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年份
- 2024(2648)
- 2023(3512)
- 2022(2818)
- 2021(2365)
- 2020(1876)
- 2019(4100)
- 2018(3852)
- 2017(7676)
- 2016(3780)
- 2015(4279)
- 2014(4126)
- 2013(4362)
- 2012(3868)
- 2011(3357)
- 2010(3414)
- 2009(3046)
- 2008(2930)
- 2007(2670)
- 2006(2291)
- 2005(1986)
- 学科
- 济(23380)
- 经济(23371)
- 业(15311)
- 管理(14472)
- 企(12993)
- 企业(12993)
- 产业(8402)
- 方法(7372)
- 业经(6590)
- 地方(6552)
- 数学(6250)
- 数学方法(6205)
- 环境(5708)
- 农(5704)
- 销(5442)
- 供销(5436)
- 中国(5040)
- 结构(4893)
- 技术(4848)
- 地方经济(4150)
- 产业结构(3671)
- 学(3550)
- 发(3468)
- 划(3450)
- 农业(3355)
- 贸(3354)
- 贸易(3354)
- 易(3236)
- 和(3005)
- 融(2873)
- 机构
- 学院(59483)
- 大学(56605)
- 济(29195)
- 经济(28804)
- 管理(24938)
- 理学(21839)
- 理学院(21684)
- 管理学(21395)
- 管理学院(21309)
- 研究(20134)
- 中国(13076)
- 科学(11769)
- 京(11478)
- 所(9676)
- 财(9532)
- 农(8937)
- 研究所(8892)
- 经济学(8858)
- 业大(8833)
- 中心(8600)
- 江(8328)
- 经济学院(8090)
- 财经(7957)
- 院(7554)
- 经济管理(7515)
- 北京(7125)
- 经(7104)
- 农业(7097)
- 州(6742)
- 商学(6654)
- 基金
- 项目(42844)
- 科学(34594)
- 基金(31110)
- 研究(30820)
- 家(26755)
- 国家(26582)
- 科学基金(23616)
- 社会(21406)
- 社会科(20674)
- 社会科学(20670)
- 省(18407)
- 基金项目(16390)
- 自然(14565)
- 划(14310)
- 自然科(14230)
- 自然科学(14228)
- 自然科学基金(13985)
- 教育(12282)
- 资助(12070)
- 发(11491)
- 编号(10937)
- 发展(9879)
- 创(9821)
- 展(9726)
- 重点(9445)
- 创新(9224)
- 国家社会(9119)
- 产业(8790)
- 部(8502)
- 业(7979)
共检索到83010条记录
发布时间倒序
- 发布时间倒序
- 相关度优先
文献计量分析
- 结果分析(前20)
- 结果分析(前50)
- 结果分析(前100)
- 结果分析(前200)
- 结果分析(前500)
[期刊] 企业管理
[作者]
王娟 胡婕
从产业链源头启动相关多元化布局,到构建涵盖太阳能、储能、电动车、轨道交通四大领域的绿色交通产业链,比亚迪走出一条"集中发展核心产品-形成核心竞争力-相关多元化经营-非相关多元化经营"的多元化发展道路。2019年央视春晚深圳分会场上演了一场科技感十足的酷炫光影秀,画面中穿梭在楼宇间的"游龙"是比亚迪自主研发的中小运量轨道交通产品"云轨""云巴"——标志着比亚迪"用新能源车治污、轨道交通治堵"
[期刊] 科技进步与对策
[作者]
王进富 李婷婷 张颖颖
提升产业链供应链韧性和安全水平已成为新发展阶段推动我国高质量发展的关键着力点,具备生态主导力的链主企业在产业链韧性提升过程中扮演着支撑者、引领者和组织者的角色。以比亚迪和中国新能源汽车产业链为研究对象,采用扎根理论方法进行探索性单案例研究,探究链主企业生态主导力能力维度和产业链韧性提升路径。研究发现:(1)链主企业生态主导力包括技术创新引领能力、产业协作整合能力、数字转型赋能能力3个维度;(2)链主企业生态主导力通过促进产业链关键核心技术突破、产业链协同配套、产业链数字化转型3条路径提升产业链韧性,技术创新引领能力能够促进产业链关键核心技术突破,实现强链、补链,产业协作整合能力能够促进产业链协同配套,实现稳链、固链,数字转型赋能能力能够促进产业链数字化转型,实现延链、优链,从而显著提高产业链风险抵御能力、冲击恢复能力、链条升级能力。研究结论有助于拓展链主企业生态主导力与产业链韧性相关研究,为链主企业提升生态主导力和增强产业链韧性提供实践参考。
[期刊] 商业经济研究
[作者]
郑素芳
十八届五中全会确立了创新、协调、绿色、开放、共享五大发展理念,新时期下,绿色治理将成为经济发展的新模式,符合人类文明发展的理念。农产品拥有着最广泛的消费群体,随着经济社会的发展和中央对生态理念的提出,居民对绿色农业的需求大幅增加。在供给侧结构性改革下,如何打造高效、绿色、环保的农产品市场流通网络,如何维系农业产业链的可持续发展,成为亟待解决的问题。本文在对我国农产品流通产业链绿色治理发展现状及问题分析的基础上,构建绿色治理模型并设计问卷。研究结果表明,生态环境治理、绿色化理念、绿色技术创新、产业链社会责任、绿色文化、绿色维度对绿色治理具有很强的解释力。由此提出了农产品流通产业链绿色治理的创新路径。
[期刊] 商业经济研究
[作者]
郑素芳
十八届五中全会确立了创新、协调、绿色、开放、共享五大发展理念,新时期下,绿色治理将成为经济发展的新模式,符合人类文明发展的理念。农产品拥有着最广泛的消费群体,随着经济社会的发展和中央对生态理念的提出,居民对绿色农业的需求大幅增加。在供给侧结构性改革下,如何打造高效、绿色、环保的农产品市场流通网络,如何维系农业产业链的可持续发展,成为亟待解决的问题。本文在对我国农产品流通产业链绿色治理发展现状及问题分析的基础上,构建绿色治理模型并设计问卷。研究结果表明,生态环境治理、绿色化理念、绿色技术创新、产业链社会责任
[期刊] 财会通讯
[作者]
王欣兰 张超
新能源汽车市场的迅猛发展加速了汽车产业链的变革与重塑,如何通过商业模式创新突破产业链短板,成为业界关注的焦点。文章以比亚迪为例,从全产业链商业模式的视角分析企业价值创造的路径与形成机制,构建了新能源汽车企业全产业链商业模式价值创造的理论框架,对新能源汽车企业全产业链商业模式与价值创造的内在逻辑关系形成新的理论探讨,丰富了全产业链商业模式在价值创造领域的应用研究,为新能源汽车企业价值创造提供有益启示。
[期刊] 中国财政
[作者]
王武洪 乔景平 杨振军 刘小荣
库布齐沙漠是中国第七大沙漠,也是距北京最近的沙漠,总面积约145万公顷。近年来,为打造京津冀沙源治理生态保护圈,国家财政积极支持当地政府和有关部门,动员各方力量植树造林、封沙种草,有效缓解了京津冀地区的沙尘灾害。2013年中央财政安排贴息资金12亿元,支持包括林业龙头企业等各类经济实体带动沙区经济发展的种植业、养殖业以及有利
[期刊] 中国流通经济
[作者]
汪延明
生态治理、绿色化发展理念、产业链社会责任、绿色技术创新能力、绿色文化建设对西南民族地区山地特色农产品流通产业链绿色化治理具有较大的影响。其中,生态治理是前提,绿色技术创新能力培育是充分条件,社会责任、绿色技术、绿色文化、绿色化发展理念促进流通产业链绿色治理;绿色化发展理念、绿色文化传播强化生态环境治理;绿色文化、绿色技术创新能力提升流通产业链社会责任感。西南民族地区应改变发展部门只管经济、环保部门处理污染的对立分权现状,充分发挥市场机制在资源配置方面的基础性作用,将绿色因素与技术研发充分结合,制定绿色发展理念下的环境保护措施,严格产业链的社会责任制度,构建多元化环保系统,规避非绿色发展等。
关键词:
流通产业链 绿色化 绿色技术 绿色文化
[期刊] 企业管理
[作者]
张俊峰 李强
上游"绿色油田"保护碧海蓝天,中游"绿色发电"促进环境友好,下游"绿色炼化"助力治污攻坚,低碳产业贡献清洁能源。中国海洋石油集团有限公司(简称中国海油)深入贯彻绿色发展理念,加快转变发展方式,调整优化产业及产品结构,走出一条具有中国特色的能源企业绿色低碳发展之路,荣获国务院国资委"节能减排突出贡献企业"、联合国全球契约组
[期刊] 开放导报
[作者]
刘绍敏
作为河北的主导产业,钢铁行业具有规模、产能等优势,但在我国钢铁行业发展进入新常态后,也面临着巨大的转型升级压力,构建绿色产业链,实现绿色和可持续发展迫在眉睫。结合调研数据,在对河北钢铁行业产业链绿色发展现状及构建绿色产业链的主要原因进行分析的基础上,本文从发展理念转变、企业整合重组、建立绿色制造体系和循环经济产业链等方面提出了构建绿色产业链的具体对策。
关键词:
钢铁行业 产业链 绿色发展 现状 对策
[期刊] 经济纵横
[作者]
祝国平 焦灵玉 刘星
发展绿色农业是实现农业农村高质量发展的必由之路,而转变农业经营主体生产行为是促进农业绿色发展的关键。本文基于吉林省835户农户的调查数据,利用加权最小二乘模型和中介效应模型分析产业链参与、技术选择与农户绿色生产行为之间的内在联系。结果表明:产业链参与不仅可以直接促进农户实施绿色生产行为,也可以通过技术选择间接促进农户实施绿色生产行为。考虑到我国农户的异质性特征,进一步通过门槛效应估计了农户耕地面积的门槛值,发现随着农户耕地面积的扩大,产业链参与促进农户实施绿色生产行为具有边际递增效应,技术选择促进农户实施绿色生产行为具有边际递减效应。因此,加快现代农业产业体系构建,强化产业链对农户的吸纳作用,提高绿色农业产业链生产化和社会化服务水平,应成为政策选择上的重点。
关键词:
产业链参与 技术选择 农户 绿色生产行为
[期刊] 城市问题
[作者]
刘晓君 贺丽 胡伟 刘梁
梳理了改革开放以来我国促进绿色建筑全产业链发展的国家级政策信息,基于政策措施、政策目标、政策力度和政策作用四个维度建立了政策量化模型,运用力学要素分析方法,分析了政策的作用方向、作用力度和作用对象。结果显示:政策的作用方向均为正向;政策的作用力度日益明显;政策的措施效力从鼓励引导为主逐步转向行政强制为主;政策的目标效力从绿色采购为主逐步转向绿色运营为主;政策从主要作用于采购环节逐步转向运营环节,主要通过运营、开发和设计三个环节直接作用于开发企业。
关键词:
绿色建筑 政策量化 全产业链 力学要素
[期刊] 中国流通经济
[作者]
孔祥忠
随着产业日益向“新”向“绿”转型,产业链绿色转型逐渐成为我国提升产业体系绿色化水平、推动经济社会可持续发展的重要途径。而数字新质生产力借助数字技术,能驱动产业结构深度变革,助推传统产业向高端化、智能化、绿色化方向发展,赋能产业链绿色转型,实现经济发展与环境保护的良性循环。基于2013—2022年我国29个省份(未包含香港、澳门、台湾、西藏、新疆)286个地级及以上城市面板数据,利用基准回归模型、中介效应模型和空间杜宾模型,实证分析数字新质生产力对产业链绿色转型的影响。研究发现,数字新质生产力能够显著推动产业链绿色转型,该结论在经过稳健性和内生性检验后依然成立。数字新质生产力对产业链绿色转型的促进作用具有异质性:从城市类型看,该促进作用在中心城市较强,在外围城市较弱;从数字新质生产力水平看,该促进作用在高分位水平数字新质生产力下最强,在中分位水平数字新质生产力下次之,在低分位水平数字新质生产力下最弱。市场竞争程度在数字新质生产力对产业链绿色转型的影响中具有中介效应,数字新质生产力能够通过提高市场竞争程度促进产业链绿色转型。数字新质生产力对产业链绿色转型的影响具有正向空间溢出效应,数字新质生产力能够突破地域限制,在促进本地区产业链绿色转型的同时,带动周边地区产业链绿色转型。因此,为进一步促进产业链绿色转型,应着力培育数字新质生产力,营造良好市场竞争环境,合理布局数字新质生产力资源,加强区域交流与合作。
[期刊] 建筑经济
[作者]
尤完 刘学之
通过绿色建造产业链上协同影响因素的研究,分析归纳出关键影响因素,运用解释结构模型(ISM)方法分析各影响因素之间的关系,划分影响因素层次,并对各层次影响因素提出针对性的改进策略。
[期刊] 江西财经大学学报
[作者]
张伟 游建民
在世界经济全球化背景下,全球价值链绿色化不断驱动国内产业链绿色低碳化升级。根据产业链演进的驱动要素划分产业链的演进阶段,分析各个阶段产业链的发展模式及其碳排放强度的变动趋势。在此基础上,将产业链绿色低碳化升级置于全球价值链的治理模式中,分析产业链绿色低碳化升级的实现路径和作用机制。结果表明,随着产业链的发展模式发生变化,产业链的碳排放强度不断降低,产业链低碳化升级趋势明显。在全球价值链治理模式下,产业链将会根据不同演进阶段中碳排放变化的趋势、产业链升级轨迹以及产业链治理模式的变化进行低碳化的升级。
[期刊] 经济纵横
[作者]
洪群联
党的二十大报告指出推动经济社会发展绿色化、低碳化是实现高质量发展的关键环节,强调着力提升产业链供应链韧性和安全水平。产业链供应链绿色低碳化转型不仅是我国实现“双碳”目标的必然要求,也是抢抓全球低碳经济发展新机遇、应对新挑战的主动作为,符合提升产业链供应链现代化水平、推动高质量发展的内在逻辑。产业链供应链绿色低碳化是产业链供应链涉及的所有环节、所有主体深入践行绿色发展理念,全面推行低碳运行模式,实现整个产业链供应链体系碳排放持续降低的动态过程。近年来,我国产业链供应链绿色低碳化转型取得明显成效,但存在产业链供应链含“碳”量高、技术创新应用不足、绿色供应链管理水平不高等问题。要立足“双碳”战略要求,遵循产业链供应链发展规律,通过产业产品升级减碳、用能用料源头减碳、技术创新应用减碳、空间优化布局减碳、精细高效管理减碳等多措并举,推动我国产业链供应链绿色低碳化转型。
文献操作()
导出元数据
文献计量分析
导出文件格式:WXtxt
删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