标题
  • 标题
  • 作者
  • 关键词
登 录
当前IP:忘记密码?
年份
2024(9742)
2023(13619)
2022(11240)
2021(10277)
2020(8386)
2019(18712)
2018(18364)
2017(35993)
2016(19364)
2015(21535)
2014(21492)
2013(21438)
2012(20271)
2011(18425)
2010(19157)
2009(18031)
2008(18244)
2007(16869)
2006(15524)
2005(14364)
作者
(55971)
(46889)
(46507)
(43938)
(29942)
(22504)
(21041)
(18155)
(17796)
(16999)
(16034)
(15517)
(15307)
(15019)
(14639)
(14105)
(13730)
(13656)
(13576)
(13565)
(11820)
(11714)
(11400)
(10920)
(10688)
(10520)
(10485)
(10473)
(9463)
(9375)
学科
(91646)
经济(91533)
(89647)
(71144)
企业(71144)
管理(66460)
(47522)
农业(31813)
业经(31745)
方法(30622)
中国(26745)
(26469)
地方(22891)
数学(22355)
数学方法(22124)
(20243)
(19431)
技术(18557)
(18211)
财务(18184)
财务管理(18164)
(17171)
企业财务(17170)
贸易(17155)
(16654)
(15684)
(15323)
银行(15308)
(14916)
(14851)
机构
学院(287548)
大学(277550)
(129119)
经济(126634)
管理(115586)
研究(98859)
理学(97696)
理学院(96753)
管理学(95661)
管理学院(95099)
中国(80253)
(59644)
(58719)
(58210)
科学(54887)
(49898)
(47505)
中心(46155)
财经(45525)
研究所(44165)
农业(44027)
业大(42310)
(41055)
北京(37383)
(37276)
经济学(37272)
(36181)
师范(35896)
(34732)
经济学院(33465)
基金
项目(177226)
科学(141930)
研究(137524)
基金(127765)
(108461)
国家(107268)
科学基金(93796)
社会(89820)
社会科(84842)
社会科学(84823)
(71914)
基金项目(66750)
教育(60665)
(57787)
编号(57657)
自然(56889)
自然科(55585)
自然科学(55575)
自然科学基金(54620)
资助(51439)
成果(46575)
(44481)
(39675)
(39588)
课题(39409)
(39316)
重点(38986)
发展(37212)
(36595)
国家社会(36486)
期刊
(162288)
经济(162288)
研究(90093)
中国(63966)
(61071)
管理(46790)
(46696)
农业(40952)
科学(37693)
(35907)
金融(35907)
学报(35558)
业经(32743)
教育(29879)
大学(28949)
学学(27506)
技术(26863)
经济研究(23634)
财经(22419)
(21391)
问题(21330)
(19444)
世界(17079)
技术经济(16967)
(15879)
农村(15669)
(15669)
农业经济(15119)
现代(14907)
商业(14767)
共检索到462995条记录
发布时间倒序
  • 发布时间倒序
  • 相关度优先
文献计量分析
  • 结果分析(前20)
  • 结果分析(前50)
  • 结果分析(前100)
  • 结果分析(前200)
  • 结果分析(前500)
[期刊] 经济研究  [作者] 蔡昉  
农业发展政策是对适应特定经济发展战略而形成的有关农业经济的资源配置方式、宏观调控手段和激励机制等一系列制度安排的总称。对每一组内生形成的制度结构来说,制度适应性是制度安排的重要涵义之一,农业发展政策各个组成部分改革的不配套性必然导致农业发展中的矛盾。理解我国农业市场化进程中的制度适应性,并由此在市场经济的新的支点上选择一种内在统一的农业发展政策,是本文讨论的中心。
[期刊] 中南财经政法大学学报  [作者] 侯石安  
利用资源禀赋优势组织农产品生产与贸易是增强农业国际竞争力的关键。根据农业生产的资源配置与资源耗费及农产品国际贸易格局 ,选取具有比较优势的农产品 ,在 WTO农业规则下 ,加大财政投入力度 ,提高政府对农业的支持效率 ,改革农村税费制度 ,建立健全农业灾害保障机制是中国农业发展新阶段的重要选择。
[期刊] 农业经济问题  [作者] 安晓宁  邓庆海  姜洁  
中国农业发挥区域比较优势的理论分析与政策建议安晓宁邓庆海姜洁一、中国农业发挥区域比较优势的理论分析目前中国已经进入工业化中期至少是初级阶段的水平,从现在起到21世纪初期中国将迈向工业化中期成熟的阶段。根据先行工业化国家的经验,在工业化中期阶段农业份额...
[期刊] 沈阳农业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  [作者] 刘喜波  徐少聪  夏常颖  
县域是农业发展的主要载体,县域农业是县域经济发展的重要组成部分。以沈阳经济区的23个县域为例,利用区位商的方法,从农业产业和主要农产品两个层面,研究该区域县域农业的比较优势,发现其县域农业发展与经济区总体水平和目标定位不相协调,县域农业比较优势差距明显,部分县域农业比较优势凸显,县域农业比较优势在空间上表现出一定的区域性等特点。从发挥比较优势、发展特色农业、打造优势产业带、促进三化同步等方面提出沈阳经济区县域农业协调发展的对策。
[期刊] 中国农业资源与区划  [作者] 徐辉  吴鹏  王紫薇  
[目的]通过分析长江经济带农业协同发展的优势条件及限制性因素,以及各省域农业比较优势,为长江经济带农业协同发展提供科学依据。[方法]文章用实证分析法,采用农业相对比重指标(AG)和显示性比较优势指标(RCA)对长江经济带各省域农业相对比重和比较优势进行深入剖析,并分析了近几年长江经济带各省域农业的相对比重和显示性比较优势的变化趋势。[结果]长江经济带整体农业占其经济总量比重较低,农业相对比较优势不明显;各省市的农业比重和相对比较优势差异明显;近年来,长江经济带农业比重和比较优势波动平缓,甚至有略微下降趋势。[结论]应加强各省域农业部门合作,做好发展规划,强化顶层设计;充分发挥农业比较优势,优化区域农业布局;利用辐射效应,加强农业发展要素流通;积极创新农业发展新业态,建立农业协同发展激励机制。此外,完善和统筹长江经济带区域农业公共服务和基础设施建设是推动沿江省市农业协同发展的前提和必要保障。
[期刊] 统计与决策  [作者] 刘勇  田杰  李志平  易法海  
文章首先运用panel data模型,对1980~2004年全国25个省市的地方财政支农与地方农业经济增长的关系进行截面实证分析,结果表明地方财政支农效率在各地区之间存在显著差异。进一步结合各地区的农业区位商值,通过聚类分析将我国各地区分成四类农业竞争力地区。相应的提出三种农业发展战略。
[期刊] 农村经济  [作者] 单培  梅翠  
本文利用贸易竞争指数对我国农产品近十年的比较优势状况和变动趋势进行了实证分析,结果发现我国农产品的总体比较优势近年来呈下降趋势,但不同类型农产品的比较优势是不同的。我国劳动密集型农产品在国际上具有比较优势,而技术密集型和资本密集型农产品却不具有比较优势,并针对此现状提出了有关农产品贸易政策调整的建议。
[期刊] 农业技术经济  [作者] 厉为民  
现在讨论高效农业问题时,很多人对高效农业的理解过于狭窄,并忽视农业比较优势对于实现高效农业的意义。本文对此提出了不同的看法,指出高效农业的前提是资源的高利用率。一个国家或地区只有比较充分地利用本身的农业资源优势,才能有效地实现低效农业向高效农业的转变。本文以荷兰高效农业为例,对中国农业的出路提出了一些看法。
[期刊] 经济地理  [作者] 李永实  
应用比较优势理论探讨农业区域专业化发展问题。理论推导得出,按照区域农产品生产优势来选建农业专业化部门能够实现农业增效,提高农业生产整体水平。以福建省为例,采用区位商和平均值法分析了主要农产品生产比较优势。结果表明,福建省多数县份的一种或几种农产品具有显著比较优势,农业生产的区域专业化已现端倪。但目前大多数县份主导产品不显著,专业化生产与农业资源禀赋不相协调。按照县域农产品的比较优势创建农业专业化部门,将是福建省解决"三农"问题和协调县域之间经济发展的有效途径。
[期刊] 华东经济管理  [作者] 李飞  肖珂  
文章基于比较优势、产业分工等理论,借鉴欧、美、日发达保险市场及其公估业发展的实践,充分考虑我国保险业及保险公估业发展实际,论证了中国保险业专业化发展的必然趋势,提出要从产业政策上引导中国保险业实现生产要素流向具有比较优势的保险公估等机构,从而逐步实现保险产业分工和专业化发展,使中国保险业与国际保险业接轨,培育国际竞争力。
[期刊] 世界经济研究  [作者] 沈桂龙  于蕾  
比较优势理论的要义是贸易可能性,而不是贸易效益。比较优势战略作为比较优势理论在发展战略的具体运用,并不能保证一国获得持续、较高的贸易效益。追求贸易效益的最大化是理性国家对外贸易长期追求的目标,只有在比较优势基础上,获得贸易的竞争优势,才能实现发展中赶超。中国比较优势战略的实施对贸易水平的提高和贸易结构的提升有积极的意义,应在贸易和经济发展的新阶段,形成经济全球化条件下参与国际经济合作与竞争的新优势。
[期刊] 农业现代化研究  [作者] 张哲  张蕾  
针对我国西北地区在农业生产力的布局和专业化生产方向上存在不符合比较优势的"背离现象",提出了农业区域分工可持续发展的概念,并分析了农业区域分工可持续发展的内在机理。
文献操作() 导出元数据 文献计量分析
导出文件格式:WXtxt
作者:
删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