标题
  • 标题
  • 作者
  • 关键词
登 录
当前IP:忘记密码?
年份
2024(4791)
2023(6776)
2022(5672)
2021(5039)
2020(4254)
2019(9306)
2018(8833)
2017(16529)
2016(9212)
2015(9916)
2014(9294)
2013(9247)
2012(8646)
2011(7772)
2010(7563)
2009(6838)
2008(6621)
2007(5780)
2006(5026)
2005(4394)
作者
(31379)
(26074)
(26056)
(24428)
(16562)
(12791)
(11591)
(10356)
(10081)
(9074)
(9018)
(8637)
(8609)
(8392)
(8220)
(8201)
(8066)
(7924)
(7630)
(7501)
(6994)
(6512)
(6250)
(6035)
(5957)
(5731)
(5690)
(5621)
(5367)
(5362)
学科
(33601)
经济(33551)
管理(24750)
(24369)
(18919)
企业(18919)
方法(15871)
数学(14244)
数学方法(14108)
(10138)
(9969)
(9443)
中国(8850)
(8414)
贸易(8413)
(8219)
业经(7528)
农业(6921)
(6264)
技术(5842)
环境(5797)
(5705)
财务(5703)
财务管理(5691)
企业财务(5438)
地方(5301)
(5050)
银行(4984)
(4955)
金融(4955)
机构
大学(135303)
学院(131942)
研究(52609)
(52526)
经济(51609)
管理(46971)
理学(41586)
理学院(41045)
管理学(40096)
管理学院(39899)
(37283)
科学(37090)
中国(36701)
农业(30255)
业大(29712)
(29570)
(29362)
研究所(27656)
中心(22362)
(21724)
农业大学(20206)
(19357)
(19241)
北京(18118)
(18004)
财经(17875)
(17137)
科学院(16842)
(16536)
经济学(16277)
基金
项目(99393)
科学(76289)
基金(73490)
(70211)
国家(69648)
研究(60409)
科学基金(56886)
自然(41069)
自然科(40145)
自然科学(40125)
自然科学基金(39477)
基金项目(39177)
社会(39084)
(38481)
社会科(37031)
社会科学(37020)
(33873)
资助(29725)
教育(26899)
重点(23135)
计划(22675)
(21062)
(20875)
(20867)
科技(20839)
科研(20481)
编号(20465)
创新(19628)
(19231)
(17410)
期刊
(52265)
经济(52265)
学报(36001)
研究(34242)
(32740)
科学(29134)
大学(25546)
学学(24774)
中国(24444)
农业(22056)
管理(16299)
(15541)
(12304)
业大(11373)
(9903)
金融(9903)
经济研究(9594)
农业大学(9302)
林业(9049)
(8852)
教育(8682)
财经(8665)
业经(8408)
科技(8038)
技术(7806)
(7422)
问题(7027)
中国农业(6326)
世界(6278)
(6230)
共检索到187675条记录
发布时间倒序
  • 发布时间倒序
  • 相关度优先
文献计量分析
  • 结果分析(前20)
  • 结果分析(前50)
  • 结果分析(前100)
  • 结果分析(前200)
  • 结果分析(前500)
[期刊] 林业科学研究  [作者] 王笑山  胡新生  王有才  聂军  刘素梅  
在无激素处理的条件下,1.5年生幼龄母株的插穗易于生根,平均生根率达96.0%以上,且发根量大,偏根率低;4.5年生时,插穗生根率极显著低于1.5年生母株,而与8.5年生母株无显著差异;12.5年生母株插穗生根率又极显著低于8.5年生母株。母株年龄与插穗生根率和偏根率分别呈显著的负相关(r=-0.9652)和极显著正相关(r=0.9993),但与生根量和平均最长根长度无显著相关。插穗基部切削方式不同,偏根率有显著的差异,但切削方式不同对生根率无明显的影响。单面切、双面切的插穗,不定根多发生在基部未经切削部位的最下端。基部平切省工省时有利于减少偏根率和提高根系质量,适于日本落叶松半木质化插穗大批...
[期刊] 林业科学研究  [作者] 王建华  孙晓梅  王笑山  徐成立  丁彪  王效东  
系统地研究了全光雾插条件下母株年龄、激素种类及其浓度对日本落叶松半木质化插穗生根的影响,并在此基础上利用隶属函数法对各处理的生根效果进行了综合评价,分别为不同年龄阶段的落叶松扦插选配出最佳激素种(?)及其浓度的处理组合,12.5、8.5 a子代林插穗经最佳组合处理后生根率分别可达78.8%、92.5%,极大地提高了较高年龄日本落叶松扦插繁殖的生根能力。三因素方差分析结果表明,母株年龄(A)、激素种类(B)和激素浓度 (C)对落叶松插穗生根率、生根量和偏根率等生根性状的影响达极显著或显著水平,同时三因素互作效应(A×B× C)反双因素互作效应(A×B、A×C、B×C)对绝大多数性状的影响也很显著...
[期刊] 林业科学  [作者] 王笑山  孙晓梅  齐力旺  王建华  王树仁  
研究了高、中柱式、矮台式整形修剪方法对不同年龄 (2~ 1 0a生 )日本落叶松采穗母株生长、产穗量、插穗生根 (无激素处理 )及 2a生扦插苗生长的影响。结果表明 ,日本落叶松实生幼年母株每年进行整形修剪 ,虽然不能完全抑制老龄化对母株插穗生根的影响 ,但有助于幼化复壮母株组织。未加整形修剪的 1 0a(实际为 9 5a)生树形母株的插穗生根率只有 2 4 8% ,而同龄经不同剪控措施处理的母株插穗生根率可达5 5 2 %~ 81 1 % (平均 64 9% ) ,均极显著地大于对照。整形修剪方式不同 ,对母株生长 (地径 )、产穗量和插穗生根率等的影响不同。高、中柱式母株由于修剪相...
[期刊] 北京林业大学学报  [作者] 刘阳  王力华  张颂云  许思明  
依据扦插生根率的差异 ,探讨了经营措施对日本落叶松插穗适插性能的影响 .分析表明 ,一定量的施肥能够显著改善插穗的生根能力 ,与对照相比可提高生根率 14%~ 37% .生根期间 ,施肥处理的插穗体内N ,P含量较未施肥者有更大的内迁移率 ,推测施肥促进了插穗体内的养分代谢活动 .强度修剪和密度控制不一定增加插穗的总产量 ,但可显著地提高植株中、下层有效穗条 (长度 >15cm ,基径≥ 0 3cm)的数量 .枝条发育在生长季前期主要受修剪的影响 ,后期主要受栽植密度的影响 .通过修剪控制采穗母株的树体高度 ,确定合理的栽植密度是 1 5h(东西向 )× (1 0~ 1 2h) (南北向 )...
[期刊] 林业科学  [作者] 马常耕  王笑山  王建华  王有才  
用12个6.5年生半同胞家系和2个10.5年生杂种群体的140个单株的半木质化插穗在全光自动喷雾装置条件下扦插,研究了生根率,每穗生根数目,最长根的长度,当年插条苗高和根系分布状态(偏向一侧或环基均匀分布)的家系内变异程度,各生根性状间的表型相关关系,遗传力及方差分量等。看到参试14个家系间各生根性状差异显著,但家系内无性系间的差异比家系间更大,由于生根率与其它生根性状相关很强,可把生根率做为主导选择标准。
[期刊] 林业科学  [作者] 王笑山  马常耕  寇金堂  霍忠秀  鲁国林  
研究了日本落叶松采穗园母株高、中柱式,矮台式等3种整形修剪方式,产穗母枝留茬长度,采条时期等对母株生长、新枝萌发生长、穗条产量及插穗生根效果的影响。高、中柱式母株平均产条量显著大于矮台式。与2年生时相比,3年生母株插穗产量增加一倍以上,平均插穗产量分别达到284.6,209.8,135.5根/株。不同整形方式母株3—3.5年生木质化、半木质化插穗生根率无显著差异。用0.005%的IBA溶液处理后生根率可分别达到70.0-77.8%,87.7-90.0%。但高柱式母株上部(110cm—140cm)的插穗生根率显著低于下部(20cm以下),表现出明显的位置效应。从一级侧枝基部全部将其剪除不利于新枝...
[期刊] 北京林业大学学报  [作者] 杨立学  王海南  范晶  
研究了母株年龄、植物生长调节剂与其浓度对俄罗斯大果沙棘嫩枝扦插生根效果的影响。结果表明:所有因素对插穗生根率、生根数与平均根长均影响极显著(P
[期刊] 林业科学研究  [作者] 王笑山  王建华  王有才  董晓光  常贵书  崔振李  
日本落叶松插穗长度对二年生苗生长的影响@王笑山@王建华@王有才@董晓光@常贵书@崔振李¥中国林业科学研究院林业研究所¥辽宁省清原县大孤家林场¥辽宁省清原县林业局世行造林项目办公室日本落叶松,插穗生根率,移植成活率,一级苗产量日本落叶松插穗长度对二年生苗生长...
[期刊] 林业科学研究  [作者] 黄钦才  王笑山  鲁国林  王文锋  许传森  
在日本落叶松2~4年生母株的萌发态硬枝插穗育苗试验中,研究了母株年龄与生根剂对生根的影响。用PL_3、PL_4生根剂对2、3年生母株硬枝插穗处理生根率达96.7%以上。当年移植3.5万株,成活率为97.1%,苗木生长良好。在原插床上继而扦插半木质化嫩枝插穗和带新生长梢的硬枝插穗,生根率也在90%以上,有效地解决了日本落叶松1a内2次育苗新技术。
[期刊] 林业科学研究  [作者] 孙晓梅  韩华  王笑山  谢允慧  
观察了日×长杂种落叶松连续繁殖插穗不定根发育进程,研究了连续繁殖对插穗生根力衰退的阻滞效应,并分析了一轮采穗圃与原株采穗圃插穗不定根发育期内源激素含量的动态变化。结果表明:扦插后13 31 d是愈伤组织形成和不定根原始体分化发育的关键期,此时一轮分生株愈伤组织形成和不定根发育均优于原株。连续繁殖对插穗生根性状有显著作用,尤其是生根率很低的原株,经过一轮繁殖后,生根性状有极显著提高。连续繁殖影响插穗自身激素含量,尤其是IAA,经过一轮繁殖后,含量明显高于原株。从不定根发育过程中激素的动态变化看,一轮分生株插穗(IAA+GA3+ZR)/ABA比值在不定根发育前期明显高于原株,与生根率的变化一致,可...
[期刊] 北京林业大学学报  [作者] 麻文俊  王军辉  张守攻  孙晓梅  赵海祥  宁延龙  
对4个日本落叶松优良无性系(日抚27-3-1、日宽17-3-1、日草82-4-3、日草103-3-1)扦插生根过程中插穗生根性状和插穗内源多酚类物质含量进行了动态分析。结果表明:日本落叶松无性系扦插生根性状存在较大差异,日抚27-3-1和日宽17-3-1较易生根,日草103-3-1和日草82-4-3难生根。插穗内源多酚类物质变化趋势差异较大,总酚酸含量随扦插时间的延长而不断降低,且较易生根的2个无性系插穗内的各种酚类物质含量均低于难生根的2个无性系;其中日抚27-3-1和日宽17-3-1插穗内邻苯二酚、对羟基苯甲酸、阿魏酸、儿茶酸和没食子酸含量都随扦插时间而不断减小,且减小幅度较小;日草82-...
[期刊] 林业科学  [作者] 谭健晖  
以巨尾桉不同年龄母株的插穗为材料,测定其扦插幼林叶片的光合作用、氮代谢、内源保护酶系统以及膜脂反应产物等生理生化指标,研究插条年龄与扦插幼林生理生化间的衰退关系。结果表明:不同插条年龄的叶绿素含量、可溶蛋白质含量、SOD活性、POD活性、CAT活性、MAD含量和PRO含量等7个生理指标均差异显著;叶绿素含量、可溶性蛋白质含量、SOD活性、POD活性、MAD含量和PRO含量能稳定、准确地反映巨尾桉抗衰退的能力;以上6个指标与巨尾桉抗氧化能力具有显著的相关性。其中,叶绿素含量、可溶性蛋白含量、POD活性、SOD活性及PRO含量等5个指标与插穗年龄呈负相关关系,以上指标数值越高,表明抗衰退的能力越弱...
[期刊] 林业科学研究  [作者] 王笑山  郑先武  王建华  许传森  王有才  杨焕君  
对3.5年生日本落叶松采穗园4个家系40株母株生根率、生根量和偏根率遗传变异,不同生根性状间表型相关研究表明,家系间生根率、生根量和偏根率差异尚达不到0.05的显著水平。但不同母株间上述差异均极显著。单株生根率、生根量等的遗传力大于家系,方差分量分别比家系大4~36倍。部分家系生根率与生根量、偏根率之间相关关系紧密程度不同,但生根量与偏根率之间各家系均呈极显著负相关。根据生根率、生根量综合评价结果,按50%入选率对采穗园进行淘汰,或用生根性状优异的母株扦插苗建第二轮采穗园,插穗生根率、生根量比总体利用水平可分别提高20.3%和29.8%,而又不致严重减少采穗园母株的遗传多样性。
[期刊] 福建农林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  [作者] 丁磊   潘丕克   李淳   徐庆祥   姚博   徐阳   刘晴   丁琳琳   张妍  
【目的】探讨间伐方式对日本落叶松人工林生长状况、林下植物多样性及土壤性质的影响,寻找适合构建日本落叶松人工复层林的间伐方式。【方法】对辽东山区34年生日本落叶松人工单层纯林进行均匀间伐(蓄积采伐强度31%)和带状间伐(蓄积采伐强度50%)。以人工更新的红松、水曲柳复层林为研究对象,以日本落叶松人工单层纯林为对照(CK),以均匀间伐为T1处理,以带状间伐为T6处理,比较不同间伐方式对日本落叶松及其更新树种人工林生长状况、林下植物多样性以及土壤理化性质、酶活性的影响。【结果】(1)林分平均胸径和单株材积增长率均随间伐强度的提高而提高;不同处理的林分蓄积量表现为CK>T1>T6;T6处理的地径、树高、冠幅均大于T1处理。(2)T1处理的林下灌木层和草本层植物的物种丰富度(R0)和多样性指数(Shannon-Wiener指数)均提高;T6处理的灌木层Shannon-Wiener指数与CK的差异不显著,但草本层Shannon-Wiener指数有所降低。(3)T1和T6处理均降低了土壤容质量,提高了土壤持水量,T1处理的效果优于T6处理;T1、T6处理均改善了土壤化学性质,提高了土壤酶活性;不同处理土壤有机碳、全氮、铵态氮含量表现为T1>T6>CK;T1、T6处理土壤的pH值,全磷、有效磷含量,脲酶活性均高于CK,但T1、T6处理间差异不显著;不同处理土壤速效钾含量表现为T1>CK>T6;T1处理土壤的全钾含量,多酚氧化酶、碱性磷酸酶活性均大于CK;采用熵权法对经营效果进行综合评价,经营效果的得分排序为T1>T6>CK。【结论】均匀间伐是构建日本落叶松人工复层林较适宜的间伐方式。
[期刊] 北京林业大学学报  [作者] 杨俊明  沈熙环  
为揭示华北落叶松扦插生根能力的遗传变异规律和提高选择利用效率 ,对 4~ 8龄全同胞优良单株、全同胞家系、半同胞优良单株和半同胞家系幼树的嫩枝插条 ,采用自控喷雾进行了扦插试验 .生根率、根重量、根条数和根长度间呈高度遗传相关 ,生根率是反映生根能力高低的主要指标 .生根能力的差异主要受基因加性效应控制 ,对生根能力选择利用效果明显 ,单株选择较家系选择效果好 ,其中以全同胞单株选择利用潜力最大 .采穗母树的生长与生根不相关 ,速生单株的生根能力与家系生根能力也不相关 .在速生全同胞家系中选择生长快、生根能力强的单株 ,进行控制授粉 ,按生根和生长性状进行轮回选择 ,会收到良好的改良效果
文献操作() 导出元数据 文献计量分析
导出文件格式:WXtxt
作者:
删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