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年份
- 2024(5477)
- 2023(7606)
- 2022(6194)
- 2021(5313)
- 2020(4283)
- 2019(9414)
- 2018(8571)
- 2017(15513)
- 2016(8848)
- 2015(9421)
- 2014(9031)
- 2013(8738)
- 2012(7878)
- 2011(7059)
- 2010(6827)
- 2009(6064)
- 2008(5789)
- 2007(5046)
- 2006(4286)
- 2005(3562)
- 学科
- 济(31988)
- 经济(31951)
- 管理(25449)
- 业(24918)
- 企(18624)
- 企业(18624)
- 方法(15463)
- 数学(14041)
- 数学方法(13916)
- 农(11078)
- 中国(9093)
- 财(9081)
- 业经(8001)
- 农业(7894)
- 贸(7874)
- 贸易(7868)
- 易(7681)
- 学(7400)
- 技术(5994)
- 务(5982)
- 财务(5978)
- 财务管理(5972)
- 地方(5877)
- 环境(5851)
- 企业财务(5737)
- 制(5432)
- 产业(5189)
- 划(5021)
- 银(4619)
- 银行(4578)
- 机构
- 大学(125596)
- 学院(124215)
- 济(49765)
- 经济(48927)
- 管理(47457)
- 研究(43379)
- 理学(42636)
- 理学院(42068)
- 管理学(41230)
- 管理学院(41015)
- 农(31737)
- 中国(30706)
- 科学(29383)
- 京(25890)
- 业大(25737)
- 农业(25463)
- 所(22425)
- 研究所(21048)
- 中心(20396)
- 财(20105)
- 江(18004)
- 农业大学(17529)
- 财经(17067)
- 范(16330)
- 师范(16028)
- 经(15720)
- 院(15691)
- 北京(15439)
- 经济学(15351)
- 省(14539)
- 基金
- 项目(95593)
- 科学(74910)
- 基金(70343)
- 家(64891)
- 国家(64298)
- 研究(63308)
- 科学基金(54063)
- 社会(42041)
- 社会科(39958)
- 社会科学(39948)
- 基金项目(37737)
- 省(37631)
- 自然(36726)
- 自然科(35936)
- 自然科学(35922)
- 自然科学基金(35337)
- 划(32582)
- 教育(29761)
- 资助(27453)
- 编号(23482)
- 重点(22041)
- 部(20820)
- 发(20392)
- 创(20314)
- 计划(19688)
- 科研(19195)
- 创新(19028)
- 业(18213)
- 国家社会(18197)
- 成果(17704)
共检索到170010条记录
发布时间倒序
- 发布时间倒序
- 相关度优先
文献计量分析
- 结果分析(前20)
- 结果分析(前50)
- 结果分析(前100)
- 结果分析(前200)
- 结果分析(前500)
[期刊] 中国特殊教育
[作者]
王洙 杨希洁 张冲
对全国三类经济发展水平不同地区的14个县(市、区)的674名教育管理人员、教研员、校长和教师进行了问卷调查。结果表明:当前我国残疾儿童随班就读质量的提高受到政府部门的政策制定与执行、普校师资特教专业水平、特教中心(特教学校)的指导作用、普校对残疾儿童的接纳程度、资源教室的建立以及家长和社区的支持等各方面因素影响。因此,随班就读质量的提高应是一系统工程,应建立涵盖各方面因素的支持体系。
关键词:
残疾儿童 随班就读 支持体系 影响因素
[期刊] 教育学报
[作者]
张悦歆
残疾人的生活状况很大程度上与人们的歧视态度、行为和社会的歧视环境有关。虽然要克服和消除社会的消极态度存在巨大的挑战,但它是促进随班就读的关键,而普校教师的态度又是其中最为关键的因素之一。对三市、县的12名普校教师进行访谈,了解了他们对残疾儿童及其随班就读的态度和认识、对随班就读存在的问题和困难的看法和建议。结果表明,普校教师普遍对残疾儿童随班就读持保留意见,相对更赞成特殊学校的教育形式;教师对随班就读的认识不足,缺乏相关信息和专业培训;认为残疾儿童随班就读的主要困难是在普校学习成绩跟不上、学习压力大的问题,其次是自身专业知识的不足;认为解决问题的关键在于改变态度,改革评价考核机制和促进教师的专...
关键词:
残疾儿童 随班就读 普校教师 态度
[期刊] 中国特殊教育
[作者]
刘岩华 叶立言
本文在分析我国残疾儿童随班就读发展状况的基础上 ,提出需要建立稳定的教育支持系统。该系统应包括领导组织、指导、实施三个结构层次 ,并应做好规划、筛查、培训等工作。同时 ,还应从经费投入、办好特教学校、加强宣传和注重科研四个方面积极推动该系统的运行。
关键词:
残疾儿童 随班就读 组织系统
[期刊] 中国特殊教育
[作者]
熊琪 王辉
运用文献研究法,从研究者来源和研究内容两个维度对近二十年我国智力残疾儿童随班就读研究的现状进行梳理与分析。结果表明:研究者地域分布不均,东、中、西部差异较大;研究者单位分布不均,单位间合作少、学段分布不平衡;研究内容分布不均,教学和心理健康研究多、行为和支持研究少;研究内容呈现出阶段性,由关注安置模式转向关注教育教学质量。
关键词:
智力残疾儿童 随班就读 研究 现状与反思
[期刊] 中国特殊教育
[作者]
彭霞光
本研究对培智学校教师随班就读的态度调查结果进行了分析。结果表明 ,从总体上讲 ,教师对残疾儿童随班就读的态度是积极的 ,但存在一定程度的不够理解或偏见 ,甚至有拒绝、隔离的倾向。不同的年龄阶段存在着差异性 ,总体上而言 ,4 0岁以下的年龄组 ,更倾向于支持随班就读。不同职称的教师态度在个别分测验的结果上也存在差异。学历、性别、参加培训与否与他们的态度关系不大。
关键词:
教师 随班就读 态度
[期刊] 中国特殊教育
[作者]
刘峰 张国礼
通过实验干预的方法,探讨了随班就读普通儿童对肢残儿童态度改善的作用。实验类型为2(条件:实验组、控制组)×2(描述人物:普通儿童、肢残儿童)的混合实验设计,操纵直接接触、扩展接触、观点采择的活动任务,对普小80名儿童进行研究。结果发现,与控制组被试对比,在实验组条件下,3-4年级的普通儿童对肢体残疾儿童的群际态度偏差变小,接纳态度显著提高,对肢体残疾儿童的交往倾向也有所提高。
[期刊] 中国特殊教育
[作者]
于玉东 郑艳霞 王新
本文以问卷形式调查了河北省残疾儿童随班就读的基本状况,探讨了普通学校领导、教师以及残疾儿童家长对残疾儿童随班就读的态度和认识。结果表明:绝大多数普通学校的领导和教师对残疾儿童的随班就读态度消极;家长对孩子的随班就读也普遍心存疑虑。在分析其原因的基础上提出了构建残疾儿童随班就读支持保障体系的设想,以促使残疾儿童随班就读的进一步发展。
关键词:
残疾儿童 随班就读 支持保障体系
[期刊] 教育研究
[作者]
华国栋
残疾儿童随班就读是我国特殊教育的一种主体形式 ,本文总结了随班就读工作取得的成绩和经验 ,对当前随班就读工作存在的问题进行了分析并提出改进的建议 ,在此基础上对随班就读的发展趋势进行了预测分析。
[期刊] 中国特殊教育
[作者]
梁占锁 马秀杰 贾晓敏
采用文献资料、问卷调查、数理统计等研究方法,对来自河北省6个地区的39所有随班就读残疾儿童的普通学校领导、体育教师和残疾学生进行调查,结果表明:领导和教师对接纳残疾儿童随班就读持消极态度,对残疾儿童体育教育没有给予应有的重视,随班就读生体育意识差,体育课出勤率和课外体育活动参与率都很低,教学内容"常人化",不符合残疾儿童特点。文章分析了原因并提出对策和建议。
关键词:
随班就读 残疾儿童 体育教育
[期刊] 中国特殊教育
[作者]
沈明泓
本论文试图通过对新疆地区残疾儿童随班就读现状的初步探索 ,试图找出影响新疆残疾儿童随班就读发展的根本原因 ,并根据新疆的具体区情谈谈发展新疆地区残疾儿童随班就读的初步设想。
[期刊] 中国特殊教育
[作者]
侯晶晶
残疾儿童教育权益保障的一个关键问题是减少其失学现象。根据中国残联2013年对我国残疾儿童的监测数据分析其失学现状和影响因素,结果表明:6-17岁残疾儿童失学比例为34.74%;失学残疾儿童中59.70%从未上学,26.23%辍学,14.07%毕业后未升学。残疾儿童失学的影响因素包括其年龄、残疾类别、民族、监护人身份等人口特征指标;领低保、参加医疗保险对其失学有影响;所用听力辅具类型、未用会话交流的原因、是否接受过言语康复训练,对于残疾儿童的失学现象也有影响;是否接受过慰问、参加社区文化生活频率对此亦有影响。应综合考虑相关因素,预测并采取措施减少残疾儿童失学现象。
关键词:
残疾儿童 失学 影响因素
[期刊] 中国特殊教育
[作者]
赵小红
本研究以《中国教育统计年鉴》相关数据为基础,结合相关特殊教育政策与文献,考查了1986年至2011年间我国大陆地区残疾儿童的教育安置形式,分析了安置形式的变化特点。同时指出:我国残疾儿童随班就读政策的出台是国情所需,残疾儿童随班就读实践的发展受国际回归主流及全纳教育思想影响,随班就读在保障残疾儿童义务教育方面逐步起到了主体作用。从中国未来的发展来看,要进一步解决残疾儿童少年的入学问题,特殊教育学校与普通学校随班就读这两种安置形式虽然各有利弊,但还将在一定时期内齐头并进。
[期刊] 教育研究
[作者]
侯晶晶
计算机及网络应用能力在信息时代是重要的生存与发展能力。我国义务教育信息技术课的教学目标之一即在于帮助学生获得网络信息素养。基于我国最新的残疾人状况监测数据分析发现:拥有家庭电脑的6~17岁残疾儿童仅40.35%会使用电脑上网,1 350位城乡学龄残疾儿童中"家庭电脑上网者"仅占5.11%。关于残疾儿童网络信息基础能力的二元logistic回归分析显示,高龄段残疾儿童掌握此能力的可能性较高;从学校教育、家庭教育、社区教育服务等维度分析发现,失学的残疾儿童掌握网络信息基础能力的可能性较低,接受父母双亲的家庭教育以及接受过社区教育服务的残疾儿童掌握此能力的可能性较高;无障碍社会环境对残疾儿童掌握此能...
[期刊] 中国特殊教育
[作者]
孟万金 刘在花 刘玉娟
为促进我国残疾儿童教育过程公平,针对我国残疾儿童教育现状,作者建议通过提高残疾儿童随班就读质量;加强特殊教育学校的建设和管理,增强特殊学校的办学特色;健全残疾儿童教育管理体制,建立残疾儿童教育的社会支持保障体系;加大特殊教育师资培养和培训力度,提高特殊教育师资质量等具体措施,建立健全适合残疾儿童身心发展的教育质量保障体系。
关键词:
残疾儿童 教育公平 教育过程
[期刊] 中国特殊教育
[作者]
孟万金 刘玉娟 刘在花
我国残疾儿童教育存在不公平的现象,造成这一现象的主要原因有如下几点:(1)在法律法规方面,残疾人教育法律法规不完备、执法不到位,导致残疾儿童受教育权没有得到充分保障;(2)在经费方面,残疾儿童教育经费投入不足,并且残疾儿童教育教师薪酬水平比普通儿童教育教师低;(3)在教育管理方面,不仅残疾儿童教育管理体制不健全,而且残疾儿童教育督导不力;(4)在社会、文化方面,社会支持保障体系不健全,传统文化对残疾人的偏见也对残疾儿童教育存在着消极影响。
关键词:
残疾儿童 教育公平 原因分析
文献操作()
导出元数据
文献计量分析
导出文件格式:WXtxt
删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