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年份
- 2024(6575)
- 2023(9465)
- 2022(8016)
- 2021(7440)
- 2020(6265)
- 2019(14173)
- 2018(14397)
- 2017(26436)
- 2016(15029)
- 2015(17243)
- 2014(17605)
- 2013(16803)
- 2012(15311)
- 2011(13719)
- 2010(14134)
- 2009(13409)
- 2008(13983)
- 2007(13218)
- 2006(11739)
- 2005(11090)
- 学科
- 管理(60932)
- 业(50880)
- 济(50114)
- 经济(50007)
- 企(48910)
- 企业(48910)
- 财(24518)
- 制(20027)
- 方法(19470)
- 务(17972)
- 财务(17918)
- 财务管理(17871)
- 企业财务(17066)
- 数学(15242)
- 业经(15195)
- 数学方法(15069)
- 体(14186)
- 中国(13733)
- 农(12760)
- 银(12675)
- 银行(12655)
- 理论(11830)
- 行(11824)
- 体制(11087)
- 学(10680)
- 融(10677)
- 金融(10670)
- 划(10199)
- 策(9338)
- 度(8934)
- 机构
- 学院(209849)
- 大学(208073)
- 管理(80133)
- 济(78295)
- 经济(76111)
- 理学(65276)
- 研究(64733)
- 理学院(64590)
- 管理学(63581)
- 管理学院(63146)
- 中国(55889)
- 财(47916)
- 京(44902)
- 科学(37199)
- 江(36102)
- 财经(35138)
- 所(32834)
- 经(31461)
- 中心(31438)
- 农(30252)
- 州(28786)
- 北京(28554)
- 研究所(28403)
- 业大(26875)
- 财经大学(25795)
- 范(25493)
- 师范(25165)
- 省(24231)
- 技术(23816)
- 院(23563)
- 基金
- 项目(123895)
- 科学(96434)
- 研究(95226)
- 基金(87463)
- 家(74621)
- 国家(73907)
- 科学基金(63813)
- 社会(58161)
- 社会科(54918)
- 社会科学(54906)
- 省(49351)
- 教育(45438)
- 基金项目(45295)
- 编号(40926)
- 划(40692)
- 自然(40072)
- 自然科(39074)
- 自然科学(39063)
- 自然科学基金(38401)
- 资助(36099)
- 成果(35664)
- 课题(29164)
- 制(28707)
- 重点(27671)
- 部(27490)
- 性(25996)
- 创(25855)
- 项目编号(25679)
- 发(24582)
- 创新(24181)
共检索到345354条记录
发布时间倒序
- 发布时间倒序
- 相关度优先
文献计量分析
- 结果分析(前20)
- 结果分析(前50)
- 结果分析(前100)
- 结果分析(前200)
- 结果分析(前500)
[期刊] 管理世界
[作者]
贾和平
[期刊] 投资研究
[作者]
丁任重
国有资产管理体制模式探讨丁任重一、两层次管理模式这一模式有一个前提,就是“一级所有”,它包含了两个含义,一是国有资产所有权集中于中央政府一级,地方政府都不再对国有企业或国有股份拥有所有权;二是国有资产所有者职能集中在中央一个部门行使。具体地说,就是把...
[期刊] 宏观经济管理
[作者]
黄海燕
国有资产是社会主义制度的基石,国有资产管理及其相关体制的完善,对国家发展、民生幸福具有至关重要的作用。对国有资产的管理把控和促其保值增值的过程,也是不断寻求更适宜的国有资产存在形式和运作方式的过程,以实现管理治理的职责目标。当前,应结合宏观形势,针对存在的主要问题,践行完善相关体制的策略措施。
[期刊] 经济学动态
[作者]
张荣刚
一、关于国有资产管理体制 改革的争论 理论界和实际工作部门对改革我国国有资产管理体制的讨论,自党的十四大以来始终是一个热点问题,从总体上看,讨论中的不同观点可归纳为以下几个方面:(1)关于明晰国有资产产权关系问题。人们普遍认为,国有资产是为全体国民所有,但不是全体国民按份共有;国有资产现阶段采取国家所有的形式,全国人民代表大会代表全体国民对国有资产享有最高所有权;国有资产的国家所有权具有完整性和统一性,是不可分割的。(2)关于“两职分开”或曰“政资分开”问题。党的十四届三中全会在总结以往改革经验的基础
[期刊] 财经研究
[作者]
张海涛
建立新型国有资产管理体制的探讨张海涛建立新型的国有资产管理体制,使其既适应社会主义经济制度的要求,又具有充分的效率,关系到能否理顺企业产权关系的问题,是建立现代企业制度的基本前提。本文试对此进行一些探讨。-、国家宏观调控和国家所有者的双重职能1、国家...
[期刊] 经济研究参考
[作者]
夏荣静 陈莹莹
完善国有资产管理体制改革是深化经济体制改革的一项重要任务。本文就理论界关于国有资产管理体制改革的意义、成效、存在问题及思路的探讨进行综述。
关键词:
国有资产管理体制 改革 发展思路
[期刊] 中国工业经济
[作者]
王安民 候永庭 李素平
企业国有资产管理体制改革探讨王安民,候永庭,李素平企业国有资产管理问题是具有普遍性的世界问题,尽管各国都有可资借鉴的成功经验,但也都同时存在着难以解决的棘手问题,没有一种适应所有国家的统一模式。我国自建国以来,企业的国有资产已形成4万亿元以上的规模。...
[期刊] 当代经济科学
[作者]
曹钢
国有资产经营具有“非自体性”特征 ,从这一特征出发 ,国有资产在市场经济下经营运行必须实现“四个转化”。与此相适应 ,要对“统一所有者主体”进行实在化形象定位 ,进而建立“统一所有、分类、分层监管”的国有资产总体管理体制和“三分开、四主体”的国有资本营运机制及体制
关键词:
国有资产 管理 主体 改革
[期刊] 财政研究
[作者]
王宝库
一、国有资产管理、监督、运营新体制的定位与基本框架 (一)国有资产管理、监督、运营新体制的定位。 1.国有资产的分类及其管理、监督、运营新体制。 国有资产是以国家作为出资者而形成的、并在法律上得以确认属于国家的资产。我国现存的国有资产大体
[期刊] 首都经济贸易大学学报
[作者]
陈庆 安林
本文对国有资本与资产管理、国资管理中的权利与权力、企业领导人员管理机制以及出资人股东行为方式等完善国有资产管理体制的几个重点问题做了深入研究,提出了中国企监会的概念,并论证了其存在的理由与作用,进而对完善中国国有资产管理体制进行了过渡模式和未来模式的构想与探索。
关键词:
国有资产管理体制 国资监管人 运行模式
[期刊] 财经问题研究
[作者]
金成晓
自伯利和米恩斯提出“所有权和控制权分离”的命题以来 ,相关的研究文章和学术著作不断提出 ,现已形成企业理论研究的一大热点。本文拟在现有讨论的基础上从新的角度并结合国有企业改革实际 ,对该问题做出进一步的研究和探讨。
关键词:
所有权 控制权 国有资产
[期刊] 现代管理科学
[作者]
黄澜 朱玲
国有资产管理体制改革中各利益方的利益保障以及由此带来的均衡价格是保证改革能否成功的关键因素之一。文章首先探讨了国有资产管理的制度均衡与制度变迁的动因,在此基础上,分析了国有资产管理体制改革中各方的利益保障和国有企业改制中均衡价格的确定问题,进一步探讨了国有企业改制的机遇的选择,最后简要分析了国有企业改制的利益主体的拓展问题。
关键词:
国有资产管理体制改革 利益保障 均衡价格
[期刊] 华东经济管理
[作者]
许占元
“加强国有资产管理,在全国范围内抓紧开展清产核资工作,逐步建立与社会主义有计划商品经济相适应的国有资产管理体制和管理办法”,是八五期间经济体制改革的主要任务之一。但是,目前有关产权制度改革的理论尚存在某些模糊不清的问题。不弄清这些问题,就不能顺利实现上述任务。本文想就其中几个问题,谈谈自己的看法。一、关于微观产权分离产权的权能,是指在法律规定的范围内,资产所有人(自然人或法人,简称所有权人)对资产所享有
[期刊] 经济体制改革
[作者]
石磊
对国有资产的监督、管理和经营体系应进一步实行市场取向的改革 ,在体制和机制上有所创新 ,真正实行政经分开、政企分开、所有权和经营权分离 ,利用市场机制选聘其所出资企业的董事会成员和经营班子成员 ,健全激励、约束和监督机制。
关键词:
国有资产 管理体制 改革 新阶段
文献操作()
导出元数据
文献计量分析
导出文件格式:WXtxt
删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