标题
  • 标题
  • 作者
  • 关键词
登 录
当前IP:忘记密码?
年份
2024(11044)
2023(15850)
2022(13567)
2021(12728)
2020(10517)
2019(23697)
2018(23508)
2017(45118)
2016(24550)
2015(27350)
2014(26838)
2013(26425)
2012(24079)
2011(21709)
2010(21421)
2009(19791)
2008(18741)
2007(16392)
2006(14213)
2005(12204)
作者
(70201)
(58073)
(57896)
(54980)
(36879)
(27856)
(26197)
(22791)
(22046)
(20659)
(19797)
(19536)
(18387)
(18279)
(18007)
(17853)
(17431)
(17360)
(16701)
(16589)
(14530)
(14131)
(14108)
(13226)
(13095)
(12921)
(12782)
(12760)
(11662)
(11512)
学科
(96024)
经济(95914)
管理(67047)
(65019)
(53379)
企业(53379)
方法(41956)
数学(35496)
数学方法(35055)
(27567)
中国(25818)
业经(23513)
(22414)
(21893)
地方(20586)
农业(18709)
(17817)
贸易(17809)
(17275)
(16851)
理论(16792)
技术(15710)
(15653)
环境(14757)
产业(14155)
(13841)
(13820)
金融(13817)
银行(13782)
(13772)
机构
学院(340365)
大学(339695)
(133405)
管理(132956)
经济(130545)
研究(116869)
理学(115658)
理学院(114368)
管理学(112279)
管理学院(111699)
中国(83795)
科学(74085)
(72551)
(58901)
(58722)
(57302)
研究所(54003)
业大(52949)
中心(52274)
(48852)
财经(47564)
(45909)
北京(45524)
师范(45387)
农业(45234)
(43254)
(43210)
(39957)
经济学(39634)
技术(37342)
基金
项目(239431)
科学(187772)
研究(175232)
基金(171905)
(150979)
国家(149727)
科学基金(127605)
社会(109108)
社会科(103228)
社会科学(103202)
(94845)
基金项目(91165)
自然(83227)
自然科(81229)
自然科学(81207)
教育(80107)
(80016)
自然科学基金(79729)
编号(71894)
资助(70303)
成果(58008)
重点(54312)
(52517)
(51808)
(50533)
课题(50018)
创新(47025)
科研(45601)
项目编号(44445)
国家社会(44303)
期刊
(145775)
经济(145775)
研究(98445)
中国(62320)
学报(56432)
(52795)
科学(51557)
管理(48907)
(42449)
大学(42199)
教育(40423)
学学(39766)
农业(37109)
技术(28876)
(26065)
金融(26065)
业经(25787)
经济研究(24015)
财经(22085)
(19058)
(18875)
问题(18678)
图书(17704)
科技(17292)
(16009)
技术经济(15961)
理论(15830)
商业(15551)
现代(15353)
实践(14528)
共检索到488785条记录
发布时间倒序
  • 发布时间倒序
  • 相关度优先
文献计量分析
  • 结果分析(前20)
  • 结果分析(前50)
  • 结果分析(前100)
  • 结果分析(前200)
  • 结果分析(前500)
[期刊] 经济问题探索  [作者] 冯梅  
产业升级是产业结构转换和产业效率提高的过程,也是经济发展过程中产业内部逐渐形成的不断适应产业发展环境变化、不断进行技术创新的能力培育过程。引起产业发展条件变化的因素,其实也就是引起比较优势动态变化的各种因素。比较优势是产业分工的基础,因而也与基于分工基础上的产业升级有着密切的关系。本文试图探索产业发展环境条件发生变化的情况下的产业升级问题,即以比较优势的动态演化为视角对产业升级的内涵和动力,对比较优势的长期影响因素进行研究,并以中国为例探索比较优势动态变化中产业升级的路径问题。
[期刊] 经济问题  [作者] 刘晓静  李春艳  陈艺毛  杨文爽  
多年来产业升级路径依赖问题的讨论一直存在遵循比较优势的"渐进式产业升级路径"还是偏离比较优势的"创新式产业升级路径"的争议,基于产业空间结构,可视化东北地区2005-2015年产业升级路径,并实证检验东北地区产业升级路径依赖。"十一五"期间,东北地区产业升级路径遵循比较优势,承接沿海地区产业转移的规模不断扩大,显性比较优势产业数量逐步增多,产业升级成功比例较高;进入"十二五"时期后,产业升级路径开始偏离比较优势,承接沿海地区产业转移的规模没有进一步扩大,显性比较优势产业数量没有进一步增加,产业升级成功比例
[期刊] 经济问题  [作者] 刘晓静  李春艳  陈艺毛  杨文爽  
多年来产业升级路径依赖问题的讨论一直存在遵循比较优势的"渐进式产业升级路径"还是偏离比较优势的"创新式产业升级路径"的争议,基于产业空间结构,可视化东北地区2005-2015年产业升级路径,并实证检验东北地区产业升级路径依赖。"十一五"期间,东北地区产业升级路径遵循比较优势,承接沿海地区产业转移的规模不断扩大,显性比较优势产业数量逐步增多,产业升级成功比例较高;进入"十二五"时期后,产业升级路径开始偏离比较优势,承接沿海地区产业转移的规模没有进一步扩大,显性比较优势产业数量没有进一步增加,产业升级成功比例减少;整体上,东北地区产业升级路径遵循比较优势,并且比较优势在产业升级过程中发挥的引领产业创新发展的作用高于阻止产业失势的作用,东北地区应在遵循比较优势的基础上进行创新型产业升级,盲目向高技术产业转型升级往往会造成东北地区产业升级断档进而陷入产业升级陷阱之中。
[期刊] 中国工业经济  [作者] 张其仔  
一个国家的产业升级路径由其比较优势演化路径所决定。不同的国家因其当前的产业结构不同,其未来的演化路径就会有所差异。比较优势演化的路径不一定是线性的、连续的,可能出现分岔和断档,由此,产业升级的路径也不一定是线性,也可能出现分岔和断档。中国自1978年以来的经济之所以出现高速平稳增长,与中国根据比较优势的演化路径,调整产业升级路径的关系很大;中国的出口之谜与中国适应比较优势演化路径的分岔、实施产业升级分岔战略关系很大。自2006年以后,中国的比较优势演化开始面临要求突变的压力。这种压力到2008年演变成比较优势的局部性"断档"。有效化解这种断档的风险,防止比较优势由局部性断档转化成全局性断档,从...
[期刊] 经济体制改革  [作者] 王昌林  
本文在明确我国离岸服务外包比较优势和劣势,对我国离岸服务外包业比较优势进行演化分析的基础上,确立了"立足现有比较优势,积极创造动态比较优势"的中国离岸服务外包发展总体思路,并从产业整体发展态势、产业结构布局、人才结构、服务外包平台和企业能力建设等离岸服务外包关键绩效领域进行产业升级路径的具体设计。
[期刊] 中国科技论坛  [作者] 严北战  
本文结合理论演绎和经验归纳两种方法,综合运用产业经济学、地理经济学、演化经济学、公共政策学等多学科理论交叉研究方法,在分析公共政策形成战略性新兴产业集群政策租金机制的基础上,建立基于政策租金的战略性新兴产业集群演化理论模型,剖析基于比较动态优势的路径创造、国际竞争力提升的机理,并提出相应的政策构想。文章强调双重政策租金对新兴产业演化重要而复杂的作用,提出动态比较优势、路径创造是战略性新兴产业集群健康发展关键的观点。
[期刊] 财经科学  [作者] 刘拥军  
从战略的角度讲,发挥比较优势不仅仅涉及贸易战略的选择,而且关系到如何利用市场机制实现资源优化配置的问题。而产业升级则是对产业结构和技术结构的提升,必然要求政府进行干预。我国正处于由计划经济向市场经济转变的过程中,不断发展和完善市场机制是改革的大方向,过分强调产业升级将会造成整个经济体系产生新的扭曲并延误改革的进程。
[期刊] 科技进步与对策  [作者] 凌丹  朱方兰  胡惟璇  
随着经济全球化的发展,国际分工深化为全球价值链分工。从规模效应、结构效应、技术效应3个方面阐释了OFDI对比较优势动态升级的影响机理,利用WIOD数据库测算出1995-2014年中国制造业出口增加值、产业出口优化度EO指数、GVC地位指数并分别表征规模效应、结构效应、技术效应,应用改进后的贸易引力模型和时间序列模型,对3个效应进行检验。研究结果显示,中国企业开展OFDI可以促进比较优势的动态升级,实现价值链攀升。
[期刊] 科技进步与对策  [作者] 凌丹  朱方兰  胡惟璇  
关键词:
[期刊] 技术经济与管理研究  [作者] 郭炳南  黄太洋  
随着全球分工体系的深化与国际贸易形式的演进,国际生产与贸易的格局正经历着深刻的调整,全球价值链成为了当今国际分工的主要发生形式,对各国的价值创造体系持续进行着重构与深化,产业结构也随之发生巨大的变化。自改革开放以来,中国通过参与全球价值链分工使得中国经济迅速发展,但产业结构仍停留在价值链的分工中低端,而要实现经济可持续发展,就必须首先实现产业结构的升级。本文从比较优势的演化入手,讨论了比较优势如何演化以及全球价值链分工与中国产业升级三者的联动关系,分析了中国产业的三大基本特征,认为中国产业升级必须走比较优
[期刊] 广东商学院学报  [作者] 伍业君  王磊  
在比较优势演化模型的基础上,构建产业升级的路径选择模型,该模型给出了产业升级的充分必要条件。充分条件是产品空间中存在升级的目标产品,而且企业具备生产新产品的能力;必要条件是生产新产品的成本增速快于其价格增速。在中等收入阶段产业升级的必要条件容易得到满足,但必要条件的满足使得企业实现升级跳跃的临界距离变小;同时,如果向新产品跳跃的能力不足,则会使跳跃的充分条件得不到满足,这两者增加了产业升级断档的可能性,即增加了经济增长停滞的风险,而这正是中等收入陷阱的形成机理。
[期刊] 工业技术经济  [作者] 徐仕政  
区域协调发展已成为学术讨论热点,它的核心在于不同区域的产业分工协作,根据各自优势条件选择优势产业加以扶持发展,避免产业结构的趋同性,在整体上互补互利。目前国内经济学界对区域优势产业的研究相对不足,因此本文将首先阐述区域优势产业内涵相关研究的现状,通过比较优势和竞争优势理论的比较分析确立本文的理论基础,进而提出区域优势产业的定义内涵、基本属性、特征以及形成机制,最后分别对优势产业与主导产业、特色产业、支柱产业进行比较分析。
[期刊] 经济问题探索  [作者] 蒋兴明  
本文对产业转型升级的内涵、路径作了详细的论述,认为产业转型升级是由产业链转型升级、价值链转型升级、创新链转型升级、生产要素组合转型升级所形成的有机整体。产业链转型升级是指产业从边缘环节向核心环节延伸,并取得对全产业链的掌控力;价值链转型升级是指从价值链低端向高端延伸;创新链转型升级是指产业技术实现原始创新、集成创新、引进消化吸收再创新、协同创新四个方面的升级,突破一批共性、核心、关键技术;不断应用基础性、战略性、前沿性、颠覆性技术,形成新产品、新服务、新业态;生产要素组合转型升级是指提高技术、管理、知识等高端生产要素在要素组合中的份额。本文认为,产业转型升级的路径主要有研发、品牌、标准、市场、...
[期刊] 世界经济文汇  [作者] 陈智远  
本文把国际学术界广泛运用于人均国民收入发散与收敛研究的分析方法——独立随机增量过程马尔可夫链引入产业比较优势分析,实现了比较优势经验研究动态化,使之能准确地描述比较优势的发展趋势,并为比较优势“延续性”、“流动性”的确定以及幼稚工业的识别提供了技术支持。
[期刊] 统计与决策  [作者] 胡俊文  
产业梯度、产业层级与比较优势三者之间相互联系、相互作用、相互影响。产业移出国(地区)实施"边际产业"梯度转移和生产区位转移,产业移入国(地区)实施"进口替代",都会导致比较优势在产业移出国(地区)和产业移入国(地区)之间产生动态变化,进而促进各自产业结构调整和优化升级。中国只有加快产业结构调整和优化升级,才能避免落入"低端产业"陷阱,避免陷入"成本锁定"陷阱和有效突破"飞地经济"陷阱。
文献操作() 导出元数据 文献计量分析
导出文件格式:WXtxt
作者:
删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