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年份
- 2024(7391)
- 2023(10535)
- 2022(8254)
- 2021(7370)
- 2020(5847)
- 2019(12929)
- 2018(12918)
- 2017(24302)
- 2016(12893)
- 2015(14389)
- 2014(14203)
- 2013(13258)
- 2012(11569)
- 2011(10386)
- 2010(10614)
- 2009(10138)
- 2008(10051)
- 2007(8870)
- 2006(7844)
- 2005(7332)
- 学科
- 济(53033)
- 经济(52972)
- 管理(37718)
- 业(36537)
- 企(31103)
- 企业(31103)
- 贸(20528)
- 贸易(20519)
- 易(19896)
- 方法(19519)
- 中国(16124)
- 农(15640)
- 数学(14863)
- 业经(14801)
- 数学方法(14672)
- 财(12039)
- 理论(11332)
- 学(11088)
- 地方(10582)
- 农业(9734)
- 制(9561)
- 融(8977)
- 金融(8975)
- 银(8668)
- 银行(8656)
- 关系(8463)
- 和(8436)
- 行(8300)
- 发(8296)
- 产业(7823)
- 机构
- 学院(182829)
- 大学(179829)
- 济(78607)
- 经济(77185)
- 管理(67069)
- 研究(61416)
- 理学(57711)
- 理学院(57133)
- 管理学(56149)
- 管理学院(55825)
- 中国(45524)
- 京(37314)
- 科学(34670)
- 财(34516)
- 所(30114)
- 财经(27555)
- 研究所(27146)
- 江(27006)
- 中心(26998)
- 农(25367)
- 范(25070)
- 师范(24850)
- 经(24835)
- 经济学(24664)
- 北京(23289)
- 业大(23196)
- 院(22678)
- 经济学院(22162)
- 州(21980)
- 财经大学(20208)
- 基金
- 项目(117753)
- 科学(92981)
- 研究(90937)
- 基金(84492)
- 家(72456)
- 国家(71855)
- 科学基金(61692)
- 社会(58712)
- 社会科(55607)
- 社会科学(55597)
- 省(46267)
- 基金项目(43134)
- 教育(41932)
- 编号(38537)
- 划(38141)
- 自然(37050)
- 自然科(36211)
- 自然科学(36206)
- 自然科学基金(35537)
- 资助(33856)
- 成果(31374)
- 重点(26987)
- 发(26764)
- 课题(26487)
- 部(25666)
- 创(25085)
- 国家社会(24431)
- 项目编号(23778)
- 创新(23296)
- 性(23251)
共检索到275247条记录
发布时间倒序
- 发布时间倒序
- 相关度优先
文献计量分析
- 结果分析(前20)
- 结果分析(前50)
- 结果分析(前100)
- 结果分析(前200)
- 结果分析(前500)
[期刊] 商业经济研究
[作者]
刘蓉
推进贸易便利化、发挥对外贸易比较优势、构建更高质量的对外开放格局是我国新时期对外开放的重要目标。本文基于101个国别面板数据,实证检验了贸易便利化对各国全球价值链地位的影响。研究结果表明,贸易便利化有利于促进各国全球价值链地位的提升,在发展中国家中,这一正向影响更加明显。贸易便利化有利于降低贸易成本、提升贸易效率、扩大双边贸易合作,进而实现更高水平的对外开放,提升本国在全球贸易价值链中的地位。因此,在扩大贸易便利化的同时,要深度嵌入区域经济合作组织,以产业升级带动全球价值链地位的提升。
关键词:
贸易便利化 价值链 比较优势 贸易网络
[期刊] 农业技术经济
[作者]
熊立春 赵宏宇 程宝栋
在逆全球化思潮不断涌动之下,贸易便利化在林业产业参与国际分工生产中发挥重要作用。本文基于2008—2017年44个经济体的面板数据,构建双向固定效应模型,重点研究贸易便利化与木材产业全球价值链地位之间的关系及其作用渠道。结果发现,贸易便利化水平每提升1%能显著推动一国木材产业全球价值链地位攀升0.0362%,主要通过成本效应、融资效应、技术效应三条路径实现,影响效应大小成本效应为-0.954,融资效应为0.531,技术效应为0.922和1.025。此外,从异质性维度来说,贸易便利化对发达国家木材产业全球价值链地位的促进作用更为显著;在行业层面,贸易便利化对木材加工业全球价值链地位具有更为突出的促进作用。本文将为推动林业贸易的多边合作以及实现木材产业高质量发展提供理论思路。
[期刊] 管理现代化
[作者]
秦雪阳 郭王玥蕊
将全球价值链多阶段生产这一重要因素纳入贸易模型中,运用结构引力模型和具有多重高维固定效应的泊松回归方法(PPMLHDFE),选取2012—2017年66个经济体贸易便利化水平和17个制造业双边增加值出口数据,基于全球价值链视角分析贸易便利化对增加值贸易的影响。研究表明:(1)贸易便利化对增加值贸易具有积极影响,且这种促进作用可以通过成本节约渠道实现;(2)贸易便利化对处于全球价值链上不同生产阶段的中间品和最终品增加值贸易具有异质性影响,贸易便利化对最终品增加值贸易的影响效应更大;(3)贸易便利化会影响不同收入经济体的增加值贸易构成,中高收入经济体的相对变化最大。
[期刊] 技术经济与管理研究
[作者]
武杰 李丹
文章在构建贸易便利化、服务要素投入与全球价值链地位的一般理论模型基础上,运用世界投入产出表数据和贸易便利化数据计量分析贸易便利化基于服务要素投入对中国全球价值链地位攀升的影响效应。结果表明:贸易便利化通过增加服务要素投入显著促进中国全球价值链地位的攀升。贸易便利化对全球价值链地位的影响效应与返回国内增加值密切相关,显著促进中国向劳动要素丰裕国家出口劳动密集型产品返回国内增加值,向服务要素丰裕国家出口服务密集型产品返回国内增加值。贸易便利化水平显著提升中国制造业全球价值链分工地位。此外,相比发展中国家,发达国家贸易便利化水平的提高对中国全球价值链地位提升具有更强的促进作用。
关键词:
贸易便利化 服务要素投入 全球价值链地位
[期刊] 技术经济与管理研究
[作者]
武杰 李丹
文章在构建贸易便利化、服务要素投入与全球价值链地位的一般理论模型基础上,运用世界投入产出表数据和贸易便利化数据计量分析贸易便利化基于服务要素投入对中国全球价值链地位攀升的影响效应。结果表明:贸易便利化通过增加服务要素投入显著促进中国全球价值链地位的攀升。贸易便利化对全球价值链地位的影响效应与返回国内增加值密切相关,显著促进中国向劳动要素丰裕国家出口劳动密集型产品返回国内增加值,向服务要素丰裕国家出口服务密集型产品返回国内增加值。贸易便利化水平显著提升中国制造业全球价值链分工地位。此外,相比发展中国家,发达国家贸易便利化水平的提高对中国全球价值链地位提升具有更强的促进作用。
关键词:
贸易便利化 服务要素投入 全球价值链地位
[期刊] 价格月刊
[作者]
陆亚琴 韩雨杉
运用2010—2017年ADB-MRIO数据库数据,测算了中国制造业14个细分行业的全球价值链地位指数,并实证检验了RCEP成员国贸易便利化水平对制造业全球价值链地位的影响。研究发现:(1)提升RCEP成员国贸易便利化水平有利于中国制造业全球价值链地位的攀升,其影响路径表现为缩短后向联系的生产链长度来实现;(2)贸易便利化的4个细分指标均表明提升RCEP成员国贸易便利化水平对中国制造业全球价值链地位攀升有明显促进作用,其中又以口岸效率的促进作用最为突出;(3)提升RCEP成员国贸易便利化水平对促进中国中低技术层次制造业全球价值链地位作用明显。
关键词:
贸易便利化 制造业 RCEP 全球价值链
[期刊] 世界经济研究
[作者]
曹明福 李树民
本文从国家比较优势向世界比较优势转化的角度解析了全球价值链分工对全球产量、企业生产和国家福利的影响,分析了以世界比较优势为基础的国际分工造成的国家利益和企业利益、分工利益和贸易利益、经济利益和社会利益的分离等一系列的变革,并在此基础上探讨了贸易国在当前国际分工体系中应注意的一些问题。
[期刊] 国际贸易问题
[作者]
马盈盈
本文利用世界银行的服务贸易限制指数以及世界投入产出数据库,研究了服务贸易自由化对制造业全球价值链参与度和分工地位的影响。实证结果表明:服务贸易自由化促进了制造业全球价值链的前向参与而抑制了其后向参与,显著提升了制造业企业在价值链中的分工地位;从经济发展水平来看,服务贸易自由化对发展中国家分工地位的提升效应大于发达国家;不同服务部门的开放具有异质性影响,其中零售、电信、金融和专业服务部门的自由化能够显著提升一国制造业的分工地位,而运输服务部门自由化促进制造业价值链升级的作用并不明显。本文为中国进一步扩大服务贸易开放,助力制造业利用国内外优质服务深度融入全球价值链、提升国际竞争力、实现价值链跃升提供了实证支持和政策参考。
[期刊] 亚太经济
[作者]
林珊 林发彬
贸易投资便利化正成为促进全球经济增长的一条新渠道。全球价值链的发展对贸易投资便利化的要求是:降低中间产品的贸易成本、鼓励外资进入、促进服务贸易自由化和便利化。从福建自贸试验区贸易投资便利化的实施现状看,基本上在这三个方面对接了全球价值链需求。但这一对接过程可能面临"低端锁定"风险,以及外商直接投资高流动所带来的风险。因此,福建自贸试验区在先行先试贸易投资便利化新举措、进一步深入对接全球价值链时,必须将风险防范考虑在内,应进一步提升贸易投资便利化水平和政府部门的监管能力;优化区内企业生产经营环境;为区内企业赴台投资创造便利条件;为发展跨境电子商务产业链总结经验。
[期刊] 亚太经济
[作者]
林珊 林发彬
贸易投资便利化正成为促进全球经济增长的一条新渠道。全球价值链的发展对贸易投资便利化的要求是:降低中间产品的贸易成本、鼓励外资进入、促进服务贸易自由化和便利化。从福建自贸试验区贸易投资便利化的实施现状看,基本上在这三个方面对接了全球价值链需求。但这一对接过程可能面临"低端锁定"风险,以及外商直接投资高流动所带来的风险。因此,福建自贸试验区在先行先试贸易投资便利化新举措、进一步深入对接全球价值链时,必须将风险防范考虑在内,应进一步提升贸易投资便利化水平和政府部门的监管能力;优化区内企业生产经营环境;为区内企业
[期刊] 世界经济研究
[作者]
乔小勇 王耕 郑晨曦
文章基于全球价值链中的增加值贸易,借鉴Koopman等提出的全球价值链地位指数、全球价值链参与度指数以及基于国内增加值测算的显性比较优势指数,从"地位-参与度-显性比较优势"视角,运用WTO和OECD联合发布的Ti VA统计数据,对比分析我国服务业及其细分行业在全球价值链中的发展现状、趋势及特征。研究发现,中国服务业出口的国内增加值主要由直接进口国消费的最终产品或服务增加值以及出口到第三方国家的中间产品增加值构成;美国、日本的服务业在全球价值链上参与程度较高,但中国服务业在全球价值链中总体上还处于中下游位
[期刊] 世界经济研究
[作者]
乔小勇 王耕 郑晨曦
文章基于全球价值链中的增加值贸易,借鉴Koopman等提出的全球价值链地位指数、全球价值链参与度指数以及基于国内增加值测算的显性比较优势指数,从"地位-参与度-显性比较优势"视角,运用WTO和OECD联合发布的Ti VA统计数据,对比分析我国服务业及其细分行业在全球价值链中的发展现状、趋势及特征。研究发现,中国服务业出口的国内增加值主要由直接进口国消费的最终产品或服务增加值以及出口到第三方国家的中间产品增加值构成;美国、日本的服务业在全球价值链上参与程度较高,但中国服务业在全球价值链中总体上还处于中下游位置,并且在信息技术、科学研究与发展等细分行业的地位指数与参与度指数呈反向变化;中国具有显性比较优势的服务业细分行业主要集中于传统服务业层面;全球价值链地位指数、参与度指数与服务业贸易规模并没有明显的正向线性相关关系。
[期刊] 上海对外经贸大学学报
[作者]
周昕
在全球价值链(GVC)分工和产业融合的背景下,本文采用服务业附加值出口的RCA、服务业全球价值链收入的RCA和制造业全球价值链中的服务业RCA三项指标,基于OECD-Ti VA的附加值贸易数据对2005~2015年13个服务行业进行研究,通过三项指标的核算与比较综合评估分析我国服务业在全球价值链中的比较优势状况。结果表明,由于未能核算包含在其他行业出口中的服务业附加值,传统RCA指标总体上低估了我国服务业的比较优势。以服务业附加值出口的RCA核算,金融保险业是我国2015年唯一具有比较优势的服务业,也是2005~2015年间比较优势提高幅度最大的服务业,在G20中已居于前列。以服务业全球价值链收入的RCA核算显示,我国各项服务业在全球价值链中都呈比较劣势,我国制造业部门在服务业全球价值链中获得相对较多的价值链收入,服务业部门获取的价值链收入也在增加。我国服务业的比较优势间接从制造业全球价值链中获取,2015年金融保险、运输仓储、电信业、膳宿业和艺术与文化娱乐五个行业具有比较优势,2005~2015我国服务业在制造业全球价值链中的RCA迅速提升,也带动了各服务业附加值出口RCA的提高。
[期刊] 商业经济研究
[作者]
谭前进 张琢 蔡甜甜
提升我国全球价值链嵌入水平是双循环视角下加快我国贸易强国建设的必由之路。贸易便利化为我国融入全球价值链提供了可能的路径。本文在构建贸易便利化指标体系的基础上,实证研究了贸易便利化对我国全球价值链嵌入的影响,并考察了对外开放水平的中介效应。研究发现:我国不同省域之间贸易便利化水平存在较大的差距,东部沿海地区和较早设立自贸区省域的贸易便利化水平较高,而中西部地区省域的贸易便利化水平相对较低。贸易便利化会提升我国全球价值链嵌入水平且对外开放水平存在显著的中介效应,使得贸易便利化对我国全球价值链嵌入会产生间接影响,且具有进一步强化贸易便利化对我国全球价值链嵌入的正向赋能作用。最后文章从不断扩大自贸区和跨境电商综试区覆盖范围、提升我国贸易便利化水平、进一步扩大对外开放、深化对外开放的中介赋能作用、不断缩小区域之间的贸易便利化水平和对外开放水平等方面提出了相应的政策启示。
[期刊] 技术经济与管理研究
[作者]
郭炳南 黄太洋
随着全球分工体系的深化与国际贸易形式的演进,国际生产与贸易的格局正经历着深刻的调整,全球价值链成为了当今国际分工的主要发生形式,对各国的价值创造体系持续进行着重构与深化,产业结构也随之发生巨大的变化。自改革开放以来,中国通过参与全球价值链分工使得中国经济迅速发展,但产业结构仍停留在价值链的分工中低端,而要实现经济可持续发展,就必须首先实现产业结构的升级。本文从比较优势的演化入手,讨论了比较优势如何演化以及全球价值链分工与中国产业升级三者的联动关系,分析了中国产业的三大基本特征,认为中国产业升级必须走比较优
文献操作()
导出元数据
文献计量分析
导出文件格式:WXtxt
删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