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年份
- 2024(4564)
- 2023(6514)
- 2022(5544)
- 2021(5041)
- 2020(4265)
- 2019(9233)
- 2018(9120)
- 2017(17212)
- 2016(9530)
- 2015(10551)
- 2014(10436)
- 2013(10262)
- 2012(9750)
- 2011(8744)
- 2010(9052)
- 2009(8646)
- 2008(8681)
- 2007(8031)
- 2006(7070)
- 2005(6758)
- 学科
- 济(34156)
- 经济(34083)
- 管理(31313)
- 业(27266)
- 企(23591)
- 企业(23591)
- 制(14546)
- 财(12531)
- 方法(11611)
- 中国(9933)
- 农(9781)
- 业经(9321)
- 数学(9290)
- 数学方法(9159)
- 体(8983)
- 银(7711)
- 银行(7694)
- 体制(7668)
- 融(7585)
- 金融(7583)
- 教育(7403)
- 行(7319)
- 学(7283)
- 贸(7277)
- 务(7276)
- 贸易(7274)
- 财务(7257)
- 财务管理(7235)
- 度(7171)
- 制度(7166)
- 机构
- 大学(139300)
- 学院(136749)
- 济(57365)
- 经济(55921)
- 研究(51429)
- 管理(49344)
- 理学(41486)
- 理学院(40993)
- 管理学(40354)
- 管理学院(40069)
- 中国(37355)
- 京(30148)
- 财(30046)
- 科学(27646)
- 所(25589)
- 研究所(22615)
- 财经(22611)
- 中心(22471)
- 江(22319)
- 农(20781)
- 经(20321)
- 北京(19380)
- 院(19255)
- 范(18348)
- 业大(18265)
- 师范(18152)
- 经济学(17716)
- 州(17174)
- 财经大学(16688)
- 农业(15995)
- 基金
- 项目(86875)
- 科学(68386)
- 研究(66764)
- 基金(62428)
- 家(53858)
- 国家(53405)
- 科学基金(45467)
- 社会(42336)
- 社会科(40027)
- 社会科学(40020)
- 省(33746)
- 基金项目(32415)
- 教育(31842)
- 划(28378)
- 自然(27842)
- 编号(27279)
- 自然科(27152)
- 自然科学(27144)
- 自然科学基金(26668)
- 资助(25181)
- 成果(23568)
- 制(22337)
- 重点(20195)
- 部(20098)
- 课题(20087)
- 发(18664)
- 创(18566)
- 性(17869)
- 国家社会(17531)
- 教育部(17500)
共检索到220648条记录
发布时间倒序
- 发布时间倒序
- 相关度优先
文献计量分析
- 结果分析(前20)
- 结果分析(前50)
- 结果分析(前100)
- 结果分析(前200)
- 结果分析(前500)
[期刊] 改革
[作者]
王俏荔 唐志军
大国的综合竞争优势的发挥需要一个前提条件:适宜的激励机制和治理结构。改革开放以来,由经济分权和政治集权所生成的地方政府竞争制度,就是实现和发挥我国大国综合优势的最重要激励机制。地方政府竞争下,地区间基于比较优势的分工、产权改革和制度创新、公共物品供给和基础设施建设三个因素能有效地促使我国大国综合优势的发挥和区域经济增长;而地方保护主义、产业选择中的重复建设、招商引资中"滑向底层的竞争"、地方政府投资过度和宏观经济波动四个因素却会抑制我国大国综合优势的发挥,加大地区差距。
[期刊] 改革
[作者]
吴强
"跨越式赶超战略"受到技术水平和人力资本的约束。从中国20世纪80年代以来显示比较优势的变化可以看出,比较优势正逐步从劳动密集型产业向资本和技术密集型产业转变,并没有跌入"比较利益陷阱"。这说明中国以比较优势为基础的发展战略是有效的,要真正实现对发达国家的赶超,必须坚持发挥比较优势,走渐进式赶超之路。实现中国比较优势从劳动密集型产业向更高产业转变,关键是提高人力资本技术水平。
关键词:
渐进式赶超 比较优势 技术水平 人力资本
[期刊] 现代管理科学
[作者]
成功 曹利军
经济全球化背景下,国际贸易对各国经济的发展起着至关重要的作用,随着全球经济一体化的深入,国家、地区间的竞争更加依赖于各自的比较优势。文章结合比较优势理论,深入分析了由于贸易流通所引起的各种环境问题,提出了环境比较优势理论,意在通过比较不同国家和地区间的环境优势,分析国际贸易的环境影响,避免环境问题的再度恶化,使世界经济贸易向健康、绿色、可持续的方向发展。
关键词:
经济全球化 比较优势 环境比较优势
[期刊] 经济管理
[作者]
黄冰 马汉坤 顾德山 邱爱军
一根据统计部门提供的有关数据,江苏省南通市工业化进程如下:从总体上看,已经进入工业化中期,但制造业发展步子不快,特别是机械工业在制造业中的所占比例还未跨进工业化中期的门槛。究其原因是多方面的,最主要的是以电子信息技术为主要标志的高新技术发展和应用滞后,与工业结构自身调整的迫切要求不相适应。吸收日本关于信息化水平指数评价方法,参照国家信息化统计的有关指标,本研究报告设置了城市信息化水平指标体系,共12个指标。据有关部门提供的统计资料测算分析,南通市信息化处于起步阶段。信息基础设施发展迅速,企业信息化正在积极探索,电子信息产品制造业也
[期刊] 开发研究
[作者]
李金叶 徐俊
在"一带一路"倡议提出5周年之际,利用Novy(2011)模型测度1995—2017年中国、美国、日本与"一带一路"沿线60个国家的贸易成本,研究中国在"一带一路"的贸易成本比较优势及5年来取得的进步。结果表明:中国在"一带一路"国家的贸易成本比较优势日益显现,下降幅度远高于美、日。从区域看,中国在亚洲大洋洲的贸易成本优势最明显,在非洲和拉美地区贸易成本较高;中国在"一路"国家贸易成本下降幅度大于"一带"国家,均好于美、日;自"一带一路"实施以来,中国与沿线国家贸易成本下降了6个百分点,远超美、日,表明"贸易畅通"已取得阶段性成果,我国与"一带一路"国家要继续深化贸易合作,拓宽合作领域,实现互利共赢。
关键词:
一带一路 贸易 新比较优势 贸易成本
[期刊] 经济问题
[作者]
孔令丞
全球化背景下中国失去了采用传统保护手段来培育动态比较优势,而面对新的机遇和挑战,中国应立足于自身资源禀赋的比较优势,在某些产业的关键环节选择技术跨越来培育动态比较优势;并通过发展高新技术、加强对传统产业的技术改造和提高技术引进效果来有效实施技术跨越,在一定程度上占据国际分工制高点。
关键词:
全球化 动态比较 优势 产业技术 跨越
[期刊] 经济研究
[作者]
柳思维 杜焱 罗会华
[期刊] 改革与战略
[作者]
王识歧 叶焘
作为2011年第26届世界大学生夏季运动会的主场馆所在地,龙岗区参与国际产业分工的比较优势构成因素将发生显著变化。新的获得性禀赋与今后仍可继续发挥作用的自然禀赋、制度优势因素及外部经济优势因素相结合,为龙岗区在“十一五”期间发展一批新兴、高端产业提供了稳固的支撑点。
关键词:
大运会 比较优势 产业结构 转型升级
[期刊] 财经研究
[作者]
耿伟
文章构建了一个国际贸易动态分析框架将技术变迁和比较优势模式的动态演进同时内生化,说明了部门的干中学和国际知识外溢分别是比较优势模式演化呈固化性和流动性的主要动因。但是,内生比较优势在长期内是不断固化还是发生逆转最终是一个经验研究的问题。文章采用了马尔可夫链来考察中国制造业比较优势动态分布的固化性和流动性的程度,研究结果显示,中国制造业比较优势模式的演变具有固化性的特征。
关键词:
内生比较优势 盖尔顿回归 马尔可夫链
[期刊] 财经科学
[作者]
揭筱纹 任勤
我国出口贸易增长有两种方式:一是主要由投入物总量增加带来的出口贸易增长,可称为“增加投入型增长”,即外延或数量扩张型增长;一是主要由单位投入物产出的增加而带来的出口贸易增长,可称为“提高效益型增长”,即内涵或质量效益型增长。我国外贸企业的出口贸易应由...
[期刊] 当代经济研究
[作者]
张衔 范静媛
根据学术界的普遍共识,李嘉图的国际贸易理论是其创造的比较优势理论。李嘉图基于实物贸易模型,运用比较成本分析提出的比较优势原理证明,比较优势而不是绝对优势才是国际分工和国际贸易的基础,从而否定了斯密的绝对优势理论。但是,对李嘉图国际贸易理论的完整考察表明,李嘉图基于比较成本分析确定的比较优势,正是实物贸易中部门内跨国竞争的绝对优势。不仅如此,李嘉图还建立了与其实物贸易相适应的货币模型。这一被学术界特别是主流的即新古典比较优势理论普遍忽视的货币模型所遵循的正是绝对优势原理。尤其是,李嘉图强调外生技术进步对改变优势地位的决定性作用。这使李嘉图的国际贸易理论具有动态性和政策意义,为经济落后国家采取赶超战略提供了某种依据。以李嘉图实物贸易模型为基础发展起来的新古典比较优势理论,将李嘉图比较成本分析看作李嘉图国际贸易理论的全部内容,而完全忽视了李嘉图的货币模型。但是,分析同样表明,新古典比较优势理论实际证明的仍然是绝对优势。与李嘉图不同,主流的比较优势理论否定任何违背比较优势的外生技术进步的作用,从而与李嘉图的国际贸易理论形成了明显区别。
关键词:
比较优势 绝对优势 经验证据 赶超战略
[期刊] 国际贸易问题
[作者]
翼名峰
一、比较优势与竞争优势的概念 比较优势指的是,在没有市场扭曲的条件下,贸易两国在闭关自守时本国产品价格比率与外国产品价格比率之间的关系,当一种产品的相对价格比率较低时,这种产品就具有比较优势,该国另一种产品一定没有比较优势,贸易伙伴国的情形正好相反。
[期刊] 管理世界
[作者]
樊纲
落后国家要想实现发展,就需要利用好自己的相对优势,即比较优势与后发优势。“比较优势”是重要的,因为只有符合要素结构比较优势的产业结构,才能避免陷入“结构赶超”的泥潭。但是落后国家的“初级要素丰裕比较优势”较为脆弱,并不久就会发生衰减甚至消失,难以产生“趋同”所需要的持久的较高增长,而发达国家凭借其“优质要素丰裕比较优势”,反倒可以持续增长。“后发优势”是指落后国家可以以较低的成本、较快的速度,通过学习、引进、吸收、利用世界上已经存在的知识与技术,增加自己的知识要素,实现可持续的较快增长。这两种相对优势可以共同发挥作用,但二者具有相互独立的特征。后发优势是落后国家特有的一种发展要素,不仅在发展的每一个阶段上都发挥着重要的作用,而且在“中等收入”及以后的发展阶段上,发挥着更加重要的作用。最终能否实现与发达国家产业结构与收入水平“趋同”,关键在于能否充分发挥后发优势。
[期刊] 技术经济
[作者]
叶选挺 张剑 苏竣 黄萃
将中国的半导体照明产业与光伏产业进行对比,分析了半导体照明产业在产业结构、市场布局、政策驱动等方面的优势,总结了中国半导体照明产业发展存在的问题,并提出了推动产业良性发展的对策建议。研究认为:中国半导体照明产业存在技术创新能力弱、市场竞争无序、产业政策不合理等问题,应从取消生产补贴、建立协同创新机制、加强行业引导、规范政策文本4个方面调整产业发展的思路和政策。
文献操作()
导出元数据
文献计量分析
导出文件格式:WXtxt
删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