标题
  • 标题
  • 作者
  • 关键词
登 录
当前IP:忘记密码?
年份
2024(4858)
2023(7509)
2022(6436)
2021(6080)
2020(4818)
2019(10556)
2018(10159)
2017(19327)
2016(10119)
2015(10746)
2014(9937)
2013(9473)
2012(8374)
2011(7545)
2010(7745)
2009(7075)
2008(6314)
2007(5341)
2006(4767)
2005(4328)
作者
(25066)
(20838)
(20724)
(19968)
(13336)
(10096)
(9435)
(7999)
(7905)
(7456)
(7035)
(6914)
(6649)
(6519)
(6508)
(6459)
(6262)
(6139)
(6128)
(5891)
(5159)
(5070)
(5030)
(4908)
(4732)
(4625)
(4574)
(4563)
(4283)
(4073)
学科
(34806)
经济(34763)
管理(26717)
(25452)
(19520)
企业(19520)
(13752)
方法(11480)
中国(10893)
(10850)
农业(9134)
数学(9069)
数学方法(8890)
业经(8676)
(7924)
地方(7593)
(7472)
(7168)
贸易(7162)
理论(7007)
(6934)
(6378)
(5885)
金融(5883)
(5867)
银行(5850)
(5624)
(5620)
财务(5593)
财务管理(5577)
机构
学院(127979)
大学(126508)
(50896)
经济(49942)
管理(46957)
研究(43201)
理学(40456)
理学院(40022)
管理学(39206)
管理学院(38958)
中国(32458)
(25815)
(25350)
科学(24944)
(21059)
(20988)
财经(19915)
(19833)
中心(19803)
研究所(18868)
(18216)
(18208)
师范(18009)
业大(17461)
农业(16144)
(16006)
经济学(15936)
(15662)
北京(15325)
财经大学(14778)
基金
项目(86085)
科学(68350)
研究(66760)
基金(62092)
(53712)
国家(53245)
科学基金(45854)
社会(43122)
社会科(40786)
社会科学(40775)
(34061)
基金项目(32131)
教育(31098)
(28636)
自然(27788)
编号(27737)
自然科(27198)
自然科学(27188)
自然科学基金(26673)
资助(24395)
成果(23096)
重点(19731)
(19212)
课题(19178)
(19053)
(18846)
国家社会(18000)
(17723)
(17476)
创新(17409)
期刊
(60361)
经济(60361)
研究(40431)
中国(27696)
(21046)
(20515)
学报(19434)
管理(19098)
教育(18851)
科学(17398)
大学(15128)
学学(13975)
农业(13676)
(11618)
金融(11618)
业经(11498)
经济研究(10244)
技术(10168)
财经(9970)
(8783)
问题(7448)
(6861)
(6815)
图书(6495)
(6463)
科技(5998)
商业(5781)
国际(5584)
现代(5576)
(5493)
共检索到196392条记录
发布时间倒序
  • 发布时间倒序
  • 相关度优先
文献计量分析
  • 结果分析(前20)
  • 结果分析(前50)
  • 结果分析(前100)
  • 结果分析(前200)
  • 结果分析(前500)
[期刊] 常州工学院学报(社科版)  [作者] 邵敏  
在《一个小地方》中,雅买加·琴凯德从景观描写切入,追溯安提瓜的历史,揭示它在后殖民影响下的现状。文章借助后殖民主义的相关理论,从经济、政治、文化三个角度分析安提瓜国家身份缺失的表现及原因,从语言、文化角度分析安提瓜人的"他者"身份及原因,指出琴凯德通过反思殖民主义遗留问题和后殖民的潜在影响来探讨国家和民族获得完整身份的可能性和途径。
[期刊] 常州工学院学报(社科版)  [作者] 黄小花  
严歌苓的长篇小说《寄居者》以20世纪上半叶遭受外来侵略的上海为背景,展现了一群流亡者在西方强势文化的压制下寻找自我身份和生存空间的情景。作者对三个主要人物进行了多重复杂身份的书写,反映出后殖民视域下诸种因素对人物构建身份认同的阻遏,其中一些人通过自我反思和审视,实现了自我主体意识的觉醒。
[期刊] 常州工学院学报(社科版)  [作者] 刘鹤  梁艳  
泗丽莎的处女作《百年金山》是一部关于中国移民与华人经历的家族历史书,系统、全方位地讲述了美籍华裔家族的百年奋斗史,有力地呈现了金山家族百年来的沧桑记忆。文章以后殖民批评视角作为出发点,分析了《百年金山》中华裔男性和华裔女性的"他者"属性,探讨了后殖民语境下邝氏家族几代人在双重文化背景下身份缺失的表现以及身份认同的过程,深刻探究了华裔移民群体在同样背景下建构自己身份的艰难性。
[期刊] 河北经贸大学学报(综合版)  [作者] 滑彦立  李圣轩  
基于后殖民视角研究《道德经》英译所经历的三个高潮时期。《道德经》英译大体上经历了从归化到异化,从西方中心主义到文化多元化时期这样一个过程,通过探寻像《道德经》这样充满中国传统文化、凝聚中国核心价值观的古典文本翻译的历史轨迹,既展现了帝国主义对殖民地中国文化殖民行径,也展现了中国的发展历程。
[期刊] 比较教育研究  [作者] Anne Hickling-Hudson  张家勇  
本文介绍了澳大利亚的多元文化背景,分析了学校中存在的文化问题以及如何在学校中进行跨文化理解与交流。在此基础上,文章探讨了在后殖民化的过程中的新课程模式、新师范教育方法等。
[期刊] 比较教育研究  [作者] 安妮·黑克琳·胡森  张家勇  
本文介绍了澳大利亚的多元文化背景,分析了学校中存在的文化问题的和如何在学校中进行跨文化理解与交流。在此基础上,文章探讨了在后殖民化的过程中的新课程模式、新师范教育方法等。
[期刊] 常州工学院学报(社科版)  [作者] 苑尧奇  
以电影为切入点,分析了近年来西方电影中的中国元素,阐释西方电影在对中国进行描绘时所带有的东方主义和后殖民主义因素。认为在西方人眼中,东方文明依然是一种"他者"的存在,西方对东方依然具有很强的误读性,想在文化上再现他们殖民主义时代的"辉煌"。对于中国人来说,要打破这种现状,必须重建自身的文化主体性,并加强自身文化的输出。
[期刊] 世界经济与政治论坛  [作者] 多萝西·罗森贝格  徐宝侠  
直到最近,西方的研究一直强调东德没有理由单独成为一个国家,文化上的同根比东西德之间任何社会结构性差别都重要。随着政治统一的完成和全德选举的进行,德国的生活仍然没有进入令人
[期刊] 山西财经大学学报  [作者] 姜美云  
在中国的解殖民过程中,翻译层面体现为强势文化对弱势文化市场的大面积占有以及对弱势文化的改写、删减等特点。对这些特点进行总结,能够对现代翻译有所启示。
[期刊] 高等教育研究  [作者] 郭洋生  
在当今经济全球化时代,我国英语文学教育因其无功利和反功利性而遭遇严峻挑战,其学科地位处于缺失状态,而其课程教学举步维艰。从后殖民主义课程观角度,作为半殖民产物的英语文学教育的历史发展过程显示,英语文学作为学科和课程一直被误解、误表、误述。我国英语文学教育工作者在充满政治张力和权力关系的历史过程中,表现出了学科意识淡薄、课程理念阙如、课程责任感匮乏、对英语文学理解偏差等问题。要从英语文学教育的特殊性出发,借鉴后殖民主义的文化批判态度、反话语霸权的立场等,促成英语文学课程范式的实质性改革。
[期刊] 城市发展研究  [作者] 吕宁兴  耿虹  
全球化使各个国家和地区之间的文化差异越来越小,呈现一体化的趋势,而城市建筑作为人类现代文化的载体,也有一种趋同的发展势头,由此也引发了人们对传统和本土文化的担忧。我国城市建筑景观也面临着"趋同化"的问题,其深层的原因在于受西方中心意识主导下的现代化思想的影响。后殖民批判理论解构"中心",主张多元文化共存,这对于从根本上解决我国当前城市景观特色危机有重要的理论指导价值。
[期刊] 比较教育研究  [作者] 姜淳媛  姜英敏  
20世纪80年代以来,激增的国际婚姻与移民使韩国社会进入了"多元文化时代",政府出台了诸多多元文化教育政策,试图解决由于文化背景不同的学生增多所带来的种种问题。本文从后殖民主义视角批判性地考察了"多元文化"教育政策背后隐藏的士大夫式种族主义理念,提出新的"全纳型多元文化教育"模式。
[期刊] 常州工学院学报(社科版)  [作者] 黄橙  
诺贝尔文学奖得主赛珍珠的儿童文学作品《激战》寓意丰富。文章结合后殖民生态批评理论,指出赛珍珠以儿童读者感兴趣的动物故事作为依托,在《激战》中处处关注殖民史与生态史的复杂关系,用浅显的语言描绘了殖民输出对第三世界国家的生态环境造成的负面影响。赛珍珠在成人文学作品中极力提倡文化和合主义,力图让各族人民平等对待,和谐相处。在这部儿童文学中,她又将非人类物种纳入人文主义思想之中,在这部20世纪60年代的儿童文学作品中,赛珍珠的思考难能可贵。
[期刊] 长江大学学报(社科版)  [作者] 吴晓梅  
本·奥克瑞的《饥饿的路》以后殖民时期的尼日利亚为背景,讲述曾经沦为殖民地的国家和民族在政治上获得独立之后,依然无法摆脱殖民主义的影响。殖民主义思想以隐形方式悄然渗透于新独立国家的各个方面。通过分析小说中两位主要人物的文化身份认同,可以揭示出原宗主国文化与本土文化的冲突对人们的文化身份建构的重要影响,以及殖民霸权对发展中国家和人民造成的伤害。
[期刊] 比较教育研究  [作者] 潘章仙  
英国作为最大的语言输出国在很长的一段时期并不重视外语的教育。但在后殖民时代,英国的政府和民众越来越认识到外语学习的重要性。英国必须以更加开放的心态和更加有效的外语教育政策来推动英国民众的外语学习。因此近年来,英国教育技能部推出了《语言学习》和《全民的外语:生活的外语——外语教育发展战略》等重要文件。本文从解读文本入手,分析和论述了当前英国外语教育存在的问题、近期及长远的发展目标和发展战略的特点等。本文认为,在后殖民时代英国外语教育的政策呈现多元文化认同的趋势。多元文化认同是全球化时代不可避免的教育发展趋势,对我国目前制定新时期的外语教育政策有很大的借鉴意义。
文献操作() 导出元数据 文献计量分析
导出文件格式:WXtxt
作者:
删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