标题
  • 标题
  • 作者
  • 关键词
登 录
当前IP:忘记密码?
年份
2024(6135)
2023(8703)
2022(7539)
2021(6833)
2020(5897)
2019(13519)
2018(13119)
2017(26404)
2016(13825)
2015(15461)
2014(15367)
2013(15468)
2012(14888)
2011(13473)
2010(13713)
2009(12597)
2008(12625)
2007(11416)
2006(10075)
2005(8946)
作者
(38848)
(32310)
(32085)
(30948)
(21166)
(15411)
(14822)
(12458)
(12273)
(11907)
(10949)
(10831)
(10395)
(10378)
(10346)
(10258)
(9568)
(9443)
(9414)
(9250)
(8136)
(7943)
(7919)
(7389)
(7342)
(7340)
(7209)
(7004)
(6495)
(6407)
学科
(67642)
经济(67573)
(42522)
管理(40984)
(33229)
企业(33229)
方法(31930)
数学(28901)
数学方法(28654)
(18765)
(18360)
(18311)
贸易(18308)
(17912)
中国(16520)
地方(14375)
业经(13892)
(13005)
农业(12307)
(11821)
产业(11016)
(10295)
技术(10277)
(10245)
金融(10245)
(9969)
财务(9946)
(9934)
银行(9927)
财务管理(9921)
机构
学院(202923)
大学(202721)
(96720)
经济(95044)
管理(81748)
理学(70356)
理学院(69732)
管理学(68843)
管理学院(68464)
研究(67936)
中国(52727)
(45894)
(41142)
财经(35934)
科学(35695)
(32733)
(32697)
中心(32198)
经济学(31166)
(31056)
研究所(28967)
经济学院(28504)
(28489)
财经大学(26599)
北京(26173)
业大(25375)
(24814)
(24780)
师范(24445)
(24066)
基金
项目(132093)
科学(105610)
研究(100632)
基金(97511)
(82585)
国家(81940)
科学基金(71507)
社会(66201)
社会科(63239)
社会科学(63231)
基金项目(50382)
(50293)
教育(46730)
自然(43678)
自然科(42685)
自然科学(42678)
自然科学基金(41993)
资助(41880)
(41635)
编号(39332)
成果(32720)
(31454)
(29740)
重点(29460)
国家社会(27967)
课题(27845)
教育部(27784)
(27613)
人文(27014)
大学(26099)
期刊
(103423)
经济(103423)
研究(64207)
中国(36566)
(34083)
管理(32596)
(25091)
学报(23790)
(23538)
金融(23538)
科学(23399)
大学(19630)
技术(19461)
教育(19440)
学学(18388)
财经(18375)
经济研究(17958)
农业(17134)
业经(16707)
(15864)
(15357)
问题(14409)
国际(13049)
技术经济(11105)
世界(10879)
统计(10857)
商业(10034)
(9968)
理论(9575)
(9041)
共检索到308748条记录
发布时间倒序
  • 发布时间倒序
  • 相关度优先
文献计量分析
  • 结果分析(前20)
  • 结果分析(前50)
  • 结果分析(前100)
  • 结果分析(前200)
  • 结果分析(前500)
[期刊] 管理世界  [作者] 陈钊  熊瑞祥  
本文利用1998~2007年中国工业企业微观数据,结合倍差法考察了国家级出口加工区在成立之初对所选择的"主导产业"的扶持政策是否有效,以及比较优势在其中扮演的角色。研究发现,平均而言,一个城市出口加工区的出口鼓励政策使得受扶持行业内企业的出口额显著提高约11%。进一步的分样本研究表明,上述政策效果在那些原先就不具备比较优势的行业中并不存在,而对那些原先具备比较优势的行业,出口鼓励的扶持能使行业内企业的出口增长约13.1%。对上述政策动态效果的考察表明,产业政策的效果在那些有比较优势的行业呈现出逐年递增的趋势,在那些没有比较优势的行业则始终不显著。本文所使用的倍差法符合同趋势假设,表明产业政策的...
[期刊] 金融研究  [作者] 张鹏杨  徐佳君  刘会政  
本文利用我国出口加工区(EPZs)成立之初所实施的"主导产业"扶持政策构造"准自然实验",实证检验了该政策对于企业全球价值链(GVC)升级的效果并进一步探讨政府实施产业政策的有效性,发现:(1) EPZs的"主导产业"政策对我国出口企业GVC升级存在负向影响,而这种负向影响在多重稳健性检验下均成立;(2)异质企业视角下考察产业政策对GVC升级的影响发现在国有资本份额较大的企业和重工业企业中产业政策对GVC升级的负向影响尤为明显;(3)对EPZs的"主导产业"政策发挥作用的前提进行检验,发现在比较优势较强的行业,产业政策对GVC升级的负向影响不明显甚至存在正向影响;同时,在错配程度较低的行业负向影响也不明显。由此本文认为,政府在推动GVC升级方面应当"有所作为",但也不能"无所限制",即产业政策要针对比较优势"精准定位",但也应当以不造成资源严重错配为前提。
[期刊] 国际贸易问题  [作者] 胡浩然  
本文将海关数据、工业企业数据和开发区数据进行匹配,运用双重差分法研究设立出口加工区政策对企业生产率和出口的影响。研究结果表明:(1)设立开发区政策可以显著地促进地区企业出口,但是对企业生产效率表现为抑制作用,在出口层面政策发挥了积极作用,但是对生产率的负向作用需要引起注意;(2)实验结果显示产业政策对加工贸易和一般贸易企业的影响方向具有一致性,但是一般贸易业务不在规制范围内,从而间接证明了存在政策的溢出效应;(3)政策效力在地区间表现不同,东部地区比较显著,具体表现为促进了地区企业出口,但是在中西部地区并不显著;(4)企业类型是影响政策效力的因素,政策对外资企业和合资企业表现为促进出口,但是其对于民营企业和国有企业的影响并不显著。本文认为,产业政策需要因地制宜,推动出口产业和加工贸易转型升级必须重视地区差异和民营企业发展。
[期刊] 国际贸易问题  [作者] 章韬  戚人杰  
本文以中国52个出口加工区作为集聚-出口政策的分析对象,利用1998-2008年中国工业企业和城市数据,检验集聚-出口双促进政策对企业生产率的影响。研究结果表明:从全国层面看,上述双促进政策对企业生产率有着积极影响,其中出口选择效应随着集聚效应呈现出互补效应;拥有加工区的城市具有更强的集聚、出口溢出效应。但是,集聚-出口双促进政策对企业生产率的影响存在替代效应,这些城市的内部竞争削弱了企业的资源配置效率;出口加工区的成立本身对出口企业生产率有显著的贡献,但加工区内企业并未获得集聚-出口双促进政策红利,集聚政策仍然是企业生产率提高的主要来源。
[期刊] 国际贸易问题  [作者] 章韬  戚人杰  
本文以中国52个出口加工区作为集聚-出口政策的分析对象,利用1998-2008年中国工业企业和城市数据,检验集聚-出口双促进政策对企业生产率的影响。研究结果表明:从全国层面看,上述双促进政策对企业生产率有着积极影响,其中出口选择效应随着集聚效应呈现出互补效应;拥有加工区的城市具有更强的集聚、出口溢出效应。但是,集聚-出口双促进政策对企业生产率的影响存在替代效应,这些城市的内部竞争削弱了企业的资源配置效率;出口加工区的成立本身对出口企业生产率有显著的贡献,但加工区内企业并未获得集聚-出口双促进政策红利,集聚
[期刊] 经济学(季刊)  [作者] 孙浦阳  张龑  
本文基于理论和实证两个方面的研究发现,不同的区域产业关联度影响外商投资开放政策对企业出口贸易关系生存的作用效果。出口加工区和保税区内较强的产业关联效应,显著提升了上游的综合外商投资开放政策对下游企业出口生存的促进作用;上游制造业和服务业的外商投资开放政策对下游企业出口生存的影响存在差异;技术溢出和劳动力竞争是产业关联效应发挥作用的两个渠道,其相对强弱决定着上游外商投资开放政策对下游企业出口生存的作用方向。
[期刊] 经济经纬  [作者] 戴萍萍  刘荣春  叶修群  
保税区和出口加工区作为开放型产业政策的空间载体,在引领产业结构升级中发挥着重要作用。利用2000—2016年省级面板数据,运用双重差分法实证检验了保税区和出口加工区对产业结构升级的影响。研究发现:保税区和出口加工区促进了产业结构合理化,但不利于产业结构高级化;保税区和出口加工区对产业结构升级的影响存在明显的区域与动态差异;保税区通过抑制加工贸易发展促进产业结构合理化,出口加工区通过促进加工贸易发展抑制产业结构合理化;保税区和出口加工区通过提高FDI质量促进产业结构升级。
[期刊] 国际商务(对外经济贸易大学学报)  [作者] 姚掌宏  
出口加工区对发展中国家的经济发展起到了积极的作用,但同时也要注意它的一些局限性。本文从出口加工区的特点、实践和理论上阐述了出口加工区技术溢出效应的有限性。
[期刊] 对外经贸实务  [作者] 刘德标  
菲律宾现有4个出口加工区与18个各类工业园区。从1991年到1995年底,共吸收国内外投资24.9亿美元;在外国投资中,日本、韩国、美国、我国的台湾省、马来西亚及菲律宾最多。1996年各出口加工区与工业园区发展迅速,投资大幅增多,投资总额达到25亿美元(其中大多数为外资),比前几年累计投资总额还多;在各类出口加工区与工业园区经营的出口企业总数已有553家,就业人数为15.23万
[期刊] 国际商务研究  [作者] 王国君  
出口加工区对吸收外资、提升贸易质量等方面起着重要的作用,我国的出口加工区在政策选择、产业定位和管理方式等诸方面尚存在一些问题,需要在制度上创新,但创新应符合世贸规则。
[期刊] 财经科学  [作者] 德尼克·赫利   陈家泽  
南朝鲜从一个为战乱搞得满目疮痍的落后的农业国起步,几经风雨,奋起直追,终于发展成为世界经济中最有活力的国家之一。她经历了长时期的高速增长,人均GNP在1965~1984年期间,年均增长6.6%,1987年,人均国民生产总值(GNP)达到2900美元。在第六个五
[期刊] 财经科学  [作者] 蒲璞  
出口加工区是中国走向经济全球化的必然产物。在当前西部开发的大背景下 ,发展中西部出口加工区对引导出口加工贸易的梯度转移 ,为中西部地区发展因地制宜的加工贸易开拓更广泛的空间有着重要的意义。目前 ,中西部出口加工区的发展仍处于起步阶段 ,如何探索出一条富有中西部特色的发展之路是我们必须面对并认真思索的问题。
[期刊] 地域研究与开发  [作者] 李政新  
出口加工区是一种从事加工贸易特定封闭区域。随着对外开放的不断深入,我国出口加工区已进入到一个快速发展时期。文章分析了我国已有和在建的出口加工区的发展情况和成长动因,并结合不同的建设条件和运作特点,划分出了若干类型,探讨了今后一个时期的战略方向。
[期刊] 外国经济与管理  [作者] 应世昌  
越南的出口加工区及其营运中的问题应世昌自越南政府决定实行对外开放政策,特别是1987年12月颁布《外国在越南投资法》以来,迄今一共批准了666个分布在各个不同行业的外国投资项目,总投资额为58亿美元,其中大多数项目就集中在经济特区。越南目前采取的经济...
[期刊] 国际经济合作  [作者] 张莉  
金融危机以来,促进转型升级成为我国对外贸易主战略,占据我国对外贸易半壁江山的加工贸易,首当其冲成为转型升级的重要载体。我国的加工贸易大多集中在出口加工区,实现出口加工区的优化升级,也就是将我国对外贸易转型升级落到了实处。
文献操作() 导出元数据 文献计量分析
导出文件格式:WXtxt
作者:
删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