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年份
- 2024(7420)
- 2023(10426)
- 2022(8665)
- 2021(7914)
- 2020(6705)
- 2019(14576)
- 2018(14374)
- 2017(25700)
- 2016(14802)
- 2015(16290)
- 2014(16208)
- 2013(15758)
- 2012(14436)
- 2011(13273)
- 2010(13394)
- 2009(12507)
- 2008(12190)
- 2007(10965)
- 2006(9896)
- 2005(8876)
- 学科
- 济(53506)
- 经济(53436)
- 管理(41676)
- 业(35698)
- 企(28033)
- 企业(28033)
- 方法(21727)
- 学(19578)
- 数学(18703)
- 数学方法(18462)
- 农(16296)
- 中国(15757)
- 财(14019)
- 制(12666)
- 业经(11889)
- 农业(10957)
- 理论(10333)
- 地方(10329)
- 贸(9845)
- 贸易(9839)
- 银(9635)
- 环境(9582)
- 银行(9574)
- 易(9544)
- 体(9401)
- 行(9142)
- 和(8862)
- 融(8656)
- 金融(8649)
- 教育(8609)
- 机构
- 大学(212623)
- 学院(209821)
- 济(78937)
- 研究(77935)
- 经济(77111)
- 管理(74993)
- 理学(64138)
- 理学院(63319)
- 管理学(61860)
- 管理学院(61482)
- 中国(57965)
- 科学(53240)
- 农(49018)
- 京(46087)
- 所(42219)
- 农业(39232)
- 研究所(38950)
- 业大(38651)
- 财(36505)
- 中心(35954)
- 江(34138)
- 范(28885)
- 财经(28802)
- 北京(28682)
- 师范(28363)
- 院(28228)
- 省(27678)
- 州(26449)
- 经(26090)
- 农业大学(25327)
- 基金
- 项目(146182)
- 科学(112173)
- 基金(104294)
- 研究(98939)
- 家(96123)
- 国家(95322)
- 科学基金(78372)
- 社会(61511)
- 社会科(58119)
- 社会科学(58102)
- 省(58040)
- 基金项目(54550)
- 自然(53168)
- 自然科(51788)
- 自然科学(51766)
- 自然科学基金(50835)
- 划(50064)
- 教育(45817)
- 资助(42509)
- 编号(38670)
- 重点(34108)
- 成果(31797)
- 发(31233)
- 部(31020)
- 计划(30097)
- 创(30059)
- 科研(28947)
- 创新(28270)
- 课题(27935)
- 科技(27039)
- 期刊
- 济(86172)
- 经济(86172)
- 研究(58166)
- 学报(47567)
- 中国(47179)
- 农(42834)
- 科学(38311)
- 大学(33250)
- 学学(31077)
- 农业(28537)
- 财(28083)
- 管理(26207)
- 教育(25908)
- 融(17568)
- 金融(17568)
- 技术(16188)
- 业(15374)
- 业经(14420)
- 图书(14406)
- 经济研究(14150)
- 财经(14066)
- 业大(13058)
- 版(12653)
- 经(12157)
- 资源(11536)
- 问题(11390)
- 农业大学(11017)
- 科技(10959)
- 书馆(10622)
- 图书馆(10622)
共检索到318997条记录
发布时间倒序
- 发布时间倒序
- 相关度优先
文献计量分析
- 结果分析(前20)
- 结果分析(前50)
- 结果分析(前100)
- 结果分析(前200)
- 结果分析(前500)
[期刊] 水产学报
[作者]
徐海龙 陈新军 陈勇 谷德贤 乔秀亭
为评估环境突变、被捕食、纳潮、非法捕捞和交尾死亡对资源量和渔获量的影响,及5种死亡因素和与生长有关的参数引入不确定性对估算生物学参考点(Fmax和F0.1)的影响,基于发展的可应用于研究放流增殖渔业的YPR(Yield PeR RecRuitment)模型,模拟5种死亡因素不同水平下放流中国明对虾的资源变动规律。结果显示,环境突变、被捕食、纳潮、非法捕捞和交尾死亡水平越高,单位放流资源量和渔获量越少,交尾死亡尤其对累计单位放流渔获量的影响明显;在未引入不确定性时,作用于开捕前的环境突变、被捕食、纳潮和非法捕捞死亡的不同水平对生物学参考点无影响,与生长有关的参数及5种死亡因素引入不确定性可能存在...
[期刊] 中国水产科学
[作者]
魏鸿擎 张凤英 蒋科技 姜亚洲 孟永永 宋炜 马春艳 程家骅 马凌波
为评估增殖放流对日本囊对虾(Marsupenaeus japonicus)群体遗传多样性的影响,本研究分析了放流前捕捞渔获群体(FLQ)、放流后捕捞渔获群体(FLH)以及放流虾苗群体(FLXX)的遗传多样性水平。3个群体共测定了135尾日本囊对虾的线粒体D-Loop序列,经比对分析确定测得的序列长度为938 bp,检测到237个变异位点,177个简约信息位点,定义了100种单倍型。经分析,核苷酸多样性指数由大到小依次为FLQ、FLH、FLXX,单倍型多样性指数大小为FLQ=FLH>FLXX。aMoVa分析表明FLQ和FLH群体的遗传分化系数(F_(st))值为0.00629,其小于0.05,表...
[期刊] 水产学报
[作者]
童玉和 陈新军 田思泉 张毓颖 陈勇
生物学参考点常被表示为与渔业管理相关联的捕捞死亡率和生物量,是单从生物学角度来衡量渔业资源及其开发状况的指标。通常可分为目标参考点、限制参考点和阈值参考点。目标参考点是为了持续获得某一目标渔获量所需的最小生物量和相应捕捞死亡率,包括目标生物量(Bmsy)、目标产卵亲体量(Smsy、SSB35%、SSB40%)、目标捕捞死亡率(Fmsy、Fmax、F0.1、Fmed、F40%、F40%)等参数。限制参考点用于保证捕捞死亡率不会高到危害鱼类种群的可持续利用和其生物量不会低到危害其生存,主要包括Fmsy、Fmax、F0.1、Fcrash、F20%、Bloss等参数。阈值参考点介于目标参考点和限制参考...
[期刊] 海洋渔业
[作者]
张寒野 严利平 袁兴伟
应用Beverton-Holt单位补充量产量模型,估算东海区带鱼生物学参考点F0.1、FMSY及其对应的MSY、Y0.1,并探讨了开捕年龄tc与上述生物学参考点的关系。结果表明,在当前的开捕年龄条件下,带鱼的F0.1比FMSY降低了31.71%,而单位补充量产量Yw/R只下降了4.46%;F0.1、FMSY随tc的提高而不断增大;若以MSY/R为管理目标,当tc为3.08龄时,Yw/R取得最大值329.41 g,可承受较大的捕捞强度;若以Y0.1/R为管理目标,当tc为2.50龄时,Yw/R取得最大值281.32 g,而F0.1仅为0.66。
[期刊] 淡水渔业
[作者]
陈永乐 张亮森 朱新平 刘毅辉
[期刊] 水产学报
[作者]
阮晓红 罗坤 栾生 孔杰 许圣钰 陈荣坚 陈国良
为了对凡纳滨对虾7个引进群体的生长性能进行评估,通过巢式交配和人工授精的方式,用2011年源自不同国家和地区的7个凡纳滨对虾群体建立了130个全同胞家系,包括17个杂交组合(正反交合并)和7个自交组合。各家系的仔虾、幼虾经中间暂养和标记后混合,在河北黄骅(HBHH)和青岛鳌山(QDAS)两个养殖场养殖,测定了153日龄虾体质量性状。用混合线性模型估计不同群体和家系体质量最小二乘均值,计算不同杂交组合杂种优势率,评估不同群体和杂交组合的生长性能。结果表明,凡纳滨对虾各群体体质量变异系数变化范围为13%~26%;UA5、UA4和SIN三个群体为亲本的153日龄虾体质量最小二乘均值均较高,分别比群体...
[期刊] 水产学报
[作者]
徐君卓 溎彦 沈云章 吴祖杰 孙瑞林 汪忠强 楼丹
浙江沿海没有中国对虾的自然分布。七十年代初引种南移至池塘获得成功。把中国对虾的南移从人工控制下的有限水体中向自然海域扩大,即进行人工放流与移植,是提高近海生产力的一个好途径。这对改变生态结构也有积极意义。了解、掌握放流移植虾群在港内的移动、分布、集群与出港规律是本项研究的重要内容。研究表明,移植虾群的移动和分布规律既显示出与它的发源地黄渤海相似的共性,又由于港域独特的地理条件和生态环境显示出自身的地理群特性。
关键词:
中国对虾 象山港 移动 分布
[期刊] 运筹与管理
[作者]
张尧 樊治平
针对考虑多个决策者给出不同的指标期望的多指标风险决策问题,提出一种基于累积前景理论的决策分析方法。在本文中,将决策者给出的指标期望视为参照点,通过构建基于参照点的价值矩阵和权重矩阵,进而构建前景决策矩阵,并基于前景决策矩阵来计算每个方案的综合前景值,然后依据综合前景值的大小对所有方案进行排序。最后,通过一个算例说明了该方法的可行性和有效性。
[期刊] 中国水产科学
[作者]
钟硕良 陈月忠 周宸
以水温、盐度、pH、COD、NH3-N为环境因子 ,以哈维氏弧菌 (Vibroharveyi)感染日本对虾 (Penaeusjaponicus)仔虾 ,试验进行 3d。结果表明 ,水温、盐度、pH和COD对发光细菌的生长和日本对虾仔虾的感染死亡率具有明显的促进作用。在水温 30℃ ,盐度 32 .8,pH 7.6 4和COD 10 .2mg/L时 ,发光细菌在试验结束时的数量比初始时分别增加了 11.2倍 ,6 .5倍 ,6 .2倍和 7.9倍 ;日本对虾仔虾的死亡率比对照组分别增加了 6 0 % ,4 5% ,4 3%和 50 %。NH3-N对发光细菌的促生长作用不明显 ,但其质量浓度 1....
[期刊] 人口研究
[作者]
李南,孙福滨
本文在“死亡漏报的一种新的估计方法”一文的基础上进行了推广,用于计算分年龄组的死亡漏报估计。本文通过对四普死亡报告数据的计算,首次给出了四普死亡报告分三个半年的分年龄组死亡漏报估计值,数据显示婴幼儿组的死亡漏报明显高于其他年龄组,且距普查时点越远漏报程度越大。对影响死亡漏报因素的分析表明,几种漏报原因在时间、性别和年龄方向上会产生不同的作用,定性分析与定量分析的结合表明估计结果是可以接受的。
[期刊] 消费经济
[作者]
饶育蕾 张梦莉 陈地强
家庭或企业行为决策中的“同群效应”正为学术界所关注。本文基于2010-2014年中国家庭追踪调查数据(CFPS),运用固定效应模型验证了家庭消费决策中的“同群效应”。基本实证结果表明:(1)家庭的当期总体消费水平与周边社区其他家庭的当期消费水平正相关,但却与其他家庭滞后一期的消费水平负相关;(2)分为生存型消费、发展型消费与享受型消费后,家庭的三类消费支出同样表现出“同群效应”,其中生存型消费最为明显。机制分析发现,家庭消费的“同群效应”是一种因参考点框架产生的现象,而不能由理性预期的“习惯形成”解释。当家庭将同期社区的其他家庭消费水平作为参考点时,家庭并未考虑同期的消费追赶对未来预期消费效用的影响。进一步的异质性分析结果表明,在家庭与周边社群的社会关系越紧密或社会背景的同质性越高时,家庭消费的“同群效应”会越强。
关键词:
习惯形成 参考点依赖 同群效应
[期刊] 水产学报
[作者]
徐海龙 陈勇 陈新军 谷德贤 周文礼
为掌握不同自然死亡估算方法对资源变动规律和群体结构特征的影响,以放流中国明对虾渔业为例,采用2种基于生长参数的经验公式估算自然死亡系数,并与已报道的基于渔获量数据得到的结果进行比较,分析3种自然死亡系数随时间的变化规律及对资源的性比结构影响。结果显示:估算方法理论及依据的数据资料不同对自然死亡系数的估算结果影响显著,利用叶昌臣等基于渔获量数据得到的自然死亡系数进行放流后至捕捞结束全时段的模拟,存在低估放流初期个体自然死亡的现象;利用Chen等提出的经验公式估算的自然死亡系数,存在高估放流初期幼体自然死亡的可能,至放流个体生长一周年时性比达4.44:1;利用Gislason等提出的方法估算的自然...
[期刊] 中国水产科学
[作者]
胡志国 刘建勇 袁瑞鹏 张嘉晨
以3个凡纳滨对虾(Litopenaeus vannamei)引进群体为亲本,按照Griffing I方法进行双列杂交,对子代杂交组合体质量进行长期跟踪测量,分析幼虾阶段、成虾阶段、留种阶段的特定生长率和杂种优势率。研究结果表明,9个交配组合群体3个生长发育阶段体质量最小二乘均值的变化范围分别为5.86~12.15 g、14.79~28.82 g和38.25~54.74 g,其中各生长发育阶段杂交组均值均比自交组高。各阶段的特定生长率分别为3.40~5.70%/d、1.11~2.56%/d和0.33~0.68%/d。杂种优势分析结果显示,凡纳滨对虾各杂交组合体质量存在较明显的杂种优势,幼虾阶段、...
[期刊] 水产学报
[作者]
杨章武 郑雅友 李正良 卢小宁
为提高凡纳滨对虾种苗质量,探索群体选择育种和杂交育种方法在凡纳滨对虾大规模人工育苗生产中的应用,对1个经过人工选择的凡纳滨对虾群体A的自交和杂交子代的抗逆性和生长性状进行了比较。群体A是2008年来自美国种虾的子一代,并经过2个世代的人工选择和自交传代。群体B为2010年来自广东的繁育群体。A群体自交,及其与B群体的正、反杂交,产生3组不同交配组合的子代。对3个组合后代仔虾幼体的抗低温、低盐能力及养成期的生长性状进行比较分析,结果表明,以A群体为母本的杂交组AB抗逆性最强,以B群体为母本的杂交组BA抗逆性次之,而A群体自交组抗逆性最弱。在低温(13.0±0.9)℃和低盐4.7条件下,AB组存活...
关键词:
凡纳滨对虾 选育 抗逆性 生长
文献操作()
导出元数据
文献计量分析
导出文件格式:WXtxt
删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