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年份
- 2024(12652)
- 2023(18171)
- 2022(15559)
- 2021(14514)
- 2020(12010)
- 2019(27039)
- 2018(27000)
- 2017(51008)
- 2016(27810)
- 2015(31123)
- 2014(31102)
- 2013(30825)
- 2012(28745)
- 2011(26180)
- 2010(26467)
- 2009(24537)
- 2008(23536)
- 2007(20904)
- 2006(18643)
- 2005(16819)
- 学科
- 济(127195)
- 经济(127075)
- 管理(74388)
- 业(69990)
- 企(55144)
- 企业(55144)
- 方法(46528)
- 数学(39626)
- 数学方法(39190)
- 中国(34859)
- 农(34245)
- 地方(34022)
- 业经(28127)
- 学(27194)
- 财(25254)
- 农业(23502)
- 制(21239)
- 贸(20793)
- 贸易(20778)
- 易(19978)
- 环境(19328)
- 融(18922)
- 金融(18918)
- 地方经济(18658)
- 银(18646)
- 理论(18613)
- 银行(18591)
- 和(18567)
- 行(17941)
- 技术(17021)
- 机构
- 学院(395294)
- 大学(393630)
- 济(162258)
- 经济(158611)
- 管理(149856)
- 研究(143462)
- 理学(128013)
- 理学院(126424)
- 管理学(124241)
- 管理学院(123528)
- 中国(106142)
- 科学(89048)
- 京(85411)
- 所(74093)
- 财(72051)
- 农(67382)
- 研究所(67264)
- 中心(64030)
- 江(60379)
- 业大(58942)
- 财经(56466)
- 范(55500)
- 师范(54983)
- 北京(54756)
- 农业(52433)
- 院(52018)
- 经(51072)
- 州(49176)
- 经济学(48331)
- 省(44732)
- 基金
- 项目(264728)
- 科学(206669)
- 研究(195541)
- 基金(188012)
- 家(164548)
- 国家(163130)
- 科学基金(138128)
- 社会(121809)
- 社会科(115194)
- 社会科学(115161)
- 省(105785)
- 基金项目(99503)
- 教育(89171)
- 划(88291)
- 自然(88246)
- 自然科(86087)
- 自然科学(86065)
- 自然科学基金(84463)
- 编号(81050)
- 资助(76985)
- 成果(66438)
- 发(61306)
- 重点(60296)
- 部(57344)
- 课题(56938)
- 创(54502)
- 创新(50882)
- 科研(49691)
- 国家社会(49351)
- 发展(48930)
- 期刊
- 济(192755)
- 经济(192755)
- 研究(122076)
- 中国(82720)
- 农(62956)
- 学报(62757)
- 科学(58406)
- 管理(56561)
- 财(52655)
- 教育(48688)
- 大学(46744)
- 学学(43878)
- 农业(43619)
- 融(36663)
- 金融(36663)
- 技术(35406)
- 业经(31403)
- 经济研究(30565)
- 财经(27181)
- 问题(24313)
- 经(23416)
- 业(22510)
- 图书(21175)
- 技术经济(19973)
- 科技(19120)
- 资源(19038)
- 理论(18523)
- 贸(18431)
- 现代(18077)
- 商业(17866)
共检索到608073条记录
发布时间倒序
- 发布时间倒序
- 相关度优先
文献计量分析
- 结果分析(前20)
- 结果分析(前50)
- 结果分析(前100)
- 结果分析(前200)
- 结果分析(前500)
[期刊] 商业经济研究
[作者]
李云
本文对经济发展相对落后省份的沟域地区,如何利用沟域经济工具实现经济发展与生态文明的双丰收展开研究。整个研究采用问卷调查、结构分析与对比分析方法展开,以北京地区成功开展沟域经济的三地为对象。通过对其进行深入问卷调查与分析,借助结构方程模型分析,确定了成功开展沟域经济的隐藏节点与隐藏路径。在此基础上,基于对云南省西部地区的深入调研,并参照对成功地区的深入分析结果,提出了对云南省西部地区有效开展沟域经济的四位一体的实施路径,具体为古文化旅游、红色革命旅游、季节性景观旅游、特色农产品种植相互结合的四位一体实施路径。
[期刊] 商业经济研究
[作者]
李云
本文对经济发展相对落后省份的沟域地区,如何利用沟域经济工具实现经济发展与生态文明的双丰收展开研究。整个研究采用问卷调查、结构分析与对比分析方法展开,以北京地区成功开展沟域经济的三地为对象。通过对其进行深入问卷调查与分析,借助结构方程模型分析,确定了成功开展沟域经济的隐藏节点与隐藏路径。在此基础上,基于对云南省西部地区的深入调研,并参照对成功地区的深入分析结果,提出了对云南省西部地区有效开展沟域经济的四位一体的实施路径,具体为古文化旅游、红色革命旅游、季节性景观旅游、特色农产品种植相互结合的四位一体实施路径
[期刊] 生态经济
[作者]
王剑芳 赵光洲 孙立新
云南省地处偏远的西南边陲,经济发展水平落后,但矿产、生物及森林资源相对丰富,有色工业基础雄厚,发展低碳经济既具独特优势又面临挑战。针对云南省产业结构比重不合理、工业化和城市化正处于初期向中期迈进,以煤炭为主的单一能源结构等现状和特点,分析了云南省发展低碳经济面临的困境和挑战,指出只有依托观念创新、制度创新和科技创新,大力发展循环经济、可再生能源、低碳农业,增强森林碳汇能力,进行产业结构与能源结构调整,才是云南发展低碳经济的现实选择,也是走可持续发展的必然要求。
关键词:
低碳经济 产业结构 能源结构 云南省
[期刊] 经济问题探索
[作者]
杨莉
本文从东西部地区经济发展差异出发,分析导致西部少数民族聚居区与东部地区差异的根本原因在于民族之间的差异;并阐述了在开放经济条件下民族差异表现出相对性的特征;以此为依据,论证了在经济生活中民族差异的存在对制度安排针对性的诉求,必然突破发展政策“一刀切”的局限,指出民族政策支持民族特色产业发展的必然性。
关键词:
民族经济 西部地区 民族差异
[期刊] 中国软科学
[作者]
于润
动态比较优势导向与西部地区经济的发展贵州财经学院于润在通过对外贸易来改变产业结构进而进一步带动地区经济发展的导向形态中,有两种在世界范围内运用比较普遍,一种是静态比较优势导向形态,一种是动态比较优势导向形态。将这两种形态加以比较分析和进一步拓展,并结...
[期刊] 工业技术经济
[作者]
沈西林
云南是边疆多民族省份,经济发展比较落后,尤其是县域经济,与东部沿海省市相比,存在着较大差距。在西部大开发和中国加入WTO的大背景下,云南站在了中国面向东南亚开放的最前沿,这对云南县域经济的发展带来了前所未有的机遇。本文分析了云南大力发展县域经济的必要性,提出云南县域经济发展应摆正的几个关系,并针对云南的具体情况,研究了云南发展县域经济的路径。
关键词:
县域经济 路径分析
[期刊] 开发研究
[作者]
高俊亮
本文从产业规模角度,同时结合技术角度的分析,着重在比较优势的框架内探讨了产业规模与技术的相互影响机制,运用发展经济学和比较优势理论,在分析我国西部地区经济发展制约因素的基础上,提出促进我国西部地区经济发展的战略取向及政策建议,包括加快农业产业化步伐;综合开发能源、矿产资源;鼓励中小企业发展等。
关键词:
西部地区 比较优势 资源禀赋 发展战略
[期刊] 城市问题
[作者]
王智勇
城市化与经济发展之间存在着密切的联系,但是两者间的影响机制却颇有争议,分歧主要源于数据差异,也与地理单元和空间密切相关。以云南省县域经济为研究对象,探讨了西部民族地区城市化与经济增长之间的关系。通过采用空间经济计量学的分析框架,构建了以城市和距离为基本因素的区域分类体系,并利用面板数据回归分析了城市化与经济发展之间的关系。分析表明,县域经济的增长与城市化之间存在着显著的正相关,但是在不同的县域,两者的关系有显著的差异;只有当城市化率达到21.5%,城市化才会显著促进经济增长;仅有昆明市及少数较大州级市及周边县域,它们的城市化才显著地促进了经济增长。
关键词:
城市化 经济增长 云南省 县域 区位
[期刊] 经济问题探索
[作者]
杨永生
云南经济发展方式仍然处于"高开采、高消耗、高排放和低产出"的"三高一低"的粗放式阶段,在矿业冶金、化工、电力、农林、服务业等领域仍面临十分严峻的资源和环境问题,成为云南经济发展方式转变的难点。只有以科学发展观为统领、以转变经济发展方式为主线、以科技创新制度创新为动力、坚持走中国特色的新型工业化道路,由主要依靠增加物质资源消耗向主要依靠科技进步、劳动者素质提高、管理创新转变。逐步建立产业发展的循环经济模式和有序推进、复合演进的产业发展战略框架,加快建设低投入、高产出、低消耗、少排放、能循环、可持续的国民经济体系,才能切实推进我省经济发展方式的转变。
关键词:
发展方式 难点 对策
[期刊] 生态经济
[作者]
谷鹏 支玲 郭小年 臧良震
根据循环经济的基本原则和云南省林业循环经济发展的现状,建立了云南省林业循环经济发展水平评价指标体系;然后依据云南省近11年的数据和2011年西部12个省份的指标数据,采用主成分分析,综合分析出云南省林业循环经济发展水平及其在西部地区的地位,并从林业资源循环利用、林业资源消耗、生态环境、社会和经济发展四个方面分阶段评述了云南省林业循环经济的发展水平,分析了目前云南省林业经济发展的优势和不足,提出了相关建议。
关键词:
林业循环经济 评价 主成分分析
[期刊] 经济评论
[作者]
陆德明 张伟
[期刊] 商业经济研究
[作者]
刘东 贺舒显
本文运用极值熵值法以及耦合协调度模型,以2000-2016年可获得的相关数据为基础,分别对云南省科技投入-经济发展系统耦合协调度进行纵向研究、横向对比和内部分析,得出相关结论。文章指出,要从拓宽认识视野、加大科技投入、提高经济增加质量等方面着手,提高科技投入与经济发展的耦合协调度。
[期刊] 农业现代化研究
[作者]
姚建衢 杨焕宗
本文根据云南边疆、民族、山区三位一体的农村区域特征,在已完成全省农村经济一级区划分的基础上,探讨农村区域产业经济发展的时序战略、区域战略、地带战略。
[期刊] 改革与战略
[作者]
白琳 于楣 梁爱文
加快经济发展方式转变,是发展的课题、现实的难题,转变经济发展方式需要实施创新驱动发展战略。文章探讨了云南省德宏州经济发展方式转变的现实基础、面临的问题及加快经济发展方式转变所需要进行的产业创新、科技创新、产品创新、机制和体制创新及文化创新,以期为德宏经济的快速发展提供有价值的分析,促进德宏经济健康稳定地发展。
关键词:
创新驱动 经济发展方式 德宏州
[期刊] 经济问题探索
[作者]
沈培平
本文从东西部发展差距及其与国民经济互动关系的分析中,认为适度的差距及其形成的发展势差,不仅有利于后发优势效应的发挥,还有利于西部地区比较优势的发挥。笔者把县域经济发展放在国际大环境和时代特征的大背景下来研究,通过考察西部县份存在的资源优势、劳动力优势,明确指出:西部县域经济必须在发展的势差中突出后发优势,寻求比较优势,构建适宜于西部县域的特色经济体系。文章还特别强调西部地区县域经济发展离不开优良的环境,并结合笔者曾工作过的西部县份(腾冲县)在创造发展环境方面的实践,提出构建县域经济必须坚持四条原则,至少要构建六大支持体系。
文献操作()
导出元数据
文献计量分析
导出文件格式:WXtxt
删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