标题
  • 标题
  • 作者
  • 关键词
登 录
当前IP:忘记密码?
年份
2024(3327)
2023(5025)
2022(4511)
2021(4194)
2020(3892)
2019(9277)
2018(9230)
2017(18563)
2016(10379)
2015(11933)
2014(12233)
2013(12374)
2012(11748)
2011(10594)
2010(10757)
2009(10209)
2008(10581)
2007(9693)
2006(8229)
2005(7373)
作者
(31171)
(26403)
(26249)
(25112)
(16698)
(12773)
(12210)
(10352)
(9700)
(9346)
(8805)
(8800)
(8397)
(8293)
(8286)
(8278)
(8187)
(7771)
(7703)
(7665)
(6688)
(6458)
(6452)
(6015)
(5992)
(5956)
(5945)
(5837)
(5348)
(5297)
学科
(47497)
经济(47438)
(31970)
管理(30737)
(26667)
企业(26667)
方法(26637)
数学(24183)
数学方法(24025)
(14966)
(12260)
(10770)
财务(10754)
财务管理(10730)
企业财务(10288)
中国(9739)
(9230)
(9143)
(8706)
贸易(8706)
(8443)
业经(8398)
地方(8147)
农业(7943)
(6837)
(6501)
银行(6481)
(6429)
金融(6427)
(6132)
机构
大学(157830)
学院(156524)
(65987)
经济(64625)
管理(61259)
理学(52868)
理学院(52319)
管理学(51473)
管理学院(51177)
研究(50158)
中国(38508)
(32685)
(31548)
科学(30922)
(28508)
(26482)
财经(25373)
业大(24288)
研究所(23885)
中心(23696)
(23466)
(22970)
农业(22682)
北京(20640)
经济学(20508)
(18974)
财经大学(18874)
经济学院(18787)
师范(18782)
(18510)
基金
项目(99680)
科学(77558)
基金(72390)
研究(71262)
(62670)
国家(62167)
科学基金(52796)
社会(44401)
社会科(42076)
社会科学(42056)
基金项目(38863)
(38766)
自然(34835)
自然科(34014)
自然科学(34000)
自然科学基金(33431)
教育(33330)
(32836)
资助(30523)
编号(29604)
成果(24183)
(23003)
重点(22249)
(20821)
(20241)
科研(19757)
教育部(19617)
课题(19562)
大学(19111)
人文(18964)
期刊
(69790)
经济(69790)
研究(43341)
(27308)
中国(26456)
(25130)
学报(25096)
科学(22041)
管理(19801)
大学(18474)
学学(17514)
农业(16453)
(15110)
金融(15110)
技术(13255)
财经(13214)
教育(12606)
业经(11228)
(11163)
经济研究(11017)
问题(9924)
(9289)
技术经济(8938)
统计(8404)
理论(8342)
财会(8299)
(7830)
(7695)
商业(7643)
实践(7555)
共检索到224640条记录
发布时间倒序
  • 发布时间倒序
  • 相关度优先
文献计量分析
  • 结果分析(前20)
  • 结果分析(前50)
  • 结果分析(前100)
  • 结果分析(前200)
  • 结果分析(前500)
[期刊] 税务与经济(长春税务学院学报)  [作者] 张昌仁  
每股收益作为法律上归属于股东的股利,在企业财务指标体系中是具有简化评价收益状况、引导投资决策的一个核心质量指标。对于每股收益的计算,有两种不同的态度──市场效应态度与稳健态度,其计算原则选择,在其他因素不变的情况下,可由这两种态度对公司产生的收益或成本大小来确立。
[期刊] 财务与会计  [作者] 王雪波  
2006年2月财政部发布了《企业会计准则第34号——每股收益》(以下简称"每股收益准则")。这是我国正式发布的第一个关于每股收益计算的会计准则。中国证监会2007年修订的《公开发行证券公司信息披露编报规则第9号——净资产收益率和每股收益的计算及披露》(以下简称《披露编报规则》),对每股收益的计算披露进行了规范。本文通过对上述两个文件的阐释和按新旧准则计算的每股收益指标的比较,对每股收益指标进行了分析说明,以便投资者能够正确认识该指标,并据其作出正确的判断。
[期刊] 统计与决策  [作者] 张茹萍,徐文学  
[期刊] 财经研究  [作者] 王松年  司胜华  
论每股收益王松年司胜华每股收益(EPS)是指公司的每一普通股在一个会计年度中所赚得的盈余,在公司的报告业绩计量中每股收益被广泛采用。一、每股收益的历史演进披露每股收益信息并进一步形成有关意见或准则是一个逐步演进的历史过程。最初的指导性文件是1958年...
[期刊] 财会月刊  [作者] 刘宏  许慧馨  
企业决定是采取股权融资还是负债融资时,决策的方法之一是每股收益无差别点分析法。本文分析后认为每股收益无差别点分析法存在诸多缺陷,认为企业在决策时不宜单独使用该方法,而应在实际运用时灵活掌握,并辅助其他方法进行综合决策,否则容易导致决策失误。
[期刊] 企业经济  [作者] 黄辉  
并购前后每股收益的变化是并购双方企业都密切关注的重要内容。本文以模型推导和案例计算的方式,从目标企业股票作价的市盈率、并购双方企业利润的差异程度和并购后企业的未来收益增长三方面具体分析了换股并购前后每股收益的差异及其原因,所得结论对于并购中的目标企业选择、股票交换作价谈判等有一定的帮助。
[期刊] 北京工商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  [作者] 胡燕  卢宇琴  
根据财政部发布的《企业会计准则解释第3号》的规定,自2009年开始,上市公司的利润表应在"每股收益"项目下增列"其他综合收益"项目和"综合收益总额"项目,这标志着我国财务报告正式引入了"综合收益"概念。本文选取2009年沪市上市公司为样本,运用事件研究法和价格模型,检验了每股收益和每股综合收益对股票价格的解释程度。实证结果表明,每股收益和每股综合收益均具有信息含量;与每股收益相比,每股综合收益具有增量信息含量,具有更强的预测能力和解释能力,对投资决策更有用。
[期刊] 财务与会计  [作者] 崔刚  
新会计准则《企业会计准则第34号——每股收益》首次对稀释每股收益的计算和列报进行了专门要求。新准则第七条规定,企业存在稀释性潜在普通股的,应当计算稀释每股收益。它和基本每股收益指标一道,不仅要在利润表中单独予以列示,而且还要在附注中披露其分子和分母的计算过程,以及稀释性潜在普通股的有关信息。相对于基本每股收益而言,稀释每股收益更倾向于预测性和决策相关性,借助于表内列示和表外披露,投资者可以根据需要计算出每一种稀释可能性的每股收益的大小,
[期刊] 财会通讯(综合版)  [作者] 高宁会  王安宁  
一、基本每股收益的计算基本每股收益计算公式如下:"基本每股收益=归属于普通股股东的当期净利润÷发行在外普通股的加权平均数";"发行在外普通股加权平均数=期初发行在外普通股股数+当期新发行的普通股股数×已发行时间÷报告期时间-当期回购普通股股数×已回购时间÷报告期时间"。其中,作为权数的已发行时间、
[期刊] 北京工商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  [作者] 欧阳爱平  董巧云  
每股收益是上市公司一项重要的财务指标,是衡量其业绩的基本标准。2006年2月,我国财政部发布了《企业会计准则第34号——每股收益》,这是我国首次发布关于每股收益的会计准则。本文将我国每股收益准则与IAS33和SFAS128进行比较,分析差异及其原因。在此基础上,借鉴国际经验,对我国每股收益准则提出完善建议,以提高我国每股收益指标的信息质量。
[期刊] 会计研究  [作者] 李连华  
每股收益计量模型之修正——兼论每股收益与每股帐面份质的关系李连华每股收益(EPS)是股票上市公司所必须对外进行披露的重要指标之一。对其计量与披露,各国有不同的具体要求,而其中以美国会计原则委员会(APB)的《第15号意见书》(APB.15,1969...
[期刊] 财务与会计  [作者] 高霖宇  张智广  谭红旭  
新三板挂牌会计处理实务中,对于股改前后每股收益计算存在两种计算方式:一是股改前不需要计算并披露每股收益,股改当期按股改折股数计算每股收益;二是股改前需要计算并披露每股收益,股改当期要分段计算每股收益。文章基于具体案例对两种每股收益的计算方式作出分析与讨论,提出第二种方法更符合会计准则的要求,能保证申报财务报表中各年度或期间信息披露格式的一贯性和可比性。
文献操作() 导出元数据 文献计量分析
导出文件格式:WXtxt
作者:
删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