标题
  • 标题
  • 作者
  • 关键词
登 录
当前IP:忘记密码?
年份
2024(12477)
2023(18102)
2022(15569)
2021(14361)
2020(11908)
2019(27472)
2018(27079)
2017(52450)
2016(28154)
2015(31574)
2014(31498)
2013(30930)
2012(28733)
2011(25980)
2010(25991)
2009(23470)
2008(22870)
2007(19946)
2006(17494)
2005(15523)
作者
(80464)
(67055)
(66413)
(63120)
(42634)
(32181)
(30364)
(26272)
(25464)
(23712)
(22683)
(22526)
(21225)
(21100)
(20751)
(20482)
(19844)
(19574)
(19095)
(19079)
(16586)
(16309)
(16149)
(15333)
(15005)
(14869)
(14727)
(14575)
(13456)
(13162)
学科
(122038)
经济(121911)
管理(77889)
(76269)
(61575)
企业(61575)
方法(52342)
数学(44843)
数学方法(44260)
(34611)
中国(33278)
地方(29440)
业经(27986)
(27628)
(25796)
贸易(25782)
(25060)
(24929)
农业(22368)
(20238)
理论(19734)
技术(18856)
(18759)
环境(18539)
(18080)
银行(18035)
(17904)
金融(17901)
(17322)
(16228)
机构
大学(398592)
学院(398022)
(164520)
经济(161124)
管理(157753)
理学(136588)
研究(136016)
理学院(135053)
管理学(132656)
管理学院(131940)
中国(100970)
(85605)
科学(82895)
(73292)
(67407)
(63894)
中心(61831)
研究所(61310)
财经(58755)
业大(58750)
(58030)
北京(54115)
(54016)
师范(53506)
(53496)
(50051)
农业(49766)
经济学(49653)
(47382)
经济学院(44779)
基金
项目(273095)
科学(215622)
研究(200721)
基金(197926)
(172153)
国家(170738)
科学基金(147292)
社会(127143)
社会科(120635)
社会科学(120606)
(106512)
基金项目(105011)
自然(95194)
自然科(92990)
自然科学(92971)
教育(91925)
自然科学基金(91265)
(89291)
编号(81683)
资助(81611)
成果(65473)
(61533)
重点(61124)
(60212)
(56821)
课题(56244)
创新(53009)
国家社会(52338)
科研(51920)
教育部(51782)
期刊
(180707)
经济(180707)
研究(118591)
中国(75445)
学报(60184)
管理(58711)
(58291)
科学(56770)
(53887)
大学(46405)
教育(45236)
学学(43494)
农业(40855)
技术(35813)
(34110)
金融(34110)
业经(30988)
经济研究(29076)
财经(28007)
问题(24100)
(24092)
(21268)
图书(20900)
技术经济(19657)
(19488)
科技(18989)
理论(18857)
商业(18531)
现代(17948)
资源(17513)
共检索到588101条记录
发布时间倒序
  • 发布时间倒序
  • 相关度优先
文献计量分析
  • 结果分析(前20)
  • 结果分析(前50)
  • 结果分析(前100)
  • 结果分析(前200)
  • 结果分析(前500)
[期刊] 国际商务(对外经济贸易大学学报)  [作者] 张华  刘帷韬  
基于产品空间理论探索新技术的产生及相关产业的发展规律,以中国为案例,从新技术的视角探讨了新产业的发展路径。研究发现:技术密度越大的省份其累积技术能力越强,越容易发展新产业;各省(直辖市、自治区)在发展某项新技术时,邻近省份会对其产生明显的正向溢出效应,并且相比于比较优势较强的邻近省份,在该项新技术上比较优势较弱的邻近省份对目标省份影响更大;从四大区域层面来看,东部地区的邻近省份负向竞争效应大于正向溢出效应,净效应表现为负。该研究为各省(直辖市、自治区)因地制宜发展新产业提供理论基础和政策依据。
[期刊] 林业经济  [作者] 耿利敏  沈文星  
文章基于产品空间结构理论利用R软件对1992~2017年全球43个主要林产品贸易国的72种林产品的贸易数据进行两两距离测算,在构建全球林产品空间的基础上,尝试应用含有能力累积的HK模型对我国林业第二产业升级的动态演进路径和我国林产品比较优势之间的关联进行实证研究。研究发现:从全球林产品空间来看,我国林业第二产业的生产能力禀赋累积具有引领产业升级和阻止产业衰退的双重作用;我国林业第二产业还在从劳动密集型向资本、技术密集型产业转型升级,在此过程中具有适度偏离比较优势特征;我国处于全球林产品空间中较为核心领域的多是劳动密集型林产品,这些产品的显示性比较优势并没有明显的增强趋势;处于林产品边缘部分的非木质林产品如林产化工类等在很长时间内虽不具有较强的比较劣势,但并没有出现产业衰退的现象。
[期刊] 经济评论  [作者] 伍业君  张其仔  徐娟  
发展经济学家认为经济发展的核心问题是结构转型,而结构转型所需能力的积累源于比较优势的自然演化,并且国家的经济增长绩效最终会出现收敛。然而,纵观世界经济发展史,国富国穷现象一直存在,现有的经济增长理论并不能给出统一的理论解释,尤其是在解释"中国出口增长之谜"以及"中等收入陷阱"等增长谜题时,理论严重滞后于现实。为此,Hausmann等新近提出产品空间与比较优势演化理论,试图构建解释国家间增长绩效差异的统一理论框架,即产品空间决定了比较优势的演化,进而决定了国家的经济增长绩效。该理论与比较优势理论一脉相承,但因其进一步考虑到产品空间的异质性及产品集的不连续性等情况,对现实的解释力和政策的指导意义更...
[期刊] 贵州财经大学学报  [作者] 李广析  梅林海  
金融资源的自由流动与集聚带来了金融的规模效应,降低了企业的融资成本,促进区域全要素生产率的提升,但是资本的逐利驱动也进一步导致区域经济发展的不均衡。随着区域间经济交易活动往来的日趋频繁,全要素生产率(TFP)的空间溢出效应越发明显。通过收集我国30个地区市(2006—2015)的截面数据,展开金融发展对全要素生产率直接效应和溢出效应的研究,从而优化金融在区域间的配置效率。为如何协调区域金融、经济均衡发展提供政策的建议和参考。
[期刊] 贵州财经大学学报  [作者] 李广析  梅林海  
金融资源的自由流动与集聚带来了金融的规模效应,降低了企业的融资成本,促进区域全要素生产率的提升,但是资本的逐利驱动也进一步导致区域经济发展的不均衡。随着区域间经济交易活动往来的日趋频繁,全要素生产率(TFP)的空间溢出效应越发明显。通过收集我国30个地区市(2006—2015)的截面数据,展开金融发展对全要素生产率直接效应和溢出效应的研究,从而优化金融在区域间的配置效率。为如何协调区域金融、经济均衡发展提供政策的建议和参考。
[期刊] 技术经济与管理研究  [作者] 郭辰  李佳馨  周婷婷  
数字经济作为新型经济形态,是驱动绿色经济转型,实现“双碳”目标的新动能、新引擎。选取2011—2020年中国31个省份的面板数据,系统分析了数字经济对绿色发展影响的传导机制和空间溢出效应。结果表明:中国数字经济和绿色发展水平整体上呈现出上升趋势,但也存在着区域发展不平衡等问题。数字经济对本区域和邻近区域的绿色发展水平均具有显著的正向影响,并且数字经济通过促进技术创新和产业结构升级,间接推动绿色发展水平的提升。因此,加强数字经济基础设施建设,加快绿色低碳技术攻关和促进区域协调发展,有利于中国实现绿色发展。
[期刊] 技术经济与管理研究  [作者] 郭辰  李佳馨  周婷婷  
数字经济作为新型经济形态,是驱动绿色经济转型,实现“双碳”目标的新动能、新引擎。选取2011—2020年中国31个省份的面板数据,系统分析了数字经济对绿色发展影响的传导机制和空间溢出效应。结果表明:中国数字经济和绿色发展水平整体上呈现出上升趋势,但也存在着区域发展不平衡等问题。数字经济对本区域和邻近区域的绿色发展水平均具有显著的正向影响,并且数字经济通过促进技术创新和产业结构升级,间接推动绿色发展水平的提升。因此,加强数字经济基础设施建设,加快绿色低碳技术攻关和促进区域协调发展,有利于中国实现绿色发展。
[期刊] 经济问题探索  [作者] 杨春林   郭爱君   张永年  
充分释放数字产业发展的溢出红利对于网络强国和数字中国建设具有重要意义。本文基于数字经济相关企业大数据测度数字产业发展水平,并通过构建数字技术距离加权矩阵的单区制和两区制空间杜宾模型,从全国和不同区域两个视角实证探究中国数字产业发展的空间溢出效应及空间收敛性。研究表明:数字产业发展存在空间非对称溢出效应,数字产业发展水平高的地区对低水平地区的梯度空间溢出效应以扩散效应为主,整体呈现出“一荣俱荣、一损俱损”的发展格局。分地区来看,南方地区数字产业发展的空间溢出效应大于北方地区,且梯度扩散效应更明显。收敛性分析表明,全国以及南北方地区数字产业的发展均存在σ收敛和绝对与条件β收敛,收敛速度南快北慢。此外,数字基础设施、数字创新的内在驱动因素和政府数字发展关注度、数字金融以及城镇化水平等外在环境因素对数字产业发展及其收敛的影响存在显著空间异质性。
[期刊] 资源科学  [作者] 朱利群  王静  李静  卞新民  
本文从生态、经济和社会综合的角度,对不同区域各主要作物的生产现状进行优势比较,反应出一定区域内某种作物在生产过程中对自然资源的利用效率、对生态环境的影响程度,对经济发展的有效程度,对社会需求的满足程度和对劳动力的吸纳程度等方面的比较优势,弥补了传统作物比较优势理论对资源环境的考虑不足。选取了华东地区江苏、浙江、安徽、福建、江西、山东6个省份作为评价区域,小麦、稻谷、玉米、大豆、棉花、花生、油菜、烤烟8种主要作物作为评价对象,分别进行了同一省份不同作物、同一作物不同省份的比较,得出了各个省份的优势作物,以及各种作物应当优先发展的省份,充分展现出了作物与省份的优势程度,能够为区域作物产业结构调整提...
[期刊] 经济问题探索  [作者] 何晓夏  安超帆  
本文选取1999-2016我国省域经济数据为样本,采用空间计量的实证方法,研究我国保险产业发展是否存在空间溢出效应及其发展的空间特征。通过研究发现:首先,我国省域保险产业发展存在空间依赖性及空间溢出效应;其次,由LISA地图可知,我国东西部保险产业的空间特征具有明显的区别,东部地区呈HH集聚而西部地区呈L-L集聚的特点;最后,保险机构数目、教育水平等变量对我国保险产业的空间溢出效应作用较为显著。
[期刊] 经济研究参考  [作者] 严思屏   江黄晗   龚希翼  
推进经济高质量发展需要科技创新培育新动能,专利制度与风险投资作为科技创新发展过程中的两大重要因素,关乎科技成果的有效转化和应用。近年来,我国专利制度与风险投资表现出明显的聚合式发展和空间集聚现象。为厘清二者之间的关系及其发展的地区差异性,本文通过搜集我国2007~2020年29个省(区、市)的数据,对各地区专利数量与风险投资等经济指标进行实证研究,发现亲专利政策下专利制度演化对于风险投资发展具有显著的促进作用,但受地区经济社会发展差异以及各地对于专利制度演化的反应不同的影响,该作用表现为明显的区域异质性。
[期刊] 经济问题探索  [作者] 石华平  易敏利  
本文利用2003~2017年中国30个省级面板数据构建了涵盖经济增长总量、提质增效、结构调整、创新驱动、绿色发展、民生保障和对外开放7个维度的高质量发展综合评价指标体系,利用熵值法权重赋值测算中国省际高质量发展综合评价指数,同时基于动态面板模型和空间杜宾模型实证分析了环境规制对高质量发展的影响及空间溢出效应。研究表明,从整体上看,环境规制对高质量发展存在显著的促进作用;分区域显示,环境规制有利于促进经济绿色发展,提升经济发展质量,推动高质量发展,但存在区域异质性。其次,高质量发展具有显著的正向空间相关性,有助于促进区域协同共赢发展,从全局上实现高质量发展。此外,人才集聚效应、产业结构调整和创新效率提升对高质量发展也发挥了积极的推动作用,政府干预行为和资本密集度对高质量发展具有明显的抑制作用。
[期刊] 国际金融研究  [作者] 包群  张雅楠  
源自美国金融危机所引发的全球经济低迷表明了金融发展对国际贸易具有重要影响。本文基于1998~2007年我国30个省市的面板数据,以高技术产品出口为考察对象,来研究区域金融发展水平如何影响比较优势与出口贸易结构。我们首先采用了Bal-assa显性比较优势指数、净出口率以及Michaely指数这3类指标来测算区域高技术产品出口的比较优势,同时分别采用4类金融发展指标表示区域金融发展规模、贷款期限结构以及高技术研发经费的融资比重等不同特征。估计结果表明,区域金融发展水平是影响高技术产品出口比较优势的重要变量、不同的金融发展度量指标的影响存在明显差异。此外,外商投资、研发投入以及人力资本也是影响高技术...
[期刊] 经济科学  [作者] 毛琦梁  王菲  
本文基于产品空间理论来解释国家内部地区比较优势对于产业升级路径的影响机制。以中国为案例,刻画地级地区产业升级的动态演进路径,实证分析比较优势对于地区产业升级的影响。结果表明,地区产业升级受累积生产能力禀赋的影响,沿着与现有生产结构相近的道路发展,体现出路径依赖的过程。不过,可达性高的地区产业升级对于本地累积生产能力禀赋的依赖要弱于可达性低的地区,一定程度上说明区域一体化程度是影响产业升级的重要方面。具有更多"机会"和"潜力"与外界交流能够缓解自身比较优势约束,实现更大程度的升级。同时,这也作为一个经验证据说明解读经济问题时把握空间尺度的重要性。
[期刊] 中国工业经济  [作者] 邓向荣  曹红  
实施积极的产业政策以推进产业转型升级、促进经济增长已经成为世界各国的共识,但在产业升级路径选择上却始终存在着遵循还是偏离比较优势的激烈争议,给产业政策合意性带来极大困惑。本文基于产品空间结构视角,利用Feenstra全球商品贸易数据及联合国商品贸易数据,在构建全球产品空间布局图的基础上,可视化中国1962—2014年产业升级路径,并实证检验中国与世界各国产业升级与比较优势之间的关系。结果表明:全球产业升级偏离比较优势程度与经济增幅正相关,生产能力累积引发产业持续创新是跨越式增长的重要原因;中国50余年的产业升级具有适度偏离比较优势特征,传统劳动密集型产业退出障碍会降低资源配置效率,抑制技术密集...
文献操作() 导出元数据 文献计量分析
导出文件格式:WXtxt
作者:
删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