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年份
- 2024(8461)
- 2023(12320)
- 2022(10745)
- 2021(10370)
- 2020(8660)
- 2019(19986)
- 2018(20143)
- 2017(37986)
- 2016(21219)
- 2015(24071)
- 2014(24272)
- 2013(23730)
- 2012(21662)
- 2011(19547)
- 2010(19637)
- 2009(17848)
- 2008(17584)
- 2007(15021)
- 2006(13060)
- 2005(11483)
- 学科
- 济(75010)
- 经济(74913)
- 管理(57509)
- 业(54674)
- 企(44510)
- 企业(44510)
- 方法(33758)
- 数学(28531)
- 数学方法(28182)
- 农(23189)
- 学(22177)
- 财(21558)
- 中国(19796)
- 业经(16801)
- 农业(15471)
- 地方(15180)
- 理论(14863)
- 制(14741)
- 务(14494)
- 财务(14422)
- 财务管理(14395)
- 企业财务(13489)
- 和(12995)
- 教育(12390)
- 贸(12358)
- 贸易(12352)
- 易(11961)
- 银(11934)
- 体(11876)
- 银行(11874)
- 机构
- 大学(295006)
- 学院(292579)
- 管理(113085)
- 济(106345)
- 经济(103739)
- 研究(100503)
- 理学(97747)
- 理学院(96586)
- 管理学(94826)
- 管理学院(94311)
- 中国(73455)
- 科学(65828)
- 京(63809)
- 农(53437)
- 所(52629)
- 财(52149)
- 研究所(47800)
- 业大(47321)
- 中心(44392)
- 江(43662)
- 农业(42108)
- 范(41112)
- 财经(40751)
- 师范(40621)
- 北京(40257)
- 院(36962)
- 经(36874)
- 州(35178)
- 技术(33313)
- 师范大学(32810)
- 基金
- 项目(201948)
- 科学(156325)
- 研究(147026)
- 基金(143957)
- 家(126690)
- 国家(125610)
- 科学基金(105845)
- 社会(88405)
- 社会科(83354)
- 社会科学(83333)
- 省(79475)
- 基金项目(76986)
- 自然(70377)
- 自然科(68669)
- 自然科学(68648)
- 划(67864)
- 教育(67750)
- 自然科学基金(67385)
- 编号(61395)
- 资助(59008)
- 成果(51343)
- 重点(45327)
- 部(43963)
- 课题(42601)
- 发(42467)
- 创(41523)
- 科研(39001)
- 创新(38707)
- 项目编号(37667)
- 大学(37508)
共检索到430624条记录
发布时间倒序
- 发布时间倒序
- 相关度优先
文献计量分析
- 结果分析(前20)
- 结果分析(前50)
- 结果分析(前100)
- 结果分析(前200)
- 结果分析(前500)
[期刊] 财会通讯
[作者]
游春晖 董峰
著名会计学教授W·T·巴克斯特20世纪50年代所著的《殖民地时期的美国会计》一文因其独特的研究视角和开创性的理论贡献被收录在由美国著名会计史学家阿纳尼亚斯·查尔斯·利特尔顿和英国著名会计史学家巴兹尔·塞利格·耶梅1956年主编的《会计史论文集》一书之中。在这篇文章之前,鲜有文献对美国早期会计的发展状况进行研究。该文在掌握大量史实资料的基础上对18世纪美国殖民地时期会计基础体系的形成和发展状况进行了系统性的
[期刊] 清华大学教育研究
[作者]
王保星
文章结合殖民地时期美国高等教育发展的具体社会环境 ,从创办动机、教育职能、管理模式、课程设置、经费筹措等方面 ,对殖民地时期美国学院进行了考察。文章认为欧洲大陆大学的影响与殖民地时期特定的社会环境及人文意识的交互作用 ,最终促使殖民地时期美国高等教育发展表现出“出世”与“入世”并有的两大特征 ,为此后美国高等教育社会服务职能的确立提供了源泉
关键词:
美国 高等教育 出世 入世 特征
[期刊] 东北亚论坛
[作者]
苏崇民
日本殖民地研究会苏崇民笔者曾于1993年7月23日至29日应日本殖民地研究会的邀请、去东京驹泽大学参加了该会第一次全国研究大会,并在会上做了题为“当前中国对日本统治时期东北历史的研究现状及有关问题”的纪念讲演。大会的研究报告有井上久士:“中国的抗日根...
[期刊] 高等教育研究
[作者]
骆四铭 阮氏贵
法国殖民越南持续了将近一个世纪,期间越南高等教育的发展模式是典型的殖民背景下强制移植模式。法国殖民者专门成立了高等教育指导委员会指导高等教育机构建设、实施集中管理,教学语言统一采用法语,教师主要由法国本土挑选派遣,学生入学资格设限。客观上法国殖民者为越南带来了现代高等教育,其文化渗透削弱了传统儒家文化的地位。通过教育特权扶持当地合作者形成利益集团,在某种程度上撕裂了越南传统社会结构,加剧了越南社会的动荡。独立自主的民族意识是迫使越南殖民者改善高等教育质量的重要动力。以史为鉴,需警惕全球化背景下高等教育移植的新模式与新危机。
[期刊] 中国经济史研究
[作者]
明根
1840年鸦片战争后,中国逐步沦为半殖民地半封建社会。19世纪后半叶起,中国资本主义也有了初步的发展。研究这一时期中国经济史的学者们基本上一致认为,这一时期(至抗日战争前)中国的农产品进一步商品化,自然经济进一步瓦解,中国经济与世界资本主义市场的联系日益紧密,国内市场也不断扩大。学者们的
[期刊] 统计研究
[作者]
罗亮畴
一、晚清海关的设置和海关行政管理权的丧失(一)晚清海关的设置在国境或通商口岸设署置官,管理通商事务,征收商税,在我国具有悠久的历史。远在周代即有司关到了唐代由于外贸发达,在重要口岸设市舶使,逮宋、元、明朝皆因之。宋设提举市舶司,置提举官,元明两朝称为市舶提举司,长官称提举。清兴,无市舶司设置,迄康熙时,始置近代式海关。
[期刊] 清华大学教育研究
[作者]
张斌贤 李昂
英属北美殖民地时期教育思想和教育观念的研究历来未得到国内学界的关注。其成因在于以往教育思想史研究主要限于教育家的教育文献,而忽视从社会生活的习俗制度中挖掘殖民地社会潜藏的教育观念。基于相关历史文献和已有研究成果,通过梳理殖民地家庭生活和宗教生活,呈现影响殖民地时期教育活动的思想观念,以此拓展殖民地时期美国教育史研究。
[期刊] 南开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
[作者]
陈伟
原敬在担任台湾事务局委员时,初步提出殖民地统治构想——“内地延长论”,随着日本在“关东州”和朝鲜实施殖民统治,其殖民地统治构想进一步深化,明确为“同化论”。以其殖民地统治构想为思想指导,原敬组阁之后,针对殖民地统治面临的严重危机,对殖民地统治政策进行重大调整。其调整目标是以“同化”为核心,取代“武断统治”,实施“文化统治”政策,构建政党内阁掌握殖民地统治的体制。原敬内阁通过调整殖民地统治政策打破了军部在殖民地的一统地位,政党内阁在殖民地的统治地位得以提升。原敬内阁的殖民地统治政策看似具有一定妥协性,实际更具欺骗性,更符合其长期甚至永久统治的目的。其殖民地统治政策终究不能改变殖民地统治的实质,只不过是针对风起云涌的殖民地民族独立运动采取的怀柔政策而已。
[期刊] 中国经济问题
[作者]
陈其人
王亚南的《中国半封建半殖民地经济形态研究》是我国第一本运用马克思的政治经济学理论,对自鸦片战争以来的旧中国经济关系进行系统研究、揭示其经济规律的著作。这部著作的最重要贡献,是建立了研究中国半封建半殖民地经济的理论体系,但其研究方法仍需改进。本文以王亚南的这部著作为基础,参照坎蒂隆《论商业的性质》的研究方法,侧重从方法上设想一个研究中国半封建半殖民地经济关系的提纲。
关键词:
中国社会性质 三位一体公式
[期刊] 东北亚论坛
[作者]
衣保中
日伪统治时期,日本帝国主义以“满蒙开拓团”的形式,将30万左右日本农民强行移入中国东北。日本移民的大规模侵入,使日伪“国有”土地迅速膨胀,土地关系全面殖民地化。与此同时,日本移民的大量涌入,使东北水田开发有了显著的发展,使东北农业也打上了殖民地的烙印。
关键词:
日本移民,伪满洲国,农业,殖民地化
[期刊] 财政研究
[作者]
杨帆
一、自我吹嘘的张五常 中国大陆的“经济学主流派”在张五常面前是抬不起头来的。张五常经常批评他们的数学模型和渐进改革药方没有用处,而且敢于在他们面前自我标榜不懂数学,可以30年不看书,他们也没有办法。在他们看来,张五常真的和弗里德曼、科斯是一个辈份的,他们要做西方经济学的附庸,自
[期刊] 中国社会科学院研究生院学报
[作者]
杨博
海峡殖民地华人英文教育在诞生之初,就充满着大英帝国的权力"规训",它参与了中英和东西方知识的聚散和流变,建构了英国殖民活动的"神授"性,英国语言、知识和文化的"先进性",英国人的"高贵感"和英国社会的"现代性"。由此,海峡殖民地的华人英文教育建构了一套影响中国人"现代"意识和中国历史进程的知识体系,为英国在亚洲的侵略和扩张争得了更多权力,并塑造了马来西亚和新加坡华人的身份认同,深远地影响和制约着中国和周边区域的关系。
关键词:
海峡殖民地 华人 英文教育
[期刊] 会计之友
[作者]
奥喜平
美国会计准则由民间性质的机构制定和发布,准则以一系列的概念框架为基础,依靠自身被社会公众高度认可和广泛接受以及由此建立起来的权威来实施。经济的高速发展和全球化对我国会计准则不断提出新的要求,文章通过介绍美国会计准则体系、分析美国会计准则体系的特点,为我国的会计准则体系建设和会计准则制定提供借鉴和参考意见。
关键词:
美国 会计准则体系 财务会计准则委员会
[期刊] 审计与经济研究
[作者]
李桂荣
安然事件后,为提高财务报告质量,美国摒弃了多年来坚持的以规则为基础的会计准则制定模式,转而采用以原则为基础的会计准则制定模式。以规则为基础的会计准则存在诸多缺陷,是美国一系列会计造假案的重要根源,而以原则为基础的会计准则制定模式因注重原则的应用和强调职业判断,有利于克服规则基础模式的缺陷。但原则基础模式也并非完美无缺,其实施还需要相关条件的配合。
关键词:
会计准则 原则基础 规则基础
文献操作()
导出元数据
文献计量分析
导出文件格式:WXtxt
删除
推荐搜索
美国会计准则体系的重大变革及启示
伊斯兰金融体系形成的市场基础与金融特性研究
美国基础教育体系真的要大改?——奥巴马政府基础教育新法案《每个学生都成功》述评
系统梳理与全面比较基础上的理论创新——评《中国会计准则体系建设:发展·比较·协调》
对构建会计基础工作规范化体系问题的研究
高职高专《基础会计》教材体系建设研究新论
会计基础理论体系与创新——中国会计学会会计基础理论专业委员会2018年学术研讨会综述
新时代背景下的马克思主义基础理论研究新路径——评《推进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大众化研究》
以产品为基础的供应链成本会计核算体系构建研究
思想政治教育基础理论的“体系”研究——评《思想政治教育现代转型研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