标题
  • 标题
  • 作者
  • 关键词
登 录
当前IP:忘记密码?
年份
2024(4401)
2023(6513)
2022(5309)
2021(4517)
2020(3684)
2019(8302)
2018(8189)
2017(15937)
2016(8433)
2015(9596)
2014(9678)
2013(10011)
2012(9768)
2011(9195)
2010(9508)
2009(9019)
2008(8666)
2007(7942)
2006(7506)
2005(7025)
作者
(27435)
(23246)
(23079)
(22033)
(15015)
(11141)
(10520)
(8968)
(8847)
(8254)
(8196)
(7814)
(7698)
(7688)
(7376)
(7169)
(6693)
(6688)
(6566)
(6303)
(6065)
(5613)
(5567)
(5368)
(5275)
(5271)
(5000)
(4776)
(4757)
(4454)
学科
(63131)
经济(63086)
管理(22504)
地方(18845)
(18380)
方法(17399)
数学(15164)
数学方法(15024)
地方经济(13306)
(12797)
企业(12797)
中国(12634)
(12428)
(11467)
业经(10657)
农业(8718)
资源(8641)
环境(8612)
(8535)
(7851)
(7776)
(7731)
贸易(7723)
经济学(7660)
(7514)
金融(7513)
(7498)
(7349)
(6278)
银行(6265)
机构
大学(136533)
学院(136010)
(69892)
经济(68664)
研究(56731)
管理(47693)
中国(41984)
理学(39810)
理学院(39286)
管理学(38683)
管理学院(38408)
科学(33038)
(30014)
(29624)
(28820)
研究所(27089)
中心(24181)
经济学(22995)
财经(22675)
(22132)
(21205)
(20369)
经济学院(20367)
(20092)
北京(19549)
科学院(18398)
(18169)
师范(18026)
业大(17807)
农业(16993)
基金
项目(85103)
科学(66204)
基金(61640)
研究(61144)
(54815)
国家(54425)
科学基金(45029)
社会(40975)
社会科(38893)
社会科学(38882)
(31710)
基金项目(31604)
自然(27366)
(26710)
自然科(26467)
自然科学(26458)
资助(25940)
自然科学基金(25939)
教育(25617)
编号(23161)
(21184)
重点(19717)
成果(19431)
(18729)
国家社会(18068)
发展(17223)
(17006)
(16435)
课题(16402)
(16141)
期刊
(87153)
经济(87153)
研究(46242)
中国(27981)
(20973)
学报(20905)
(19703)
科学(19488)
管理(19367)
经济研究(15046)
大学(14860)
学学(14018)
农业(13256)
(12533)
金融(12533)
财经(12124)
问题(11343)
业经(10880)
技术(10875)
(10748)
资源(9319)
(8943)
教育(8699)
世界(8606)
技术经济(8579)
国际(8547)
统计(7953)
(7548)
经济问题(7142)
(6800)
共检索到223500条记录
发布时间倒序
  • 发布时间倒序
  • 相关度优先
文献计量分析
  • 结果分析(前20)
  • 结果分析(前50)
  • 结果分析(前100)
  • 结果分析(前200)
  • 结果分析(前500)
[期刊] 华东经济管理  [作者] 胡春生  莫秀蓉  
先天禀赋优势决定的仅是潜在比较优势,而后天还需要通过有效行动将潜在比较优势转化为实际比较优势后,丰裕资源才能对地区的经济增长发挥切实影响。基于此,文章提出了检验相关行动有效性的命题,并利用2002-2014年省级面板数据,对命题进行了实证检验。研究发现:在控制了相关变量的内生性问题后,结果稳健地表明,近年资源富集区的行动特别是人力资本培育和提升市场化水平的相关行动更为有效。同时本文也指出,潜在比较优势向实际比较优势的转化是一个动态的过程,所以资源富集区近年的表现不意味着这些地区就永远地避免了资源优势陷阱,
[期刊] 当代财经  [作者] 张亮亮  张晖明  
中国地区经济增长差距的原因可主要归结为,由于自然地理条件、人口集聚规模、制度因素的地区差异,导致各地区在劳动力、资本、技术等生产要素集聚及要素配置方面出现差别,"资源诅咒"并非是导致地区经济差距的原因。因此,具备自然资源比较优势的地区应该充分利用自身的资源禀赋,不断推动自然资本优势向物质资本、人力资本优势的转化,通过将资源租金用于教育、基础设施建设和推动城镇化进程,缩小地区间地理区位、人口集聚规模的差异,实现地区经济增长的渐进收敛。
[期刊] 财经问题研究  [作者] 陈林生  李刚  
分析自然资源在经济增长中的作用,以加拿大经济史学家哈罗德·因尼斯和W A 麦肯托斯创立的大宗产品理论最为代表。本文以我国2001年的各省区能源资源数据为例,研究它与区域经济增长的相关关系。实证结果表明我国自然资源富集省区呈现出依赖论所描述的特征。
[期刊] 管理世界  [作者] 姚毓春  范欣  张舒婷  
应用生态足迹模型测度区域自然资源禀赋,从而界定出我国资源富集型地区,并利用1992~2011年省际面板数据对资源禀赋与区域经济增长的关系进行了实证研究。
[期刊] 中国人口.资源与环境  [作者] 岳利萍  吴振磊  白永秀  
自然资源禀赋对经济增长来说究竟是"财富"还是"诅咒"是一个存在争议的问题。我国资源富集地区经济发展过程中呈现了对自然资源的高度依赖,自然资源禀赋与经济增长总体上呈现负相关关系,但资源禀赋通过何种渠道影响经济增长尚缺乏理论和实证检验。本文以"条件收敛"假说为基础,构建了资源禀赋对人均收入影响的理论模型,并将自然资源对经济增长所产生的影响区分为直接效应和间接效应;在此基础上,以我国煤炭、石油、天然气和铁矿石地域分布与储量前十名的18个省(区)19年的自然资源储量以及经济社会面板数据为研究对象,在分析了自然资源对经济增长所产生直接、间接和总效应大小的同时,对我国资源富集地区资源禀赋影响经济增长的渠道...
[期刊] 现代管理科学  [作者] 谢姗  
文章依据内生增长模型,对比较优势和规模经济对地区技术进步的贡献进行计量分析。结果发现,规模经济对东部地区技术进步的解释要大于对中西部地区的;比较优势对东部地区和中西部地区技术进步的解释相差无几。从全国范围来看,规模经济对地区技术进步的影响要远大于比较优势对地区技术进步的影响,从而表明我国地区经济增长已转变到依靠规模经济拉动的方向上来,规模经济而不是地区的比较优势在促进地区经济增长中发挥主要作用。
[期刊] 经济管理  [作者] 张秀生  盛见  
就地区经济增长而言,丰裕的自然资源既存在比较优势的促进作用,又存在比较优势弱势化的约束作用。因而自然资源对中部地区经济增长的影响,不仅要看到其促进作用,更要关注其约束作用。中部地区既要充分发挥自然资源的比较优势,更要消除其约束作用,促使经济健康快速发展。
[期刊] 统计与决策  [作者] 戴玮  
我国幅员辽阔,各地区支撑创新发展的条件不尽相同,这也使得各地区创新发展的优势并不完全一致。基于此,文章分析了技术比较优势影响地区技术创新活动进而影响经济增长的内在机制,并提出了技术创新只有结合地区的技术比较优势,才能更好地促进经济增长的命题。在理论分析的基础上,应用2009—2019年我国省级面板数据进行实证检验发现:当地区的技术创新能够充分发挥当地的技术比较优势时,将更有助于地区的经济增长;在考虑了不同的技术比较优势和经济增长指标后,这一结果依然稳健;异质性检验结果表明,经济发展水平较低的省份和中西部地区省份依据技术比较优势进行技术创新,能够更好地促进地区经济增长。为了更好地发挥创新对地区经济增长的内在驱动作用,技术创新应该在充分考虑本地区技术水平的条件下,遵循地区技术比较优势展开。
[期刊] 经济经纬  [作者] 张凡勇  
作者分别从"资源诅咒"的存在性、传导机制以及破解对策三个方面,系统梳理了有关中国资源富集区域经济增长的研究文献。相关研究已经取得了一定的研究成果,但由于理论分析的欠缺以及实证研究模型设定误差与数据样本来源的单一化,不能较好的认识并解决对国内资源富集区域的经济增长问题。需要进一步加强相关的案例与理论分析,促进国外研究成果的中国化。
[期刊] 工业技术经济  [作者] 薛继亮  
本文在新经济地理的框架下构建资源型产业集聚、技术溢出与资源富集地区经济增长模型,运用2001~2011年山西、内蒙古、陕西和宁夏等4个地区的面板数据对模型进行估计。结果发现:随机效应表明资源型产业专业化空间集聚和资源型产业多样化空间集聚引起的技术溢出效应均对经济增长具有非常显著的促进作用;而固定效应模型表明资源型产业专业化空间集聚比资源型产业多样化空间集聚更能促进区域经济增长。为了更好地实现资源型产业集聚、技术溢出与资源富集地区经济增长,需要提升资源富集地区的区域竞争优势和专业化程度。
[期刊] 经济体制改革  [作者] 胡春生  蒋永穆  
资源富集区要实现可持续发展,需要转变紧紧依赖自然资源的经济增长方式。为促进资源富集区经济增长方式的转变而实施的各种政策不可避免地会引起一些利益主体间的矛盾和冲突,为此,需要协调好那些能够影响资源富集区经济增长方式转变目标实现的利益关系,或者那些会被该目标实现过程所影响的主体间的利益关系。就目前的情况看,主要包括四个方面的利益协调内容:代际间的利益关系;中央与地方的利益关系;国家、企业和个人间的利益关系;地区与地区间的利益关系。
[期刊] 商业经济与管理  [作者] 顾乃华  
本文借助新贸易理论,构建了一个反映生产服务业同经济增长之间因果关系的模型。生产服务业知识、信息密集的特性使得其具有规模递增的产业特点,进而可创造出内生比较优势,促进经济增长。文章利用中国实际数据对模型进行了检验,并提出了相应的政策建议。
[期刊] 中国工业经济  [作者] 伍业君  张其仔  
基于SITC四位码的产品出口数据,本文测算了阿根廷1980—2009年的出口多样化及产品复杂性指数,继而,通过计量分析发现产品复杂性与阿根廷实际人均GDP增长之间存在长期稳定的协整关系,产品复杂性的提升有助于阿根廷的经济发展,这与比较优势演化理论的预期一致。然而方差分解结果显示,产品复杂性对阿根廷人均GDP虽然有一定贡献,但是贡献率并不高,由此得出阿根廷通过比较优势演化实现产业升级与经济增长的良性机制并未充分形成。通过对阿根廷经济经验的分析,本文得出了中国实现比较优势演化和跨越中等收入阶段的几点启示。
[期刊] 经济问题探索  [作者] 牟俊霖  王阳  闫里鹏  
本文首先构建了一个包含行业投资异质性的内生经济增长模型,从理论角度证明了,集中投资和培育优势产业能够提高经济增长率,然后采用动态随机核的方法测算了中国城市的产业比较优势指数,最后估计了产业比较优势指数对中国城市经济增长的贡献。研究得到如下三点结论:第一,各城市集中投资培育具有比较优势的产业,可以提高优势产业内部企业技术资本积累的速度,从而推动优势行业高速增长并带动其他行业快速增长,进而推动城市经济增长;第二,本文提出的产业比较优势指数,把行业竞争的地理范围从全国缩小到省级层面,把不同城市的相同行业的绝对竞争转化为同一城市内部不同行业的相对竞争,拓展了各城市选择符合其自身特点的优势产业的思路和空间;第三,面板固定效应模型、面板随机效应模型贝叶斯估计、动态面板模型、面板VAR模型的估计结果表明,产业比较优势指数对中国城市经济增长有显著的、强健的促进作用。因此,各个城市集中资源培育和发展具有比较优势的产业,可以实现增长动能充足、就业更稳定、经济发展质量更高的目标。
[期刊] 管理现代化  [作者] 黄楚楚  陈飞翔  
从出口产业角度阐明比较优势演变对经济增长的影响机理,并基于中国东部11省/直辖市的省级面板数据进行实证分析,结果显示,东部地区比较优势从低技术产品向高技术产品的动态演进,对经济增长产生了积极的促进作用。
文献操作() 导出元数据 文献计量分析
导出文件格式:WXtxt
作者:
删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