南省经济竞争力比较优势偏离、非国有经济发展不足、人口众多与人力资源相对不足的矛盾等主要影响因素。
[期刊] 中国软科学  [作者] 严于龙  
我国地区经济竞争力比较研究国家统计局综合司严于龙鉴国内外关于国际经济竞争力的研究结果,把经济竞争力的研究引进国内地区之间,有其特殊意义。一方面,一个国家在世界上的竞争力提高,应该取决于竞争力水平的全面提高。另一方面,中国作为一个大国一些省区的面积和人...
[期刊] 经济问题探索  [作者] 张海军  岳华  
创新引领经济增长是经济发展新格局的重要内容,提升科技创新水平对提高地区经济竞争力具有显著的正向促进作用。文章在测算地区科技创新水平和地区经济竞争力指数的基础上,通过构建固定效应模型探讨了科技创新水平与经济竞争力提升之间的影响关系,并运用交互项回归模型和中介效应模型检验了全要素生产率和产业结构优化路径。研究发现:(1)科技创新对经济竞争力提升具有较强的直接和间接效应,存在全要素生产率和产业结构优化路径;(2)科技创新的经济竞争力提升效应存在显著的地区差异,总效应上体现为中部地区>西部地区>东部地区,故通过提升中部地区和西部地区的科技创新水平能显著地缩小地区经济竞争力差距,并提高整体竞争力水平。(3)地区的营商环境、工业化程度、实体经济发展水平等因素都会影响地区的经济竞争力。基于此论断,提出加大科创资金投入、进一步深化改革等针对性建议。
[期刊] China Economist  [作者] 倪鹏飞  王海波  
研究中美竞争力对于提升中国经济竞争力、实现民族复兴的目标具有重要意义。本文开发竞争力框架和指标体系.利用对关键构成要素异质性的认识.结合竞争力的表现与构成指标数据,从当前状况、历史变化和全球环境三个方面分析了中美竞争力。研究发现:核心要素水平决定中美竞争力的高下,中美国家竞争力正发生结构趋同的变化,中美在较多的共同领域领先世界多数国家。预测表来中国竞争力有可能超越美国,建议中国应在"扬长补短抓关键"原则下,实施中国竞争力提升的四项战略。
[期刊] China Economist  [作者] 倪鹏飞  王海波  
研究中美竞争力对于提升中国经济竞争力、实现民族复兴的目标具有重要意义。本文开发竞争力框架和指标体系.利用对关键构成要素异质性的认识.结合竞争力的表现与构成指标数据,从当前状况、历史变化和全球环境三个方面分析了中美竞争力。研究发现:核心要素水平决定中美竞争力的高下,中美国家竞争力正发生结构趋同的变化,中美在较多的共同领域领先世界多数国家。预测表来中国竞争力有可能超越美国,建议中国应在"扬长补短抓关键"原则下,实施中国竞争力提升的四项战略。
[期刊] 农村经济  [作者] 戴颖  
随着我国城市化步伐的加快 ,发展小城镇的迫切需要以及深远意义业已获得全社会的共识。实践表明 ,专业镇是一种小城镇发展的有效途径和成功模式。本文研究了专业镇的形成及演进机制和发展对策 ,也探讨了专业镇的产业选择、政府角色的设计和定位、专业镇与区域经济协调发展等相关问题。籍此探索和论证了一条小城镇的专业化发展之路 ,为全国各地小城镇的发展提供有益的思路和宝贵的经验。
[期刊] 城市问题  [作者] 沈立  倪鹏飞  张洋子  曹清峰  
采用OLS和空间计量分析等方法对中国284个50万以上人口城市的经济竞争力数据进行了分析,重点考察了经济新常态下影响中国城市经济竞争力的关键因素和动力机制。结果显示:科技创新和金融服务对城市经济竞争力的提升至关重要;科技创新和金融服务在提升城市经济竞争力的过程中能够相互促进;科技创新对城市经济竞争力处于较高水平的城市贡献较大,对城市经济竞争力处于中低水平的城市贡献相对较小;金融服务对经济竞争力处于较低或中高水平的城市贡献较大。在此基础上,就如何提升中国城市经济竞争力提出了相应的政策建议。
[期刊] 职业技术教育  [作者] 菲利克斯·劳耐尔  
以国际标准衡量,双元制职业教育属于一种迄今只在少数几个国家达到较高发展水平的职业教育与培训形式。但近年来,很多国家对于引进双元制职业教育模式的兴趣越来越高
[期刊] 改革与战略  [作者] 刘笑男  倪鹏飞  曹清峰  
构建包含科技创新、金融服务、产业体系、人力资本、城市属性和全球联系等影响因素在内的城市经济竞争力的指标体系,运用结构方程模型对欧美332个城市经济竞争力的影响因素与作用机制进行研究。研究结果表明:全球联系已经成为城市参与全球竞争的基础并且对城市经济竞争力影响作用最大;科技创新、城市属性和金融服务为城市经济竞争力的决定要素,对城市经济竞争力造成直接影响;城市各个要素之间联系紧密,作用机制显著。
[期刊] 国际贸易问题  [作者] 聂聆  李三妹  
本文借鉴Timmer等提出的GVC收入及核算框架,测算分析了全球制造业产品增加值在世界主要国家和各部门的分布情况,以及各国基于GVC收入的显性比较优势指数,判断中国在制造业全球价值链上的竞争力及分工地位。结果显示:中国参与制造业GVC分工获得的增加值收入居世界第一,但与主要国家相比,中国制造业产品GVC收入中,知识密集型制造业和服务业贡献较小,中国仍然位于制造业全球价值链的低端环节,不过从发展趋势看,中国在制造业GVC分工中的地位有一定提高;中国在纺织品、皮革与鞋类,电子、电器与光学设备与机械设备的GVC分工中具有比较优势,在交通运输设备的GVC分工中比较优势有较大提升,在木材、纸制品、印刷与...
[期刊] 华东经济管理  [作者] 王双  
海洋经济竞争力是评价海洋经济发展状况的重要方面,文章在确立具体衡量要素的基础上构建了海洋经济竞争力的评价指标,利用DEA方法对我国主要海洋经济区的海洋经济竞争力进行了综合比较分析,并进一步剖析了影响海洋经济竞争力的主要因素,最后根据分析结果提出了未来提升海洋经济竞争力的对策建议。
[期刊] 数量经济技术经济研究  [作者] 侯经川  黄祖辉  钱文荣  
创新活动包括"效率改进型创新"和"产业垄断型创新"两类。分析表明,同样程度的任何创新都具有同样程度的相对竞争力提升效应,但不同类型的创新活动对绝对竞争力水平的影响各不相同。就"效率改进型创新"而言,"顺势创新"和导致比较优势逆转的"逆势创新"具有类似的双赢效应,但前者的双赢效应更强;而不导致比较优势逆转的"逆势创新"具有双输效应。
[期刊] 职教论坛  [作者] 许竞  
技能是人力资源的核心价值要素。技能形成体系作为一种实然的类生态环境,影响着每一位社会成员,并决定着国家经济的竞争力。文章通过比较英德经济竞争力表现,并对两种人力资源形态进行成因分析,发现义务后教育阶段业本职业教育的本质和业界雇主应对技能短缺的方式是导致两国中级技能落差的主因,其根源则在于两国经济在工业化初期所处的历史境遇以及由此而形成的国家角色。
文献操作() 导出元数据 文献计量分析
导出文件格式:WXtxt
作者:
删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