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年份
- 2024(8635)
- 2023(11648)
- 2022(9652)
- 2021(8788)
- 2020(7553)
- 2019(16761)
- 2018(16494)
- 2017(33441)
- 2016(17861)
- 2015(20061)
- 2014(20046)
- 2013(20369)
- 2012(19082)
- 2011(17230)
- 2010(17586)
- 2009(16774)
- 2008(17166)
- 2007(15797)
- 2006(14306)
- 2005(13047)
- 学科
- 济(93901)
- 经济(93787)
- 业(87941)
- 企(70245)
- 企业(70245)
- 管理(64135)
- 农(46795)
- 方法(39428)
- 数学(31377)
- 农业(31160)
- 数学方法(31146)
- 业经(29884)
- 财(28014)
- 中国(20838)
- 地方(19765)
- 务(19659)
- 财务(19640)
- 财务管理(19611)
- 制(19103)
- 企业财务(18604)
- 技术(17041)
- 贸(15794)
- 贸易(15788)
- 策(15504)
- 易(15311)
- 和(14532)
- 体(14473)
- 划(14384)
- 学(13215)
- 理论(12923)
- 机构
- 学院(272786)
- 大学(265077)
- 济(123375)
- 经济(121196)
- 管理(112528)
- 理学(96401)
- 理学院(95495)
- 管理学(94431)
- 管理学院(93929)
- 研究(87053)
- 中国(72643)
- 财(56829)
- 农(56429)
- 京(54984)
- 科学(48918)
- 财经(44846)
- 所(43968)
- 江(43849)
- 农业(42950)
- 中心(41910)
- 业大(41259)
- 经(40524)
- 研究所(38861)
- 经济学(36985)
- 北京(34396)
- 州(34133)
- 经济学院(33672)
- 经济管理(32701)
- 财经大学(32484)
- 范(32064)
- 基金
- 项目(172825)
- 科学(139327)
- 研究(130800)
- 基金(127905)
- 家(108890)
- 国家(107791)
- 科学基金(94804)
- 社会(87640)
- 社会科(82871)
- 社会科学(82850)
- 省(68757)
- 基金项目(67875)
- 自然(58553)
- 教育(57619)
- 自然科(57201)
- 自然科学(57191)
- 自然科学基金(56224)
- 划(55436)
- 编号(53279)
- 资助(51503)
- 成果(42058)
- 部(39718)
- 发(39038)
- 创(38442)
- 业(38212)
- 重点(37934)
- 国家社会(36403)
- 课题(35312)
- 创新(35185)
- 制(35051)
- 期刊
- 济(147975)
- 经济(147975)
- 研究(79973)
- 农(58481)
- 中国(53834)
- 财(45511)
- 管理(42599)
- 农业(39305)
- 科学(36660)
- 学报(34672)
- 融(31244)
- 金融(31244)
- 业经(30246)
- 大学(27711)
- 学学(26579)
- 技术(23415)
- 财经(22792)
- 经济研究(20962)
- 问题(20613)
- 业(20348)
- 教育(19700)
- 经(19616)
- 技术经济(16419)
- 世界(15655)
- 农村(15169)
- 村(15169)
- 贸(14749)
- 农业经济(14525)
- 商业(13963)
- 经济问题(13860)
共检索到419323条记录
发布时间倒序
- 发布时间倒序
- 相关度优先
文献计量分析
- 结果分析(前20)
- 结果分析(前50)
- 结果分析(前100)
- 结果分析(前200)
- 结果分析(前500)
[期刊] 农业经济
[作者]
张丽娟 刘恩才 陈悦 贾燕
中国入世后,农业面临国内、国外两种资源和两个市场的激烈竞争。如何充分利用内外两种资源和市场来提高农产品的市场竞争力,使资源优势转化为经济优势,是县域农业土地利用中一个殛待解决的问题。本文根据比较优势理论,对绥中县土地利用问题进行实证研究。探索比较优势理论在土地利用中的应用以及加何应用该理论来优化土地利用、提高单位土地资源的经济效益及农产品市场竞争力和竞争优势问题。
[期刊] 中国农业资源与区划
[作者]
李娅 谭秋 王丽双 张帆
[目的]通过对原平市农业产业适宜性的定量评价,并结合土地利用的角度对原平市农业产业进行布局优化。[方法]基于GIS空间分析和AHP方法,建立农业适宜性评价指标体系,刻画原平市农业产业适宜性指数的空间分布格局,得出适宜性分级图,进一步叠加原平市土地利用数据,进行农业优化布局分析。[结果]原平市农业适宜性水平整体较低,只有14.82%的区域适宜和非常适宜农业生产,集中分布于中部平原地区;53.21%的地区基本适宜农业生产,主要分布于东部丘陵和西部山区;31.97%的地区不适宜农业发展,主要分布于西部山区;同时,在不适宜农业生产的地区中约有15.3%的土地被开垦为耕地,限制了该市整体农业生产效率的提高。[结论]与传统的土地适应性相比,本研究嵌入了社会经济因子和管理水平的影响分析,使得研究结果更贴合实际。如何进一步挖掘更全面表征气候、生态、社会经济等影响因素,构建更加全面的适宜性评价指标体系,制定区域有别、因地而异的评价体系标准,是加强农业土地适宜性评价科学性和准确性的有利保障。
[期刊] 中国土地科学
[作者]
顾湘 曲福田 付光辉
研究目的:根据效率原则计算并比较现阶段中国三大经济区域产业用地利用比较优势。研究方法:从比较优势理论视角出发,构建不同产业用地比较优势指数模型,运用中国内陆地区31个省(市、区)2000—2004年的数据计算各个区域的产业用地利用比较优势,分析区域差异。研究结果:东部地区第一产业和第二、三产业用地效率均具有比较优势;中部地区第一产业用地效率具有比较优势;西部地区第二、三产业用地效率具有比较优势。研究结论:产业用地利用的比较优势可以为区域产业结构调整提供用地依据。
关键词:
土地利用 比较优势 区域 产业结构调整
[期刊] 经济地理
[作者]
武启祥 杨永芳 朱连奇
利用遗传变异模型,以土地利用类型为模型变量,以区域总面积、经济、社会发展状况为约束条件,模拟生物进化的机理,通过反复迭代得到一组区域土地利用结构非劣解集合。结果表明:土地生态系统间存在多种权衡关系;土地利用结构与土地的社会、经济、生态等效益之间存在复杂的关系,它们在土地生态系统中相互影响并发挥不同的功能与作用;利益相关者可根据不同的利益需求,在社会、经济和发展目标和维持生态系统运行能力之间做出权衡,通过不同方案的选择,实现社会、经济、生态效益综合最优,为协调土地利用的目标和政府土地利用决策之间建立起良好的决策机制。
[期刊] 自然资源学报
[作者]
封志明 杨艳昭 宋玉 张蓬涛
论文简要阐述了土地利用结构和土地利用结构类型研究的意义,进而提出了土地利用结构类型划分的原则、依据。在此基础上,基于土地利用分县的详查数据,以全国2475个县域为基本单元,运用最小方差法对其进行了土地利用结构类型的划分。对初次分类结果进行分析,制定原则并对其进行处理,将定性分析与定量研究相结合,最终确立了一个由6个土地利用结构系列和44个土地利用结构类型构成的中国县域土地利用结构类型分类系统。最后,对中国县域土地利用主要结构类型的地域分异规律及开发利用方向进行了探讨。
关键词:
中国县域 土地利用结构 土地利用结构类型
[期刊] 经济地理
[作者]
王越 宋戈 张红梅
土地利用格局优化对改善区域生态环境和实现土地可持续利用具有重要意义。文章以黑龙江省产粮大县——巴彦县为研究区,运用3S技术,采用Matlab编程,建立土地利用格局元胞自动机优化模型,对2020年研究区土地利用格局进行优化。结果表明:1经本文改进的元胞自动机模型具有较好的土地利用格局优化能力。2土地利用格局优化后,研究区耕地和草地面积减少,林地和建设用地面积增加;从格局变化的环境效应角度出发,耕地面积应控制性的减少,其他用地类型面积适当增加,特别是林地面积亟待大幅提升。3经优化,研究区林地和草地较为集中,建设用地空间分布较为分散,耕地的空间分布大致和现状保持一致;土地利用格局变化的敏感地区主要位于西北部地区和东北部地区;林地、草地、建设用地的变化均直接与耕地的变化相关,土地利用格局的变化具有显著的区域分异特征。
关键词:
土地利用格局 格局优化 元胞自动机
[期刊] 中国农业资源与区划
[作者]
宋建辉 王坤 刘会想
土地利用总体规划实施评价对于落实规划、强化实施具有重要意义。文章在对县域土地利用总体规划实施评价内涵进行界定的基础上,以涞水县土地利用总体规划(1997~2010)实施情况为例,通过构建评价指标体系、确定指标权重,运用多指标综合评价法对每项指标进行评价,再使用几何平均法合成总评价值,最后依据评价结果提出了对新一轮规划修编的建议。
关键词:
土地利用 规划 实施评价 模型 涞水县
[期刊] 农业经济
[作者]
杨晓娜
休闲农业园建设是我国近期旅游开发的热点。本文结合武陟县休闲农业园规划设计,以实证研究的方法,对休闲农业园规划中的土地利用问题进行归纳和总结,认为土地利用问题主要包括园区用地区位选择、园区用地规模的控制、农业用地的保护和利用和旅游用地的建设和布局。
关键词:
土地利用 休闲农业园 武陟县
[期刊] 自然资源学报
[作者]
杨子生 刘彦随 贺一梅 陶文星 许婧婧
实施生态友好型土地利用战略应当是"环境友好型社会"建设的基本内容和最佳切入点之一。在探讨山区土地利用生态友好性评价原理、指标体系和评价方法基础上,构建了山区土地利用生态友好性程度分级系统及定量的划分标准,以推进山区土地利用生态友好性评价的定性与定量相结合。以云南省为实例,以县级行政区为评价单元,对该省县域土地利用生态友好性程度进行了定量测算,评定了全省126个县的土地利用生态友好度等级。结果表明,云南省目前土地利用生态友好度(DEF)平均值只有48.01,属"不友好"级。全省约2/3的县目前在土地利用生态友好性上表现为"不友好"和"很不友好"级,其中1/5以上的县份表现为"很不友好"。尤其以滇...
[期刊] 西南农业学报
[作者]
张金萍 汤庆新 张保华
以山东省冠县为研究区域,采用系统网格采样法获取研究样本,以地统计学方法探讨了冠县1990~2000年土地利用强度变化的空间异质性。结果表明,研究时段土地利用强度变化存在明显的空间异质性,受交通干线的影响,东-西的方向性结构尤其突出,各级行政中心也起了一定的辅助作用,体现了土地利用强度变化的行政边缘效应。
关键词:
土地利用 空间异质性 半变异函数 冠县
[期刊] 生态经济
[作者]
陈其春 刘德林 全斌 方炫 李壁成
基于土地利用数量结构与功能特征对应变换关系,选取相关定量指标,以安徽省含山县为例,探讨县域土地利用数量结构与功能特征关联分析方法。结果表明:定量分析具有可行性,操作性强,较为简便。一定程度上,多样性、均匀度景观生态综合功能指标与组合类型数呈同向关联,而优势度与其呈反向关联,经济密度、人口密度社会经济综合功能指标与土地利用程度、建设用地区位指数呈同向关联。
[期刊] 中国农业资源与区划
[作者]
周子健 吴克宁 马建辉 孙亚彬 胡晓涛
文章以北京市大兴区为例,研究耕地质量等级监测中的县域土地利用系数更新方法;以农用地分等成果为本底数据,兼用调查与统计数据,重新评定最大标准粮单产,以逐级修正法更新综合土地利用系数。结果表明:综合土地利用系数更新结果整体趋势升高,数据变化平稳,平均值与统计数据计算结果基本一致。结论:在农用地分等成果准确可靠的前提下,运用逐级修正法对县域土地利用系数进行更新,过程快速便捷,结果科学合理,适用于耕地质量等级监测工作。
[期刊] 农业技术经济
[作者]
蒋黎 崔凯
本文以复种指数衡量农业土地利用强度,综合全国1670个县的面板数据,采用固定效应模型分东、中、西部考察县域层面的社会经济变量对于农业土地利用强度的作用,研究不同区域城市化进程城市土地扩张对于农业土地利用的影响,并分别从东、中、西部地区层面描述了1989—2005年剩余和新增耕地面积的变化情况,进一步对农业土地利用强度和土地空间格局变化的关系作探讨。
[期刊] 中国土地
[作者]
江华县土地利用实行区域项目用途管制湖南省江华瑶族自治县采取县人大立法、县政府监督、控制的办法,对各类用地实行区域、项目、用途管制,在确保耕地总量动态平衡方面取得了明显成效。近几年来,江华县随着经济社会的迅猛发展,各行各业对土地的需求量越来越大,乱占滥...
[期刊] 资源科学
[作者]
杨海龙 吕耀 焦雯珺 闵庆文
稻鱼复合土地利用方式不仅节约耕地,而且能有效改善农田生态环境,但其投入的劳动力成本较高。近年来随着经济发展,农业劳动力机会成本升高,农业生产比较效益降低,传统的稻鱼复合土地利用方式正逐渐向水稻单一种植模式转变。农户作为土地利用的微观主体,其行为方式直接决定着土地的利用方式。本文从农户行为角度研究了农户行为对土地利用方式变化的影响,并得出如下结论:①经济收益是诱导农民改变土地利用方式最重要驱动因子,农户家庭年收入每增长1万元,其选择单一土地利用方式的偏好增长32.7%;②劳动力素质和劳动力投入也是重要的驱动因子,劳动力素质高意味着其机会成本高,农户选择单一土地利用方式的偏好亦随之增强,农户选择水...
文献操作()
导出元数据
文献计量分析
导出文件格式:WXtxt
删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