标题
  • 标题
  • 作者
  • 关键词
登 录
当前IP:忘记密码?
年份
2024(6305)
2023(8958)
2022(7194)
2021(6619)
2020(4988)
2019(11324)
2018(10849)
2017(19917)
2016(10814)
2015(11958)
2014(11779)
2013(11739)
2012(11269)
2011(10482)
2010(10639)
2009(9743)
2008(9668)
2007(8728)
2006(8082)
2005(7703)
作者
(32266)
(26867)
(26712)
(25327)
(17208)
(12909)
(12078)
(10368)
(10191)
(9541)
(9192)
(8959)
(8725)
(8718)
(8590)
(8259)
(7816)
(7786)
(7759)
(7741)
(7100)
(6726)
(6594)
(6362)
(6158)
(6077)
(5999)
(5980)
(5516)
(5339)
学科
(51740)
经济(51696)
(26652)
管理(25618)
(19381)
企业(19381)
中国(19152)
地方(18009)
(15846)
(13468)
业经(13123)
方法(12924)
农业(11401)
数学(10483)
数学方法(10344)
(10247)
金融(10243)
(10190)
地方经济(10135)
(9805)
(9785)
银行(9785)
(9590)
(8918)
理论(8197)
环境(8057)
发展(7803)
(7768)
教育(7732)
(7577)
机构
学院(156920)
大学(155025)
(64267)
经济(62818)
研究(61287)
管理(52473)
中国(46334)
理学(43336)
理学院(42733)
管理学(41875)
管理学院(41581)
科学(37386)
(34267)
(31776)
(30084)
研究所(28578)
(27825)
中心(26830)
(25798)
(25178)
师范(24904)
财经(22696)
北京(22495)
(22163)
农业(21446)
业大(21329)
(21179)
(20489)
经济学(20160)
师范大学(19889)
基金
项目(97341)
科学(76158)
研究(74667)
基金(67346)
(58314)
国家(57715)
科学基金(48245)
社会(47058)
社会科(44346)
社会科学(44342)
(40039)
基金项目(34367)
教育(34363)
(33452)
编号(30813)
自然(28325)
(27940)
自然科(27578)
自然科学(27572)
自然科学基金(27041)
资助(26741)
成果(26595)
课题(23231)
发展(22766)
重点(22622)
(22345)
(20556)
(20543)
(19345)
国家社会(19156)
期刊
(84081)
经济(84081)
研究(52982)
中国(39664)
(28257)
学报(25493)
教育(25324)
科学(22952)
(22158)
管理(21215)
农业(19268)
大学(19068)
(18841)
金融(18841)
学学(17550)
业经(14989)
技术(13773)
经济研究(13464)
财经(11722)
问题(10469)
(10161)
(9586)
图书(8733)
(7703)
论坛(7703)
(7683)
世界(7678)
(7601)
(7547)
商业(7483)
共检索到260583条记录
发布时间倒序
  • 发布时间倒序
  • 相关度优先
文献计量分析
  • 结果分析(前20)
  • 结果分析(前50)
  • 结果分析(前100)
  • 结果分析(前200)
  • 结果分析(前500)
[期刊] 求索  [作者] 贺连辉  李屏南  
马克思、恩格斯作为马克思主义的创始人,通过不同的路径发现无产阶级的历史使命进而完成唯心主义向唯物主义、革命民主主义向共产主义的转变。马克思经由哲学批判的视野发现无产阶级的历史使命,视为"哲学的心脏";恩格斯经由政治经济学批判的视野发现无产阶级的历史使命,控诉"资本的原罪"。自此,马克思、恩格斯殊途同归,相互启发,共同合作,开辟了科学共产主义的历史道路。这有力驳斥了马克思和恩格斯的思想对立说,维护了马克思、恩格斯学说的整体性。
[期刊] 北京林业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  [作者] 曹顺仙  张劲松  
马克思恩格斯生态哲学思想研究始于20世纪90年代,拓展于全球环境与发展问题日益突出的21世纪初,应用创新于2012年党的十八大之后大力推动生态文明建设的实践进程,目前呈现出开展体系化、建构性学术研究的要求和趋势。通过"马恩经典文本的生态哲学思想挖掘与阐释""马恩经典理论的生态哲学思想解蔽与拓新""马恩生态哲学思想的中国化与时代化""国外马恩生态哲学思想研究的追踪研判"等方面的研究,初步形成了以人与自然关系为理论主题的"马克思恩格斯生态哲学思想""马克思生态哲学思想""恩格斯生态哲学思想""马克思主义生态哲学思想"等概念范畴,为全球环境治理和生态文明建设提供了必要的思想基础。不过,面对各种社会思潮的挑战与绿色发展的需要,马恩生态哲学思想亟待加强三方面研究:基于"名实之辨"的概念范畴界定与创新研究;基于"源原之辨"的系统性、贯通性理论研究;基于全球视域的国外马恩生态哲学思想研究。其加强和拓新的主要路径:一是以"重读马克思"强化文本阐释的深度和广度;二是加强马恩生态哲学思想的体系化研究;三是拓展和深化国外马恩生态哲学思想研究;四是坚持问题导向,深化马恩生态哲学思想的本土化体系建构研究。
[期刊] 北京林业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  [作者] 曹顺仙  张劲松  
马克思恩格斯生态哲学思想研究始于20世纪90年代,拓展于全球环境与发展问题日益突出的21世纪初,应用创新于2012年党的十八大之后大力推动生态文明建设的实践进程,目前呈现出开展体系化、建构性学术研究的要求和趋势。通过"马恩经典文本的生态哲学思想挖掘与阐释""马恩经典理论的生态哲学思想解蔽与拓新""马恩生态哲学思想的中国化与时代化""国外马恩生态哲学思想研究的追踪研判"等方面的研究,初步形成了以人与自然关系为理论主题的"马克思恩格斯生态哲学思想""马克思生态哲学思想""恩格斯生态哲学思想""马克思主义生态哲学思想"等概念范畴,为全球环境治理和生态文明建设提供了必要的思想基础。不过,面对各种社会思潮的挑战与绿色发展的需要,马恩生态哲学思想亟待加强三方面研究:基于"名实之辨"的概念范畴界定与创新研究;基于"源原之辨"的系统性、贯通性理论研究;基于全球视域的国外马恩生态哲学思想研究。其加强和拓新的主要路径:一是以"重读马克思"强化文本阐释的深度和广度;二是加强马恩生态哲学思想的体系化研究;三是拓展和深化国外马恩生态哲学思想研究;四是坚持问题导向,深化马恩生态哲学思想的本土化体系建构研究。
[期刊] 企业管理  [作者] 饶惠霞  吴海燕  
在学习京瓷或者华为时,不能只着眼于微观层面的经营技巧,而无视更高层面的经营哲学。只有全面把握哲学体系构建的"精髓",才有可能将"阿米巴"或者"铁三角"模式移植到自身企业运营中去。京瓷(稻盛)哲学日本京瓷株式会社创造了连年盈利的奇迹,在日本经济发展萎缩和全球性经济危机时刻都不
[期刊] 生态经济  [作者] 陈秋云  陈墀成  
科技进步提升人类进行物质变换的能力,创造了工业文明的辉煌成果,却也引发了危及人类生存的生态危机。囿于科学认识以及社会实践的局限性,人类在传统工业文明下进行物质变换无可避免地陷入异化的困境。当代绿色科技的发展为人类走出物质变换困境提供了可能性,而积极营造绿色科技发展的社会环境则为走出困境提供了现实性。
[期刊] 河北经贸大学学报  [作者] 王文鸾  
马克思恩格斯无论在理论上还是实践上都非常重视历史的经济解释。那么,历史为什么要经济解释呢?对于这个问题他们尽管没有专论,但在他们关于唯物史观的著述中,至少从历史的前提、历史的基础,历史的发展三个方面作了零散却全面的解释。这些解释告诉我们,历史需要经济解释,但经济解释只是历史解释的一种,尽管相对其他解释,这种解释是最为根本、最为有力的,但并不是无条件的,否则便是夸大真理走向谬误。
[期刊] 生态经济  [作者] 张海夫  段学品  
马克思恩格斯理论中"生态思想有无"问题一直是学界争论的焦点之一。表面看,马克思恩格斯著作中缺少关于生态危机的系统论述,马克思恩格斯关注的焦点似乎并不在生态危机方面,但是,如果深入马克思恩格斯对资本主义生产关系最深层的动因分析以及对未来关切的研究,可以确证的是,马恩理论中有着科学丰富的深生态思想,这种深生态思想同时蕴含着解决生态危机的批判性路径,其理论旨趣对我国生态文明建设的意义十分重大。正确认知马克思的生态思想,凝聚生态共识是理论研究者的紧迫任务。
[期刊] 当代经济研究  [作者] 史玲  
《资本论》既是马克思在政治经济学领域的光辉成就,也是马克思和恩格斯革命友谊的历史见证。从《资本论》发表到恩格斯逝世的二十九年间,资产阶级学者和“马克思主义者”在应用方法、引文规范、理论原创、逻辑体系、理论通俗化等五个方面对《资本论》进行误读、歪曲甚至诋毁。为了捍卫《资本论》的革命性、科学性、创新性、完备性和人民性,马克思和恩格斯相继花费大量时间和精力对各种误读和歪曲展开批判。马克思恩格斯对《资本论》五重误读的批判,为当前科学把握《资本论》提供了有益参考。
[期刊] 西北农林科技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  [作者] 苏宝芳  
19世纪40年代初,在主要资本主义国家还没有颁布早期环境立法之前,马克思恩格斯就开始关注人类的生存环境问题。他们具体地考察和分析了资本主义条件下环境污染的类型、状况和危害,深刻揭示了造成环境污染的认识根源、阶级根源和社会根源,并富有卓见地提出了解决环境问题的可能性途径。这些思想对认识和解决今天的生态环境问题具有重要价值。
[期刊] 中南林业科技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  [作者] 叶冬娜  
马克思恩格斯深刻剖析了人与自然的矛盾根源在于资本逻辑,提出了站在社会历史视域考察自然概念、正确认识和运用自然规律、对资本主义生产方式实行完全的变革等人与自然和解思想。这些思想,对于当代构建以人与自然和谐相处为应有之道的生态型社会,具有重要的启迪价值。
[期刊] 中国流通经济  [作者] 张峰  
马克思、恩格斯是伟大的思想家、理论家,在其宏伟的理论大厦中尚有许多宝藏等待人们去挖掘整理,马克思、恩格斯的航运经济思想便是其中尚待挖掘的宝藏。马克思、恩格斯的航运经济思想主要体现在以下方面:航运是创造价值的生产部门,航运利用自然力的作用降低运输成本,航运的发展形成了世界市场。工业革命、航运与世界市场是马克思航运经济思想的三要素。马克思、恩格斯的航运经济思想虽然比较分散,但却是大量的、全面的、深刻的,对于我们理解世界市场的发展,理解世界经济全球化的过程,乃至我国参与经济全球化、发展航运经济、建设国际航运中心都具有重要理论意义。
[期刊] 中国社会科学院研究生院学报  [作者] 林祖华  
改善民生是社会发展的永恒主题,也是马克思主义的重大课题。在马克思恩格斯的全部学说中,充分认识人民群众的作用、切实关注人民群众的利益是其重要内容。马克思恩格斯的民生思想对当今中国不断推进民生改善、全面建成小康社会和实现中国梦具有重要的指导作用和启示意义。
[期刊] 西北农林科技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  [作者] 吕军利  王俊涛  
随着环境问题的出现 ,对环境问题进行文化反思成为当代理论界的热点之一 ,反思环境问题从根本上来说就是如何确立人与自然的关系。马克思主义历史唯物主义科学地揭示了人与自然的辩证关系 ,突出地体现在马克思恩格斯有关人与自然关系的论述中 (本文将其称为生态思想 )。马克思恩格斯生态思想首先是体现为自然观上的全面更新 ;其次是对实践的能动性与受动性的辩证把握 ;尤为突出的是 ,马克思恩格斯对资本主义条件下异化劳动的深刻分析 ,揭示了环境问题的社会根源 ,显示了马克思恩格斯的理论洞察力。这些对于反思当代环境问题有一定
[期刊] 上海财经大学学报  [作者] 郎廷建  
马克思的生态文明思想和恩格斯的生态文明思想在同质性的基础上存在区别。马克思恩格斯生态文明思想不等于马克思的生态文明思想或恩格斯的生态文明思想,也不等于马克思的生态文明思想和恩格斯的生态文明思想,而是马克思的生态文明思想和恩格斯的生态文明思想的交集部分,即马克思和恩格斯达成共识的部分。马克思和恩格斯在生态文明思想上的共识,主要体现在他们在自然界的先在性问题、人的起源问题、人与自然界的同一性问题、劳动实践的历史作用、现当代生态环境问题的根源及解决途径看法的一致性上。马克思恩格斯的生态文明思想,创立了马克思主义生态文明理论的研究范式,揭示了现当代生态环境问题的资本主义根源,提出了人与自然协调发展的路...
[期刊] 生态经济  [作者] 张明  
马克思恩格斯的生态思想散见于两人的著作中,用以思考"自然—人—社会"的一系列思想主张。一方面,马克思恩格斯按照"自然—人—社会"三者之间关系的变化,完成了对人类社会由原始社会到共产主义社会的形态演进的思考,彰显出马克思恩格斯生态思想系统性的特征;另一方面,马克思恩格斯生态思想与马克思主义理论中的其他理论紧密地结合在一起,形成了以马克思主义理论体系为本体的系统结构。对马克思恩格斯"系统"生态观的深入思考,有助于从更宽广的视角挖掘马克思主义理论体系,同时也能为我国建设生态文明的目标寻求更为充实的理论依据。
文献操作() 导出元数据 文献计量分析
导出文件格式:WXtxt
作者:
删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