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年份
- 2024(808)
- 2023(1303)
- 2022(1111)
- 2021(1021)
- 2020(805)
- 2019(1847)
- 2018(1891)
- 2017(3794)
- 2016(2083)
- 2015(2246)
- 2014(2230)
- 2013(2355)
- 2012(2205)
- 2011(2133)
- 2010(1960)
- 2009(1940)
- 2008(1906)
- 2007(1508)
- 2006(1355)
- 2005(1362)
- 学科
- 济(8741)
- 经济(8739)
- 方法(5129)
- 数学(4656)
- 数学方法(4631)
- 管理(3908)
- 业(3015)
- 贸(3010)
- 贸易(3008)
- 易(2971)
- 企(2838)
- 企业(2838)
- 理论(2313)
- 货(2059)
- 中国(2014)
- 融(1910)
- 金融(1910)
- 银(1808)
- 银行(1808)
- 行(1758)
- 业经(1610)
- 财(1465)
- 制(1347)
- 教育(1307)
- 农(1278)
- 学(1250)
- 期货(1083)
- 策(1001)
- 币(963)
- 货币(952)
- 机构
- 大学(28912)
- 学院(27411)
- 济(13121)
- 经济(12820)
- 研究(10204)
- 中国(10144)
- 管理(8891)
- 理学(7160)
- 理学院(7076)
- 管理学(6952)
- 管理学院(6912)
- 财(6905)
- 京(6023)
- 融(5862)
- 金融(5809)
- 财经(5471)
- 中心(5078)
- 经(5044)
- 银(4979)
- 所(4965)
- 银行(4857)
- 经济学(4773)
- 科学(4627)
- 人民(4533)
- 行(4418)
- 经济学院(4352)
- 研究所(4290)
- 财经大学(4221)
- 国人(4200)
- 中国人(4188)
共检索到47367条记录
发布时间倒序
- 发布时间倒序
- 相关度优先
文献计量分析
- 结果分析(前20)
- 结果分析(前50)
- 结果分析(前100)
- 结果分析(前200)
- 结果分析(前500)
[期刊] 南方金融
[作者]
姜立文 胡玥
比特币作为一种特殊的电子货币引起了极大的争议。比特币是一种网络虚拟货币,具有数量有限、无信用担保、发行去中心化、交易匿名、技术安全、交易全球化和有避险功能等特点,但也存在着难与现行法定货币和金融体系兼容、价值不稳定、监管难度大、存在通缩风险和配套技术风险、分布和持有不平等、接受程度小众化以及类似的网络虚拟货币的竞争威胁等诸多风险。相对传统货币而言,比特币信奉科技原理而不是政府信用,信奉自由主义而不是政府权力,是互联网时代货币理念的革新。
[期刊] 金融与经济
[作者]
戴国海
传统的货币政策只需要通过利率调节,保持低而稳定的通货膨胀即可,因为物价稳定能够带来资产价格和金融稳定,中央银行不需要对资产价格做出特别反应。但最近的金融危机显示,一般物价稳定并不必然带来金融稳定,资产泡沫破裂的损失也相对较高。因此,需要通过货币政策和宏观审慎监管的密切配合与协调,确保"一般物价/产出稳定"和"资产价格/金融稳定"的同时实现。
关键词:
货币政策 宏观审慎监管 资产价格
[期刊] 中国金融
[作者]
孙兆东
一个诞生刚刚4年被称为比特币的互联网虚拟货币,2013年以来发展迅猛、异常火爆,以致让各主要货币国家央行纷纷作出表态:美联储态度暧昧,德国监管当局则认为其合法。2013年12月5日,中国人民银行等五部委联合发布《关于防范比特币风险的通知》,对于比特币的性质做
[期刊] 中国货币市场
[作者]
高占军 刘菲
传统货币理论认为,货币数量过多会加速经济增长并导致通货膨胀。但该理论在美国正面临严峻挑战。而在中国,基础货币向广义货币的传导仍然顺畅,各口径货币与实体经济之间的联系依旧紧密。也正因如此,准备金率依旧是中国货币政策的主要工具之一。综合诸多因素并从跨周期政策设计的角度考虑,文章认为年内可继续降准。
[期刊] 金融理论与实践
[作者]
李兴智
网络银行的出现是现代信息技术作用于传统银行业的产物,是银行业的一场革命。货币的演变及网络货币的出现,证明货币的本质就是从一切商品价值体中提炼出来的纯价值体,人类同质量劳动的结晶体。伴随着货币发生的根本变化,一些与货币有关的诸如货币理论、货币政策以及诸如通货膨胀之类的传统经济概念都将发生重大变化。
关键词:
网络银行 货币理论 网络货币
[期刊] 管理世界
[作者]
伍志文
[期刊] 价格月刊
[作者]
庞野 县祥
数字货币在国际贸易中表现出巨大的潜力。数字货币通过其高效和低成本的特点,为国际贸易提供了更为便捷的支付方式。其跨境支付的便利性和实时性,使交易双方可以绕过传统的银行体系,降低交易成本,加速资金流转。然而,这种新兴支付方式也对传统金融体系造成了冲击。传统金融机构面临着业务流失、监管难度增加和市场竞争加剧等多重挑战。此外,数字货币的匿名性和去中心化特性也增加了监管的难度,对现有的金融法规与国际合作机制提出了新的要求。通过探讨数字货币在国际贸易中的运用及其对传统金融体系带来的挑战。为应对这些挑战,金融机构、政府与监管机构需要密切合作,探索数字货币与传统金融体系的融合之道,以确保金融市场的稳定和发展。
[期刊] 上海金融
[作者]
吴隽豪
本文提出新型数字化货币对货币创造影响的“三阶段论”:2011-2017年支付场景深化和货币市场基金兴起推动现金进入银行体系增加货币创造;2018-2019年备付金新规导致银行体系存款漏出减少货币创造;2020年至今数字人民币试点短期或造成银行存款漏出减少货币创造,但长期为中性影响。2011-2021年数字化支付的发展使货币总量净增8.9万亿元,总体影响有限。数字化支付场景深化是互联网金融发展与基础设施建设综合的结果。从货币职能看,数字化货币减少了用于交易支付和价值窖藏的现金持有率,提供了更佳货币持有形式,推动更多货币沉淀为价值窖藏,为“中国货币迷失之谜”提供了可能的解释。当下,数字人民币已被纳入“十四五”规划战略,本文对实现数字人民币高质量发展具有启示意义。
[期刊] 中国金融
[作者]
盛松成 翟春
从现代货币发行基础、货币政策与现代国家的关系看,比特币难以成为真正意义上的货币。经济学家哈耶克提出的货币非国家化理念也只是一种经济乌托邦思想今年初,拙文《虚拟货币本质上不是货币——以比特币为例》(《中国金融》,2014年第1期)从货币的本质属性出发,揭示了比特币与货币的区别,指出比特币本质上不是货币。本文从现代货币发行基础、货币政策与现代国家的关系等
[期刊] 经济研究
[作者]
孙国峰
本文从逻辑的原点出发,分析了信用货币制度下货币的创造过程,提出货币的核心功能不是交易媒介和价值储藏手段,而是组织生产。货币的本质不是一般等价物,而是作为无限跨期价值尺度的一般性债务。从货币创造的视角出发分析了货币的演进历史,质疑了传统理论描述的从实物货币到信用货币的演进过程,提出信用货币是历史上货币的主要表现形式,货币演进历史的主要脉络是:私人信用货币—政府信用货币—银行信用货币。最后本文分析了对银行货币创造的约束,并回顾和总结了中国央行约束与银行反约束在中国的实践。
关键词:
信用货币 货币创造 贷款创造存款
[期刊] 经济师
[作者]
李治文 庄雷 赵成国
近年来,随着区块链、移动互联网等信息技术的发展与应用,全球金融市场支付方式发生着巨大变化,新兴产生的数字货币正对传统货币金融体系产生重要影响。根据数字货币对传统货币发行与流通带来的影响,分别分析去中心化的分布式记账数字货币和中心化的法定数字货币对当前货币支付体系、货币供需和金融稳定等所产生的效应,并对中国法定数字货币的发展提出建议。
关键词:
数字货币 金融体系 影响机制
[期刊] 比较教育研究
[作者]
李二东
对传统教育观念的挑战李二东从1993年12月到1994年4月,我应美国佛蒙特大学的邀请,赴美工作和学习,使我有机会参观了不同类型的中、小学,接触了许多教师和学生并多次参加由SDI(佛蒙特州学校发展研究会)和ASCD(全美学校课程督导协会)组织的学术会...
[期刊] 浙江金融
[作者]
赵洁华
随着新经济时代的来临,电子货币这一全新的货币形式不仅对人们的消费支付观念产生极大的影响,而且对一国中央银行也形成了前所未有的挑战。本文试图通过透视我国电子货币的发展现状,剖析其对央行形成冲击的表现形式,并结合国外经验提出政策建议,抛砖引玉,希望对央行相关政策的制定和后续研究者有所启示。
[期刊] 改革与战略
[作者]
焦成焕 何枭吟
新货币经济学一反传统的分析方法,指出在一个自由放任的竞争性市场环境下,货币现有的两大职能将由不同的物质分别承担,货币将会被取消,货币性质将会由此发生很大的改变,这对传统的货币理论提出了挑战。新货币经济学观点的提出使传统的货币数量论不再适用,此外补充了凯恩斯货币理论的不足,同时肯定了弗里德曼定律的可行性。
文献操作()
导出元数据
文献计量分析
导出文件格式:WXtxt
删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