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年份
- 2024(11527)
- 2023(16680)
- 2022(14357)
- 2021(13502)
- 2020(11330)
- 2019(26327)
- 2018(25655)
- 2017(50837)
- 2016(27058)
- 2015(30141)
- 2014(30068)
- 2013(29504)
- 2012(27207)
- 2011(24327)
- 2010(24408)
- 2009(22680)
- 2008(21352)
- 2007(18620)
- 2006(16102)
- 2005(14082)
- 学科
- 济(106865)
- 经济(106740)
- 管理(76696)
- 业(75245)
- 企(62688)
- 企业(62688)
- 方法(54107)
- 数学(47894)
- 数学方法(47320)
- 财(28377)
- 中国(27491)
- 农(27463)
- 制(25290)
- 银(25099)
- 银行(24952)
- 行(23532)
- 业经(22480)
- 学(22068)
- 融(21443)
- 金融(21441)
- 贸(19891)
- 贸易(19877)
- 地方(19331)
- 易(19292)
- 务(18671)
- 财务(18598)
- 财务管理(18560)
- 农业(18172)
- 企业财务(17710)
- 理论(17404)
- 机构
- 大学(380737)
- 学院(376340)
- 济(154240)
- 管理(152536)
- 经济(151072)
- 理学(132436)
- 理学院(131043)
- 管理学(128693)
- 管理学院(128015)
- 研究(123468)
- 中国(99325)
- 京(79694)
- 科学(74360)
- 财(71763)
- 农(61644)
- 所(60492)
- 财经(58606)
- 中心(58375)
- 业大(55958)
- 研究所(55248)
- 江(53867)
- 经(53636)
- 北京(49795)
- 农业(48528)
- 经济学(47875)
- 范(47632)
- 师范(47153)
- 院(44826)
- 财经大学(44375)
- 州(44152)
- 基金
- 项目(262465)
- 科学(207335)
- 基金(193616)
- 研究(189520)
- 家(169042)
- 国家(167463)
- 科学基金(144877)
- 社会(120888)
- 社会科(114726)
- 社会科学(114694)
- 基金项目(102369)
- 省(100452)
- 自然(95464)
- 自然科(93326)
- 自然科学(93299)
- 自然科学基金(91634)
- 教育(87486)
- 划(85133)
- 资助(80836)
- 编号(75840)
- 成果(60513)
- 部(58796)
- 重点(58141)
- 创(54528)
- 发(54425)
- 课题(51313)
- 教育部(51005)
- 创新(50887)
- 科研(50803)
- 国家社会(50291)
- 期刊
- 济(158899)
- 经济(158899)
- 研究(112596)
- 中国(66939)
- 学报(60058)
- 科学(55110)
- 管理(54961)
- 财(54770)
- 农(54691)
- 融(49567)
- 金融(49567)
- 大学(46356)
- 学学(43900)
- 教育(37171)
- 农业(35995)
- 技术(31636)
- 财经(29386)
- 经济研究(25771)
- 业经(25042)
- 经(25014)
- 问题(20881)
- 理论(19844)
- 业(18770)
- 实践(18126)
- 践(18126)
- 图书(17649)
- 技术经济(17635)
- 版(17416)
- 科技(17312)
- 统计(16865)
共检索到549976条记录
发布时间倒序
- 发布时间倒序
- 相关度优先
文献计量分析
- 结果分析(前20)
- 结果分析(前50)
- 结果分析(前100)
- 结果分析(前200)
- 结果分析(前500)
[期刊] 国际金融研究
[作者]
鲁明易
本文采用国际清算银行公布的合并银行业统计数据,以金融危机期间14个发达国家银行对38个新兴市场国家或地区的本地本币债权为样本,通过平衡面板数据模型,实证研究了发达国家流动性危机对新兴市场国家外资银行贷款稳定性的影响。结果表明,母行"去杠杆化"的行为和风险厌恶程度的提高会导致外资银行减少贷款供给,但是母行在东道国本地化经营程度的提高有助于减少信贷收缩的程度。
[期刊] 经济经纬
[作者]
马宇 王红平
选取61个新兴市场国家从1990年到2014年的面板数据,利用Probit模型实证研究新兴市场国家资本流动突停对银行危机的影响。将资本突停界定为三个方面:流入驱动型资本突停、流出驱动型资本突停、净流入型资本突停。针对这三个方面分别研究了资本突停对银行危机的影响。实证结果表明在新兴市场国家流出驱动型资本突停对银行危机的影响不显著;流入驱动型资本突停会显著增加银行危机爆发的概率;净流入型资本突停会增加银行危机爆发的概率。在实证分析基础上得出政策启示,即增加对资本流动突停的监控,防止资本突停造成银行危机。
关键词:
资本突停 银行危机 Probit模型
[期刊] 财贸经济
[作者]
吴卫星 蒋涛
在"一带一路"背景下,不仅我国制造业企业面临着"走出去",我国商业银行等金融机构同样面临着"走出去"。"一带一路"沿线国家多数为新兴经济体和发展中国家,通过对新兴市场银团贷款特征的研究可以为我国商业银行"走出去"提供借鉴。基于此,本文利用汤森路透Dealscan数据库公布的1989-2015年中国、巴西、印度、印度尼西亚、马来西亚、墨西哥、俄罗斯、南非、泰国、菲律宾10个新兴市场国家企业的银团贷款数据,分析了外资银行牵头对银团贷款利率的影响机制。研究结果表明,在新兴市场企业银团贷款中,外资银行牵头会显著降
关键词:
外资银行 贷款利率 银团贷款 新兴市场
[期刊] 财贸经济
[作者]
吴卫星 蒋涛
在"一带一路"背景下,不仅我国制造业企业面临着"走出去",我国商业银行等金融机构同样面临着"走出去"。"一带一路"沿线国家多数为新兴经济体和发展中国家,通过对新兴市场银团贷款特征的研究可以为我国商业银行"走出去"提供借鉴。基于此,本文利用汤森路透Dealscan数据库公布的1989-2015年中国、巴西、印度、印度尼西亚、马来西亚、墨西哥、俄罗斯、南非、泰国、菲律宾10个新兴市场国家企业的银团贷款数据,分析了外资银行牵头对银团贷款利率的影响机制。研究结果表明,在新兴市场企业银团贷款中,外资银行牵头会显著降低银团贷款利率。对此,本文从银行竞争力视角为外资银行贷款利率更低提供了解释。进一步分析发现,银行使用本国货币会显著影响外资银行贷款利率。
关键词:
外资银行 贷款利率 银团贷款 新兴市场
[期刊] 宏观经济研究
[作者]
刘朝阳 安亚人
以全球范围内44个国家及地区的数据为基础,文章系统考察了信贷扩张、股票市场价格波动在系统性银行危机中的作用和实现方式。文章研究表明:危机前宽松的货币政策与金融自由化是信贷扩张的深层次原因,而由于信贷扩张而引致其后资产价格剧烈波动是系统性银行危机爆发的直接诱因。基于此,文章提出宏观层面"逆周期"稳定金融市场的金融监管策略。
[期刊] 金融评论
[作者]
马泽昊 廖慧 刘奕辰
本文基于符号限定的SVAR模型,考察了全球金融危机下贷款供给冲击对于我国宏观经济变量的影响。研究表明:贷款供给冲击和总需求冲击对于贷款规模的影响非常显著,并且持续时间较长;货币政策冲击和总供给冲击对于贷款规模的影响相对较短暂;在同为一个标准差的负向冲击下,贷款供给冲击、总需求冲击和总供给冲击对于实际GDP的负向影响非常显著,并且持续时间较长;货币政策冲击对于实际GDP的负向影响较短,但波动影响较大;贷款供给冲击对于实际GDP波动的解释力度约为15%,货币政策冲击是造成实际GDP波动的最主要的冲击,其解释力
[期刊] 云南财经大学学报
[作者]
傅章彦
以8个亚洲新兴市场国家为样本,就外资银行进入对国内金融市场信贷资金供应的数量和质量的影响进行实证研究,发现外资银行的进入并不会对东道国国内信贷资金供给数量的增加产生正面影响,但有利于信贷资金质量和金融稳定性的提高。就中国目前情况而言,外资银行进入不仅不会对中央银行的货币政策产生不利影响,而且有利于提高信贷资金配置效率,从长远看有利于中国金融发展水平的提高。
关键词:
外资银行 信贷资金供给 金融发展
[期刊] 经济学家
[作者]
马宇 王庆立 王竹芹
本文利用72个新兴市场国家(地区)1981年到2014年的年度数据,通过Probit模型进行实证分析,结果发现:第一,在新兴市场国家(地区),银行危机与货币危机互为因果,存在共生关系;第二,对于新兴市场国家(地区)来说,无论是银行危机还是货币危机,都受美元指数变化的显著影响,即美元指数上涨是新兴市场国家(地区)爆发银行危机和货币危机的重要因素;第三,美元指数、美国利率和美国金融风险因素是新兴市场国家(地区)爆发共生危机的主导因素。因此,新兴市场国家(地区)如果要防范共生危机,必须关注美元等国际因素。
关键词:
银行危机 货币危机 共生危机 美元指数
[期刊] 国际金融研究
[作者]
尹雷 卞志村
本文选用51个国家1973-2005年间数据,基于国际层面,对存款保险制度下利率市场化与银行危机之间的关系进行实证研究。结果表明,利率市场化会加剧银行危机的发生概率,但存款保险制度建立可弱化利率市场化的危机效应,并维护利率市场化后的金融稳定。存款保险制度的危机弱化效果在不同发展阶段国家之间存在差异,其为利率市场化“保驾护航”的效果在发达国家不显著,但在欠发达国家显著。研究进一步发现,制度内容设计影响了存款保险制度的“保驾护航”效果。本文的结论启示我们,中国需进一步健全金融安全网,完善存款保险制度职能,为利率市场化的下一步推进创造环境和条件;与此同时,中国要警惕利率市场化“单兵推进”带来的风险,...
关键词:
利率市场化 存款保险制度 危机效应
[期刊] 金融研究
[作者]
毛泽盛 吴洁 刘敏楼
随着中国金融业对外开放的纵深发展,外资银行日益成为中国信贷市场上的一股重要力量,其信贷也开始影响中国的信贷供给。本文研究表明:外资银行虽然对中国国内信贷供给没有显著影响,但对企业信贷存在显著影响,两者具有二次函数关系,可用"U"型曲线加以描述。为应对当前外资银行信贷扩张带来的信贷收缩,本文建议大力发展直接融资市场。
关键词:
外资银行 企业信贷 国内信贷
[期刊] 国际经贸探索
[作者]
辛兵海 陶江
基于2001年至2009年我国148家金融机构的面板数据,文章实证分析了金融危机期间中资银行与在华外资银行之间的信贷行为差异,以及影响信贷行为差异的因素。结论发现,与中资银行相比,在华外资银行在金融危机期间信贷收缩更多;相对于其他类型银行而言,国有控股银行在危机期间表现出更强的逆周期性;在华外资银行在集团中的重要性越弱,其信贷收缩程度越强;与其它在华外资银行相比,母行位于美国的外资银行,其信贷收缩效应更强烈;母行的资本储备、流动性和融资能力差异,解释了在华外资银行与中资银行在金融危机中的信贷行为差异。
关键词:
金融危机 信贷增长 外资银行
[期刊] 会计之友
[作者]
刘青
文章通过运用经济计量模型中的向量自回归模型检验2009年1月到2012年3月的月度数据来研究后金融危机以来我国股票市场与银行信贷的关联性,在格兰杰因果关系检验的基础上进行脉冲响应函数分析及方差分解的操作。检验结果表明后金融危机时期我国股票市场与银行信贷相互关联性程度较小,各自的预测效果不明显。针对实证结果提出我国股市要加强政策制度的监管与执行、不断进行金融创新的政策建议,以期我国金融市场稳定、健康、持续发展。
[期刊] 上海金融
[作者]
王刚
流动性监管是外资银行审慎监管制度体系顺利运行的前提与基础,本文通过对比我国和银行业发达国家银行法中有关外资银行流动性监管规定,指出主要应从以下几方面完善流动性监管制度体系,一是加快金融市场的发展,通过多种途径增加流动性供给;二是应根据外资银行法律地位的不同,在与外资银行母国签订双边监管合作协议的框架下,对外资银行子行、合资银行和分行提出不同的监管资本充足率要求;三是构建定性分析与定量考核相结合、以流动性比例监管为主体、银行期限缺口管理为补充的二元制流动性监管体系。
关键词:
外资银行 流动性 银行监管
[期刊] 南开经济研究
[作者]
张荔 张蓉
20世纪90年代以来,外资银行在新兴市场国家银行体系中的重要性不断提高。外资银行的进入能否改善东道国银行体系的效率是学界非常关注的问题。鉴于此,本文专门针对新兴市场国家的经验情况展开分析,认为外资银行对东道国银行体系效率的改善有赖于有效竞争的环境,并受到一定的约束条件和传导路径的限制。东道国金融发展的深度、金融监管的水平、外资银行的数量及经营管理水平等都会对其银行体系效率的改进产生重要影响。通过截面数据分析,本文提出了新兴市场国家在外资银行大举进入的情况下,如何改进本国银行体系效率的相关政策主张。
[期刊] 经济与管理研究
[作者]
张蓉
20世纪80年代以来,金融自由化、国际化与一体化风靡新兴市场国家,大量资金实力雄厚的外资银行的进入,使得这些国家的银行和金融市场面临一个更加复杂多变的宏观经济环境。本文即针对外资银行进入与东道国银行体系的稳定性问题展开理论与实证的分析。最终得出结论:外资银行的竞争对本国银行体系稳定性增强的正面效应是受到一系列约束条件限制的。本国的政府监管水平、监管质量、公共治理能力等,将是维持本国银行体系稳定的重要保障。
关键词:
外资银行 竞争 稳定
文献操作()
导出元数据
文献计量分析
导出文件格式:WXtxt
删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