标题
  • 标题
  • 作者
  • 关键词
登 录
当前IP:忘记密码?
年份
2024(2140)
2023(2897)
2022(2558)
2021(2293)
2020(1964)
2019(4513)
2018(4480)
2017(9592)
2016(5022)
2015(5379)
2014(5491)
2013(5705)
2012(5422)
2011(4916)
2010(4907)
2009(4570)
2008(4503)
2007(4101)
2006(3625)
2005(3094)
作者
(14732)
(12394)
(12378)
(11742)
(7590)
(5822)
(5691)
(4909)
(4582)
(4463)
(4145)
(4086)
(4013)
(3904)
(3892)
(3745)
(3730)
(3527)
(3500)
(3351)
(3247)
(3129)
(2982)
(2804)
(2744)
(2727)
(2675)
(2552)
(2486)
(2435)
学科
(30710)
经济(30696)
(16989)
管理(15329)
(14757)
企业(14757)
方法(13027)
数学(11324)
数学方法(11283)
产业(8223)
地方(7702)
业经(7346)
(6690)
结构(6618)
中国(6109)
(5842)
技术(5228)
地方经济(5150)
(5108)
(5033)
(4496)
(4295)
贸易(4294)
农业(4278)
(4087)
(4069)
体制(3920)
环境(3855)
产业结构(3788)
(3626)
机构
学院(77178)
大学(76390)
(37427)
经济(36891)
管理(31277)
理学(27756)
理学院(27441)
管理学(27040)
管理学院(26916)
研究(26185)
中国(18438)
(15537)
科学(15480)
(14805)
(12961)
财经(12332)
经济学(11999)
研究所(11902)
(11428)
(11126)
(11119)
中心(10984)
业大(10942)
经济学院(10912)
北京(9631)
(9561)
(9258)
财经大学(9157)
师范(9146)
商学(9126)
基金
项目(52967)
科学(43001)
基金(39378)
研究(37920)
(33926)
国家(33679)
科学基金(29493)
社会(26113)
社会科(25034)
社会科学(25031)
(21339)
基金项目(21327)
自然(18511)
自然科(18104)
自然科学(18100)
自然科学基金(17845)
(17172)
教育(16495)
资助(16042)
编号(13900)
(13021)
重点(11989)
(11825)
(11505)
发展(10940)
国家社会(10867)
(10803)
创新(10713)
成果(10408)
人文(10292)
期刊
(40990)
经济(40990)
研究(21884)
中国(12316)
管理(12249)
科学(11541)
学报(10726)
(10657)
(10080)
大学(8331)
学学(8130)
业经(7646)
经济研究(7096)
农业(6891)
财经(6488)
技术(6393)
(5835)
问题(5823)
(5179)
金融(5179)
商业(5164)
技术经济(4888)
统计(4282)
(4259)
科技(3975)
现代(3935)
(3934)
教育(3889)
经济问题(3772)
决策(3623)
共检索到107780条记录
发布时间倒序
  • 发布时间倒序
  • 相关度优先
文献计量分析
  • 结果分析(前20)
  • 结果分析(前50)
  • 结果分析(前100)
  • 结果分析(前200)
  • 结果分析(前500)
[期刊] 财经科学  [作者] 杨万铭  吴忠君  
一、比价关系与产业结构循环扭曲的根源1.比价调整形成比价回归。在改革过程中,我们采取了调放结合的价格改革措施,意在使基础产业的价格有所提高,从而调整失衡的产业结构,但是,在利益刚性的条件下,要想一方面调整上游产品价格,另一方面不让下游产品涨价是不现实的。对基础产品行政式的调节,不可避免地造成了比价复归的“怪圈”,其表现是:
[期刊] 金融理论与实践  [作者] 王仁祥  吴光俊  
通过搜集中国2000—2017年省域面板数据,采用面板OLS和差分GMM模型分析金融深化、劳力资本扭曲对产业结构转型升级优化的本地效应影响,结果表明,金融深化显著促进产业结构高度化和产业结构合理化,劳力资本扭曲抑制产业结构高度化和合理化。金融深化与劳力资本扭曲交互项结果表明,劳力资本扭曲对金融深化影响产业结构优化升级的效果是非线性的,即在劳力资本扭曲严重的地区,金融深化反而不利于产业结构升级优化,而在劳力资本扭曲较轻的地区,金融深化促进产业升级效果更显著。进一步构建空间计量模型,发现不考虑空间因素会低估金融深化和劳力资本扭曲对产业结构的影响。
[期刊] 工业技术经济  [作者] 宋敏  李昊霖  刘欣雨  徐兴武  
产业结构扭曲通过要素市场扭曲和资源配置扭曲,引致产业中资本与劳动力要素的错配,进而抑制水污染治理效率的提升。本文基于2011~2021年中国30个省(区、市)(不包括港、澳、台、西藏地区)的面板数据,运用空间杜宾模型实证研究产业结构扭曲对水污染治理效率的空间效应影响。研究结果表明:产业结构扭曲在长、短期内都会抑制本地区水污染治理效率的提升,且负向空间溢出效应显著;产业结构扭曲对本地区的抑制效果小于对邻近地区的抑制效果;在黄河流域和长江流域,产业结构扭曲对水污染治理效率的影响存在区域异质性。因此,本文根据新结构经济学理论提出依据地区自身要素禀赋确定最优产业结构的相关建议,以推动绿色发展。
[期刊] 中国经济问题  [作者] 郑振雄  刘艳彬  
中国产业结构演进滞后现象归结于一点,就是劳动密集型产业衰退缓慢。本文借鉴Fei&Ranis提出的分析框架,引入要素价格相对扭曲,构建要素价格扭曲至产业结构演进的一个传递途径,用以解释中国劳动密集型产业衰退缓慢。实证研究发现,1980—2008年中国劳动密集、资本密集型产业技术进步均偏向资本;而且要素价格相对扭曲,即资本相对劳动越来越便宜,加剧了各类型产业技术进步偏向资本。资本偏向型技术进步,带来各类型产业以资本替代劳动的倾向,即各类型产业快速资本深化。特别是劳动密集型产业的资本深化速度甚至超过了资本密集型产业,因而经济发展过程带来的资本存量的增加,被劳动密集型产业快速吸收,从而劳动密集型产业没...
[期刊] 财贸研究  [作者] 焦勇  杨蕙馨  
通过构建包含政府干预、产业结构扭曲的非平衡增长模型,基于2000—2015年中国省际面板数据,采用多种方法实证考察政府干预对全要素生产率的影响。研究发现,总体上,各省份产业结构扭曲程度平均值达到10. 60%;政府干预通过促进纯技术效率和规模效率变动方式影响全要素生产率提升,产业结构扭曲通过阻碍技术进步的方式影响全要素生产率提升;政府干预对全要素生产率增长率的促进作用是通过降低产业结构扭曲程度方式实现的,产业结构扭曲不论是偏向工业还是偏向服务业均不改变影响机制;产业结构扭曲引致的全要素生产率损失平均水平达到了0. 53%,且这一损失呈现U型变化趋势。
[期刊] 统计与决策  [作者] 刘斌斌  许斌  黄小勇  
产业结构优化升级离不开金融资源的优化配置。在我国以银行信贷为主导的金融资源配置体系下,信贷配置扭曲必然对产业结构升级产生重要影响。文章以我国2001—2018年省级面板数据为样本并基于空间杜宾模型进行实证检验。研究结果表明:我国地区间产业结构空间关联效应明显;信贷配置扭曲在阻碍本地区产业结构高级化升级的同时,有利于产业结构合理化水平的提升;且会对产业结构高级化升级与合理化升级产生严格为正和严格为负的溢出效应。
[期刊] 管理现代化  [作者] 徐升艳  邬径纬  
利用2007—2016年间全国247个地级城市面板数据,采用系统GMM方法,讨论了地价扭曲对产业结构升级影响的内在机制,并对生态环境质量的影响进行实证分析。结果表明:地价扭曲强化了产业的结构刚性,使粗放型产业难以淘汰,阻碍了产业结构升级,不利于生态环境质量的改善。
[期刊] 云南财经大学学报  [作者] 杨颖  朴英爱  
资本要素价格的市场扭曲程度不仅决定着要素相对配置效率、影响着产业结构调整方向,同时资本和劳动之间的替代对地区老龄化程度和劳动力技能结构也造成深远影响。构建两地区一般均衡框架,通过数值模拟的方式发现地区间老龄化程度加深会促使地区产业结构向服务业倾斜,而劳动力的流入不仅能够改善地区劳动力技能结构、稀释老龄化程度,同时能够对资本产生引致效应,带来地区资本深化的同时,促进产业结构向第二产业倾斜。进一步对理论模型的关键结论进行中介效应检验发现,地区老龄化程度对产业结构优化存在促进作用,而资本价格负向扭曲和劳动价格负向扭曲则会造成要素配置的冗余,不利于产业结构优化,中介效应对产业结构优化的阻滞效应大约为6.1%。
[期刊] 统计与决策  [作者] 康宽  郭沛  
文章基于三次产业的就业和产出份额,测算2008—2018年我国282个地级及以上城市的产业结构扭曲指数,并采用探索性空间数据分析和空间面板模型考察产业结构扭曲的空间特征及影响因素。结果表明:我国城市产业结构扭曲明显缓解;从全域视角来看,产业结构扭曲呈现显著的正向空间关联特征;从局域视角来看,产业结构扭曲主要呈现“高-高”和“低-低”集聚,且“高-高”集聚的城市占比逐渐下降,“低-低”集聚的城市占比逐渐上升;从影响因素来看,粗放式的经济发展和纵向财政失衡能够显著加剧产业结构扭曲,而金融发展和投资能够显著抑制产业结构扭曲;忽视空间溢出效应,将会低估各因素对产业结构扭曲的影响。
[期刊] 价格理论与实践  [作者] 陈晓暾  程姣姣  
本文以我国30个省份在2009-2018年省际面板数据作为研究对象,通过构建固定效应模型分析了我国劳动力要素市场扭曲对产业结构转型的影响。研究表明:劳动力要素市场扭曲对产业结构的合理化与高级化都有明显的负向扭曲作用,且劳动力价格扭曲对产业结构合理化的负向影响高于高级化。分区域而言,劳动力价格扭曲对沿海地区的影响大于内陆。本文基于我国实际,对劳动力价格进行测度分析,丰富传统扭曲理论,为改善劳动力要素市场提出参考建议。
[期刊] 经济经纬  [作者] 李建平  周磊  孙宁华  
构建了一个包含非位似偏好和产业间效率差异的三部门动态一般均衡模型,分析劳动力跨部门迁移的机制,并在该模型中引入劳动市场扭曲系数和产业结构合理化指标,探讨了劳动力市场扭曲对产业结构合理化的影响。进一步,利用Tobit计量模型和2006—2015年的省级面板数据,估算了近10年我国劳动力市场的扭曲程度。研究结果表明:劳动力市场扭曲程度的下降对劳动力迁移、产业结构合理化有着明显促进作用,近10年我国劳动力市场扭曲系数约为0. 78,由此造成的产出损失约为3%。
[期刊] 经济经纬  [作者] 张学伟  王一舒  
信贷扩张是产生经济周期的主要动因。在"去凯恩斯主义"的背景下,奥地利学派商业周期理论(ABCT)为解释这一困惑提供了新的视角。文中理论部分指出银行信贷扩张使得高资本密集型行业挤压了低资本密集型行业的投资,导致产业结构失衡。实证部分根据投入产出表将行业分为上面两类,采用PVAR模型检验银行贷款对两类行业的投资、负债、研发支出和利润的影响。实证结果一方面验证了理论分析结论,另一方面为中国当前供给侧结构性改革的"三去一降一补"目标提供了经验证据。
[期刊] 经济经纬  [作者] 张学伟  王一舒  
信贷扩张是产生经济周期的主要动因。在"去凯恩斯主义"的背景下,奥地利学派商业周期理论(ABCT)为解释这一困惑提供了新的视角。文中理论部分指出银行信贷扩张使得高资本密集型行业挤压了低资本密集型行业的投资,导致产业结构失衡。实证部分根据投入产出表将行业分为上面两类,采用PVAR模型检验银行贷款对两类行业的投资、负债、研发支出和利润的影响。实证结果一方面验证了理论分析结论,另一方面为中国当前供给侧结构性改革的"三去一降一补"目标提供了经验证据。
[期刊] 经济问题  [作者] 陈朋裕  
在我国经济新常态背景下,一些结构性问题带来的负面影响逐渐显现,并在宏观上影响了我国宏观经济的持续稳定发展。要素价格机制作为市场的重要机制之一,必然会对经济运行的各方面产生深远的影响。从要素价格扭曲的角度切入,分析要素价格扭曲对于不同部门产出和资源配置的影响,在生产函数法、生产结构偏度分析等的基础上构建计量模型,对要素市场扭曲给我国产业结构带来的影响进行了实证分析。为了促进我国产业结构优化,推动经济实现突破性发展,建议放宽对劳动力市场的准入限制,降低资本市场准入门槛,放松对能源价格的管制,推动能源价格市场化。
[期刊] 国际经贸探索  [作者] 赵玮璇  程志强  魏智武  郑洁  
二战伊始的赶超战略对"一带一路"国家经济结构的影响为何?首先,通过数理建模的方法,论证了经济体在转型发展过程中产业结构变迁的一般性规律,并在此基础上进一步证明了"一带一路"国家赶超战略下的金融抑制政策对产业结构转型带来的影响。此外,利用跨国面板数据对模型提出的结论进行论证,并以二战伤亡人数作为工具变量,检验了结果的稳健性,为理论提供了实证支持。最终得出结论:在经济发展过程中,以工业产值比服务业产值定义的产业结构会经历先上升后下降的倒U型变化;"一带一路"国家赶超战略下的相关政策显著导致了其产业结构的扭曲。最后就结论提出了政策建议:中国与各国应加快"一带一路"倡议的深度合作与融合,在全方位的开放与互动中,共同实现各国经济的可持续发展。
文献操作() 导出元数据 文献计量分析
导出文件格式:WXtxt
作者:
删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