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年份
- 2024(4736)
- 2023(6692)
- 2022(5540)
- 2021(5127)
- 2020(4199)
- 2019(9031)
- 2018(8627)
- 2017(16408)
- 2016(8761)
- 2015(9376)
- 2014(8882)
- 2013(8664)
- 2012(7861)
- 2011(7089)
- 2010(6804)
- 2009(6236)
- 2008(6178)
- 2007(5510)
- 2006(4703)
- 2005(3746)
- 学科
- 济(33986)
- 经济(33827)
- 管理(25985)
- 业(25608)
- 企(21154)
- 企业(21154)
- 方法(16717)
- 数学(13288)
- 数学方法(13200)
- 农(10833)
- 中国(9934)
- 财(9865)
- 业经(9390)
- 学(7938)
- 贸(7431)
- 贸易(7430)
- 易(7241)
- 农业(7237)
- 和(6320)
- 理论(6258)
- 制(6235)
- 技术(6104)
- 务(5999)
- 财务(5994)
- 财务管理(5987)
- 企业财务(5753)
- 环境(5504)
- 地方(5354)
- 划(4963)
- 银(4916)
- 机构
- 大学(127294)
- 学院(125268)
- 济(51361)
- 经济(50478)
- 管理(48932)
- 理学(43915)
- 理学院(43298)
- 研究(42647)
- 管理学(42492)
- 管理学院(42261)
- 中国(30413)
- 农(28503)
- 科学(28358)
- 京(25804)
- 业大(23693)
- 农业(22809)
- 财(22391)
- 所(21977)
- 研究所(20417)
- 中心(19191)
- 财经(18582)
- 江(17240)
- 经(17063)
- 范(16156)
- 经济学(15897)
- 农业大学(15875)
- 师范(15873)
- 北京(15515)
- 院(14763)
- 经济学院(14522)
- 基金
- 项目(92909)
- 科学(73751)
- 基金(70305)
- 家(64100)
- 国家(63512)
- 研究(61177)
- 科学基金(54085)
- 社会(43644)
- 社会科(40205)
- 社会科学(40188)
- 基金项目(38107)
- 自然(36580)
- 自然科(35846)
- 自然科学(35832)
- 省(35619)
- 自然科学基金(35266)
- 划(30832)
- 教育(27932)
- 资助(26940)
- 编号(22247)
- 重点(20905)
- 部(20492)
- 创(19834)
- 发(19072)
- 计划(18560)
- 科研(18495)
- 创新(18476)
- 国家社会(18318)
- 业(17559)
- 教育部(17424)
共检索到172072条记录
发布时间倒序
- 发布时间倒序
- 相关度优先
文献计量分析
- 结果分析(前20)
- 结果分析(前50)
- 结果分析(前100)
- 结果分析(前200)
- 结果分析(前500)
[期刊] 教育学报
[作者]
周正 韩悦
采用父母养育方式评价量表(EMBU)、Piers-Harries儿童自我意识量表、儿童社会期望量表(CSD)对1 426名初中生进行问卷调查,以探讨母亲养育方式对流动儿童自我意识的影响机制。结果表明:流动儿童在母亲情感温暖理解和过分干涉保护上得分低于本地儿童,在母亲拒绝否认和严厉惩罚上得分高于本地儿童;母亲情感温暖理解与流动儿童的社会期望、自我意识存在显著的正相关;母亲拒绝否认和严厉惩罚与流动儿童的社会期望、自我意识存在显著的负相关;社会期望在母亲养育方式和流动儿童自我意识之间起部分中介作用。据此,母亲应
[期刊] 中国特殊教育
[作者]
张丽娟 石彩秀 丁志鹏
研究采用《PIERS-HARRIS儿童自我意识量表》与《儿童社会期望量表(CSD)》对邯郸市、邢台市、石家庄市、唐山市共159名聋生进行了测试,以期了解聋生自我意识与社会期望之间的相互关系。研究结果表明:聋生自我意识和社会期望在性别上无显著差异;聋生自我意识在年级上存在显著差异;而社会期望在年级上无显著差异;聋生在行为、智力与学校情况、焦虑、合群、幸福与满足等维度上都与聋生的社会期望呈极其显著的正相关,在躯体外貌与属性维度上与社会期望呈显著正相关,总体上聋生的自我意识与社会期望呈极其显著的正相关。
关键词:
聋生 自我意识 社会期望
[期刊] 中国特殊教育
[作者]
李燕芳 刘丽莎 刘丽君 徐良苑
母亲风险是儿童早期消极发展的重要预测因素,其不仅直接影响儿童的发展,还可能通过影响教养行为进一步危害儿童的健康发展。本研究以1877名4.5~6岁儿童为研究对象,考察了母亲低学历、身体差和抑郁三个方面风险因素对学前儿童读写能力、数学能力、社会技能和问题行为的影响,以及母亲教养行为(敏感性、积极情感表达、认知指导、提供社交机会)的中介作用机制。结果发现:(1)母亲低学历显著预测儿童读写能力、数学能力、社会技能和问题行为;母亲身体差、抑郁均显著预测儿童社会技能和问题行为。(2)母亲敏感性和积极情感表达在各项风险因素对儿童各方面发展的预测中均发挥了中介作用;母亲认知指导在母亲低学历预测四个方面,以及...
关键词:
母亲风险 教养行为 学前儿童 早期发展
[期刊] 中国特殊教育
[作者]
刘文 王志强 邹丽娜
以往研究多侧重于父母教养方式对儿童心理发展的影响,而现代心理学研究发现儿童自身特点直接影响到父母教养方式。本研究采用问卷法探索听力障碍儿童的气质特点及对母亲教养方式的影响,结果表明:听力障碍儿童的气质与正常儿童的气质在专注性维度上差异显著;研究发现:影响听力障碍儿童母亲教养方式的气质的积极因素是高专注性、低活动性、低社会抑制性,影响听力障碍儿童母亲教养方式的气质的消极因素是低专注性、高活动性和高抑制性。研究对听力障碍儿童教育工作者及家长的教育具有重要的理论意义和实际应用价值。
关键词:
听力障碍儿童 气质 母亲教养方式
[期刊] 中国特殊教育
[作者]
吕晓彤 高桥智
本研究的目的是了解中国大陆的自闭症儿童的母亲在养育儿童的过程中需要什么样的支援。这次调查考虑到我国的地域性差异,选出了5个地区的具有代表性的民间疗育机构,对机构内接受指导的200名母亲(每个机构40名,平均年龄33.6岁)进行问卷式问答。这些机构都设立在大中城市。结果发现在中国还没有专门进行自闭症儿童的诊断、治疗、咨询、疗育、保育、教育的医院、机构、学校。而且,自闭症儿童的母亲们对孩子的养育和教育,以及对儿童的将来有极大的不安,却找不到可以咨询的机构和机会。这是造成母亲们育儿苦恼的最大原因。另外,造成母亲们苦恼的因素还有经济负担,这和政府机构所提供的支持有很大关系。
[期刊] 中国特殊教育
[作者]
宋占美 王芳 王美芳
目的:探讨父亲和母亲的身体管教与学前儿童外化问题行为的关系及儿童意志控制的中介作用。方法:使用亲子冲突解决策略量表(CTSPC)、儿童行为核查量表(CBCL)和儿童气质量表(CBQ-VSF)对635名3-6岁学前儿童及其父母双亲进行测查。采用结构方程模型对数据进行统计分析。结果:父亲和母亲的体罚均能够显著正向预测学前儿童的外化问题行为,但父亲和母亲的身体虐待不能够预测学前儿童的外化问题行为;儿童意志控制在父亲体罚、父亲身体虐待、母亲身体虐待与学前儿童外化问题行为之间均起中介作用,在母亲体罚与学前儿童外化问题行为之间不起中介作用。结论:学前儿童的父亲和母亲的身体管教不仅对儿童发展具有直接影响,也可以通过影响儿童意志控制间接影响儿童发展。
[期刊] 中国特殊教育
[作者]
郑名
本研究采用父母养育方式评价量表和Rutter儿童行为问卷,对226名幼儿的行为问题与其母亲的教养方式进行了调查。结果发现,离异家庭幼儿的行为问题检出率高,其行为问题与母亲的教养方式显著相关,且离异家庭与正常家庭母亲的教养方式也存在显著差异。说明母亲不良的教养方式是影响幼儿行为问题的重要因素。因此,对离异家庭幼儿行为问题的干预,关键是对母亲教养方式的干预。改善不良的教育方式,是减少幼儿行为问题发生的根本措施。
关键词:
行为问题 教养方式 离异家庭 母亲 幼儿
[期刊] 人口研究
[作者]
宋健 周宇香
文章使用2014年中国计划生育家庭发展追踪调查数据,分析0~5周岁儿童意外伤害状况,特别关注母亲特征及其照护的作用。研究发现,儿童个人特征是显著影响儿童意外伤害发生率和多种类型意外伤害发生率的重要因素。母亲拥有大专及以上教育程度有助于降低儿童意外伤害发生率;相比较母亲务农的孩子,母亲非农就业和未就业的孩子的意外伤害发生可能性均显著更低;母亲年龄越大,儿童越不可能发生多种类型意外伤害。主要由母亲照料的情形下,儿童的意外伤害发生可能性会显著下降。研究还针对全面两孩政策普遍实施背景下女性家庭和工作的冲突进行了讨论,指出增强父亲的照料参与,同时加强儿童友好型的社会抚幼设施建设,将有助于兼顾家庭发展与儿童保护。
[期刊] 中国特殊教育
[作者]
谷传华 范翠英 张冬静 杨森 宋娟娟
采用父母养育方式量表(EMBU)、艾森克个性问卷(EPQ)、同伴提名和半结构的故事情境访谈,考察了189名3-6年级小学儿童的父母养育方式、人格对其社会创造性和社会喜好的影响机制。结果表明:(1)父亲的过度保护和母亲的拒绝否认可通过精神质和神经质、母亲的情感温暖和理解可通过内外向,影响儿童的社会创造性,进而影响儿童的社会喜好;(2)父亲的过度保护与母亲的情感温暖、理解可以与儿童的内外向、神经质一起通过社会创造性影响儿童的社会喜好。通过改善父母的养育方式,提高儿童的外向水平和解决问题的兴奋性,可以改善儿童的社会创造性和同伴地位。
[期刊] 中国特殊教育
[作者]
杨文娇
采用儿童心理虐待与忽视量表、儿童自我意识量表和儿童孤独感量表调查了324名小学生遭受心理虐待与忽视的基本特点,并探讨了自我意识在儿童心理虐待与忽视和孤独感之间的作用。结果表明:(1)儿童中存在一定比例心理虐待与忽视现象,心理虐待与忽视阳性组儿童和阴性组儿童在自我意识总分及其分量表行为、智力与学校情况、焦虑、合群和孤独感上均存在显著性差异;(2)儿童心理虐待与忽视与自我意识总分及其分量表行为、智力与学校情况、焦虑、合群与孤独感总分均存在显著相关,并且自我意识在儿童心理虐待与忽视和孤独感之间起完全中介作用。
关键词:
儿童 心理虐待与忽视 自我意识 孤独感
[期刊] 中国特殊教育
[作者]
张庆华 杨航 刘方琛 李姗泽
为系统考察父母教育期望与留守儿童学习投入的关系,以及父母教育卷入和自我教育期望在其中的双重中介作用,采用父母教育期望问卷、自我教育期望问卷、父母教育卷入问卷以及学习投入问卷,对我国河南、四川、贵州、山西等地1535名留守儿童进行了调查研究。结果发现:(1)单亲外出和双亲外出留守儿童知觉到的父母教育期望、自我教育期望、父母教育卷入和学习投入得分均显著低于非留守儿童,而单亲外出和双亲外出留守儿童之间差异未达显著性水平;(2)父母教育期望和留守儿童学习投入呈显著正相关关系;(3)父母教育卷入与自我教育期望在父母教育期望和留守儿童学习投入之间起到双重中介作用。因此,父母教育期望既直接影响留守儿童的学习投入,又通过父母教育卷入和自我教育期望的中介作用影响留守儿童的学习投入。
[期刊] 中国特殊教育
[作者]
滕秀芹 刘桂荣 宋广文
基于社会计量理论,本研究旨在考察教师支持对流动儿童学业成绩的影响及自尊的中介作用。选取济南市606名四至六年级流动儿童,施测教师支持问卷和自尊问卷。结果发现:(1)教师支持正向预测流动儿童的学业成绩;(2)流动儿童的自我肯定显著正向预测学业成绩,自我贬低显著负向预测学业成绩;(3)流动儿童的自尊在教师支持——学业成绩中起部分中介作用。教师支持通过增强自我肯定/减弱自我贬低影响学业成绩。
[期刊] 中国特殊教育
[作者]
贺荟中 林海英
本文采用访谈法和提名法,对我国64名自闭症儿童母亲的社会支持网络进行了研究,以探究其构成特征、不同社会关系所提供的社会支持类型及有效程度。结果发现:(1)自闭症儿童母亲所获得的社会支持网络,包括工具性支持网络、情感性支持网络与信息支持网络,其中信息支持网络最小,有效性最低;(2)配偶和教师为自闭症儿童母亲提供了最多的支持,其中配偶、亲戚、朋友等主要提供工具性支持和情感支持,教师和其他家长主要提供信息支持;(3)社会支持关系亲密程度、关系联系频率与社会支持的有效性呈极显著正相关。
关键词:
自闭症儿童母亲 社会支持网络 网络构成
[期刊] 中国特殊教育
[作者]
邱剑 安芹
采用青少年学生疏离感量表、长处和困难问卷(学生版)和青少年社会支持量表对271名初中流动儿童进行问卷调查,考察了疏离感、亲社会行为及社会支持的关系。结果发现:(1)初中流动儿童男生环境疏离感显著高于女生,女生亲社会行为显著高于男生,曾远离父母生活过的流动儿童疏离感总分及社会疏离感、人际疏离感均显著高于一直与父母一起生活的儿童;(2)疏离感与社会支持和亲社会行为显著负相关,社会支持与亲社会行为显著正相关;(3)结构方程模型表明,社会支持在疏离感与亲社会行为的关系中发挥中介作用,模型拟合较好。初中流动儿童疏离感通过社会支持间接影响亲社会行为,提高社会支持可促进初中流动儿童的亲社会行为。
[期刊] 中国特殊教育
[作者]
刘文 刘磊
本文介绍了由澳大利亚国家健康和医疗咨询中心提供资助的一项研究。此项研究探讨了 2 3位唐氏综合症儿童气质特点及对他们母亲教养行为的影响。结果发现唐氏综合症的儿童与正常儿童明显差异。容易型气质的唐氏综合症儿童比困难型儿童容易引起母亲的直接教育反应和较少的负情绪语言表达 ;而且母亲的教养方式与唐氏综合症儿童的气质中的活动性、节律性、趋避、适应性和心境纬度有显着相关。
关键词:
唐氏综合症儿童的气质 母亲教养行为
文献操作()
导出元数据
文献计量分析
导出文件格式:WXtxt
删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