标题
  • 标题
  • 作者
  • 关键词
登 录
当前IP:忘记密码?
年份
2024(4987)
2023(7212)
2022(6105)
2021(5685)
2020(4699)
2019(10784)
2018(10629)
2017(20390)
2016(11177)
2015(12581)
2014(12673)
2013(12582)
2012(12076)
2011(11098)
2010(11018)
2009(10147)
2008(10116)
2007(8784)
2006(7950)
2005(7067)
作者
(32810)
(27624)
(27019)
(25772)
(17701)
(13410)
(12415)
(10719)
(10608)
(9889)
(9862)
(9328)
(8950)
(8753)
(8480)
(8401)
(8037)
(7967)
(7957)
(7870)
(6984)
(6630)
(6483)
(6434)
(6093)
(6027)
(5999)
(5906)
(5505)
(5490)
学科
(53584)
经济(53535)
管理(27645)
(23764)
地方(20459)
(17353)
企业(17353)
方法(17057)
(15395)
数学(13908)
(13854)
数学方法(13745)
中国(12325)
地方经济(11035)
农业(11031)
业经(10984)
土地(9606)
(9231)
环境(8987)
(8609)
理论(8544)
资源(8379)
(7802)
(7219)
(7184)
金融(7182)
经济学(7162)
(6826)
贸易(6822)
(6417)
机构
大学(159260)
学院(158955)
(63335)
经济(61783)
管理(59686)
研究(59648)
理学(50787)
理学院(50029)
管理学(49181)
管理学院(48871)
中国(44577)
科学(38002)
(35752)
(30651)
(29142)
(28139)
研究所(28061)
中心(27949)
(27363)
(25534)
师范(25334)
业大(24090)
(22279)
农业(21948)
北京(21850)
财经(21542)
(21072)
师范大学(20702)
(20307)
(19292)
基金
项目(109488)
科学(86157)
研究(81704)
基金(77164)
(67440)
国家(66859)
科学基金(56770)
社会(51235)
社会科(48288)
社会科学(48273)
(45841)
基金项目(41785)
(36947)
教育(36172)
自然(36121)
自然科(35012)
自然科学(35002)
编号(34339)
自然科学基金(34329)
资助(30252)
成果(27779)
(26032)
重点(25340)
课题(24128)
(23735)
(22148)
发展(20880)
创新(20768)
国家社会(20591)
(20553)
期刊
(76246)
经济(76246)
研究(45797)
中国(37093)
(24978)
学报(24090)
科学(23957)
管理(20051)
(19673)
教育(18759)
大学(17329)
农业(17260)
学学(15754)
资源(14612)
技术(12815)
(12642)
金融(12642)
业经(12613)
图书(10908)
经济研究(10315)
问题(10251)
财经(9811)
(9354)
(8994)
(8589)
书馆(7850)
图书馆(7850)
科技(7483)
现代(7449)
(7307)
共检索到245738条记录
发布时间倒序
  • 发布时间倒序
  • 相关度优先
文献计量分析
  • 结果分析(前20)
  • 结果分析(前50)
  • 结果分析(前100)
  • 结果分析(前200)
  • 结果分析(前500)
[期刊] 中国农村经济  [作者] 姜开宏  陈江龙  陈雯  
本文应用比较优势理论研究区域土地资源的配置问题。理论推导表明,按照区域土地利用的比较优势来配置土地资源能够提高土地利用的总福利水平。本文以江苏省为例,研究了区域土地利用的比较优势。研究结果表明,江苏省苏南地区在建设用地的利用上具有比较优势,而苏北地区在农地利用上具有比较优势。江苏省目前区域土地利用格局并没有完全发挥其比较优势。按照比较优势分配建设占用耕地指标、补充耕地指标和基本农田保护指标,将是江苏省协调经济发展与耕地保护矛盾的有效途径。
[期刊] 经济地理  [作者] 汪本学  周玉翠  
运用比较优势原理对区域土地资源配置效益进行研究,发现依据比较优势原理配置土地资源,能够提高区域内土地利用的总体效率。实证中,以浙江省为样本,通过构建土地资源利用比较优势测度模型,进行区域用地比较优势分析,结果显示浙江东北、西南两大区域在建设、农业用地两方面利用效益差别较大,浙江现阶段在土地利用与配置上区域间比较优势体现不明显,导致整体利用效益不高。因此,建议在保持省内基本农田保护总量不变的前提下,统筹兼顾建设用地指标和农地保护指标,建立健全区域间农田利用"异地补偿"机制,提高资源配置效率,缓解当前经济社会发展和农地保护之间的矛盾。
[期刊] 经济地理  [作者] 汪本学  周玉翠  
运用比较优势原理对区域土地资源配置效益进行研究,发现依据比较优势原理配置土地资源,能够提高区域内土地利用的总体效率。实证中,以浙江省为样本,通过构建土地资源利用比较优势测度模型,进行区域用地比较优势分析,结果显示浙江东北、西南两大区域在建设、农业用地两方面利用效益差别较大,浙江现阶段在土地利用与配置上区域间比较优势体现不明显,导致整体利用效益不高。因此,建议在保持省内基本农田保护总量不变的前提下,统筹兼顾建设用地指标和农地保护指标,建立健全区域间农田利用"异地补偿"机制,提高资源配置效率,缓解当前经济社会
[期刊] 中国人口.资源与环境  [作者] 陈志刚  
本文将比较优势理论运用到指导耕地保护和耕地总量动态平衡的工作中 ,探索了一种较为简单、可行的计量方法 ,对江苏省三大地区 (苏南、苏中和苏北 )的耕地总量比较优势进行了测算 ,并在此基础上分析了江苏省的耕地总量区域差异 ,得到了一些政策启示。
[期刊] 工业技术经济  [作者] 吴郁玲  冯忠垒  曲福田  
本文应用比较优势理论研究开发区土地资源的配置问题。以国家级53个经济技术开发区为例,研究了不同区域间开发区土地利用的比较优势。研究结果表明,按照区域土地利用的比较优势来配置土地资源能够提高土地利用的总福利水平。整体上,中西部开发区的比较优势高于东部地区;而区域内部东部地区的京津苏沪及中西部地区的中心城市在开发区建设用地的利用上具有比较优势。因此,按照开发区土地利用的比较优势度计算结果,应对现行开发区空间布局进行调整,将各地区比较优势度低的开发区撤销,恢复其农业生产,而将比较优势度较高的地区根据实际需要增设相应的开发区,以实现耕地保护与开发区建设的双赢。
[期刊] 现代管理科学  [作者] 强培  郑垂勇  张平  
目前,高速的经济增长给江苏省土地资源带来了巨大压力。随着经济总量持续扩大,土地资源供给在江苏逐渐成为影响经济社会持续健康发展的重要因素,制约着国民经济的增长和发展速度。文章建立了该区域的土地资源优化配置模型,对模型的目标函数、约束条件等进行了探讨,并对模型的计算结果进行了分析,计算结果可以为江苏土地资源的合理规划和利用提供参考。
[期刊] 中国人口.资源与环境  [作者] 刘琼  欧名豪  盛业旭  郭杰  
在界定建设用地总量区域差别化配置内涵的基础上,建立了由地区生产总值、总人口、建设用地容量、农村建设用地整理潜力4项指标构成的指标体系,采用信息熵求和最大化方法对江苏省13个地级市2020年建设用地总量的区域差别化配置方案进行了测算。研究结果表明:从苏南、苏中、苏北三大区域看,苏南地区建设用地增量占比最大,苏中地区建设用地的需求满足度最高,苏北地区建设用地增量占比最小且需求满足度较低。据此得出以下政策建议:苏南地区应在现有建设用地容量空间内仍然允许其总量适度增长,获得较多的建设用地增量以支撑经济社会快速发展;苏中地区应给予一定量的建设用地总量增长,并积极挖掘现有农村建设用地潜力;苏北地区获得的建...
[期刊] 现代财经(天津财经大学学报)  [作者] 郭将  赵景艳  
比较优势具有极强的动态性,其变化趋势影响着一国或地区的经济发展,因而研究其内在的变化规律,对一国或地区经济发展空间的拓展和综合竞争力的提升都具有重要的作用。鉴于此,从技术扩散的角度研究了产品空间的分布对比较优势的影响。研究发现,如果产品空间较稠密,产品间的距离较近,相对优势产品的先进技术越容易扩散,使得邻近普通产品的技术含量提升,并最终转化为优势产品,推动比较优势演化;反之若产品空间较稀疏,产品间距离较远,优势产品也有可能退化为普通产品,使原有比较优势弱化。由此可知,产品空间的结构特征影响着比较优势的动态变化,因而可以通过重塑产品空间以达到影响比较优势的效果。
[期刊] 中国职业技术教育  [作者] 李汝  
运用计量经济学方法,建立南通市中等教育资源配置的外溢效应模型,解析中等教育资源配置与地区经济社会发展之间存在的关系。南通市中等职业教育资源配置与经济增长之间存在长期的不均衡,致使地区经济增长所需人才储备缺口较大,严重影响未来南通市经济社会发展等结论。提出根据地区经济发展布局来优化职业教育资源配置、加快优质教育资源向职业教育资源转化、实施城乡职业教育一体化等建议。
[期刊] 中国土地  [作者] 高晓芹  
农村土地资源的有效配置,有利于提高土地的利用效率。然而随着新型城镇化进程加快,用地压力增大,农村土地资源的有效配置面临着一些困难和问题。农村土地资源配置存在的问题供需矛盾日益突出。经综合测算,到2020年之前,淮安市用地需求将保持在每年4万亩左右;然而国家每年下达给淮安市的用地计划指标只有5000亩~6000亩,尽管还可以通过争取"点
[期刊] 长江流域资源与环境  [作者] 张月平  刘友兆  毛良祥  张炳宁  
土地资源安全维系着国民经济的可持续发展 ,而可持续发展是在不超过生态系统承载力情况下的一种安全发展模式。因此 ,通过土地资源承载力分析 ,可以了解土地资源的安全度。由于人类种群的增长可用Logstic模型DNdt =r·N· K -NK 加以描述。运用熵理论推导证明 K2 ≤N
[期刊] 经济问题探索  [作者] 陈皓  郑垂勇  
通过对科技资源配置理论的研究,考虑到科技经费的总体投入量、科技资金的来源结构、产业结构调整的政策导向、科技活动人员的投入量以及新产品开发的实际需求等因素,以整体经济效益最大化为目标构建产业部门科技资源优化配置的线性规划模型,结合江苏省工业部门的实际情况,寻求合理的科技资源配置方案,得出科技经费投入相较于科技人员投入对江苏省工业部门经济效益的促进作用更加明显的结论。根据实证分析结果对区域产业部门科技资源的配置提出了三条政策建议:建立多元化科技经费投入机制,加大科技财力资源的投入力度;动态地调整江苏省的产业结构,优化科技资源的配置结构;加强科技创新人才的引培工程,增强科技人力资源后备力量。
[期刊] 长江流域资源与环境  [作者] 徐志刚  封进  钟甫宁  
:将江苏省置于长江中下游种植区内 ,运用国内资源成本系数DRCC(DomesticResourcesCostCoefficient)和RDRCC(RatioDomesticResourcescostCoefficients)指标考察了江苏省与周边省市 (包括上海、安徽、浙江、江西、湖北和湖南 )农业生产比较优势的差异 ,从而全面地认识了相对于长江中下游种植区六省市江苏省农业生产的比较优势格局。根据分析 ,与周边地区相比 ,江苏省秋收作物粳稻、大豆 ,夏收作物油菜籽、棉花和早籼稻 ,常年生作物茶叶生产都具有不同程度的相对比较优势 ,可考虑通过适当的政策将资源导向这些产品的生产上 ;同时重点压缩小...
[期刊] 资源科学  [作者] 陈志刚  黄贤金  
在综合分析土地资源可持续利用主要观点并提出土地资源可持续利用实现目标的基础上 ,从资源、环境、经济和社会 4方面构建了适合县域经济发达地区特征的土地可持续利用评价指标体系 ,共选择了 2 5个参评因子。然后对江阴市 1991年、1994年和 1997年的土地资源可持续利用状况进行了综合评价。结果表明 ,自 2 0世纪 90年代以来 ,随着江阴市社会经济的不断发展 ,江阴市土地资源利用的可持续性也日益增强 ,处于基本可持续状态。但是 ,1997年与 1991年相比 ,资源、环境两要素的可持续性分别下降了10 35%和 12 2 3 % ,若不加以重视 ,可能在一定的时期内会导致江阴市土地资源...
[期刊] 中国农业资源与区划  [作者] 杨传喜  王亚萌  
[目的]通过测算各地区农业科技资源的配置能力,分析其比较优势并找出不足以便弥补差距,促进各区域农业科技配置能力的提高,为各地区农业经济的发展提供支持。省级农业科学院作为各省市规模最大、综合实力最强的农业科研机构,是农业科技创新的重要主体之一,分析其科技资源配置能力具有重要的现实意义。[方法]基于2009—2016年相关数据,遴选了有代表性的评价指标体系,运用突变级数法计算农业科技资源配置能力,运用NRCA模型定量分析农业科技资源配置效益的比较优势。[结果]山东农业科学院科技资源配置能力位居全国第一,甘肃、江苏、青海农业科学院分别在农业科技人力、物力、财力资源方面具有明显的比较优势。[结论]省级农业科学院科技资源配置能力区域差异十分明显,但区域格局变化不大,且大致与各地区经济实力相吻合;农业科技资源配置能力较高的农业科学院大多在农业科技物力资源配置效益方面具有比较优势,在农业科技人力、财力资源配置效益方面不具备比较优势。
文献操作() 导出元数据 文献计量分析
导出文件格式:WXtxt
作者:
删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