标题
  • 标题
  • 作者
  • 关键词
登 录
当前IP:忘记密码?
年份
2024(6995)
2023(10258)
2022(8806)
2021(8024)
2020(7007)
2019(16083)
2018(15930)
2017(31069)
2016(17137)
2015(19156)
2014(19371)
2013(19243)
2012(18089)
2011(16408)
2010(16606)
2009(15754)
2008(15888)
2007(14546)
2006(12574)
2005(11625)
作者
(50826)
(42829)
(42782)
(40926)
(27021)
(20644)
(19513)
(16613)
(16131)
(15250)
(14529)
(14385)
(13854)
(13661)
(13505)
(13441)
(13116)
(12612)
(12528)
(12373)
(10699)
(10676)
(10376)
(9732)
(9657)
(9647)
(9567)
(9553)
(8644)
(8523)
学科
(71625)
经济(71531)
管理(52032)
(48438)
(39893)
企业(39893)
方法(31604)
数学(27860)
数学方法(27604)
(22374)
(20308)
(19146)
中国(17831)
业经(15505)
地方(15424)
(15240)
(13989)
贸易(13982)
(13756)
财务(13726)
财务管理(13687)
(13572)
(13212)
企业财务(12989)
农业(12899)
(12064)
银行(12032)
(11602)
金融(11598)
(11414)
机构
大学(251299)
学院(251045)
(104362)
经济(102098)
管理(92978)
研究(86625)
理学(79526)
理学院(78589)
管理学(77256)
管理学院(76773)
中国(65330)
科学(53335)
(52849)
(51071)
(44877)
(44692)
研究所(40545)
财经(39794)
中心(39611)
(39346)
业大(38254)
(35803)
农业(35118)
北京(33273)
经济学(32756)
(32248)
师范(31896)
(31424)
(30440)
经济学院(29700)
基金
项目(164449)
科学(128335)
研究(119131)
基金(118663)
(103962)
国家(103150)
科学基金(87069)
社会(75149)
社会科(71215)
社会科学(71191)
(64505)
基金项目(63156)
自然(56136)
教育(54914)
自然科(54704)
自然科学(54686)
(54593)
自然科学基金(53710)
编号(48468)
资助(48368)
成果(39885)
重点(37918)
(36873)
(35778)
(33916)
课题(33865)
(33718)
创新(31940)
科研(31674)
教育部(31345)
期刊
(117868)
经济(117868)
研究(74127)
中国(48698)
(41910)
学报(41051)
(40822)
科学(37318)
管理(33077)
大学(30780)
学学(29241)
农业(26766)
教育(23797)
(23477)
金融(23477)
技术(20719)
财经(20309)
业经(19119)
经济研究(18722)
(17399)
问题(16080)
(14197)
(12844)
(12838)
技术经济(12363)
理论(11948)
商业(11283)
科技(11155)
现代(11115)
财会(11046)
共检索到374430条记录
发布时间倒序
  • 发布时间倒序
  • 相关度优先
文献计量分析
  • 结果分析(前20)
  • 结果分析(前50)
  • 结果分析(前100)
  • 结果分析(前200)
  • 结果分析(前500)
[期刊] 经济地理  [作者] 何颖怡  麻学锋  
以武陵源与黄龙洞景区为研究对象,依据两景区2009—2010年的逐日客流量统计数据,运用核心—边缘理论,构建了客流量变化与核心景区及边缘景区相互关系机制概念模型,并采用时间分层法,系统分析了客流量倒"U"结构成因及其形成机制,结果发现:①逐日客流量变化大体呈现出相似性的特点,出现了3个较为明显的倒"U"形。黄龙洞景区年内逢周一至周日客流量变化随武陵源景区年内逢周一至周日客流量的变化而变化,具有较好的同步性,呈现出明显的倒"U"型;②逐周客流量变化大体呈现出同起同跌的波动态势;③逐旬客流量变化趋势大体呈现出明显的关联性特征;④逐月客流量变化峰峦起伏,除特殊月份,其他月份显现出同增减的态势。⑤逐季客流量变化大致呈现出稳步上升,不断向右上方平移,继而向左下方移动的态势。旅游资源禀赋差异、气候变化、节假日、空间的集聚、扩散、协同效应、景区经营权与所有权分离、空间距离这六个因素是客流量倒"U"结构的形成机制。
[期刊] 经济地理  [作者] 熊鹰  董成森  
以我国著名的武陵源风景区为例,分析了旅游客流在景区的时空分布,探讨客流活动分布与景区生态旅游承载力之间的关系。结果表明,武陵源景区客流时空分布不均衡;有很强的季节性,淡旺季明显;客流在游览的路线上趋同程度高,导致客流在景区各景点上冷热不均。同时,客流分布与景区生态旅游承载力之间存在负相关关系。最后从生态旅游承载力的角度,提出了协调景区客流活动的对策建议。
[期刊] 中国土地  [作者] 刘金平  
地下奇观──黄龙洞刘金平1992年12月14日经联合国世界遗产委员会在美国纽约终审通过、正式列入"世界自然遗产名录"的湘西张家界市武陵源,有一个被人誉称"世界自然遗产之精华,中华最佳洞府"的黄龙洞。黄龙洞自1984年10月正式对外开放以来,已先后接待...
[期刊] 经济地理  [作者] 龙岳林  熊兴耀  黄璜  黄梅  甘德欣  
针对目前张家界市武陵源风景名胜区存在的安全隐患,以创5A级旅游区为目标,从人与自然和谐、景观生态安全和可持续发展的角度,提出了一系列优化设计方案和管理措施。
[期刊] 林业经济  [作者] 朱玉芳  程柯  
从游客感知形象研究和满意度管理研究的交叉领域,对游客感知形象的满意度评价的内涵提出了全新认识:S=Cz+Vf+Vg,游客感知形象满意度为游客感知景区的核心景观资源满意度、游客感知景区的服务和管理满意度的加和以武陵源景区为例,采用因子分析、理论演绎等分析方法证实了该理念的正确性。文章呼吁景区管理者能够重视游客感知满意度对景区形象的建设维护、后续管理的重要指导作用,使景区能够更好地应对日益激烈的市场竞争。
[期刊] 经济地理  [作者] 向延平  
通过综述生态位理论在旅游中的应用研究,在分析生态位态势理论的基础上,提出旅游生态位概念、旅游生态位态势内涵和模型,进而以武陵源风景区为例,分析武陵源风景区与张家界市旅游收入生态位、旅游流生态位变化情况,得出武陵源风景区旅游与张家界市旅游之间存在依附、联动和共生发展关系的结论。
[期刊] 旅游学刊  [作者] 瞿峰  
如何开发武陵源,是许多人关注的问题。本文针对武陵源风景区的规划与建设,作一些探讨,仅供关心武陵源的各界人士参考。 一、现存问题与规划原则 1、现存问题——“众口难调” 自以张家界为中心的武陵源风景区开发以来,得到不少热心人士的关心和支持,也带来了使当地管理者不知所措的尬尴局面——在如何开发建设问题上众说纷纭,莫衷一是。行政意识和学术权威以同等比重的指示和观点使管理者十分被动:合理与不合理,满意与不
[期刊] 中国土地  [作者]
风景明珠武陵源武陵源区地处湖南西北部,它由原桑植、大庸、永定三县(区)的交界处组合而成,辖张家界国家森林公园、天子山、索溪峪三个风景区,现为国家级风景名胜区,1992年12月,批准列入《世界自然遗产名录》,跃为世界级风景名胜区。武陵源区国土管理局成立...
[期刊] 旅游学刊  [作者] 彭翔  
世界自然遗产武陵源风景名胜区以其独特的石英砂岩峰林和完好的森林植被享誉海内外。然而,由于在早期的旅游资源开发与建设过程中缺乏科学规划与严格管理,致使产生了局部区域的较为突出的环境问题,这主要表现在水环境污染、森林植被破坏、违法乱占乱建等几个方面。因此,必须按照“保护第一、开发第二”的原则,加强对旅游资源的管理与保护,合理地开发与利用旅游资源,以保证武陵源旅游业的可持续发展。
[期刊] 价格理论与实践  [作者] 杨美霞  
本文以张家界武陵源景区为例,分析门票价格上调引发的旅游市场客流量、空间结构、消费结构等方面的变化,掌握景区门票价格变动对旅游市场的影响,探讨了景区门票价格调整中应关注的问题。
[期刊] 旅游学刊  [作者] 刘金山  
一、前言 何谓“武陵源”?当今众说纷云:一指武陵山脉所伸展的地域;二指湘西土家族苗族自治州所管辖的地区;三指张家界、索溪峪和天子山三个风景区。作者认为第三种说法比较能被人们所接受,故本文中的“武陵源”系指风景名胜张家界、索溪峪和天子山这三个风景区的合称。
[期刊] 经济地理  [作者] 周年兴,俞孔坚,李迪华  
相关利益主体分析是解决多方利益和目标平衡的一种决策方法。在社会转型时期的风景区规划中引入相关利益主体分析具有重要的现实意义和理论意义。文章以武陵源风景名胜区总体规划为例,列出了风景区规划所涉及的相关利益主体,运用相关关系矩阵分析了他们之间利益关系,最后确定了主要的利益主体之间的关系,并以此为依据进行了规划和行动决策。
[期刊] 经济地理  [作者] 陈乔  程成  田芮凡  
基于多变量视角运用丰度指数、重力模型、空间错位指数、贡献度等,分析2006—2015年东盟旅桂客流量、旅游景区、星级酒店的空间分布格局、重心运动轨迹、空间错位程度和贡献度。结果表明:(1)东盟旅桂客流量重心演变轨迹向西迁移,呈现两头大、中间小的"哑铃型"空间结构;星级酒店重心演变轨迹幅度较小,整体呈现相对集聚状,突显出"集中"→"分散"的空间特征;旅游景区重心演变轨迹基本呈水平向东演进,在空间格局上呈现"亮点纷呈"态势,分布更加均衡合理。(2)大部分地市错位指数较低,少数地区错位指数显著高于其它地市。高错
[期刊] 旅游学刊  [作者] 梁明珠  
武陵源风景区开发时间不长,但它是一个不让桂林、媲美黄山的自然风光资源极为丰富且开发潜力十分巨大的资源型风景区。资源型旅游地的致命弱点在于远离客源市场。港澳旅游市场是我国旅游业一个十分重要的市场,武陵源风景区应从现在起就十分注重港澳旅游市场的开拓,并
[期刊] 农业现代化研究  [作者] 董成森  周游  邹冬生  
生态旅游是一种强调可持续发展的旅游形式,具有广阔的发展前景。生态旅游地资源空间容量是景区综合开发与可持续发展的重要影响因素,是景区生态旅游规划的重要依据之一。为了实现生态旅游地可持续发展的目标,必须确定景区的旅游资源空间容量,以此协调旅游活动和生态环境的关系。本文以实地调查为基础,利用面积法、线路法对森林型生态旅游风景区——武陵源天子山景区的生态旅游资源空间日容量以及不同季节空间容量进行了测算。研究表明:景区旅游空间容量夏半年为7000人/d,冬半年为3840人/d,年均容量为204.6万人次。以上结果为天子山景区的生态旅游规划及风景区相关旅游产业的开发、经济与社会效益的提高以及可持续发展的实...
文献操作() 导出元数据 文献计量分析
导出文件格式:WXtxt
作者:
删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