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年份
- 2024(9078)
- 2023(12176)
- 2022(9993)
- 2021(9278)
- 2020(7464)
- 2019(16255)
- 2018(15862)
- 2017(30173)
- 2016(16459)
- 2015(17452)
- 2014(16634)
- 2013(16403)
- 2012(14896)
- 2011(13388)
- 2010(13304)
- 2009(12433)
- 2008(12391)
- 2007(11368)
- 2006(9910)
- 2005(8521)
- 学科
- 济(66097)
- 经济(66023)
- 业(58592)
- 农(49402)
- 管理(45444)
- 企(36656)
- 企业(36656)
- 农业(32865)
- 方法(24855)
- 数学(22029)
- 数学方法(21846)
- 业经(21770)
- 中国(18574)
- 技术(15987)
- 财(15567)
- 制(14247)
- 贸(13341)
- 贸易(13337)
- 地方(13186)
- 易(13061)
- 学(13018)
- 农业经济(12365)
- 发(11575)
- 银(11252)
- 银行(11210)
- 行(10737)
- 技术管理(10446)
- 策(10304)
- 体(10218)
- 融(10092)
- 机构
- 学院(231860)
- 大学(225534)
- 济(97587)
- 经济(95911)
- 管理(88610)
- 研究(78793)
- 理学(78035)
- 理学院(77193)
- 管理学(75965)
- 管理学院(75537)
- 农(66856)
- 中国(60308)
- 农业(51671)
- 科学(50648)
- 业大(45845)
- 京(45138)
- 财(40701)
- 所(40467)
- 研究所(37185)
- 中心(36842)
- 江(34387)
- 财经(33031)
- 农业大学(32585)
- 经(30355)
- 经济学(29557)
- 范(27999)
- 省(27850)
- 师范(27593)
- 院(27225)
- 州(27115)
- 基金
- 项目(163379)
- 科学(128904)
- 基金(120257)
- 研究(114490)
- 家(108117)
- 国家(107074)
- 科学基金(90828)
- 社会(76469)
- 社会科(72228)
- 社会科学(72208)
- 省(65686)
- 基金项目(64577)
- 自然(58971)
- 自然科(57701)
- 自然科学(57679)
- 自然科学基金(56723)
- 划(54145)
- 教育(49505)
- 资助(46378)
- 编号(44011)
- 农(37302)
- 创(37075)
- 重点(36443)
- 发(36352)
- 部(35485)
- 创新(34836)
- 成果(33388)
- 业(33273)
- 国家社会(32630)
- 科研(31487)
- 期刊
- 济(109053)
- 经济(109053)
- 农(71445)
- 研究(60166)
- 农业(48232)
- 中国(47375)
- 学报(44877)
- 科学(39932)
- 大学(34018)
- 学学(33151)
- 财(29374)
- 管理(28896)
- 业经(26066)
- 融(23918)
- 金融(23918)
- 业(23285)
- 教育(16415)
- 技术(16344)
- 经济研究(15950)
- 财经(15921)
- 问题(15762)
- 版(15382)
- 农业经济(14619)
- 农村(14407)
- 村(14407)
- 业大(14137)
- 经(13640)
- 科技(13146)
- 农业大学(12656)
- 世界(12371)
共检索到332672条记录
发布时间倒序
- 发布时间倒序
- 相关度优先
文献计量分析
- 结果分析(前20)
- 结果分析(前50)
- 结果分析(前100)
- 结果分析(前200)
- 结果分析(前500)
[期刊] 中国农村观察
[作者]
易福金 顾熀乾
为分析新农合异地就诊和报销的地域性歧视政策对农村劳动力跨城乡、跨区域流动的影响,本文利用7个劳务输出大省2007~2011年农村固定观察点数据进行了实证分析。结果表明,县内报销比例每提高10%,农村劳动力选择县内务工的概率增加1.9%。同时,县内报销比例的上升对农村劳动力跨省务工的积极性有显著的负向影响。另一方面,新农合的实施对农村劳动力人力资本的提升、外省务工的农村劳动力回流以及对农村劳动力供给的负面影响使得这项医疗保障政策并没有显著提高农民收入。
关键词:
新型农村合作医疗 报销比例 劳动力流动
[期刊] 山西财经大学学报
[作者]
王秀中
多年来 ,我国在城乡劳动力政策设计上人为地扩大了对农村劳动力的价格歧视 ,致使农村劳动力在市场上一直处于弱势地位 ,这种歧视不但影响了劳动力市场的发育 ,而且使歧视与被歧视者同时蒙受了损失。城乡劳动力中绝大多数价值含量相同 ,应一视同仁 ,不应对农村劳动力采取价格歧视 ,要建立统一的劳动力市场 ,让城乡劳动力在同一个市场上展开公平、合理的竞争
关键词:
农村劳动力 价格歧视 劳动力市场 竞争
[期刊] 农业经济
[作者]
韩雪
本文利用经济学供求原理分析工资差异产生的根源,将其细分为因户籍制度和因人力资本衍生的差异两类。据此分析劳动力市场中外来务工人员工资低下的原因。回归分析发现,技能水平与工资水平间具有显著性,技能提高一个百分点,工资水平会提高0.75个百分点。
关键词:
劳动力市场 工资差异
[期刊] 农业技术经济
[作者]
王雅丽 张锦华 吴方卫
中国的劳动参与率下降带来劳动力市场供需变化,农村转移劳动力在城市劳动力市场上受到的歧视正在发生改变。本文根据2002年和2008年中国居民收入调查数据库(CHIPS),利用HeCkman样本选择模型构建农村转移劳动就业歧视模型。研究结果显示,随着劳动参与率的下降,农村转移劳动力受到的就业歧视下降,"户籍制度"的作用在逐渐减弱,而市场调整的作用不断增强;但在发达地区受到就业歧视程度的下降速度大于欠发达地区,在中高收入行业的就业歧视上升,低收入行业就业歧视则呈现相反的趋势。建议放松制度约束,提升市场自身发展对劳动力的调节机制,以市场为主导,提高农村转移劳动力参与城市就业的意愿,刺激劳动参与率的后发...
[期刊] 农业技术经济
[作者]
张锦华 吴方卫 胡军辉 何英姿
本文采用多层线性模型(HLM),利用大规模调研数据,实证分析了职业异质性对农村转移劳动力工资歧视的影响。结果表明,异质职业所造成的工资歧视超过14%,其中职业的稳定性、人力资本结构、性别歧视与工资歧视程度之间呈现显著的负相关性,而职业的竞争性越强则越有助于强化这种歧视效应。同时,职业特征对个体特征工资歧视效应的结构性调整存在显著差异。
[期刊] 江西财经大学学报
[作者]
张锦华 吴方卫 王雅丽
农村劳动力的迁移和流动产生了经济的区域溢出效应,而转移劳动力工资的扭曲在改变资本部门和劳动部门要素回报的同时又放大了这种溢出效应,使区域经济差距进一步扩大。同时,劳动力的流出行为受到流出地和流入地生活成本以及工资差距的影响,同时也受到人口结构的影响。伴随着我国人口红利逐步消失,转移劳动力市场结构发生改变,生活成本和工资结构的改变可能会影响劳动者的流动行为和工资扭曲的程度,进而导致区域经济增长速度的收敛效应。
关键词:
农村转移劳动力 工资歧视 区域经济溢出
[期刊] 经济管理
[作者]
常进雄 赵海涛
农村剩余劳动力的转移就业是我国最重要的社会经济现象之一,对农民工的工资歧视以及农村劳动力供给短缺并存尤其引人关注。本文利用CHNS数据对这两个问题进行了实证研究。结合工资歧视程度、农村居民非农劳动供给弹性以及农村劳动力的年龄结构进行的估计表明,如果农村户籍劳动力的工资能够增加到无歧视程度,农村户籍劳动力的非农劳动供给将增加31.11%。本文研究的主要意义在于,对农民工的工资歧视问题,不仅有悖于社会公平,也将对我国经济的可持续发展造成负面影响。改革户籍制度、减少劳动力市场的工资歧视,不仅可以促进社会公平,也有利于增加我国城镇劳动力市场上的劳动供给和促进经济增长,尤其是在劳动供给对我国经济增长形成...
[期刊] 经济体制改革
[作者]
张宗和 宋树理
异地歧视对我国农村剩余劳动力的流动趋向和企业效益已经产生了重要影响,然而异地歧视通常隐藏于城乡歧视中,不易分辨。引发异地歧视的主要原因包括:雇佣信息成本高、社会网络关系不对称、业主歧视偏好、民工流动性强、社会以偏概全的认识倾向和根深蒂固的社会排外心理等。要消除异地歧视需着力做好如下工作:一是规范劳动力市场,打破城市劳动力市场分割的局面,完善就业服务体系;二是创新外来民工的保障体制,保证各种民工保护法规的切实执行;三是探索外来民工管理的新形式,并通过广泛的社会宣传和基层教育来创造和谐氛围,使社会平等观深入人心;四是提高民工自身素质,增加对外来民工的人力资本投资,提高民工的行业技能;五是着重实施外...
关键词:
异地歧视 外来民工 劳动力流动 企业绩效
[期刊] 统计与决策
[作者]
徐旭晖
农民工在城市劳动力市场遭受就业歧视已经是一个不争的事实,其表现形式也多种多样。广州市作为农村剩余劳动力转移的首选地之一,农民工就业歧视具有一定的代表性。文章旨在分析歧视的表现形式和原因,提出解决问题的对策和建议。
关键词:
劳动力市场 农民工 就业歧视
[期刊] 经济研究
[作者]
孙婧芳
本文利用中国社会科学院人口与劳动经济研究所的中国城市劳动力调查,从就业进入、工资影响因素和工资歧视三个方面对2001年、2010年城市劳动力市场中户籍歧视的变化进行研究。对农民工和城市本地劳动力教育回报率的比较发现,农民工的教育回报率大幅提高,与相同学历的城市本地劳动力的教育回报率相似。农民工的工资决定机制与城市本地劳动力正在趋同。2010年农民工面临的就业隔离比2001年大幅下降,而且在各部门内部小时工资的歧视也大幅下降。然而,当农民工进入公有单位时依然受到较强歧视,就业隔离依然存在,因此,城市劳动力市
[期刊] 经济研究
[作者]
孙婧芳
本文利用中国社会科学院人口与劳动经济研究所的中国城市劳动力调查,从就业进入、工资影响因素和工资歧视三个方面对2001年、2010年城市劳动力市场中户籍歧视的变化进行研究。对农民工和城市本地劳动力教育回报率的比较发现,农民工的教育回报率大幅提高,与相同学历的城市本地劳动力的教育回报率相似。农民工的工资决定机制与城市本地劳动力正在趋同。2010年农民工面临的就业隔离比2001年大幅下降,而且在各部门内部小时工资的歧视也大幅下降。然而,当农民工进入公有单位时依然受到较强歧视,就业隔离依然存在,因此,城市劳动力市场需要进一步健全,仍需规范公有单位的用工和招聘制度。
[期刊] 经济学动态
[作者]
孙婧芳
中国的乡城劳动力流动除具有发展中国家的劳动力流动特征外,还具有明显的政策痕迹。本文综述了不同政策背景和劳动力市场背景下中国城镇劳动力市场对农民工的歧视,并主要关注以下三个方面:一是城市劳动力市场歧视的政策起源及其演变;二是不同背景下城市劳动力市场的歧视;三是需要进一步研究的问题。
关键词:
乡城移民 劳动力市场歧视 工资 就业隔离
[期刊] 数量经济技术经济研究
[作者]
谢嗣胜 姚先国
菲尔普斯最早建立了劳动力市场中的统计性歧视模型,埃格勒和克恩后来从风险回避角度建立了一个不同的模型。本文认为这两个模型都存在明显的缺陷,并试图重新构建模型,给出统计性歧视的一个更为合理的解释。
关键词:
劳动力市场 统计性歧视 不完全信息
[期刊] 经济学(季刊)
[作者]
甄小鹏 凌晨
劳动力之间由于性别、年龄和教育等因素的不同而存在巨大差异。本文提出了一种将此类异质性引入传统家庭收入决定方程的新方法。基于该新方法,我们可以估计出每一种特征的劳动力外出务工对农户收入的影响。利用"中国家庭追踪调查"2010年的数据,本文发现:(1)农村劳动力具有异质性,不同特征劳动力外出务工对家庭收入的影响存在显著差异;(2)考虑异质性后,一个外出务工和一个在家劳动的劳动力对家庭收入的平均贡献率分别为23.8%和22.5%,远高于传统估计下的14.8%和10.8%;(3)外出务工扩大了农村内部收入差距,而传统方法的结果却表明外出务工有可能缩小收入差距。
关键词:
外出务工 劳动力异质性 收入差距
[期刊] 调研世界
[作者]
张永丽 王宝文
本文结合劳动力流动的宏观数据,概括了各个时期劳动力流动的过程及其阶段性特征,归纳总结了各个阶段劳动力流动对农业发展的影响及其作用机制。研究结果认为农村劳动力流动特征的变化推动了农业生产方式、产出结构的变革,提升了农业技术和效率,对农业向产业化方向发展起到至关重要的作用。
关键词:
农村劳动力流动 农业生产方式 农业发展
文献操作()
导出元数据
文献计量分析
导出文件格式:WXtxt
删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