标题
  • 标题
  • 作者
  • 关键词
登 录
当前IP:忘记密码?
年份
2024(5431)
2023(7232)
2022(5833)
2021(5189)
2020(4493)
2019(9975)
2018(9917)
2017(19702)
2016(10482)
2015(11611)
2014(11320)
2013(11430)
2012(10222)
2011(8681)
2010(8900)
2009(8591)
2008(8918)
2007(8101)
2006(7246)
2005(6711)
作者
(28722)
(24326)
(24052)
(22545)
(15546)
(11354)
(10735)
(9344)
(9046)
(8879)
(8172)
(7987)
(7896)
(7533)
(7526)
(7129)
(7121)
(7052)
(6879)
(6807)
(6023)
(5899)
(5869)
(5631)
(5364)
(5332)
(5308)
(5283)
(4804)
(4568)
学科
(72888)
(68834)
企业(68834)
(54791)
经济(54720)
管理(51689)
方法(25140)
业经(24445)
(21647)
(20584)
(18197)
财务(18191)
财务管理(18178)
数学(17821)
数学方法(17760)
企业财务(17255)
农业(15901)
技术(14756)
(12297)
企业经济(11897)
(11597)
中国(11513)
经营(11207)
(11128)
(10622)
理论(10309)
技术管理(10179)
(9496)
决策(8822)
(8679)
机构
学院(157978)
大学(150620)
(73462)
经济(72422)
管理(69573)
理学(60168)
理学院(59711)
管理学(59108)
管理学院(58842)
研究(43347)
中国(37070)
(34854)
(29942)
财经(28037)
(25518)
(25395)
(24479)
科学(23109)
经济学(22017)
商学(21688)
商学院(21489)
(20992)
业大(20813)
财经大学(20559)
经济学院(20037)
中心(19991)
农业(19911)
经济管理(19626)
(18829)
研究所(18503)
基金
项目(98603)
科学(81221)
基金(74953)
研究(74121)
(62878)
国家(62221)
科学基金(57046)
社会(50763)
社会科(48291)
社会科学(48280)
基金项目(39821)
(39155)
自然(36297)
自然科(35604)
自然科学(35597)
自然科学基金(35096)
教育(33060)
(30665)
资助(30185)
(29114)
编号(28923)
(24462)
(22420)
创新(21763)
成果(21309)
国家社会(21210)
(21070)
重点(21027)
(20773)
人文(20427)
期刊
(84910)
经济(84910)
研究(44191)
管理(31572)
(31556)
中国(28283)
(24504)
科学(19044)
农业(16977)
学报(16755)
业经(16598)
技术(15695)
财经(14916)
(14375)
金融(14375)
大学(14134)
学学(13895)
经济研究(13056)
(12985)
(11481)
技术经济(11196)
问题(10845)
财会(10244)
商业(9357)
现代(9216)
世界(9072)
教育(8939)
(8384)
会计(8152)
经济管理(8128)
共检索到234781条记录
发布时间倒序
  • 发布时间倒序
  • 相关度优先
文献计量分析
  • 结果分析(前20)
  • 结果分析(前50)
  • 结果分析(前100)
  • 结果分析(前200)
  • 结果分析(前500)
[期刊] 中国劳动  [作者] 秦文献  
案情简介申请人刘某等20人于1994年到被诉人某国有公司工作,入职时双方签订了2年期的劳动合同,期满后未再签订劳动合同。因公司经济效益下滑,1998年2月公司下发文件进行企业内部改革。改革的主要内容包括:创办第三产业、增加财源和安置富余人员。在改革过程中,公司每月发放200元生活费,要求职工交纳5000元集资款,不交集资款不安排工作,并承诺公司形势好转时通知其回来上班。出于种种考虑,1998年8月刘某等20人向公司提交了辞职书,并分别领取了安家费和纪念品等。双方未办理解除劳动合同手续,公司没有出具解除劳动合同通知书,也没有将档案移交有关部门。刘某等离开公司后没有再就业。
[期刊] 中国劳动  [作者] 杨杰  
《劳动法》第16条规定,建立劳动关系应当订立劳动合同;第19条规定,劳动合同应当以书面形式订立;第98条规定,对用人单位故意拖延不订立劳动合
[期刊] 中国劳动  [作者] 沈建峰  
现行法中,事实劳动关系的解除并不适用劳动合同解除的规则。事实劳动关系可以区分为因劳动合同违法而生的事实劳动关系和因未签书面合同而生的事实劳动关系。现行法对二者的解除做了区分处理:因违法而生的事实劳动关系可以随时解除,并且用人单位一方违法致合同无效时,应支付经济补偿;因缺乏书面形式而生的事实劳动关系当事人并不能任意解除,只有在补签失败后才可以解除。如果非因劳动者原因而补签失败或者补签失败发生在一个月过渡期满之后,则劳动者可以主张经济补偿。现行规则以刚性的书面形式要求为前提,并不符合书面形式制度的基本逻辑。
[期刊] 中国人力资源开发  [作者] 苏玉  张立鹏  
由确认劳动关系引发的劳动争议,不但在数量上位居前列,而且直接对劳动者的权益产生重大影响,一旦处理不善,将引起当事人的不满,甚至引发恶性劳动关系事件。《劳动合同法》虽然规定了以用工事实作为确定劳动关系的标准,但由于历史原因,当前我国的司法实践中存在合意论、事实论等截然相反的处理方式,在判断标准上也分为三种不同标准。本文通过对一则确认劳动关系引发的争议判例进行梳理和评析,力求通过以对劳动关系的理解为基础,明确确认劳动关系的标准,进而提示在确认劳动关系过程中需要注意的事项,最后反思为实现维护劳动关系和谐与社会稳定的目的,用人单位、劳动者和法官等主体应有的作为。
[期刊] 中国劳动  [作者] 汪显林  姚勇  
[期刊] 中国劳动  [作者] 蔡昌  
案情简介 征某,系江苏省某市某局机关工勤人员,1988年9月到某市某局机关担任办公楼的卫生打扫、开水供应等工作。工作时间达15年,双方未订立书面的劳动合同。2003年8月的一天,单位口头通知征某不要再来上班了,征某多次找单位领导,要讨个说法,可单位
[期刊] 中国人力资源开发  [作者] 张立富  王兴化  
本文在企业劳动关系中研究雇员的适度劳动问题,分析在传统企业组织和现代企业组织中适度劳动的不同形成机制与特征。与传统的被动过劳相比,在现代企业组织中,雇员过劳的形成过程更为复杂,雇员的适度劳动也表现出一系列新特点,企业劳动关系的民主化是有效控制雇员过度劳动并实现新型适度劳动的根本途径。
文献操作() 导出元数据 文献计量分析
导出文件格式:WXtxt
作者:
删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