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年份
- 2024(11351)
- 2023(16336)
- 2022(14143)
- 2021(13409)
- 2020(11070)
- 2019(25881)
- 2018(25372)
- 2017(48949)
- 2016(26290)
- 2015(29682)
- 2014(29436)
- 2013(28931)
- 2012(26564)
- 2011(24010)
- 2010(23393)
- 2009(21497)
- 2008(20832)
- 2007(17706)
- 2006(15214)
- 2005(13423)
- 学科
- 济(108902)
- 经济(108778)
- 管理(73647)
- 业(70307)
- 企(58264)
- 企业(58264)
- 方法(52088)
- 数学(45228)
- 数学方法(44664)
- 中国(29515)
- 农(27913)
- 财(26328)
- 业经(23711)
- 学(22624)
- 贸(21595)
- 贸易(21584)
- 易(21039)
- 地方(19287)
- 农业(18613)
- 制(18593)
- 理论(18164)
- 和(17262)
- 环境(16606)
- 务(16374)
- 财务(16301)
- 财务管理(16268)
- 银(16175)
- 银行(16134)
- 融(16115)
- 金融(16113)
- 机构
- 大学(374258)
- 学院(369536)
- 济(156484)
- 经济(153501)
- 管理(148483)
- 理学(129786)
- 理学院(128407)
- 研究(126271)
- 管理学(126225)
- 管理学院(125567)
- 中国(94415)
- 京(79460)
- 科学(75500)
- 财(68413)
- 所(61794)
- 研究所(56704)
- 中心(56657)
- 财经(56208)
- 农(55459)
- 业大(53376)
- 经(51524)
- 北京(50392)
- 江(50088)
- 范(48561)
- 经济学(48336)
- 师范(48133)
- 院(46305)
- 经济学院(43604)
- 农业(43497)
- 财经大学(42373)
- 基金
- 项目(258580)
- 科学(204846)
- 基金(190561)
- 研究(190089)
- 家(165983)
- 国家(164672)
- 科学基金(142088)
- 社会(121676)
- 社会科(115393)
- 社会科学(115363)
- 基金项目(100603)
- 省(97180)
- 自然(91740)
- 自然科(89636)
- 自然科学(89616)
- 自然科学基金(88002)
- 教育(87080)
- 划(82867)
- 资助(78829)
- 编号(76250)
- 成果(61418)
- 部(58527)
- 重点(57785)
- 发(54784)
- 创(53642)
- 课题(51805)
- 国家社会(51136)
- 教育部(50720)
- 创新(50070)
- 科研(49328)
- 期刊
- 济(162663)
- 经济(162663)
- 研究(109284)
- 中国(64751)
- 学报(56400)
- 管理(54170)
- 科学(53154)
- 财(50487)
- 农(49769)
- 大学(43904)
- 学学(41193)
- 教育(39731)
- 农业(35335)
- 技术(32029)
- 融(29170)
- 金融(29170)
- 财经(27357)
- 经济研究(27130)
- 业经(24754)
- 经(23503)
- 问题(21018)
- 业(18890)
- 图书(18315)
- 贸(17979)
- 技术经济(17845)
- 理论(17493)
- 世界(17295)
- 科技(17052)
- 版(16386)
- 国际(16124)
共检索到528762条记录
发布时间倒序
- 发布时间倒序
- 相关度优先
文献计量分析
- 结果分析(前20)
- 结果分析(前50)
- 结果分析(前100)
- 结果分析(前200)
- 结果分析(前500)
[期刊] 经济管理
[作者]
吕延方
本文引入承接外包比率的新测度,利用日本RIETI-TID数据库,分析1990~2008年间我国主要制造业承接世界外包比率的演变趋势,并结合Feenstra(2010)的外包机理模型和国际贸易比较优势理论几个重要假说,构建面板计量模型,分产业、分类别验证比较优势理论对我国主要工业承接外包产生机理的解释效力。结果显示:(1)我国主要工业承接制造外包比率大幅度提高,其中,相对于自然资源、劳动密集型产业的放缓甚至下降的趋势,资本、技术密集型产业近来逐渐成为承接外包的主体产业;(2)劳动力投入、企业规模变量负向影响我国承接世界外包水平,单位资本的丰裕程度显著正向影响我国承接世界外包水平;(3)劳动生产率...
关键词:
承接外包 要素禀赋 劳动生产率 企业规模
[期刊] 经济问题
[作者]
景瑞琴
现代服务业是人力资本密集型的行业,但为什么像中国与印度这样的发展中国家却承接了大量的国际服务外包,通过比较服务外包承接国的人力资本禀赋以及分析人力资本与国际服务外包的相关性,发现中国与印度在国际服务外包中的比较优势取决于该国熟练劳动力的绝对数量,而不是熟练劳动力在该国总劳动力数量中的相对比例。这也是印度与中国这样的人口大国能够成为主要服务外包承接国的原因之一。
关键词:
人力资本 比较优势 国际服务外包
[期刊] 国际贸易问题
[作者]
张会清 唐海燕
本文利用20个发达国家(地区)和40个发展中国家的双边中间品贸易数据,对发展中国家承接国际外包的决定因素进行实证检验。截面样本和面板样本的计量结果显示,发展中国家的劳动成本和交易成本对发包方的区位选择都具有显著的影响,但低技术含量的外包业务更偏好选择低工资国家以节约劳动成本,而高技术含量的外包业务则更偏好选择高质量服务的国家以节约交易成本。中国在劳动成本和交易成本的大部分指标上都具有一定的比较优势,今后要更多地依靠服务和制度条件的改善,以抵消劳动成本上升的不利影响。
[期刊] 国际贸易问题
[作者]
杨春妮
服务业离岸外移是当前国际产业转移的重要内容,抓住机遇承接服务业国际转移,提升自身的产业结构对于包括中国在内的发展中国家具有十分重要的战略意义。本文在回顾相关文献研究成果的基础上,利用面板数据模型对对华服务业直接投资的主要区位影响因素进行了实证研究,结果显示人均国内生产总值和人力资本存量是影响中国吸引服务业直接投资的重要区位因素。
关键词:
服务业 直接投资 区位选择
[期刊] 经济师
[作者]
闫慧琴
近年来,山西省委、省政府高度重视加强省际区域合作,不断增强内在发展动力,建设对外开放新高地,把握国家发改委印发《关于设立晋陕豫黄河金三角承接产业转移示范区的批复》机遇,严格按照批复要求,指导临汾、运城两市依托区位、资源、产业等优势在承接产业转移中实现快速发展。同时发挥山西省丰富的矿产资源、雄厚的产业基础、完善的交通网络体系等优势,全力夯实承接长三角、珠三角等地区产业转移基础,加快推动山西省现代产业体系建设,但在承接产业转移的过程中还需在加大金融政策支持力度、加大对外开放格局、优化产业承接环境等方面发力,更好地助力山西省经济全方位高质量发展。
关键词:
山西省 比较优势 产业转移
[期刊] 价格理论与实践
[作者]
陈飞 管丽华 李建雄
在新一轮扩大内需,促进区域经济平衡发展的形势下,国内区际产业转移已势不可挡。西部地区基础设施和公共服务日益完善,资源能源丰富,劳动力、土地等要素价格较低,区位优势明显,是吸引产业向西部地区转移的重要影响因素,进一步完善制度和政策,营造良好的投资环境和培育丰富的人力资本是西部地区今后承接产业转移的重点对策。
关键词:
产业转移 西部地区 比较优势
[期刊] 华东经济管理
[作者]
李国政
产业转移是区域经济发展中的重要问题,产业转移有其客观规律。虽然学界对于高梯度地区的产业转向低梯度地区的可行性存在争论,但梯度转移的趋势是客观存在的。四川省在承接产业转移过程中既存在着资源、市场、灾后重建契机等明显优势,又面临着市场化水平不高、居民收入低下、产业发展缺乏长效机制等若干挑战。文章对此进行了归纳和分析,并提出了促进四川承接产业转移的对策和建议。
关键词:
承接产业转移 四川 优势和挑战 比较优势
[期刊] 管理世界
[作者]
刘文革 王立勇 王卉彤 刘纪良
本文运用计量方法实证分析了我国承接离岸外包发展的重要影响因素,并通过中、印对比分析了软环境即交易费用对中国和印度相关产业的影响。研究结果表明,要素禀赋仍是决定外包分工的根本因素,而交易费用能够影响这一过程的实施,甚至对比较优势的影响产生偏离。
关键词:
外包 要素禀赋 交易费用 国际分工
[期刊] 经济评论
[作者]
李永
大多数发展中国家在工业化的过程中都面临着贸易自由化的压力。一般而言 ,这些国家在低技术产品部门上具有比较优势 ,而在高技术部门往往处于比较劣势。静态的比较优势原理已很难为多数发展中国家所接受。比较优势由低技术产品向高技术产品转化 ,也就是说 ,如何发挥在高技术部门的动态比较优势的问题 ,早已成为这些国家普遍关心的问题。本文建立了一个一般均衡下的内生比较优势模型 ,分析了在连续时间福利函数下 ,发展中国家通过产业政策干预可以在高技术部门获得动态比较优势 ,并对动态比较优势的概念和干预期限做了更为合理的界定。
关键词:
动态比较优势 内生比较优势 产业政策
[期刊] 经济经纬
[作者]
田秀华
金融危机和新一轮世界产业结构调整为中国承接国际服务外包提供了新的机遇。借鉴钻石模型,可以发现中国承接国际服务外包业的优势:基础要素优势明显,高等要素需要解决结构性矛盾;潜在的市场规模在加速增大;产业配套设施日益完善;政府强力支持加快发展承接国际服务外包业,多策并举;迎来全球服务外包业务正加速向中国转移的难得机遇。这些独有的竞争优势决定了中国发展服务外包的潜力很大,中国在全球外包版图中的地位+越来越重要。
关键词:
承接 国际服务外包 国际竞争力 钻石模型
[期刊] 投资研究
[作者]
汪行东 贾荣
产业转移的实质是企业区位选择活动,通过将产业转移承接地特征区分为比较优势和竞争优势,使用2001-2017年上海132家企业对外投资数据研究发现:承接地比较优势、竞争优势是影响企业产业转移的重要因素,且二者具有互补效应;比较优势、竞争优势分别是影响劳动密集型产业、资本密集型与技术密集型产业转移承接地选择的主要因素;比较优势、竞争优势对年龄、规模、产权性质不同的企业产业转移的影响是不同的。
关键词:
产业转移 比较优势 竞争优势 制造业企业
[期刊] 金融理论与实践
[作者]
王琪
受成本和市场等因素的驱动,全球金融外包业务成为金融业发展最迅速的分支。在这一领域,印度是中国最重要的竞争对手。全球性金融危机为中国承接金融外包业务提供了前所未有的机遇。本文运用SWOT分析方法,以印度为竞争对手,分析中国在金融外包领域的优势和劣势。并在此基础上,提出中国发展金融外包的竞争策略。
关键词:
金融外包 承接 SWOT 竞争策略
[期刊] 中国工业经济
[作者]
吕政
成本比较优势的机制在当代国际分工和国际贸易中仍然发挥作用。中国工业的比较优势主要是劳动力资源丰富。改革开放以来 ,中国国际贸易的高速增长 ,主要得益于较好地发挥了劳动力便宜的比较优势。由于二元经济结构和地区经济发展水平上的差异将继续存在 ,同时由于劳动力供给大大超出劳动力的需求 ,中国劳动力便宜的比较优势将能够长期保持下去。但是 ,劳动力便宜的比较优势是相对的 ,在资本和技术密集型产业 ,这种优势并不明显。企业办社会和人浮于事等大大抵消了劳动力便宜的优势。所以 ,在市场竞争中 ,必须高度重视提高劳动生产率。制造业员工的工资水平低 ,虽然有利于降低企业生产成本 ,但也有消极作用 :一是在国际贸易...
关键词:
比较优势 劳动力便宜 生产率差距
[期刊] 改革与战略
[作者]
王昌林
离岸服务外包是国际服务贸易中一种新兴的重要形式。文章分析了内生比较优势理论及其对离岸服务外包的适应性,并在分析中国发展离岸服务外包比较优势的基础上,指出从内生比较优势理论出发,中国发展离岸服务外包产业应该是一种"积极改变"的策略,需要在统筹规划的前提下,以产业政策和发展策略在更高级的产业领域形成动态比较优势和产业国际竞争力。
关键词:
离岸服务外包 内生比较优势 策略
文献操作()
导出元数据
文献计量分析
导出文件格式:WXtxt
删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