标题
  • 标题
  • 作者
  • 关键词
登 录
当前IP:忘记密码?
年份
2024(2371)
2023(3757)
2022(3074)
2021(3201)
2020(2403)
2019(5679)
2018(5891)
2017(8698)
2016(6282)
2015(7314)
2014(7921)
2013(6806)
2012(6238)
2011(5726)
2010(6131)
2009(5104)
2008(5137)
2007(4955)
2006(4501)
2005(4266)
作者
(14703)
(11871)
(11693)
(11501)
(7610)
(5800)
(5716)
(4777)
(4751)
(4519)
(4099)
(4046)
(3923)
(3875)
(3779)
(3760)
(3651)
(3608)
(3523)
(3415)
(3283)
(3200)
(3018)
(2839)
(2837)
(2802)
(2692)
(2600)
(2531)
(2484)
学科
教育(19889)
管理(11229)
中国(11057)
(9740)
经济(9723)
(8630)
理论(8294)
教学(8096)
(7223)
企业(7223)
(5497)
(4453)
学法(4351)
教学法(4351)
(4189)
(4158)
研究(3989)
发展(3841)
思想(3757)
学校(3748)
(3716)
学理(3685)
学理论(3685)
政治(3627)
(3564)
高等(3474)
思想政治(3445)
政治教育(3445)
治教(3445)
(3435)
机构
大学(75489)
学院(72797)
教育(27857)
研究(26731)
(22095)
师范(22002)
(18568)
师范大学(17963)
管理(17893)
(16089)
职业(15852)
科学(15376)
经济(15134)
(14786)
中国(14709)
技术(14562)
理学(14173)
理学院(13834)
(13523)
管理学(13303)
管理学院(13122)
北京(13058)
(11908)
研究所(11793)
中心(11605)
职业技术(10929)
教育学(10850)
(10538)
技术学院(9984)
(9717)
基金
研究(38271)
项目(37995)
科学(29741)
教育(27561)
基金(20662)
编号(20440)
成果(20378)
社会(18747)
课题(18219)
(17483)
社会科(17183)
社会科学(17180)
(16408)
(16362)
(16322)
国家(15982)
科学基金(12533)
规划(12395)
项目编号(11974)
研究成果(11376)
(11370)
(11353)
(10433)
(10398)
阶段(10370)
重点(10203)
年度(10135)
(9750)
基金项目(9649)
(9616)
期刊
教育(51146)
研究(34628)
中国(29298)
(23432)
经济(23432)
职业(13259)
技术(12063)
(9937)
技术教育(8784)
职业技术(8784)
职业技术教育(8784)
学报(8671)
大学(8015)
(7389)
科学(6937)
管理(6743)
(6338)
论坛(6338)
图书(6090)
高等(6029)
成人(5788)
成人教育(5788)
(5343)
学学(5294)
高等教育(5141)
农业(4986)
(4955)
金融(4955)
书馆(4717)
图书馆(4717)
共检索到132493条记录
发布时间倒序
  • 发布时间倒序
  • 相关度优先
文献计量分析
  • 结果分析(前20)
  • 结果分析(前50)
  • 结果分析(前100)
  • 结果分析(前200)
  • 结果分析(前500)
[期刊] 中国特殊教育  [作者] 王志强  申仁洪  
我国残疾人高等教育的发展仍处于起步阶段。残疾人高等教育随班就读是实现高等教育和谐发展和残疾人高等教育大众化的必然途径。社会理念支持、法律依据、技术支持、大众观念的演变和基础教育随班就读的启示为残疾人高等教育随班就读的发展提供了可能。而和谐校园的建立则是残疾人高等教育随班就读得以实现的重要保证。
[期刊] 教育研究  [作者] 山东省滨州医学院“残疾人高等教育研究”课题组  
[期刊] 中国特殊教育  [作者]
近年来,萧山区将推进残疾儿童少年随班就读工作作为实现教育公平、推进义务教育发展的重要途径,以资源教室工作为抓手,积极推进随班就读工作深入开展。一、以"零拒绝"为目标,实现适宜性教育安置,提高残疾儿童入学率通过区办特教学校、片设辅读班、镇建资源教室、校随班就读等多种方式,让不同年龄段的残疾孩子生活在融合与无障碍的氛围中。在城市,实现了"零拒
[期刊] 比较教育研究  [作者] 崔凤鸣  
本文通过解读1990年的美国《残疾人教育法》及其1997年修正案,研究其如何有助于消除高等教育领域对残疾人的歧视、保障他们受教育的权利;进而探讨该法对我国高等教育的启示,即残疾丝毫不能损害个人参与和贡献于社会的权利;仅仅置身于全纳的高等教育环境中不能消除残疾人受歧视和教育“边缘化”的现象;要改变人们的观念,保护和提高残疾人受教育的权利,需要全社会和我们的政府一道进行艰巨的改革,勇敢地面对挑战。
[期刊] 中国特殊教育  [作者] 朱宁波  
目前 ,残疾人接受高等教育已经受到全社会的普遍重视。但是 ,采取何种形式、设置何种专业才能使残疾人获得符合他们身心特点的知识与技能 ,得到真正的发展 ,这是实施残疾人高等教育过程中 ,必须认真思考的问题 ,本文试从安置形式和专业设置两方面对残疾人高等教育形式进行分析。
[期刊] 中国特殊教育  [作者] 黄晶梅  王爱国  
作为高等教育的一部分,残疾人高等教育发展目前正处于一个上升阶段,它对弱势群体的素质提高起到了积极促进作用,并对我国残疾人事业的发展起到了推动作用。但目前,残疾人高等教育发展正面临着办学层次偏低、投入不足以及师资薄弱等问题。本文认为,提高残疾人高等教育的办学层次、追加残疾人高等教育的办学经费以及强化其师资培训是加速残疾人高等教育发展的主要措施。
[期刊] 中国高等教育  [作者] 张兴华  张玉龙  朱光燕  
残疾人高等教育是我国高等教育体系的重要组成部分,经过70年的发展积淀,我国的残疾人高等教育价值取向实现了"人道-人本-民本"的跃迁,管理体系从条块分割到协调并进,人才培养模式从隔离到融合,残疾人高等教育发展的价值取向与实践探索等问题被高度关注。
[期刊] 中国特殊教育  [作者] 滕祥东  杨冰  郝传萍  
对我国当前残疾人高等教育教师队伍结构和研究现状进行分析,并以系统论作为研究视角,提出了残疾人高等教育院校教师队伍建设要坚持高等教育的质量目标,同时应具备共性结构要素和特性结构要素两个标准的思路。为了提升残疾高等教育教师队伍的整体素质,必须对目前我国残疾人高等教育教师队伍结构的缺失有针对性的优化,从而建立符合时代要求与当代残疾人高等教育规律的优秀教师队伍,实现提高我国残疾人高等教育的水平。
[期刊] 中国特殊教育  [作者] 曲学利  
按照首都教育的特殊地位,特别是残疾人教育的需求,积极地开拓、发展首都特色的残疾人高等教育,办出高水平、高质量的残疾人高等教育院校,就必须要把建设和发展应用型残疾人高等教育作为学校的办学定位,建立适应残疾人教育的应用型专业,培养残疾大学生成为应用性人才。同时,利用首都丰富的办学资源,开展与社会和行业的合作办学;加强国际交流,促进应用型残疾人高等教育的开放办学;不断进行应用型教育的研究、实践与创新,推动应用型教育的发展。
[期刊] 中国特殊教育  [作者] 朱宁波  
残疾人高等教育是高等教育的重要组成部分 ,也应该按照高等教育目的的要求来培养残疾人。但是 ,由于残疾人身心发展的特点 ,要求在具体制定残疾人高等教育目的时 ,必须考虑其特殊性 ,真正使残疾人的潜能得到最大限度地开发
[期刊] 中国高教研究  [作者] 宗占国  庄树范  
我国残疾人高等教育有组织、有计划的发展始于20世纪80年代。1987年长春大学成立了招收盲、聋哑和肢残残疾人的特殊教育学院,填补了我国残疾人高等教育的空白。18年来,长春大学坚持中国特色、深化特教改革,主动创新培养体系,合理设置专业,实现了四个融合,开创了特教培养新模式,并积极应对挑战、寻求更大发展,为特教事业做出了自己应有的贡献。
[期刊] 中国特殊教育  [作者] 杨晓  吕晓乐  姜春萍  
本文客观的分析了当前我国高等教育迅速发展 ,而高等教育师资却远远不能满足需要的现象。针对需要与满足之间的矛盾 ,根据高等特殊教育教师资格与基本要求 ,尝试提出高等教育教师的培养目标、内容、途径、与注意事项 ,为规划我国高等特殊教育师资培训提供参考。
[期刊] 中国特殊教育  [作者] 黄伟  
残疾人高等教育公平是教育公平的重要内容之一。本文通过分析残疾人高等教育中存在的教育管理体制不健全、教育投入不足、考试招生和资助政策不完善、专业和课程设置单一、无障碍环境建设薄弱、残疾毕业生就业或继续深造困难较多等问题,提出调整残疾人高等教育政策价值取向、健全教育管理体制、加大教育投入、加快专业课程和无障碍建设、落实就业优惠政策等对策建议,希望能促进我国残疾人高等教育公平的真正实现。
[期刊] 中国特殊教育  [作者] 武红军  李强  
本文从残疾人高等教育理论、实践、教育技术方面入手,分析了发展中国残疾人教育理论与实践的几个问题,提出通过研究与借鉴国外经验,结合多年来残疾人教育的实践经验,建立一主多元的办学模式,创造有利于推进残疾人高等教育发展的政策制度环境,依法扩大高校的办学自主权,深化毕业生就业制度改革,走中国特色的残疾人高等教育道路。
[期刊] 中国高等教育  [作者] 张兴华  张玉龙  刘芳  王朝荣  
33年来,中国残疾人高等教育走出了一条符合国情特点、符合残疾人教育规律的特色办学之路。提供高质量的高等教育,帮助残疾人不断增强综合素质、实现全面发展。坚持高等教育普遍规律与残疾人教育特殊规律相统一、相融合,构建教育教学体系。伴随着改革开放40年的伟大历史进程,中国残疾人高等教育已走过了33个春秋,推动了社会公平和文明进步,彰显了深厚的教育情怀和深切的生命关怀,为探索残疾人高等教育"中国方案"做出了贡献。
文献操作() 导出元数据 文献计量分析
导出文件格式:WXtxt
作者:
删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