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年份
- 2024(13583)
- 2023(19442)
- 2022(16683)
- 2021(15497)
- 2020(13136)
- 2019(29710)
- 2018(29239)
- 2017(56687)
- 2016(30345)
- 2015(34133)
- 2014(33735)
- 2013(33022)
- 2012(30692)
- 2011(27644)
- 2010(27863)
- 2009(25744)
- 2008(25205)
- 2007(22629)
- 2006(19886)
- 2005(17526)
- 学科
- 济(137935)
- 经济(137800)
- 管理(90902)
- 业(84476)
- 企(71588)
- 企业(71588)
- 方法(57434)
- 数学(49339)
- 数学方法(48650)
- 中国(33668)
- 农(32654)
- 财(32173)
- 学(29988)
- 业经(29574)
- 地方(29429)
- 制(24389)
- 贸(22383)
- 贸易(22366)
- 技术(22272)
- 理论(21756)
- 易(21617)
- 农业(21402)
- 融(20155)
- 金融(20153)
- 银(19823)
- 和(19812)
- 银行(19768)
- 务(19176)
- 财务(19096)
- 财务管理(19046)
- 机构
- 大学(437493)
- 学院(434426)
- 济(182966)
- 经济(179213)
- 管理(171655)
- 研究(148215)
- 理学(148188)
- 理学院(146525)
- 管理学(143893)
- 管理学院(143089)
- 中国(110890)
- 京(92675)
- 科学(89280)
- 财(83276)
- 所(73836)
- 中心(67064)
- 研究所(66886)
- 农(66885)
- 财经(66348)
- 江(63709)
- 业大(62494)
- 经(60258)
- 北京(58522)
- 范(57058)
- 师范(56486)
- 经济学(56035)
- 院(53880)
- 农业(52140)
- 州(51431)
- 经济学院(50215)
- 基金
- 项目(292263)
- 科学(230803)
- 研究(213615)
- 基金(213195)
- 家(185126)
- 国家(183622)
- 科学基金(158675)
- 社会(136519)
- 社会科(129459)
- 社会科学(129425)
- 省(113441)
- 基金项目(112212)
- 自然(102406)
- 自然科(100078)
- 自然科学(100056)
- 自然科学基金(98260)
- 教育(98165)
- 划(94760)
- 资助(88422)
- 编号(85713)
- 成果(69655)
- 重点(65208)
- 部(64822)
- 发(62642)
- 创(61329)
- 课题(58890)
- 创新(57352)
- 国家社会(56527)
- 教育部(56050)
- 科研(55514)
- 期刊
- 济(204914)
- 经济(204914)
- 研究(131317)
- 中国(82582)
- 学报(67380)
- 管理(66320)
- 财(64215)
- 科学(62439)
- 农(60112)
- 大学(51954)
- 学学(48884)
- 教育(46371)
- 农业(41321)
- 技术(39246)
- 融(38946)
- 金融(38946)
- 经济研究(33708)
- 财经(33494)
- 业经(31875)
- 经(28908)
- 问题(25895)
- 技术经济(23026)
- 图书(21892)
- 业(21473)
- 理论(20795)
- 统计(20769)
- 科技(20581)
- 贸(19951)
- 商业(19826)
- 版(19603)
共检索到647472条记录
发布时间倒序
- 发布时间倒序
- 相关度优先
文献计量分析
- 结果分析(前20)
- 结果分析(前50)
- 结果分析(前100)
- 结果分析(前200)
- 结果分析(前500)
[期刊] 上海经济研究
[作者]
彭文平 揭阳扬
本文从新结构经济学的视角,将政府与市场的关系纳入产业比较优势和地区产业结构升级关系的探究中,在产业层面研究了比较优势对地区产业结构升级的影响,检验了在产业技术水平和产业发展阶段升级以及地区经济发展路径中,政府和市场在产业比较优势推动区域产业结构升级的过程中发挥的"因势利导"作用。研究发现产业比较优势对地区产业结构升级有显著的推动作用,政府干预和市场机制在培育产业比较优势中扮演着重要角色;在技术发展不同水平、经济发展不同阶段和产业发展不同程度上,政府的干预有所侧重,但随着地区经济腾飞,减少政府对市场的干预、实现政府与市场的良性互动才是实现产业结构升级的关键。研究结果深化了比较优势推动产业升级路径中政府与市场作用的相关研究,为我国结构转型过程中如何平衡政府与市场力量以使得产业升级过程更为平滑,提供了新结构经济学视角的政策建议。
[期刊] 当代经济科学
[作者]
李子伦 马君
本文以政府职能选择为研究对象,以新比较经济学为研究方法,通过对美国、日本、拉美地区的纵向和横向比较研究,探究产业结构升级中政府职能的选择范围。研究表明:(1)建立基础性经济制度是产业结构升级中政府职能选择的首要任务;(2)产业政策的制定应以充分尊重市场机制为基本原则;(3)合乎时宜的制定有针对性的政策体系是实施产业政策的重中之重。
[期刊] 当代经济科学
[作者]
李子伦 马君
本文以政府职能选择为研究对象,以新比较经济学为研究方法,通过对美国、日本、拉美地区的纵向和横向比较研究,探究产业结构升级中政府职能的选择范围。研究表明:(1)建立基础性经济制度是产业结构升级中政府职能选择的首要任务;(2)产业政策的制定应以充分尊重市场机制为基本原则;(3)合乎时宜的制定有针对性的政策体系是实施产业政策的重中之重。
[期刊] 改革
[作者]
林毅夫 蔡嘉瑶 夏俊杰
加强产业政策与环保规制政策的协同,有助于实现经济社会发展与生态环境保护目标共赢。在面临环保规制压力时,企业有两类减排方式选择,一类减排方式会导致牺牲经济绩效的冲突性困境,另一类减排方式则可实现环保与经济绩效的共赢。后一类减排方式是高质量发展的有效实现路径,但激励企业选择此类减排方式的条件尚缺乏研究。产业发展方式是一个重要因素,在符合比较优势的产业发展战略下,产业中的企业环保绩效显著提升,企业污染物排放强度降低,且通过环保与经济绩效共赢的减排方式实现。内在机制在于,符合比较优势产业中的企业更具有自生能力,通过清洁生产实现减排的能力和意愿更强,具体包括改进绿色技术、增加环保设备设施投入等措施,此类减排机制有助于实现环保与经济绩效共赢,而并非以牺牲经济绩效为代价。深入打好污染防治攻坚战,除直接运用环保政策工具对污染企业进行约束外,还可协同使用产业政策工具,采用遵循比较优势的产业政策,提升企业满足环保合规性的能力、意愿和环保绩效表现,实现经济社会发展与生态环境保护协同目标的达成。
关键词:
比较优势 产业政策 环保绩效 企业减排
[期刊] 技术经济与管理研究
[作者]
王文豪 赵国春 张斌
文章理论阐述了财政分权、比较优势对绿色经济发展影响的传导机制,并选取2007—2020年省级面板数据实证检验其传导机制。实证结果表明:财政分权对绿色经济发展虽然存在抑制作用,但提高财政分权程度能够激励地方政府通过制定符合地方比较优势的发展战略来有效促进绿色经济发展,比较优势在其中产生了正向中介和调节作用。而后通过门槛效应拓展分析发现,财政分权对绿色经济发展的抑制作用存在边际递减,而其对比较优势的正向效应在增强,比较优势在财政分权与绿色经济发展中的正向中介作用在边际增强。
关键词:
财政分权 绿色经济发展 比较优势
[期刊] 技术经济与管理研究
[作者]
王文豪 赵国春 张斌
文章理论阐述了财政分权、比较优势对绿色经济发展影响的传导机制,并选取2007—2020年省级面板数据实证检验其传导机制。实证结果表明:财政分权对绿色经济发展虽然存在抑制作用,但提高财政分权程度能够激励地方政府通过制定符合地方比较优势的发展战略来有效促进绿色经济发展,比较优势在其中产生了正向中介和调节作用。而后通过门槛效应拓展分析发现,财政分权对绿色经济发展的抑制作用存在边际递减,而其对比较优势的正向效应在增强,比较优势在财政分权与绿色经济发展中的正向中介作用在边际增强。
关键词:
财政分权 绿色经济发展 比较优势
[期刊] 华东经济管理
[作者]
邹晓辉
比较优势理论和国家竞争优势理论是一国据以发展经济和对外贸易的两种理论,各有其优缺点。绝对的否定或肯定两者中的任意一个,在实践中都是有害的。中国产业结构还不合理,应根据中国的国情和国力,把两种理论结合起来考虑,促进我国产业升级,提高我国国际经济地位。
关键词:
比较优势 国家竞争优势 动态利益
[期刊] 中国科技论坛
[作者]
杨一帆 潘君豪
有为政府与有效市场的持续双向互动,是推动科技创新引领产业结构转型升级、实现高质量发展的关键。以迄今唯一的国家科技创新型试点城市合肥为例,借助合成控制法,基于1999—2020年中国160个地级市数据,构造与合肥尽可能相似的“合成合肥”,并比较“真实合肥”与“合成合肥”在产业结构转型升级上的差距和差异。研究发现:政府参与科技创新的政策干预对产业结构合理化影响不显著,而对产业结构高级化具有显著的促进作用且随着政策推行呈N形曲线变化;政策实施前期,政策效应快速释放,产业结构高级化水平显著提升,随着时间推移,产业结构高级化水平逐渐回落,但快速反弹再次跃升,实现对同期同类城市的加速超越。将实证检验结果与合肥案例的质化提炼相结合,全景阐释政府参与科技创新推动产业结构转型升级的内在机理,为制定实施新一轮的科技创新支持引导政策提供参考。
关键词:
科创政策 有为政府 产业结构 合成控制
[期刊] 经济学(季刊)
[作者]
张军
本来,任何一位受到现代经济学训练的经济学家都深知价格机制在分配资源和实现配置效率上的头等重要性,而这正是新古典经济学的基本原理和思想。但是,当经济学家面对"战后"日本经济的高速增长和"东亚奇迹"时,却有难以达成共识的争议。争议的焦点在于,离开了政府的指导和有选择的产业政策的有效实施,这些"奇迹"是否可能。为什么会有这样的争论-
[期刊] 南方经济
[作者]
赵秋运 万岑 张骞
改革开放以后,我国从“重工业优先发展”战略转变为“遵循比较优势发展”战略,取得了经济“增长奇迹”。近些年来,国家对于经济发展又提出了新的要求:不能单纯追求经济的快速增长,还要关注环境保护与区域协调发展,以实现包容性可持续发展。对于遵循比较优势的发展战略能否推动包容性可持续发展,文章选取中国2003—2021年282个城市的数据,使用技术选择指数与包容性可持续发展指数进行实证分析,并通过调节效应模型引入政府和市场以探究两者的作用。文章实证结果表明:遵循比较优势显著促进包容性可持续发展;政府和市场均起到积极的调节作用,而且两者的协同效应明显;东部地区城市、人口规模较大城市及发展水平较高城市中,遵循比较优势对包容性可持续发展的影响更显著。本文研究对促进我国各地区包容性可持续发展具有一定政策启示:一是各地需选择符合比较优势的发展战略,推动产业结构升级;二是立足于比较优势,加强地区间合作,积极融入国际市场;三是选择适宜的创新策略,避免盲目自主创新;四是加快公共基础设施建设,完善社会保障制度,推动区域协调发展;五是完善环境治理机制,健全环境治理体系。
[期刊] 经济学动态
[作者]
孙军 高彦彦
传统产业升级是我国经济发展方式转变的必然选择,而培育战略性新兴产业、抢占国际技术制高点已成为世界发展大趋势,这两者对我国来说都有着重要的意义。本文的理论分析表明,传统产业升级与新兴产业发展之间应该是一个良性互动过程,这种关系可以用一个螺旋式上升模型进行刻画:传统产业升级可以形成战略性新兴产业,而新兴产业的培育可以为传统产业升级提供支撑,这两者呈现出螺旋式上升趋势。本文认为,产业结构螺旋式上升的关键在于发挥比较优势:政府应该在遵循比较优势的基础上制定相关的保护或扶持新兴产业政策,建立在比较优势基础上的发展战略将使我国产业结构层次不断提升。
[期刊] 数理统计与管理
[作者]
玉国华 宫雅慧
摘要:本文基于新结构经济学阐释金融结构、产业结构升级影响收入分配的作用机理,利用2000-2020年中国31个省份的面板数据对三者关系进行实证检验。研究表明:(1)金融结构能否有助于实现收入分配最优化,关键在于金融结构是否与该经济体所处的经济发展阶段相匹配,且金融制度是否根据产业发展的融资需求形成有效安排,当金融结构与产业结构相契合时,才能最大程度地促进收入均等化。(2)单纯考虑金融结构对产业结构升级的直接影响,金融结构有利于促进产业结构高级化和产业结构合理化,金融结构每提高1个标准单位,产业结构高级化、产业结构合理化将分别提升0.09%、0.58%。(3)进一步探析“金融结构-产业结构升级”影响收入分配的交互效应时,金融结构能够通过产业结构高级化和产业结构合理化抑制收入不平等。(4)采用面板门槛模型估计产业结构升级过程中金融结构缓解收入不平等的最优边际效应区间,结果显示,伴随产业结构由“低级”向“高级”跃迁,当金融结构由“银行主导型”向“市场主导型”转变将有利于缩小社会贫富差距。最后讨论产业结构升级过程中金融结构嵌入式演进以及金融结构与产业结构耦合式发展对实现共同富裕的重要政策涵义。
[期刊] 统计与决策
[作者]
胡俊文
产业梯度、产业层级与比较优势三者之间相互联系、相互作用、相互影响。产业移出国(地区)实施"边际产业"梯度转移和生产区位转移,产业移入国(地区)实施"进口替代",都会导致比较优势在产业移出国(地区)和产业移入国(地区)之间产生动态变化,进而促进各自产业结构调整和优化升级。中国只有加快产业结构调整和优化升级,才能避免落入"低端产业"陷阱,避免陷入"成本锁定"陷阱和有效突破"飞地经济"陷阱。
关键词:
国际产业转移 比较优势 动态变化
[期刊] 宏观经济管理
[作者]
周劲
日本、韩国都是资源贫乏的国家,在"贸易立国"战略的指导下,通过不断改变和提升要素禀赋,培育动态比较优势,确定有利于促进本国经济和社会福利增长的战略性产业进行扶持,从而实现产业结构的转型升级。在产业结构升级过程中,比较优势部门呈现交替转换的动态演变。日韩经济奇迹的发生,也因为没有停留在静态比较优势的低技术部门上,而是选择了具有未来动态比较
[期刊] 当代经济科学
[作者]
陈建奇
本文选取了日本、韩国及台湾等经济体进行实证研究表明,对外直接投资与产业结构升级均具有长期的协整关系。进一步分析发现,韩国、台湾对外直接投资对产业结构升级具有显著积极影响,对外直接投资是产业结构升级的原因,同时,产业结构升级反过来会影响对外直接投资,产业结构升级是对外直接投资增长的Granger因。而日本对外直接投资与产业结构升级之间并没有显著的关系,方差分解中对外直接投资对产业结构升级的解释力也较弱。产生这种差异的重要原因在于日本在样本期间内发生汇率持续大幅升值等特殊因素。对此,我国应借鉴韩国、台湾等经济体的经验,借助巨额外汇储备促进企业加快对外直接投资,以此反过来主动推动产业结构优化。
关键词:
对外直接投资 产业结构升级 汇率升值
文献操作()
导出元数据
文献计量分析
导出文件格式:WXtxt
删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