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年份
- 2024(9145)
- 2023(13547)
- 2022(11522)
- 2021(11011)
- 2020(9438)
- 2019(22251)
- 2018(21870)
- 2017(42158)
- 2016(22618)
- 2015(25640)
- 2014(25469)
- 2013(25353)
- 2012(23565)
- 2011(21169)
- 2010(20977)
- 2009(19452)
- 2008(19353)
- 2007(16868)
- 2006(14292)
- 2005(12941)
- 学科
- 济(99878)
- 经济(99782)
- 管理(62042)
- 业(61463)
- 企(50227)
- 企业(50227)
- 方法(48842)
- 数学(43589)
- 数学方法(43104)
- 中国(27423)
- 财(26283)
- 农(25132)
- 贸(23523)
- 贸易(23514)
- 易(22991)
- 业经(19633)
- 学(18998)
- 制(18616)
- 地方(17145)
- 农业(16353)
- 务(15786)
- 财务(15741)
- 财务管理(15701)
- 银(15118)
- 银行(15085)
- 融(14993)
- 金融(14989)
- 企业财务(14901)
- 和(14648)
- 出(14490)
- 机构
- 大学(326983)
- 学院(323294)
- 济(144941)
- 经济(142449)
- 管理(126440)
- 研究(112174)
- 理学(109546)
- 理学院(108346)
- 管理学(106657)
- 管理学院(106023)
- 中国(86028)
- 京(68603)
- 科学(65537)
- 财(64269)
- 所(55975)
- 财经(52134)
- 农(51615)
- 中心(51469)
- 研究所(50977)
- 经(47653)
- 经济学(46531)
- 业大(46068)
- 江(45814)
- 北京(43358)
- 经济学院(42203)
- 农业(40818)
- 范(40723)
- 院(40509)
- 师范(40281)
- 财经大学(39037)
- 基金
- 项目(218172)
- 科学(173255)
- 基金(162587)
- 研究(158009)
- 家(141828)
- 国家(140750)
- 科学基金(121054)
- 社会(102876)
- 社会科(97781)
- 社会科学(97756)
- 基金项目(85190)
- 省(81597)
- 自然(77918)
- 自然科(76183)
- 自然科学(76162)
- 自然科学基金(74856)
- 教育(72822)
- 划(69986)
- 资助(68092)
- 编号(61753)
- 部(50589)
- 成果(50060)
- 重点(49489)
- 发(46739)
- 创(45158)
- 国家社会(44030)
- 教育部(43707)
- 科研(42621)
- 创新(42432)
- 课题(42198)
共检索到471250条记录
发布时间倒序
- 发布时间倒序
- 相关度优先
文献计量分析
- 结果分析(前20)
- 结果分析(前50)
- 结果分析(前100)
- 结果分析(前200)
- 结果分析(前500)
[期刊] 技术经济与管理研究
[作者]
阮敏
文章在波特钻石模型的基础上构建了比较优势、竞争优势和动态竞争优势的模型,提出了比较优势战略和赶超战略应该相互融合的路径,并利用1990年到2007年的中国出口商品结构的面板数据验证了这种关系。研究得出:竞争优势的取得依赖于比较优势,从而是由资源禀赋状况内生决定的;在市场经济条件下,静态竞争优势带来的剩余将不断提高资源禀赋的结构,动态比较优势会自发地导致动态竞争优势,为此,要利用静态的比较优势所获得的剩余来培育动态比较优势,从而使一个国家的产业结构不断渐进地高度化。我国沿海地区外向型企业的大量倒闭,是因为这
[期刊] 世界经济研究
[作者]
傅朝阳
本文试图对以下几个问题做一个初步的实证分析:改革开放20多年以来,中国出口商品的比较优势发生了哪些变化?中国出口商品的比较优势是否符合生产要素禀赋理论?中国比较优势的变化是否遵循了巴拉萨的阶段比较优势理论?在做实证分析时,本文把出口产品分成资源密集型产品、资本密集型产品和劳动密集型产品,并计算这三大类产品在1980-2000年期间巴拉萨显性比较优势指数和净出口比率指数。在此基础上得出结论:中国出口商品比较优势基本上符合生产要素禀赋理论,并遵循了阶段比较优势原则。
关键词:
比较优势 RCA NTR
[期刊] 统计与决策
[作者]
贾杉 甘子夏
文章利用1992~2007年的数据,分析了中国出口结构RSCA和NTR等指标,对出口种类进行了分解。结果发现,中国的出口商品结构得到升级:原材料密集型产品的比较优势不断下降,现在处于比较劣势;劳动力密集型产品的比较优势比较强但目前开始出现了下降;资本密集型产品还处于比较劣势但逐渐上升;技术密集型产品的分解发现易于模仿的技术密集型产品竞争能力上升的比较快而且现在已经有比较优势,难于模仿的技术密集型产品还处于比较劣势但开始改善。中国的出口结构符合H-O理论,并且走出了比较优势陷阱。
关键词:
比较优势 出口商品 结构升级
[期刊] 国际贸易
[作者]
赵玉敏
改革开放以来,中国出口产品 结构出现了两次大的跨越。1986年纺织服装取代石油成为我国第一大出口产品,标志着我国摆脱了以资源为主的出口结构,进入一个以劳动密集型制成品为主导的时代。这一时期我国贸易的特点之一是出口持续快速增长,体现了
[期刊] 商业时代
[作者]
薛君
本文基于贸易增长视角,运用比较优势理论分析了经济全球化和中国入世双重背景下中国出口结构的演变。利用RCA、TC和要素密集度指数考察比较优势形成的基础。研究表明,我国劳动密集型和技术密集型产品具有较强的比较优势,不过资源型和劳动密集型产品出口比例下降,技术密集型产品出口比例上升。
关键词:
比较优势 竞争力 贸易结构
[期刊] 世界经济研究
[作者]
黄满盈
本文采用Lall(2000)对产品的分类方法,细分产品到SITC四位数,利用区域显性比较优势指数,分析了1987~2006年中国对美国各类出口商品比较优势的变动情况,并详细分析了2006年中国各类出口商品在美国市场上比较优势的分布状况。然后,文章利用联合密度分布、回归分析、面板单位根检验等3种方法对中国对美国出口比较优势的稳定性进行了逐步深入的检验,一个总体的结论是,从整体上很难判断中国对美国出口比较优势的稳定性状况,不过在制成品内部,中技术产品和高技术产品的比较优势已经发生了变化。
关键词:
出口比较优势 稳定性 面板单位根检验
[期刊] 财经理论与实践
[作者]
王耀中 尹国君
由于存在比较利益“陷阱”,我国具有比较优势的机电产品出口并不一定具有国际竞争优势。通过对我国机电产品出口的贸易竞争指数、国际市场占有率、国家市场份额分析揭示了我国机电产品出口的国际竞争优势和竞争劣势。为了实现我国机电产品出口持续健康增长 ,必须推动我国机电产品出口的比较优势向竞争优势转化。
关键词:
机电产品 比较优势 竞争优势
[期刊] 国际贸易问题
[作者]
傅朝阳
改革开放20多年以来,我国出口商品的比较优势发生了哪些变化?我国出口商品的比较优势是否符合生产要素禀赋理论?我国比较优势的变化是否遵循了巴拉萨的阶段比较优势理论?在对以上问题做实证分析时,本文把出口产品分成资源密集型产品、资本密集型产品和劳动密集型产品,并计算这三大类产品在1980年至2000年期间巴拉萨显示比较优势指数(RevealedComparativeAd鄄vantage)和净出口比率指数(NetTradeRatio)。在此基础上得出结论:我国出口商品比较优势基本上符合生产要素禀赋理论,并遵循了阶段比较优势原则。
关键词:
比较优势 RCA NTR
[期刊] 世界经济文汇
[作者]
王岚 盛斌
在新经济地理框架下,一国国内市场规模是影响出口的重要因素,在规模经济和运输成本共同作用下,本国市场规模越大出口越多,这种效应被称为本土市场效应(Home Market Effect,简称HME)。本文利用改进的倍差引力模型(difference-in-difference gravity)对2000和2005年中国对美国制成品出口的影响因素进行了实证检验。结果表明,中国对美国的出口中存在显著的本土市场效应,而且这一效应已经超过传统比较优势,成为中国对美制成品出口竞争优势的主导因素。
关键词:
出口竞争优势 本土市场效应 倍差引力模型
[期刊] 山西财经大学学报
[作者]
何树全
20世纪80年代以来,中国服务出口有了长足的发展,在全球的位次也大大提升。但是,以改良的显示性比较优势指数为基础的分析表明,中国的服务出口在整体上仍然不具备比较优势。具体观察各个服务部门可以发现,旅游服务的比较优势有较大提高,运输服务从具有比较优势变为不具有比较优势,其他服务虽然处于劣势地位,但这种劣势在不断减弱。从出口结构来看,中国服务出口从80年代的以运输服务为主转变为目前的以旅游服务为主,运输服务的出口比重迅速下降,而旅游服务的出口比重则大幅提高。
关键词:
服务贸易 比较优势 出口结构
[期刊] 世界经济文汇
[作者]
郑卫峰
一、静、动态比较优势理论和竞争优势理论的内涵及比较 在国际贸易理论的演进过程中,比较优势原则一直成为不同阶段国际贸易理论的精髓,并在国际贸易活动
[期刊] 商业时代
[作者]
薛晓萍 张建功 潘立勇
比较优势理论是从静态的角度分析国际贸易的成因及结果,指出发挥自身优势从事国际贸易能够促进本国经济的健康发展;竞争优势理论从动态的角度强调竞争优势对于一国出口的重要作用,是对比较优势理论的深化和发展。本文运用比较优势与竞争优势理论,分析了我国纺织品服装的出口现状,指出我们应该走比较优势与竞争优势相结合的道路,增强纺织品出口的竞争力以迎接世界纺织品贸易自由化趋势的挑战,并对我国纺织品服装行业未来发展提出了对策建议。
[期刊] 世界经济文汇
[作者]
黄满盈 邓晓虹
本文借鉴波士顿矩阵的分析思想,采用Lall(2000)对产品的分类方法,细分产品到SITC四位数,通过市场份额和市场增长率两个指标详细分析了中国对美国的出口商品结构。然后,利用区域显性比较优势指数分析了1987—2006年中国对美国各类出口商品比较优势的变动情况,以及2006年中国各类出口商品在美国市场上比较优势的分布状况。最后,利用联合密度分布、回归分析、面板单位根检验等三种方法对中国对美国出口比较优势的稳定性进行了逐步深入的检验,主要结论有:中国对美国出口商品比较优势的稳定周期大约为3年;在1987—2006年的20年间,只有大约1/4产品的比较优势具有平稳特征,并且这些产品占中国对美国出...
关键词:
波士顿矩阵 RRCA 比较优势 稳定性
[期刊] 管理世界
[作者]
王涛生
本文在构建出口产品的技术、品牌、质量和服务的测度模型的基础上,开发了一个衡量出口竞争新优势的综合测算模型,利用2006~2010年中国SITC7大类各行业出口产品的数据,对中国出口竞争新优势进行了测度。结果发现,中国SITC7大类各行业出口产品的技术含量、品牌价值和质量水平普遍较低,出口竞争新优势综合指数也较低,但呈小幅上升趋势,与贸易强国比较,仍然存在较大差距。
关键词:
出口 竞争新优势 测度模型 培育机制
文献操作()
导出元数据
文献计量分析
导出文件格式:WXtxt
删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