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年份
- 2024(10639)
- 2023(14977)
- 2022(12208)
- 2021(11046)
- 2020(9357)
- 2019(20709)
- 2018(20564)
- 2017(39365)
- 2016(21446)
- 2015(23903)
- 2014(23555)
- 2013(22732)
- 2012(20294)
- 2011(17916)
- 2010(18420)
- 2009(17848)
- 2008(17493)
- 2007(15758)
- 2006(14179)
- 2005(13402)
- 学科
- 业(90211)
- 济(88311)
- 经济(88175)
- 企(82695)
- 企业(82695)
- 管理(81705)
- 方法(34462)
- 财(31917)
- 业经(31406)
- 农(29279)
- 数学(25372)
- 数学方法(25072)
- 中国(23942)
- 制(23190)
- 务(22887)
- 财务(22844)
- 财务管理(22817)
- 企业财务(21624)
- 农业(20420)
- 技术(18937)
- 划(17793)
- 体(17671)
- 理论(17318)
- 策(16616)
- 贸(16571)
- 和(16566)
- 贸易(16562)
- 环境(16384)
- 易(16156)
- 地方(15419)
- 机构
- 学院(304334)
- 大学(297106)
- 济(128844)
- 经济(126344)
- 管理(119634)
- 理学(101998)
- 理学院(101036)
- 管理学(99553)
- 管理学院(99009)
- 研究(97003)
- 中国(77849)
- 财(64629)
- 京(61850)
- 科学(55315)
- 财经(49986)
- 所(47898)
- 农(47787)
- 江(47402)
- 经(45245)
- 中心(44370)
- 研究所(42629)
- 业大(40912)
- 经济学(38888)
- 北京(38504)
- 州(37335)
- 农业(37146)
- 财经大学(36686)
- 范(36228)
- 师范(35870)
- 院(35305)
- 基金
- 项目(194697)
- 科学(155634)
- 研究(147075)
- 基金(142046)
- 家(121784)
- 国家(120673)
- 科学基金(105783)
- 社会(95930)
- 社会科(90953)
- 社会科学(90932)
- 省(77308)
- 基金项目(74707)
- 教育(67390)
- 自然(66119)
- 自然科(64608)
- 自然科学(64594)
- 自然科学基金(63473)
- 划(63077)
- 编号(59946)
- 资助(57103)
- 成果(48320)
- 创(43707)
- 重点(43685)
- 部(43203)
- 发(42100)
- 制(41919)
- 课题(41460)
- 业(40494)
- 创新(40096)
- 国家社会(39824)
- 期刊
- 济(151867)
- 经济(151867)
- 研究(91507)
- 中国(62123)
- 财(54477)
- 管理(50721)
- 农(46171)
- 科学(40225)
- 学报(39966)
- 大学(31998)
- 农业(31444)
- 教育(31194)
- 融(31074)
- 金融(31074)
- 学学(30439)
- 技术(28117)
- 业经(27147)
- 财经(25361)
- 经济研究(23788)
- 经(21939)
- 问题(20044)
- 业(18817)
- 贸(17096)
- 国际(16336)
- 技术经济(16102)
- 财会(15720)
- 世界(15689)
- 现代(15392)
- 商业(14723)
- 会计(14042)
共检索到467998条记录
发布时间倒序
- 发布时间倒序
- 相关度优先
文献计量分析
- 结果分析(前20)
- 结果分析(前50)
- 结果分析(前100)
- 结果分析(前200)
- 结果分析(前500)
[期刊] 经济管理
[作者]
吴先明 胡翠平
主流的对外直接投资理论在解释中国企业国际化行为方面存在一定局限。本文从后发企业视角,系统分析了中国企业国际化动因与区位选择的内在机制,并考察了东道国制度环境的调节作用。本文选取2003—2012年10年间中国对101个国家(地区)的直接投资及相关数据进行实证检验,发现我国企业对外直接投资具有显著的市场寻求、自然资源寻求和效率寻求动因,但战略资产寻求动因表现不显著;东道国制度环境对市场寻求型对外直接投资有积极的促进作用,而对效率寻求型对外直接投资有反向调节作用。这些发现不仅可以增进人们对后发企业国际化行为的理解,而且可以为正在展开的中国企业国际化实践提供决策参考。
[期刊] 经济问题探索
[作者]
刘敏 刘金山 李雨培
从制度视角研究中国OFDI(对外直接投资)区位选择已成为当前研究热点,但许多研究尚不全面和深入。本文基于中国2003-2014年中国对全球119个国家和地区的OFDI流量数据,用Heckman两阶段模型和投资引力模型,把母国投资动机和东道国制度相结合,共同研究东道国制度和双边制度距离对中国OFDI以及不同投资动机OFDI投资选择和投资规模的影响。研究表明:(1)东道国政治制度对中国OFDI投资选择和规模影响不显著;东道国经济制度对中国OFDI投资规模有显著正向影响;东道国文化制度对中国OFDI投资选择有显著正向影响。(2)三种制度距离绝对值对中国OFDI投资规模影响显著为正,中国OFDI呈现出...
[期刊] 经济问题探索
[作者]
钞鹏
国际影响力作为一国综合国力的外在体现,能够深刻地影响该国国家利益的获取。以跨国公司为代表的国际化企业能够在全球范围内从事资源配置活动,客观上成为国际联系的桥梁,在一定程度上反映着母国在相关国际领域中的影响力。因此,西方发达国家和新兴市场国家都大力推动本国企业国际化,以和平的方式获取各种战略性资源、先进技术和国际市场,维持本国的可持续发展,进而提升本国的国际影响力。
关键词:
企业国际化 国际影响力 国家利益
[期刊] 国际贸易问题
[作者]
冀相豹 葛顺奇
本文基于由《中国工业企业数据库》和《境外投资企业(机构)名录》合成的全新数据集,以制度经济学为理论基础,从微观企业层面实证分析了母国制度环境对中国OFDI的影响。研究结果表明:除企业的新产品研发能力、融资约束程度、出口强度、员工福利水平以及所有制类型等因素外,母国制度环境也是影响中国OFDI的重要因素。首先,中国OFDI对母国制度环境具有显著的依赖性,母国制度环境是促进中国OFDI迅速发展的主要因素之一;其次,国内地区间制度环境的差异是影响地区间OFDI差异的主要因素之一,东部地区的制度环境对OFDI的促进作用要明显高于中西部地区。
关键词:
母国制度环境 OFDI 地区差异
[期刊] 统计与决策
[作者]
朱弘一
文章以中国上市企业为样本,首次探讨了中国上市"天生国际化"企业的动态能力特征和经营绩效。通过回顾和总结前人关于"天生国际化"企业的研究成果以及跨国经营理论基础,构建了研究我国上市"天生国际化"企业的理论框架。实证研究发现:我国的上市"天生国际化"企业具备了更好的盈利能力。进一步研究发现,国际化程度更高的"天生国际化"企业相对于国际化程度偏低的"天生国际化"企业并没有明显的竞争优势。
[期刊] 统计与决策
[作者]
朱弘一
文章以中国上市企业为样本,首次探讨了中国上市"天生国际化"企业的动态能力特征和经营绩效。通过回顾和总结前人关于"天生国际化"企业的研究成果以及跨国经营理论基础,构建了研究我国上市"天生国际化"企业的理论框架。实证研究发现:我国的上市"天生国际化"企业具备了更好的盈利能力。进一步研究发现,国际化程度更高的"天生国际化"企业相对于国际化程度偏低的"天生国际化"企业并没有明显的竞争优势。
[期刊] 外国经济与管理
[作者]
钟筱彤 周连喜 罗慧颖
母国要素是"天生全球化"现象的主要前因,也可视为新创企业国际化的优势来源。基于母国要素在新创企业国际化研究领域的重要地位,本研究首先从网络、产业和制度三大理论视角出发,系统地梳理了母国要素对新创企业国际化的影响;进而总结了母国要素的作用机制,即逃离机制、能力构建机制和组织学习机制,并发现母国要素是新创企业国际化的驱动力与能力来源之一;最后,本文通过对母国要素类型和作用机制的总结和评述,提出了未来的研究方向,以期为后续相关研究提供参考。
关键词:
新创企业 国际化 母国要素
[期刊] 现代管理科学
[作者]
柳卸林 朱嵩嵩 吕萍 吴铃琳
近几年中国企业加快了"走出去"的步伐,在国际并购交易中频频博得全球瞩目。对于中国企业海外直接投资进入模式选择的影响因素已有很多研究,但是尚未有研究系统地从母国制度视角分析中国哪些制度因素对企业进入模式的选择有影响。文章在进入模式领域既有文献的基础上,将母国视角与制度因素结合起来,建立了完整的母国制度因素对进入模式选择影响的分析框架。
关键词:
进入模式 中国 母国因素 制度理论
[期刊] 商业经济与管理
[作者]
李向荣
公司治理作为一种制度安排存在于特定的制度环境中,其治理模式的选择一般要受到制度环境的制约,有效的治理模式应该与制度环境相兼容。文章探讨了制度环境与治理模式之间的相关性,分析了制度环境约束下的国有企业的资本结构和多元目标对其治理效率的影响,并在此基础上提出了一个可供学术界进一步研究的国有企业治理的权变模式。
关键词:
国有企业 制度环境 治理模式 权变模式
[期刊] 管理评论
[作者]
王益民 王友春
中国企业“走出去”实现国际化扩张、获取海外资源过程中,面临着多重制度嵌入以及相应的制度压力。基于全球合法性构建的战略考虑,企业会选择母国社会责任脱耦(即企业社会责任实践(“做”)与社会责任报告(“说”)不一致)回应母国和东道国制度逻辑冲突。文章基于制度逻辑视角,利用2011—2018年中国上市公司研究样本数据,分析了国际化程度对于母国社会责任脱耦的影响,检验了行业竞争压力和制度差距的调节作用。实证结果发现:(1)随着国际化程度加强,企业在母国市场的反应性社会责任脱耦减弱,而战略性社会责任脱耦加强;(2)行业竞争压力削弱了国际化程度和母国反应性社会责任脱耦的负向关系,而对国际化程度和母国战略性社会责任脱耦的正向关系具有强化作用;(3)制度逆差对于国际化程度和母国反应性社会责任脱耦关系具有负向调节作用。研究结论为新兴经济体企业如何通过社会责任战略回应国际化的复杂制度压力和合法性要求提供了经验借鉴。
[期刊] 统计与决策
[作者]
兰梓睿 孙振清 靖富营
文章在碳排放限额背景下构建了成本最小化模型,并且在此基础上提出相对应的网络流问题,分析得到包括最小成本解等在内的特性,不仅进一步建立了再生集合,而且设计出此研究方向的动态规划方法从而寻找到预测时阈。借助数值仿真方法分析得到多种因素影响了碳排放限额政策背景下的预测时域,并得到在碳排放限额背景下高碳企业当前的生产决策受到今后成本等因素的影响,因此碳排放高的企业在生产决策时取得最优而合理的决策结果,必须综合参考各种影响因素。
关键词:
碳排放 预测时阈 动态批量 前向算法
[期刊] 经济管理
[作者]
高向飞 邹国庆
以往关于组织间关系网络与企业技术创新的研究大多专注于组织所嵌入的社会网络之资本属性,而忽略了其制度属性的功效。本文从制度与演化的视角考察组织间关系网络对企业技术创新的影响与作用机制,将不同形态的社会网络对企业技术创新的影响统一到以制度转型为宏观背景的比较静态分析框架中,并进一步通过构建动态环境下的企业创新选择模型来揭示制度、社会文化与企业技术创新的演化关联机制。分析结论认为,正式制度与社会文化的差异是制度转型各阶段中企业技术创新差异的根源,而二者的协同演化机制则是制度转型不同阶段间顺利过渡的关键。
[期刊] 科技进步与对策
[作者]
姜丽群 郭昕 袁梓晋
在国际形势复杂多变、新冠肺炎疫情肆虐的全球背景下,我国跨国公司国际化创新发展需要国内创新资源支撑,但当前研究主要关注国际创新资源对跨国企业国际化创新的影响。基于国际化创新内外双循环格局,选取2010—2019年我国电子信息产业上市公司为研究样本,通过Tobit回归探究母国企业创新网络对国际化创新绩效的影响,结果表明,母国企业创新网络规模正向影响国际化创新,而高管国际化和企业数字化具有正向调节作用。结论对我国跨国企业利用国内技术创新资源构建国际化创新双循环格局具有重要现实意义:一是在宏观政策上,政府要加强国内创新网络建设以支撑企业国际化创新发展;二是在跨国企业内部,要重视国际化人才引进和企业内部数字化建设,通过积累国际化创新人力资源促进国际创新资源吸收,并为创新效率提升奠定数字化基础。
[期刊] 科技管理研究
[作者]
董俊武 王研 涂智雅
目前对企业国际化通过何种组织学习机制作用于创新绩效需要进一步明确,同时国际化影响创新绩效的外部情境条件需要进一步揭示。因此,基于组织学习理论与知识基础观,引入双元知识搜索(包括本地搜索和跨界搜索)作为中介变量、母国市场竞争程度作为调节变量,构建“国际化程度—知识搜索—创新绩效”的理论逻辑,以2002—2020年中国A股的977家制造业上市公司为样本,实证检验企业国际化程度对创新绩效的影响,以及知识搜索与母国市场竞争程度在其中的中介作用和调节作用。结果表明:企业国际化程度对创新绩效呈倒“U”型影响,同时对本地搜索和跨界搜索都有显著正向影响;本地搜索对创新绩效有正向影响,但跨界搜索对创新绩效呈倒“U”型影响,当跨界搜索达到199.29时,企业继续扩展自己的知识边界会负向影响创新绩效,而知识搜索在国际化程度和创新绩效之间起有效中介作用;母国市场竞争程度在国际化程度和知识搜索之间起到正向调节作用。基于此,建议企业综合运用各种管理激励方法不断降低知识转移成本、促进知识搜索,同时根据市场竞争强度的变化调整知识搜索策略,及时进行知识创建和重组,进而提升创新绩效。
文献操作()
导出元数据
文献计量分析
导出文件格式:WXtxt
删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