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年份
- 2024(2808)
- 2023(4145)
- 2022(3620)
- 2021(3478)
- 2020(2861)
- 2019(6469)
- 2018(6275)
- 2017(12901)
- 2016(7263)
- 2015(8104)
- 2014(8295)
- 2013(8098)
- 2012(7689)
- 2011(6905)
- 2010(7397)
- 2009(7044)
- 2008(7086)
- 2007(6569)
- 2006(6286)
- 2005(5991)
- 学科
- 济(25484)
- 经济(25439)
- 管理(22597)
- 业(22220)
- 企(17202)
- 企业(17202)
- 中国(10837)
- 农(10689)
- 财(9615)
- 策(8303)
- 方法(7956)
- 制(7817)
- 农业(6800)
- 数学(6782)
- 数学方法(6545)
- 税(6402)
- 贸(6344)
- 贸易(6341)
- 易(6199)
- 业经(6066)
- 税收(6053)
- 银(6040)
- 银行(6039)
- 收(6007)
- 及其(5973)
- 政策(5829)
- 行(5779)
- 地方(5679)
- 务(5295)
- 财务(5274)
- 机构
- 学院(102579)
- 大学(100378)
- 济(44520)
- 经济(43383)
- 管理(38813)
- 研究(36223)
- 理学(31840)
- 理学院(31510)
- 管理学(30989)
- 管理学院(30776)
- 中国(30291)
- 财(24686)
- 京(21583)
- 科学(19306)
- 所(18691)
- 江(17851)
- 财经(17766)
- 中心(17176)
- 研究所(16054)
- 经(15924)
- 北京(14544)
- 农(14538)
- 范(14158)
- 州(14099)
- 师范(14098)
- 经济学(13040)
- 院(12742)
- 财经大学(12665)
- 省(12015)
- 业大(11534)
- 基金
- 项目(57273)
- 研究(46605)
- 科学(45308)
- 基金(40324)
- 家(33331)
- 国家(32979)
- 社会(28699)
- 科学基金(28376)
- 社会科(27064)
- 社会科学(27060)
- 省(22221)
- 教育(21909)
- 编号(20457)
- 基金项目(19748)
- 成果(18877)
- 划(18716)
- 资助(17974)
- 自然(17024)
- 自然科(16619)
- 自然科学(16615)
- 自然科学基金(16317)
- 课题(14905)
- 部(13239)
- 性(13139)
- 重点(12671)
- 发(12620)
- 年(12490)
- 策(12426)
- 项目编号(12202)
- 教育部(11600)
共检索到175921条记录
发布时间倒序
- 发布时间倒序
- 相关度优先
文献计量分析
- 结果分析(前20)
- 结果分析(前50)
- 结果分析(前100)
- 结果分析(前200)
- 结果分析(前500)
[期刊] 税务研究
[作者]
扬州市国地税课题组 徐祖跃 林燕 方向
本文在对江苏省扬州市残疾人就业现状调研基础上,认真分析促进残疾人就业税收政策存在的问题,就如何进一步有效运用税收政策推动残疾人就业提出建议。
关键词:
残疾人 就业 税收政策 税收优惠
[期刊] 改革与战略
[作者]
黎健保 陈伯云
劳动是公民的基本权利,残疾人与健全人一样,享有法律赋予的平等就业和选择职业、取得劳动报酬或收入、获得劳动安全、卫生保护、接受职业技能培训、享受社会保险等权利。残疾人同样是社会物质文明和精神文明的创造者。就业是残疾人改善生活状况、提高社会地位、参与社会生活的基础,是实现其人生价值的关键。搞好残疾人就业工作,使残疾人从单纯地依靠国家、社会和亲属救济、供养变为自食其力的劳动者,不仅关系到我国6600万残疾人劳动权利的实现,而且对解除近两亿残疾人亲属的后顾之忧,促进经济发展、社会进步和精神文明建设,具有重要作用。
[期刊] 经济与管理研究
[作者]
陈方正 王玮
残疾人就业问题是关乎人权、人道的重大问题,是我国残疾人事业最重要的组成部分,也是社会保障工作的重要任务。本文在对我国残疾人就业现状进行剖析的基础上,分析了集中就业、分散按比例就业及个人就业模式中存在的诸多问题,并针对痹症,多角度提出了完善我国残疾人就业保障的对策,包括建立政府责任体系,加强立法和执法力度;加强残疾人能力建设,健全教育和培训制度;开创残疾人多样化就业方式;统筹城乡,加大农村残疾人就业岗位的开发等,最大限度地为残疾人提供就业保障。
关键词:
残疾人 就业 对策
[期刊] 华南农业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
[作者]
陈方正 王玮
以我国"十五"期间残疾人就业的数据为基础,结合残疾人失业现状及其自身的特点,分析我国残疾人失业形成的原因。通过完善特殊法规、合理使用就业保障金、加强自身素质和劳动能力等措施保证其就业权的实现,保障残疾人平等充分参与社会生活。
关键词:
残疾人 失业 再就业
[期刊] 税务研究
[作者]
重庆市税务学会课题组 郑殿林 廖兵 谭兵
本文基于依法治税的视角,深入剖析了当前安置残疾人就业税收优惠政策在顶层设计、执行机制和监督机制方面存在的问题,认真分析了存在问题的原因,并从完善制度设计、执行机制、监督机制等方面提出了建议。
[期刊] 税务研究
[作者]
重庆市税务学会课题组 郑殿林 廖兵 谭兵
本文基于依法治税的视角,深入剖析了当前安置残疾人就业税收优惠政策在顶层设计、执行机制和监督机制方面存在的问题,认真分析了存在问题的原因,并从完善制度设计、执行机制、监督机制等方面提出了建议。
[期刊] 企业经济
[作者]
刘传林 许才明
在已实现就业的江西残疾人内部,城乡、性别、不同残疾类型之间还存在着较大的差异。残疾人自身的缺陷,残疾人组织、政策法规体系以及社会网络建设的滞后是影响残疾人就业的直接制约因素。为促进全省残疾人就业,应在思想上高度重视,树立科学的残疾人劳动就业观,制定科学的发展规划,提高残疾人受教育培训水平,拓宽就业渠道,健全就业服务机构,创新就业制度并加强对外省市经验的借鉴。
关键词:
残疾人 就业 制约因素 对策
[期刊] 常州工学院学报(社科版)
[作者]
方佳
非遗助力残疾人就业是帮助残疾人就业的新模式。基于对江苏省常州市181个社区通过开展社区教育助力残疾人就业现状的调查,以及对常州市市级以上非遗项目传承人的访谈,总结了影响非遗助残就业的因素,提出了通过社区教育利用非遗助力残疾人就业的对策建议。
关键词:
非遗 社区教育 残疾人就业
[期刊] 现代日本经济
[作者]
侯利军
残疾人福利是关系到人权、人道的重大问题,其基本点在于如何培植其自立和参与社会活动的基础。日本采取措施,消除“心理障碍”,加强残疾人社会自立、生活和住行环境的基础,促进其就学、就业,收到较好的效果。尤其是近几年,为适应信息化的发展,消除残疾人与正常人之间存在的“信息障碍”,改变残疾人在信息化社会中的“信息弱者”地位,又在不断地加强残疾人信息化适应对策的力度。其做法有不少是值得我国借鉴的。
关键词:
残疾人 社会自立 适应对策
[期刊] 教育与经济
[作者]
邢芸 汪斯斯
为促进残疾人更好地融入社会,实现自我价值,本研究从劳动供给的视角探讨个体特征对残疾人就业的影响,使用CHIP(2013)数据,构建二元LogIstIC回归模型,估计不同特征的残疾人选择就业的发生概率。研究发现,教育对残疾人,尤其是女性残疾群体选择就业的概率有显著促进效应;影响日常生活的残疾程度会显著抑制残疾人选择就业。拥有医保和婚姻伴侣的残疾人更倾向于选择就业;而农村户籍抑制残疾群体选择就业。由此提出政府对残疾群体在政策优惠和鼓励就业之间应寻找新的平衡。
关键词:
教育 残疾程度 女性残疾人 选择就业
[期刊] 改革与战略
[作者]
马瑄
随着社会的进步,保障人权的理念越来越深入人心,残疾人就业是民生问题,也是残疾人人权保障的重要内容。经过几十年的努力,我国残疾人就业工作持续改善,残疾人就业保障制度体系逐步完善、残疾人就业水平有较大提升、服务机构工作能力有所提升。但从人权保障视角来看,残疾人就业还有诸多需要改善的地方,现行法律法规不健全、政府职能部门服务水平低下、残疾人就业能力不足、社会环境不好等都在一定程度上妨碍了残疾人就业权利的实现,不利于残疾人的人权保障。应该从加强制度建设、切实保障残疾人就业权,改进工作机制、提高残疾人就业水平,加强
关键词:
人权保障 残疾人就业 问题 对策
[期刊] 改革与战略
[作者]
包学雄
一、残疾人就业保障与残疾人就业的意义 世界卫生组织认为,残疾是指由于缺陷而缺乏作为正常人以正常方式从事某种正常活动的能力。我国参加的第159号国际劳工公约《残疾人职业康复和就业公约》将残疾人定义为“因经正式承认的身体或精神损伤在适当职业的获得、保持和提升方面的前景大受影响的个
[期刊] 中国劳动
[作者]
代懋
残疾人就业政策制定的挑战在于既要保障残疾人员的基本生活,也要提供充足的措施以支持他们融入社会和工作。因此,大多数OECD国家经过长期探索,对残疾人就业政策进行了从保障到融合的转型,主要包括需求和供给两方面的政策。需求政策包括定额就业、反歧视立法、雇主津贴、庇护工作岗位;供给政策包括职业康复、培训项目、就业援助。
关键词:
残疾人就业政策 转型 收入保障 社会融合
[期刊] 中国人力资源开发
[作者]
廖娟
就业是残疾人实现共同富裕的有效途径,就业政策是残疾人就业权利的有利保障。30多年来按比例就业政策对促进我国残疾人就业发挥了重要作用,但也存在一些问题,主要包括:公共和私营部门在雇用残疾人方面的责任无差别;未能充分调动用人单位雇用残疾人的积极性。政策的“一刀切”模式和其理性经济人假设的不足是造成目前政策实施困难的底层原因。文章从以下几方面提出了完善该政策的建议:突出公共部门在雇用残疾人方面的社会责任;注重改革残疾人就业保障金的使用,尤其应增加对企业雇用残疾员工的支持性服务和雇主及雇员的残障意识培训;构建政、企、校、社四位一体的残疾人就业服务体系;加强政策的监督和评估。更重要的是社会应营造出更加包容和友好的氛围,让残疾人通过就业融入社会,增加幸福感和获得感,最终实现共同富裕。
文献操作()
导出元数据
文献计量分析
导出文件格式:WXtxt
删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