标题
  • 标题
  • 作者
  • 关键词
登 录
当前IP:忘记密码?
年份
2024(8582)
2023(12533)
2022(10787)
2021(9789)
2020(8189)
2019(19254)
2018(18936)
2017(36429)
2016(19911)
2015(22721)
2014(23101)
2013(23165)
2012(22294)
2011(20546)
2010(20977)
2009(19644)
2008(19859)
2007(18046)
2006(16063)
2005(14884)
作者
(62058)
(51883)
(51802)
(49088)
(33069)
(25205)
(23761)
(20242)
(19699)
(18630)
(17710)
(17625)
(16730)
(16651)
(16391)
(16199)
(15574)
(15207)
(15102)
(14928)
(13091)
(12924)
(12587)
(11779)
(11660)
(11635)
(11632)
(11538)
(10697)
(10361)
学科
(96546)
经济(96448)
管理(53218)
(51769)
(39247)
企业(39247)
方法(36944)
数学(31584)
数学方法(31277)
(27269)
地方(27219)
中国(27201)
(22233)
(20501)
业经(20397)
农业(18766)
(16963)
贸易(16949)
(16494)
(16282)
(15357)
(15307)
金融(15304)
(15153)
银行(15118)
环境(15017)
地方经济(14894)
(14599)
(14581)
理论(13637)
机构
大学(300426)
学院(299900)
(125973)
经济(123239)
研究(111477)
管理(110394)
理学(93320)
理学院(92082)
管理学(90526)
管理学院(89945)
中国(84606)
科学(69476)
(66446)
(59005)
(57176)
(56637)
研究所(53434)
中心(50779)
(47358)
业大(45856)
财经(44712)
农业(44494)
北京(42869)
(42715)
师范(42301)
(40316)
(39904)
经济学(38841)
(38298)
经济学院(34992)
基金
项目(192659)
科学(149711)
研究(140181)
基金(136860)
(120497)
国家(119486)
科学基金(99811)
社会(87941)
社会科(83218)
社会科学(83190)
(75914)
基金项目(72508)
(64447)
自然(63429)
教育(63237)
自然科(61698)
自然科学(61677)
自然科学基金(60549)
编号(57611)
资助(56176)
成果(47792)
(47553)
重点(44406)
(42614)
课题(40542)
(39164)
发展(37897)
(37284)
创新(36748)
科研(36691)
期刊
(147636)
经济(147636)
研究(90960)
中国(66631)
(52231)
学报(49057)
科学(45856)
(43081)
管理(39221)
大学(35684)
农业(35412)
教育(33582)
学学(33282)
(28943)
金融(28943)
技术(24945)
业经(24708)
经济研究(22999)
财经(22096)
问题(19952)
(19327)
(19183)
资源(17309)
图书(16177)
(15501)
技术经济(15252)
(14219)
商业(14207)
世界(14108)
统计(13740)
共检索到467208条记录
发布时间倒序
  • 发布时间倒序
  • 相关度优先
文献计量分析
  • 结果分析(前20)
  • 结果分析(前50)
  • 结果分析(前100)
  • 结果分析(前200)
  • 结果分析(前500)
[期刊] 工业技术经济  [作者] 吴郁玲  冯忠垒  曲福田  
本文应用比较优势理论研究开发区土地资源的配置问题。以国家级53个经济技术开发区为例,研究了不同区域间开发区土地利用的比较优势。研究结果表明,按照区域土地利用的比较优势来配置土地资源能够提高土地利用的总福利水平。整体上,中西部开发区的比较优势高于东部地区;而区域内部东部地区的京津苏沪及中西部地区的中心城市在开发区建设用地的利用上具有比较优势。因此,按照开发区土地利用的比较优势度计算结果,应对现行开发区空间布局进行调整,将各地区比较优势度低的开发区撤销,恢复其农业生产,而将比较优势度较高的地区根据实际需要增设相应的开发区,以实现耕地保护与开发区建设的双赢。
[期刊] 中国人口.资源与环境  [作者] 吴郁玲  曲福田  冯忠垒  
应用比较优势理论,以国家级53个经济技术开发区为例,研究了不同区域间开发区土地利用的比较优势。结果表明,按照区域土地利用的比较优势来配置土地资源能够提高土地利用的总福利水平。整体上,中西部国家级开发区的比较优势高于东部地区;而区域内部东部地区的京津苏沪及中西部地区的中心城市在开发区建设用地的利用上具有比较优势。因此,按照开发区土地利用的比较优势度计算结果,在排除开发区自身发育不完善和管理层面因素后,对于确实不适宜进行开发区工业建设的应进行空间布局的调整,恢复其农业生产;而对于比较优势度较高的地区可根据实际需要增设相应的开发区,以实现耕地保护与开发区建设的双赢。
[期刊] 中国农村经济  [作者] 姜开宏  陈江龙  陈雯  
本文应用比较优势理论研究区域土地资源的配置问题。理论推导表明,按照区域土地利用的比较优势来配置土地资源能够提高土地利用的总福利水平。本文以江苏省为例,研究了区域土地利用的比较优势。研究结果表明,江苏省苏南地区在建设用地的利用上具有比较优势,而苏北地区在农地利用上具有比较优势。江苏省目前区域土地利用格局并没有完全发挥其比较优势。按照比较优势分配建设占用耕地指标、补充耕地指标和基本农田保护指标,将是江苏省协调经济发展与耕地保护矛盾的有效途径。
[期刊] 经济地理  [作者] 汪本学  周玉翠  
运用比较优势原理对区域土地资源配置效益进行研究,发现依据比较优势原理配置土地资源,能够提高区域内土地利用的总体效率。实证中,以浙江省为样本,通过构建土地资源利用比较优势测度模型,进行区域用地比较优势分析,结果显示浙江东北、西南两大区域在建设、农业用地两方面利用效益差别较大,浙江现阶段在土地利用与配置上区域间比较优势体现不明显,导致整体利用效益不高。因此,建议在保持省内基本农田保护总量不变的前提下,统筹兼顾建设用地指标和农地保护指标,建立健全区域间农田利用"异地补偿"机制,提高资源配置效率,缓解当前经济社会发展和农地保护之间的矛盾。
[期刊] 经济地理  [作者] 汪本学  周玉翠  
运用比较优势原理对区域土地资源配置效益进行研究,发现依据比较优势原理配置土地资源,能够提高区域内土地利用的总体效率。实证中,以浙江省为样本,通过构建土地资源利用比较优势测度模型,进行区域用地比较优势分析,结果显示浙江东北、西南两大区域在建设、农业用地两方面利用效益差别较大,浙江现阶段在土地利用与配置上区域间比较优势体现不明显,导致整体利用效益不高。因此,建议在保持省内基本农田保护总量不变的前提下,统筹兼顾建设用地指标和农地保护指标,建立健全区域间农田利用"异地补偿"机制,提高资源配置效率,缓解当前经济社会
[期刊] 经济学动态  [作者] 黄玖立  范皓然  
金融市场是否能够按照市场盈利机会配置投资意味着资本配置效率的高低,也是地区经济发展和对外贸易比较优势的重要来源。本文根据中国工业企业数据库微观数据计算出了分地区、分行业投资和增加值序列,在此基础上通过估计测算了中国各地区的Wurgler资本配置效率。进一步回归估计结果表明,相对资本配置效率低的地区,外部融资依赖性产业在资本配置效率高的地区拥有更多的出口,即改进资本配置效率有助于缓解企业的融资约束,从而提升地区对外贸易的比较优势。
[期刊] 生态经济  [作者] 邵绘春  厉伟  诸培新  
本文基于经济学的核心,即稀缺理论,从对"理性经济人"假设的挑战、价值观与财富观的变化两个角度重点阐述了土地持续利用研究的经济学变迁,并从时间、空间、用途三个维度探讨了土地资源持续利用的配置状况,进而提出了土地持续利用的配置目标。
[期刊] 经济学(季刊)  [作者] 李力行  申广军  
产业结构调整是后发国家加快经济发展的本质要求,而中国地方政府调整产业结构最重要的一项政策就是设立各类经济开发区。现有研究主要考察了开发区对吸引外资、提升生产率、提高地区增加值的效果,缺乏产业结构调整方面的。利用工业企业数据库和城市统计数据,本文发现,设立经济开发区可以有效地推动城市制造业内部的产业结构变动,尤其是开发区所设置的目标行业的各项经济指标有显著提升。进一步的研究表明,当设置的目标行业符合当地的比较优势时,经济开发区的积极作用尤为明显。本文为设立经济开发区提供了理论依据,并为如何选择目标行业提供了一般性原则。
[期刊] 中国土地科学  [作者] 卢新海  
研究目的:探讨完善开发区土地管理体制的途径与土地资源可持续利用的手段。研究方法:文献资料法和比较分析法。研究结果:尽管充裕的土地资源是开发区得以设立和发展的基础,但开发区土地资源的利用确实存在严重的闲置和浪费;开发区的过多过滥,以及开发区独立于所在行政地域之外的土地管理体制是导致乱占耕地与土地闲置的主要原因;开发区土地资源的产出效益有待进一步提高。研究结论:改变并完善开发区的土地管理体制,实行土地资源的可持续利用。
[期刊] 中国土地科学  [作者] 张苗  刘璇  陈银蓉  彭山桂  
研究目的:揭示我国省域层面土地资源配置结构均衡性及其效率时空格局特征,为合理配置土地资源提供参考。研究方法:洛伦兹曲线—基尼系数法、非参数效率测算法、探索性空间数据及核密度分析法。研究结果:(1)研究期内我国省域层面不同类型土地资源的洛伦兹曲线相互靠拢且基尼系数呈下降趋势,相比于2009年,2019年的耕地、园地、林地、城镇村及工矿用地和交通运输用地等类型土地配置更加均衡。(2)研究期内我国省域土地资源配置效率均值呈现两阶段变化,分界点至2019年表现为下降趋势,要素效率均值高于总效率均值,呈现出以胡焕庸线为界“东南高西北低”的空间分布格局,高高集聚和低低集聚为主要的局部空间自相关类型。(3)总效率演进趋势为总体下降和省域间差距缩小;城镇村及工矿用地碳排放效率低值阈值不断提高同时省份之间差距缩小;交通运输用地碳排放效率呈现阶段性变化。研究结论:2002—2019年我国省域土地资源配置结构均衡性表现为动态稳定,碳排放约束下的土地资源配置效率在时序上呈降低趋势,在空间分布上呈显著正相关和锁定效应,总效率与要素效率时空分布格局非同步变化,上述特征的有效解读为合理土地资源配置提供了启示。
[期刊] 中国软科学  [作者] 贾生华  张娟锋  
本文从土地资源配置体制演进的视角分析了灰色土地市场形成的过程,并利用收集到的土地违法案件的数据对灰色土地市场的现状做了分析。结果表明,1993-1996年间,国有单位和集体组织是灰色土地市场的主体;1998-2002年间,非法占用是灰色土地市场上的主要违法行为,非法转让已成为灰色土地市场中的重要组成部分。土地产权模糊、利益分配不平衡和城市土地资源配置的双轨制是灰色土地市场形成的主要原因。
[期刊] 财经理论与实践  [作者] 许长新   李平  
高新技术开发区是我国较高技术层次优势的集中地,是科研、生产贸易一体化的高智力工贸园区,其资源配置的有效管理应从以下几方面着手:完成国内高新技术的有效供应机制,培育高新技术及其产品市场,各部门广泛分工有机协作,逐步改善和提高开发环境的质量,建立和健全风险投资机制,创造公平竞争环境,造就一代新型企业家群体等.
[期刊] 财经问题研究  [作者] 李中  
为了提高农村土地的综合利用效益,实现资源的优化配置,本文系统阐述了农地流转对土地资源配置效率的影响。较土地征用而言,农地入市流转能够更好地调动农户参与的积极性,实现资源优化配置,但如果缺乏制度保障,就有可能扭曲资源配置。基于此,本文提出了完善农地入市流转的配套立法、深化集体土地产权变革、明确产权主体及权能、培育农地市场和发展市场中介组织等政策建议。
[期刊] 中国土地科学  [作者] 张雄  张安录  邓超  
研究目的:通过随机抽样调查,获取W城市3个开发区7个行业243家企业数据,基于C-D生产函数理论构建用地企业视角的土地资源配置效率测度模型,测算不同类型用地企业的土地资源配置效率。研究方法:数据包络分析方法。研究结果:大多数企业的土地资源配置效率都是DEA无效的,土地资源投入冗余值较大,配置效率低下;不同类型企业或同类型的不同企业之间土地资源配置效率的差异性显著。研究结论:当前企业在生产过程中的土地资源配置效率存在巨大提升空间,提升企业的土地资源配置效率是促进土地资源节约集约利用的重要措施之一。
[期刊] 生态经济  [作者] 唐丽静  王冬艳  
文章从县域土地资源最优配置条件的理论分析入手,构建县域土地资源配置效率测度模型,以山东省沂源县为例,测算2005—2015年该县土地资源配置效率,得出我国县级层面的土地资源配置存在一定程度的效率损失。基于此,分析了县域土地资源配置效率损失的原因,并探讨提高土地资源配置效率的可行优化路径,包括:研究结合农用地生态效益评估的指标分配技术方法;构建指标再分配机制与机动指标奖励机制促进指标分配的再优化;规范县域土地资源配置秩序,实现每个县域一套指标引导土地资源配置;引入市场机制搭建土地发展权转移与交易平台弥补政府干预造成的土地资源配置效率损失;优化土地资源管理方式缩小土地资源分用途收益差距等。
文献操作() 导出元数据 文献计量分析
导出文件格式:WXtxt
作者:
删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