标题
  • 标题
  • 作者
  • 关键词
登 录
当前IP:忘记密码?
年份
2024(6599)
2023(9313)
2022(7616)
2021(7056)
2020(5827)
2019(13101)
2018(12744)
2017(22925)
2016(13561)
2015(15030)
2014(14688)
2013(13126)
2012(12075)
2011(10933)
2010(10737)
2009(9341)
2008(8998)
2007(7897)
2006(6737)
2005(5729)
作者
(35821)
(29786)
(29748)
(28315)
(19032)
(14519)
(13533)
(11665)
(11582)
(10460)
(10106)
(10062)
(9462)
(9360)
(9337)
(9199)
(9087)
(8891)
(8826)
(8554)
(7620)
(7286)
(7254)
(6816)
(6720)
(6610)
(6602)
(6547)
(5977)
(5875)
学科
(48868)
经济(48816)
管理(33401)
(31999)
方法(28458)
数学(26592)
数学方法(26427)
(24838)
企业(24838)
教育(18909)
中国(17991)
(13862)
(12270)
(10434)
贸易(10434)
(10352)
(10173)
业经(9607)
技术(9351)
理论(8820)
(8773)
财务(8769)
财务管理(8757)
农业(8551)
企业财务(8438)
地方(7416)
(6981)
(6807)
金融(6807)
产业(6714)
机构
大学(183988)
学院(176658)
(68997)
经济(67762)
管理(65054)
研究(60482)
理学(58379)
理学院(57687)
管理学(56663)
管理学院(56331)
(38262)
中国(38154)
科学(36032)
(31362)
(31131)
师范(30806)
(30617)
教育(30364)
(29158)
业大(28254)
中心(27381)
研究所(27032)
财经(25954)
师范大学(25703)
(25360)
农业(25110)
(24082)
北京(23947)
经济学(22652)
(21624)
基金
项目(127702)
科学(103216)
研究(94280)
基金(93771)
(82893)
国家(82095)
科学基金(70193)
社会(61436)
社会科(58352)
社会科学(58341)
教育(51563)
(49534)
基金项目(49523)
自然(45050)
(44688)
自然科(44138)
自然科学(44126)
自然科学基金(43405)
编号(38049)
资助(37177)
成果(31784)
(30837)
重点(30297)
课题(28349)
(27555)
(27511)
教育部(27487)
国家社会(25818)
创新(25478)
人文(25317)
期刊
(60581)
经济(60581)
研究(56440)
教育(47096)
中国(37090)
学报(31257)
科学(25969)
(25484)
大学(24432)
(22577)
学学(21818)
管理(19948)
农业(17172)
技术(16092)
财经(13315)
(12902)
金融(12902)
经济研究(11493)
(11316)
职业(11221)
业经(9816)
(9585)
问题(8623)
(8191)
统计(8013)
商业(7883)
(7825)
业大(7743)
(7565)
(7561)
共检索到247473条记录
发布时间倒序
  • 发布时间倒序
  • 相关度优先
文献计量分析
  • 结果分析(前20)
  • 结果分析(前50)
  • 结果分析(前100)
  • 结果分析(前200)
  • 结果分析(前500)
[期刊] 教育与经济  [作者] 仇焕广  靖骐亦  
本文利用CFPS2014数据考察了母亲嫁妆价值对家庭中子女参与课外教育的支出及辅导类别选择的影响。通过OLS回归和Logit模型回归我们发现,较高的母亲嫁妆价值会使子女课外教育开支显著提高,通过比较标准化回归系数发现,母亲嫁妆的影响效果大于家庭人均收入和住房价值所带来的影响,并且其影响效果在不同群体间存在差异,对男孩的影响大于女孩,对乡村家庭的影响大于城镇家庭。此外,较高的母亲嫁妆价值使得子女参与课外才艺培养类辅导班的概率显著提高。借助Heckman样本选择模型进行进一步检验发现,本研究的样本选择偏误问题并不严重,回归结果可以认为是一致有效的。
[期刊] 南方经济  [作者] 刘诗羽   罗必良  
陪读作为农民家庭帮助幼年子女获得更优教育机会的教育风险投资,将大量年轻母亲束缚在家庭中,使其承受着剧增的子女教养负担,从而抑制了其多孩生育意愿。文章基于农民家庭教育投资策略变迁的视角,利用CFPS数据实证考察陪读行为对农村母亲生育意愿的影响及其作用机制。研究结果表明:(1)陪读显著抑制了农村陪读母亲的多孩生育意愿。有陪读经历的农村母亲,其生育孩子的期望数量明显少于没有陪读经历的农村母亲,且其结果具有稳健性。(2)机制分析发现,农村母亲在陪读过程中的“密集母职”实践引致其精神压力的增大,显著抑制了其多孩生育意愿。(3)进一步证据表明,陪读对农村母亲生育意愿的负向影响存在溢出效应,即对于没有选择陪读的农村已婚育龄女性来说,其生育意愿会受到同村陪读母亲经历的负向影响。(4)异质性分析发现,不论子女在何地学校就读,陪读对农村母亲生育意愿的抑制作用具有普遍性。由此,提高农民生育意愿的关键,在于保障城乡教育资源均衡配置,推动教育责任回归学校,减轻农民家庭子女教育负担,并警惕农村社会互动的消极效应。
[期刊] 贵州财经大学学报  [作者] 张杰  
教育是实现阶层流动的可行途径,教育机会的分布与父母的相对收入水平紧密相关。利用2010~2016年的CFPS调查数据,考察父母相对剥夺感对子女教育机会的影响效应。研究表明:(1)父母相对剥夺感对子女教育机会存在显著的抑制作用;此外,父母的年龄、户口、教育、婚姻状态、健康状态,孩子的年龄、户口,及家庭的教育支出、家庭规模等因素均对子女教育机会有显著影响。(2)区分父母户籍后来看,农村户籍的父母相对剥夺感对子女教育机会的作用显著为负,非农户籍的作用则不明显。(3)依据子女性别分样本的回归结果表明,相较于女孩,父母相对剥夺感对男孩的影响效应略大。(4)纵观子女学龄阶段,父母相对剥夺感对子女教育机会的影响随子女学龄阶段的增长呈显著"U"型特征,具体表现为:学前教育阶段<高等教育阶段<高中教育阶段,在义务教育阶段并不显著。进一步利用PSM方法,在考虑了选择偏差后,结论依旧稳健。
[期刊] 中央财经大学学报  [作者] 康传坤   付正鑫  
本文使用中国家庭追踪调查(CFPS)2014—2018年三期面板数据,考察了母亲加班对儿童健康的影响。研究发现,母亲加班会使儿童健康状况变差,在进行稳健性检验并利用工具变量缓解内生性问题后,结果依然稳健。异质性分析发现,母亲加班对女孩、学龄前儿童、城市儿童以及由母亲照料的儿童健康的负面影响更明显。考虑到母亲面临的工作-家庭冲突,我们既要保障女性的合法工作权益,同时还要兼顾女性的家庭责任,因而需要为女性创造友好型工作环境和家庭生活环境。同时,重视家庭照料的基础地位并鼓励父亲积极参与到儿童照料中来,以减少女性的后顾之忧。
[期刊] 经济研究  [作者] 刘靖  
中国农村女性参与非农就业的比例显著提高,对于增进家庭收入、减少贫困起到了积极的作用。但从女性在家庭中的双重身份——挣取收入者和照看孩子的主要人员出发,其劳动模式和供给行为的改变对于下一代福利的影响和人力资本的积累所起到的作用却是不确定的。本文通过将农村地区妇女的劳动供给状况进行区分,就其劳动参与行为对孩童健康状况的影响进行了探讨。在控制其他因素的情况下,母亲额外单位的劳动时间的增加对孩子的健康状况具有显著的负向影响,且同样的母亲非农劳动时间的增加对于孩童健康的负面影响大于农业劳动时间增加的影响程度,而母亲收入增加对孩子健康状况具有显著的正向影响;边际效果分析表明母亲收入增加对孩子健康的正向影响...
[期刊] 世界经济文汇  [作者] 刘靖  董晓媛  
随着经济结构转型与劳动力市场的发展,中国农村地区女性的劳动力市场参与和照料儿童责任的矛盾日益突出,因此,儿童照料的替代品,包括老人、亲戚以及育儿机构等,起到了越来越重要的作用。本文使用CHNS数据,针对多个反映儿童健康的指标,重点考察了儿童照料替代品对于儿童健康所造成的影响。研究发现,在控制了母亲劳动供给时间和收入的前提下,被他人照料时间的增加对儿童健康呈现出显著的负面影响,适合儿童年龄的育儿机构的可获得性对于儿童健康状况的影响显著为正。研究结果证实了目前农村地区儿童照料服务的差强人意以及针对儿童的公共政策的重要性。
[期刊] 南开经济研究  [作者] 宁光杰  马俊龙  
是否将子女带到务工地区生活是众多农民工家庭面临的艰难选择,需要综合考虑随迁和留守所带来的成本与收益。本文从子女教育期望这一视角对该问题进行分析,如果随迁能够提高子女的教育期望,则可以提升未来的人力资本和增加随迁的收益,并有利于农民工市民化。本文运用中国教育追踪调查(CEPS)2013—2014年度调查数据,并使用倾向得分匹配方法考虑了自选择问题后,发现农民工子女随迁能够显著提高子女自身的教育期望,并且男孩教育期望的增加要大于女孩。子女教育期望的增加主要是由于父母外出务工的激励效应以及子女自身的同群效应,并且父母陪伴能够使这两种效应得到加强。
[期刊] 当代经济科学  [作者] 江求川  
从资源配置效率的角度看,教育错配是劳动力资源配置效率低下的一种表现。本文利用中国家庭追踪调查数据研究了中国劳动力市场中的教育错配发生率,并借助异方差构造工具变量的思路估计了教育错配对劳动者工资的影响。研究发现,中国劳动力市场中存在比较普遍的垂直型教育错配现象;随着劳动者教育程度的提高,过度教育的发生率越来越高,在大专学历以上的劳动者当中有50%左右为过度教育;总体过度教育和教育不足发生率分别为37.8%和20%。其他条件相同时,过度教育的劳动者遭受到显著的工资惩罚,平均工资比恰好匹配的劳动者低22.7%;教育不足的劳动者获得一定工资溢价,平均工资比恰好匹配的劳动者高16.5%。
[期刊] 国际贸易问题  [作者] 张超文  
在最近一次会议上,国务院经贸办副主任陈清泰说了一个引人深思的故事。他说:“我刚刚会见了一位欧共体研究与中国合作问题的专家,专家说对于外国公司来讲,中国各地的各种优惠政策都是嫁妆,而需要合资合作的中国企业,才真正是他们看重
[期刊] 中国土地  [作者] 刘静文  
秋日的土地仿佛一位无私的母亲,以水分和养分孕育着万千果实。在她的哺育下,金黄的稻穗渐渐饱满,沉甸甸的玉米拔节而出。一茬接一茬的棉花,一拨又一拨的红豆、绿豆比赛似的往外冒。插种在田边地头的南瓜、辣椒、豆角儿等农作物纷纷成熟。苹果、葡萄、大枣、柿子、山楂相继挂上枝头。从高山到山谷,从农场到果园,有她的地方,就有秋收的盛景。然而在年复一年生产和孕育的过程中,土地母亲正渐渐疲惫和衰老。因为过度开发,过度利用,她的皮肤只剩下不到100年前一半的厚度。水分的缺乏,令她的肌肤异常干燥、粗糙。大量
[期刊] 农村金融研究  [作者] 董诗涵  丁从明  
论文重点研究了社会信任与关系型融资之间的关系。文章运用CFPS(2014)微观数据,发现信任水平越高的债权人,越愿意提供关系型融资。进一步的异质性分析表明:社会信任对非正式融资的影响主要集中在农村而不是城市地区,在年龄结构上主要集中于25~50岁的年龄范围。考虑到可能的内生性估计偏误,文章不仅要解决人力资本、社会网络、宗族力量等遗漏变量问题,还利用"南稻北麦"的种植方式作为社会信任的工具变量进行IV估计,进一步证实信任对关系型融资的因果效应。结果显示,在正式金融制度短缺的落后地区,积累社会资本、提高社会信任水平,对于促进非正式金融市场发展、满足社会多样化金融需求具有积极的借鉴意义。最后针对关系型融资的互联网化和乡村宗族文化式微下社会信任作用的不断消解问题,提出一些政策指导。
[期刊] 河北经贸大学学报  [作者] 刘玉飞  周颖洁  杨政宇  
从理论上探讨了住房价值影响居民家庭消费结构变动的原因与机制,并以中国家庭追踪调查数据(CFPS2014)为样本进行了实证检验。基准分析发现,总体而言,住房价值对居民家庭发展和享受型消费支出存在挤出效应,即住房价值并不利于消费结构升级,且这种负面效应在有房贷的家庭中表现得更为强烈。进一步考察发现:就城乡差异来看,住房价值对消费结构的负面效应在农村地区表现得更为明显;就房产数量来看,除现有住房外还有2套及以上房产的家庭其住房价值对发展和享受型消费支出的负面影响要更小;就收入水平而言,随着人均收入水平的增加,家庭买房后受到的财富约束越来越小,对消费结构升级的负向影响也逐步降低;就住房类型来看,从单元房、平房、小楼房到别墅,住房价值对发展型和享受型消费支出占比的负向影响逐渐增大。
[期刊] 教育与经济  [作者] 周伟  戴丽华  
教育是否使人幸福是教育学等相关学科备受关注的话题,但这一命题目前尚无统一认识。本文运用中国家庭动态跟踪调查数据(CFPS)对教育与幸福的关系进行了较为深入的探讨,并发现在消除教育与收入、地位等相关变量之间的依赖关系后,所显示的计量结果不能支持教育能直接给人幸福这一假设。消除依赖关系前后的检验结果显示了教育更可能通过提高受教育者的收入、地位等方面的回报而间接影响个体幸福,从而澄清了教育在功能上的"收入回报"而非"幸福回报",强有力地支持了教育可能仅仅充当影响个体幸福"工具"的观点。
[期刊] 经济问题  [作者] 李浩  袁晓玲  
我国城镇化进程中环境污染问题以及由此引发的居民健康问题备受关注。基于中国家庭追踪调查项目(CFPS)2014年最新数据与受访者同期生态环境质量数据,构建在时间上与区位上相匹配的多维居民健康评价指标体系。应用Logit模型与分位数模型等回归分析法,实证分析了我国城镇化进程中的生态环境质量对居民健康状况的影响。考察后发现:生态环境质量对居民"近期健康""心理健康"与"他评健康"有着显著的影响,对居民"自评健康"的影响并不显著。考察后还发现,居民的一些个体特征及其行为方式对其健康状况会有不同程度的影响。营造绿色
[期刊] 调研世界  [作者] 贺建风  费潮生  张晓静  
本文基于2018年中国家庭追踪调查(CFPS)数据,运用有序Logit模型,研究通勤时间对工作满意度的影响。研究结果表明:(1)通勤时间与工作满意度之间存在显著负相关关系;(2)通勤时间因区域位置、个体因素和工作性质的差异对工作满意度影响表现出较强异质性,在沿海区域、城市地区、男性员工、无晋升渠道员工的分组中影响效应更为强烈;(3)进一步对影响的中介效应进行分析,验证出工作日睡眠时长和情绪低落程度是通勤时间影响工作满意度的中介变量,通勤时间增加会通过影响个体心理状态以及短期内个体的生理状态从而对工作满意度产生负面效应。本文研究结论对于政府部门完善交通基础设施建设、提高员工工作积极性、促进经济与社会协调发展具有参考价值。
文献操作() 导出元数据 文献计量分析
导出文件格式:WXtxt
作者:
删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