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年份
- 2024(5979)
- 2023(8409)
- 2022(7148)
- 2021(6359)
- 2020(5505)
- 2019(12512)
- 2018(12183)
- 2017(23619)
- 2016(12463)
- 2015(13462)
- 2014(13175)
- 2013(12924)
- 2012(12006)
- 2011(10898)
- 2010(11136)
- 2009(10711)
- 2008(10797)
- 2007(9745)
- 2006(8913)
- 2005(8404)
- 学科
- 济(52643)
- 经济(52562)
- 管理(45085)
- 业(39123)
- 企(34237)
- 企业(34237)
- 方法(21064)
- 财(19580)
- 数学(18097)
- 数学方法(17899)
- 制(15201)
- 中国(13285)
- 环境(12677)
- 务(12363)
- 财务(12338)
- 农(12337)
- 财务管理(12314)
- 企业财务(11850)
- 业经(11384)
- 体(11099)
- 划(10004)
- 融(9761)
- 金融(9759)
- 学(9756)
- 银(9283)
- 银行(9270)
- 体制(9234)
- 贸(9105)
- 贸易(9099)
- 易(8874)
- 机构
- 大学(182497)
- 学院(178603)
- 济(80599)
- 经济(79100)
- 管理(68277)
- 研究(61736)
- 理学(58637)
- 理学院(58056)
- 管理学(57167)
- 管理学院(56828)
- 中国(47267)
- 财(42697)
- 京(37687)
- 科学(33420)
- 财经(32893)
- 所(30729)
- 经(29824)
- 江(27712)
- 中心(27518)
- 研究所(27064)
- 经济学(26131)
- 农(25879)
- 财经大学(24564)
- 北京(23679)
- 经济学院(23602)
- 业大(22937)
- 院(22532)
- 范(21416)
- 师范(21218)
- 州(21008)
- 基金
- 项目(116888)
- 科学(94190)
- 基金(88800)
- 研究(86111)
- 家(77001)
- 国家(76433)
- 科学基金(66522)
- 社会(58795)
- 社会科(55997)
- 社会科学(55982)
- 基金项目(46274)
- 省(43336)
- 自然(41611)
- 自然科(40709)
- 自然科学(40697)
- 自然科学基金(39979)
- 教育(39534)
- 划(36876)
- 资助(36076)
- 编号(32513)
- 制(28413)
- 部(27602)
- 成果(27248)
- 重点(26515)
- 国家社会(25764)
- 创(24544)
- 教育部(24473)
- 发(24031)
- 人文(23446)
- 创新(23039)
共检索到281023条记录
发布时间倒序
- 发布时间倒序
- 相关度优先
文献计量分析
- 结果分析(前20)
- 结果分析(前50)
- 结果分析(前100)
- 结果分析(前200)
- 结果分析(前500)
[期刊] 世界经济研究
[作者]
姚大庆
文章在Naughton(2014)提出的概念性框架的基础上,建立了一个企业FDI决策模型,在合理的假定下得到了提高母国环境规制对企业FDI会产生倒U型影响的结论。母国环境规制的加强会产生污染避难所效应和停业效应,两个效应共同作用的结果是母国环境规制对FDI的倒U型影响。文章利用2000~2010年24个国家对中国进行FDI的数据,使用引力方程模型和面板数据分析方法验证了这种倒U型关系的存在。
关键词:
环境规制 外商直接投资 污染避难所效应
[期刊] 经济理论与经济管理
[作者]
曾贤刚
本文基于1998—2008年我国30个省份的面板数据对我国外商直接投资与环境规制之间的关联进行了实证研究。结果表明,环境规制对我国各个地区外商直接投资的流入存在一定的负面影响,但这种影响并不显著;相对而言,经济规模、基础设施状况和外资的集聚效应等对外商直接投资的影响更为显著。而且,环境规制和FDI的格兰杰检验结果表明,环境规制和FDI之间不存在因果关系。因此,可以认为,"污染避难所"假说在中国成立的证据不足。
关键词:
环境规制 外商直接投资 污染避难所
[期刊] 国际经贸探索
[作者]
周力 李静
文章基于美国宇航局社会经济数据与应用中心(SEDAC)提供的2001~2013年中国30个省的PM2.5面板数据,探究了外商直接投资对中国PM2.5空气污染的影响。该文针对"污染避难所"假说进行再检验,研究发现:首先,从全国范围来看,外商直接投资对PM2.5有着显著的正向影响,"污染避难所"假说成立;其次,分区域来看,东部地区外商直接投资对PM2.5的影响显著且程度大,中部和西部地区对PM2.5的影响不显著,FDI对环境的负面效应呈现东高西低的态势;再次,外商直接投资与PM2.5之间不存在内生性,表明外商直接投资对PM2.5仅存在单向影响,这意味着空气污染程度并不左右外商直接投资的区位选择。未...
[期刊] 生态经济
[作者]
冉启英 吴海涛
文章基于"污染避难所"与"污染光环"两种对立假说,分别构建了外商直接投资与工业废水、二氧化硫、固体废弃物排放量的动态面板模型对两种假说进行检验。结果表明,外商直接投资显著促进了三种污染物排放量的上升。从人口城市化、经济城市化、生活环境城市化、生活条件城市化四个维度构建城市化水平评价体系,并运用熵值法对城市化水平进行测算,采用动态门限面板模型研究了不同城市化水平条件下外商直接投资与环境污染之间的非线性关系。结果发现,外商直接投资的污染避难所效应会随城市化水平的上升而减弱;从东、中、西三大区域对污染避难所效应进一步探讨,结果表明东部地区不存在污染避难所效应,中、西部地区总体上污染避难所效应明显。
[期刊] 世界经济研究
[作者]
陈刚
基于1994~2006年省级面板数据,本文考察了FDI竞争与环境规制间的关系。主要结论是:中国的环境规制实际上对FDI的流入产生了显著的抑制效应,在此背景下,地方政府有动机以放松环境管制为手段来吸引更多的FDI流入,这导致中国成为跨国污染企业的"污染避难所";地方政府间的这种"竞争到底"行为根源于中国特有的分权模式,这提醒我们需要重新审视中国式分权对地方政府治理结构的影响。
[期刊] 经济理论与经济管理
[作者]
惠炜 赵国庆
本文在扩展环境库兹涅茨曲线(EKC)方程的基础上,利用2000—2013年间中国30个省、自治区和直辖市的工业废水、工业二氧化硫、工业烟(粉)尘排放量构建环境污染强度、环境规制强度指标,采用面板门槛回归方法,分析环境规制强度对中国各地区环境污染强度的影响以及环境污染避难所假说在中国各地区是否存在。环境规制强度为门槛变量的实证结果表明加强环境规制强度能够显著地降低环境污染强度,中国的外商直接投资和出口贸易所存在的污染避难所效应除了与不同的污染排放物有关以外,还与实行不同环境规制强度的地区有关,且这两者之间并
关键词:
环境规制 污染避难所 面板门槛回归
[期刊] 山西财经大学学报
[作者]
魏玮 毕超
首先构建了一个解释污染避难所效应的理论模型,并提出了若干假设。然后,采用2004年到2008年转移产业中新建企业的面板数据,借助反映企业区位决策的Poisson模型,证实了中国区际产业转移中确实存在污染避难所效应。最后表明,环境规制对重污染型新建企业的影响要大于对轻污染型新建企业的影响,且该影响会随着企业资本密度的提高而降低。此外,环境规制对中部地区的影响要比对西部地区的影响大。
关键词:
区际产业转移 污染避难所效应 环境规制
[期刊] 南开经济研究
[作者]
彭可茂 席利卿 彭开丽
本文利用综合指数方法构建中国农业环境规制强度相对水平指标,援引2000—2011年31个地区的农业相关数据,通过计量模型检验国内各地区的农业环境规制相对差异对主要农业部门投资强度的影响程度,并通过稳健性检验验证了研究结论。结果发现:国内大宗农产品的生产都存在长期递增的稳健的污染避难所效应,饲养业的污染避难所效应强于种植业,且主要部门的效应强弱依次为:肉类产品>奶类产品>蔬菜>油料>糖料。最后在分地区实证的基础上,本文提出了促进各产业未来发展的区域策略。
关键词:
环境规制 污染避难所效应 大宗农产品
[期刊] 经济理论与经济管理
[作者]
惠炜 赵国庆
本文在扩展环境库兹涅茨曲线(EKC)方程的基础上,利用2000—2013年间中国30个省、自治区和直辖市的工业废水、工业二氧化硫、工业烟(粉)尘排放量构建环境污染强度、环境规制强度指标,采用面板门槛回归方法,分析环境规制强度对中国各地区环境污染强度的影响以及环境污染避难所假说在中国各地区是否存在。环境规制强度为门槛变量的实证结果表明加强环境规制强度能够显著地降低环境污染强度,中国的外商直接投资和出口贸易所存在的污染避难所效应除了与不同的污染排放物有关以外,还与实行不同环境规制强度的地区有关,且这两者之间并不存在单一的一致关系。本文还发现中国各地区人均GDP与环境污染之间存在U型关系,虽然目前仍有部分地区的环境污染强度会随地区人均GDP水平的提高而降低,但多数地区处于拐点右侧,因此对环境污染物的强化治理依旧刻不容缓。
关键词:
环境规制 污染避难所 面板门槛回归
[期刊] 审计与经济研究
[作者]
崔到陵
以近年来我国实际利用外资最多的省份——江苏省为案例,分析检验了外国直接投资的"污染避难所假说"。结果显示:(1)环境污染与外国直接投资的格兰杰因果检验的最优滞后期一般不超过2年。(2)尽管地区性环境污染并不完全是由外国直接投资造成的,但环境污染的加重表达了我国环境标准的松弛性信息确已成为外国直接投资进入我国的重要原因之一,从这个意义上讲,"污染避难所假说"是成立的。(3)随着政府"谁污染,谁治理"原则下的污染治理成本由外向内对污染企业收敛力度的不断加大,根据"污染避难所假说"的逻辑,将是否会导致我国利用外国直接投资的总量或增幅减少,尚有待进一步观察和检验。
[期刊] 世界经济研究
[作者]
王军
污染避难所假说是现代国际经济学领域中一个颇受争议的热点问题,本文通过构筑一个一般均衡模型对这一假说进行了剖析。我们首先将外国直接投资和跨境外部性效应等策略变量纳入到一个北南国家的贸易模型中,由此勾勒出外国直接投资和环境污染相互影响的关系,即外国直接投资并不一定造成环境的恶化,相反,在某些特定的条件下,外国直接投资还可能降低东道国的污染物数量,从而对改善环境质量起到积极的推动作用。在此分析的基础上,我们没有找到污染避难所假说成立的理论依据。
关键词:
污染避难所假说 外国直接投资 环境保护
[期刊] 经济问题探索
[作者]
戴嵘 曹建华
现有研究对低碳经济如何影响中国承接国际产业转移的讨论大多为定性分析,缺乏基于经验数据的定量考察。文章利用2002-2012年45个发达和发展中国家及地区的面板数据,从碳排放规制入手,研究了当下全球低碳经济的发展对中国承接国际产业转移的影响。研究发现,发达国家及地区相对中国的碳排放规制加强会促使产业向中国转移,发达国家对华产业转移存在碳排放规制层面的"污染避难所"效应,但这一因素并不是影响发达国家产业转移的主要因素,发展中国家及地区对中国产业转移没有显著受到两者之间的碳排放规制相对力度变动的影响。
[期刊] 生态经济
[作者]
许源 顾海英 钟根元
在低碳经济背景下,节能减排影响了中国碳密集型行业的出口贸易吗?运用引力模型和2000~2010年面板数据,检验了CO2排放强度衡量的环境规制对中国碳密集型行业出口贸易的影响。结论如下:中国环境规制对中国碳密集型行业的出口贸易有着明显的负影响,中国存在显著的污染避难所效应。从单个行业看,除石油加工业外,金属冶炼业、机械设备制造业、化学工业、金属制品业、非金属矿物制品业都受到了较大的负面影响。因此,中国应实行适度严格的环境规制,不能轻易对外承诺较大幅度的碳减排责任;而各行业必须立足长远,加强技术创新,提高国际竞争力。
[期刊] 南方金融
[作者]
潘爽 金铭
推动绿色发展和实体经济“脱虚向实”,是实现高质量发展的两项重要举措。基于A股上市公司样本数据,对环境规制与企业金融化的关系进行实证检验。结果表明:第一,环境规制与企业金融化显著正相关,金融市场的“避难所效应”显著,但这只是一种短期的现象,且主要体现在高污染企业、民营企业、东部和中部地区以及金融发展和市场化水平较高地区的企业当中。第二,“逐利效应”是环境规制促使企业金融化的一个动机,而环境规制带来的企业成本上升、实体投资收益率下降,以及金融资产超额回报等,是金融市场成为“避难所”的诱因,但环境规制对企业长期绩效仍然具有积极影响。第三,金融市场“避难所效应”在高污染且创新不足的企业中更为显著,激励创新是破解推进企业绿色发展和“脱虚向实”之间矛盾的可能解决办法。本文为进一步研究实体经济“脱实向虚”提供了微观证据,有助于理解环境规制下企业应对转型风险的行为决策,拓展了企业金融化影响因素的相关研究。
[期刊] 经济评论
[作者]
侯伟丽 方浪 刘硕
我国地区间经济发展水平不同,环境管制的严格程度也存在差异,这种差异是否吸引污染密集型产业向环境管制较弱的地区转移?本文先从理论上分析了环境管制与产业区际转移间的关系,提出"污染避难所"效应在中国存在的可能性,进而利用1996-2010年间省级面板数据进行实证研究,结果证实了该效应的存在:从总体上看,该效应的显现存在一定的滞后,滞后1期时效应最明显;分时段的分析显示,随着我国环境管制强度整体加强和产业结构变化,"污染避难所"效应增强。同时原有污染密集型产业基础较好、区域市场规模小、经济发展水平较低的地区对污染密集型产业的吸引力加强。
文献操作()
导出元数据
文献计量分析
导出文件格式:WXtxt
删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