标题
  • 标题
  • 作者
  • 关键词
登 录
当前IP:忘记密码?
年份
2024(6670)
2023(9574)
2022(7823)
2021(6894)
2020(5479)
2019(12533)
2018(11749)
2017(22230)
2016(11425)
2015(12493)
2014(12127)
2013(12157)
2012(11663)
2011(10734)
2010(11362)
2009(10856)
2008(9793)
2007(8868)
2006(8385)
2005(8170)
作者
(33419)
(27600)
(27360)
(25860)
(17478)
(13182)
(12463)
(10759)
(10501)
(10032)
(9495)
(9251)
(8875)
(8814)
(8729)
(8666)
(8085)
(8031)
(7935)
(7667)
(7077)
(6726)
(6720)
(6428)
(6287)
(6185)
(6115)
(6109)
(5643)
(5524)
学科
(55154)
经济(55108)
(31435)
管理(29897)
(26006)
金融(26006)
中国(25325)
(24077)
企业(24077)
(23591)
银行(23577)
(23052)
地方(21464)
(15941)
业经(14179)
方法(13338)
(12737)
(12326)
农业(11388)
数学(11149)
中国金融(11119)
地方经济(11077)
数学方法(10998)
(10721)
环境(10009)
(9826)
贸易(9809)
(9413)
(9382)
技术(8411)
机构
学院(160470)
大学(157093)
(70642)
经济(69080)
研究(62141)
管理(55946)
中国(54009)
理学(45998)
理学院(45425)
管理学(44620)
管理学院(44318)
科学(35356)
(34870)
(33911)
(31564)
中心(29540)
研究所(28096)
(27266)
(26359)
财经(25387)
北京(23094)
(22863)
(22653)
(22469)
师范(22418)
(22266)
经济学(22074)
业大(21025)
(20914)
农业(20739)
基金
项目(99053)
科学(77856)
研究(75982)
基金(69409)
(59684)
国家(59108)
科学基金(50435)
社会(48859)
社会科(46544)
社会科学(46535)
(40794)
基金项目(35635)
教育(33255)
(33144)
编号(30707)
自然(29469)
自然科(28794)
自然科学(28789)
(28720)
自然科学基金(28226)
资助(28165)
成果(25583)
发展(23800)
(23383)
重点(23007)
课题(22971)
(21467)
(20452)
国家社会(20313)
创新(20086)
期刊
(88195)
经济(88195)
研究(56124)
中国(41759)
(34336)
金融(34336)
(27331)
(25046)
管理(23480)
学报(22571)
科学(21477)
教育(20888)
农业(17890)
大学(17708)
学学(16432)
业经(15331)
技术(14677)
经济研究(14459)
财经(12668)
(10928)
问题(10846)
(9497)
(9095)
国际(8923)
世界(8373)
商业(7871)
(7848)
技术经济(7828)
理论(7648)
(7576)
共检索到277539条记录
发布时间倒序
  • 发布时间倒序
  • 相关度优先
文献计量分析
  • 结果分析(前20)
  • 结果分析(前50)
  • 结果分析(前100)
  • 结果分析(前200)
  • 结果分析(前500)
[期刊] 银行家  [作者] 殷虹  
绿色发展已经成为我国经济增长方式转变、经济结构调整,实现可持续发展的国家战略。习近平总书记在十九大报告中指出要"加快生态文明体制改革,建设美丽中国",并将"发展绿色金融"定位为推进经济绿色发展的重要途径。这彰显了我国在改善环境、实现可持续发展问题上的决心和信念,巩固了绿色金融在生态文明建设中的战略性地位,表明中国绿色金融将迎来发展的"黄金时期",并将继续在全世界发挥引领作用。
[期刊] 金融论坛  [作者] 中国工商银行与清华大学"绿色带路"项目联合课题组  
本文基于对各国政府、国际组织和金融机构发展绿色金融的经验,提出适用于构建绿色"一带一路"的核心内容,并从国际合作、各国政府、金融机构三个层面提出推动绿色"一带一路"发展的绿色金融政策建议:在G20框架下继续推动绿色和可持续金融的发展与国际合作,推动各国绿色金融标准的一致化,倡导金融机构开展环境信息披露和环境风险分析工作;将绿色发展纳入国家发展战略,建立绿色金融体系,强制要求上市公司和发债企业披露环境信息;金融机构应积极发挥中介作用,通过金融杠杆促进企业客户环境表现的改善。
[期刊] 浙江金融  [作者] 钱水土  周晓珍  何凉  
"一带一路"的建设需要以金融为支撑,只有以绿色金融为导向,才能实现真正的可持续发展。本文首先分析了"一带一路"的发展现状,针对资金缺口及环境保护问题,总结出金融在"一带一路"建设过程中发挥的资金保障作用。同时进一步从基础设施建设、沿线环境治理、对外投资结构调整三个方面分析绿色金融在"一带一路"建设过程中发挥的资金引导作用。最后对绿色金融如何进一步助推"一带一路"可持续发展提出政策建议。
[期刊] 金融论坛  [作者] 中国工商银行带路绿色指数课题组  周月秋  殷红  严瑾  邱牧远  
本文在全面搜集、整理各国数据的基础上,构建"一带一路"绿色金融(投资)指数,对"一带一路"沿线79个国家的绿色经济表现和绿色发展能力进行测算。结果显示,"一带一路"沿线国家的绿色发展水平和能力差异较大,各国未来增长的环境、资源压力巨大。为应对上述挑战,"一带一路"沿线各国在未来发展中应按照自身资源禀赋与现实条件,制定差异化的绿色发展策略。金融机构应积极践行绿色负责任投资理念,通过创新引领资金流向"一带一路"的绿色产业和绿色项目。
[期刊] 中国金融  [作者] 王文  曹明弟  
伴随"一带一路"倡议的进一步深化和落实,绿色金融理应成为对外战略的"润滑剂",改善国家形象,提升中国国家话语权在经历了业内普遍认定"中国绿色金融发展元年"的2015年之后,"绿色金融"在2016年再次面临着重大的发展机遇:伴随"一带一路"倡议的进一步深化和落实,"绿色金融"理应成为对外战略的"润滑剂",改善国家形象,提升中国国家话语权,助力中国可
[期刊] 征信  [作者] 曾之明  曾婷婷  余长龙  
从国内外商业银行绿色金融发展情况入手,对美国和德国的商业银行绿色金融发展模式进行比较分析,并剖析兴业银行案例,得到诸多经验启示。探讨我国商业银行绿色金融创新发展思路和策略,建议加快绿色产品和服务创新、完善绿色金融市场运行机制、健全绿色金融评估标准体系、加强绿色金融风险控制,努力培养绿色金融专业人才队伍。
[期刊] 国际贸易  [作者] 李芳芳  解希玮  李心斐  程宝栋  
随着世界贸易一体化程度的加深和生态环境形势的日趋严峻,传统的环境保护与贸易发展之间固有的矛盾在新时期表现得愈发显著。文章以国际贸易领域广泛存在的绿色贸易壁垒为切入点,在绿色"一带一路"建设背景下对其功能进行重新审视,并详细考察了绿色"一带一路"建设开始前后沿线地区的绿色贸易发展情况。研究结果表明,绿色"一带一路"提出以来,沿线国家的绿色贸易壁垒强度和结构均有所改善,贸易绿色发展水平不断增强,但在区域和行业布局方面仍有较大发展空间。下一阶段,中国应与沿线其他国家共同持续规范绿色贸易壁垒,创新绿色发展机制,并以高质量合作加速推动环境与经济效益的统一,为实现"一带一路"沿线可持续发展做出积极贡献。
[期刊] 对外经贸实务  [作者] 杨琰  
绿色发展是将环境保护作为可持续发展重要支柱的新型发展,是关系到经济社会、生态环境、人与社会可持续发展的基础。绿色债券作为一种低成本、高效率的中长期融资工具,不仅为绿色发展开辟了创新渠道,更是一国债券市场国际化的必由之路,为解决绿色"一带一路"建设资金问题、实现绿色经济转型提供了必要支持。探索绿色债券推动绿色"一带一路"发展的模式和路径,对构建完善的绿色金融体系、实现绿色债券与"一带一路"建设的完美融合具有重要的意义。
[期刊] 新金融  [作者] 孟刚  
2017年"一带一路"国际合作高峰论坛和全国金融工作会议着重强调要加强"一带一路"金融创新,鼓励发展绿色和普惠金融,推动本币金融合作。应当借鉴国际经验,逐步对接赤道原则、发展绿色金融,搭建转贷平台、推广普惠金融,稳步推进人民币国际化、倡导本币金融合作,分享我国的绿色和普惠发展理念与实践,解决"一带一路"建设资金紧缺和外汇风险较大等问题,增进沿线国家政府、企业和公众的支持与合作,以绿色、普惠和本币金融共同引领创新,服务"一带一路"建设。
[期刊] 生态经济  [作者] 霍强  李贵云  
新时代"一带一路"建设与绿色发展是我国经济发展的关键引领,沿边省份是推进"一带一路"建设的主阵地和贯彻绿色发展理念的排头兵。以我国沿边8个省份为研究对象,构建"一带一路"视角下沿边省份绿色发展指数评价体系,特别是纳入周边接壤国家碳排放等指标,测算各沿边省份绿色发展水平。研究结果表明:我国沿边省份碳排放水平总体高于周边接壤国家,沿边省份绿色发展水平呈现向好趋势,但各省份之间差距较大。这一指数的构建与测度对建设绿色"一带一路"具有重要的实践价值及政策启示。
[期刊] 宏观经济管理  [作者] 刘悦  李沛霖  
共建“一带一路”已步入第十年。我国与多数共建“一带一路”国家同为发展中国家,在应对全球气候变暖进程中共同面临经济、能源、贸易领域三重碳约束,存在收益性、结构性、阶段性、协同性、安全性五大共性挑战机遇,共商共建共享绿色丝绸之路公约数基数大,合作前景广阔。面向未来,应总结过去碳中和技术国际合作案例,以构建新发展格局为出发点,重点通过项目承接、项目投资管理、高技术产品出口、技术赋能合作、第三方合作、友好援助六种模式推动我国与共建“一带一路”国家共享碳中和技术。在此基础上,围绕强化顶层设计、市场主体、多元协同、供需匹配、碳市场金融、债务环境交换等六大机制,将我国碳中和技术打造为共建“一带一路”第二个10年中富有影响力的公共产品,支撑引领绿色丝绸之路高质量发展。
[期刊] 技术经济与管理研究  [作者] 周昭  
"一带一路"是中国新一轮对外开放的大战略,能够有效地提升我国在国际绿色金融治理体系中的地位,扩大我国的影响力,使得我国积极参与到全球命运体改造中。绿色金融不仅已成为调整产业结构、拉动经济增长的新支点;而且它也成为供给侧结构性改革的迫切需要。"一带一路"背景下的绿色金融发展应与我国当前的经济发展状况融合起来,积极探究并创新方法与路径,从而实现绿色金融与"一带一路"的深度融合,推动区域经济的大发展。文章首次建立了绿色金融战略发展SWOT模型,这是财务管理学领域的一个创新与突破。
[期刊] 经济师  [作者] 傅李琦  
绿色金融服务"一带一路"建设的研究中,并未着重从沿线国需求和中国供给的匹配角度进行探讨。当前,"一带一路"沿线国家存在不同环境外部性差异、不同资源利用效率差异、不同环境承载差异的异质需求。而中国绿色金融项目输出存在项目供给数量错配、项目供给质量错配、项目供给效率错配等三大供求错配问题。应从扩总量、调结构;强化合作、防范风险;协调发展等方面协调中国绿色金融供给与沿线国家需求的供求平衡。
[期刊] 技术经济与管理研究  [作者] 周昭  
"一带一路"是中国新一轮对外开放的大战略,能够有效地提升我国在国际绿色金融治理体系中的地位,扩大我国的影响力,使得我国积极参与到全球命运体改造中。绿色金融不仅已成为调整产业结构、拉动经济增长的新支点;而且它也成为供给侧结构性改革的迫切需要。"一带一路"背景下的绿色金融发展应与我国当前的经济发展状况融合起来,积极探究并创新方法与路径,从而实现绿色金融与"一带一路"的深度融合,推动区域经济的大发展。文章首次建立了绿色金融战略发展SWOT模型,这是财务管理学领域的一个创新与突破。
[期刊] 经济经纬  [作者] 王小腾  徐璋勇  刘潭  
利用"一带一路"沿线国家的跨国面板数据,基于SBM-DDF模型的龙伯格生产率指数测算绿色全要素生产率,从金融深化、金融结构与金融效率三个维度衡量金融发展,运用动态GMM方法研究金融发展对绿色全要素生产率的影响机制。结果发现:从长期来看,金融深化与金融结构的优化对绿色全要素生产率存在促进作用,而金融效率的过度提升对绿色全要素生产率存在负面效应。针对绿色全要素生产率的分解项而言,在长期,金融深化与金融结构的优化对技术效率存在促进作用,金融结构的优化对技术进步存在促进作用,而金融深化对技术进步存在负面作用。考虑到区域差异性,将样本分为亚洲与欧洲区域,进一步分析发现:欧洲国家金融结构的优化不论长期还是短期对绿色全要素生产率以及技术进步均存在着正向效应,而在亚洲国家中则没有这种效应;在亚洲国家中,金融效率的提升对绿色全要素生产率的影响是负向的,在欧洲国家中,其影响却是正向的。
文献操作() 导出元数据 文献计量分析
导出文件格式:WXtxt
作者:
删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