标题
  • 标题
  • 作者
  • 关键词
登 录
当前IP:忘记密码?
年份
2024(8911)
2023(12816)
2022(11192)
2021(10277)
2020(8620)
2019(19576)
2018(19524)
2017(37594)
2016(20356)
2015(22918)
2014(23028)
2013(22904)
2012(21011)
2011(19146)
2010(19107)
2009(17567)
2008(16821)
2007(14584)
2006(12892)
2005(11355)
作者
(59928)
(49801)
(49396)
(47225)
(31667)
(24015)
(22469)
(19795)
(18998)
(17680)
(17021)
(16876)
(15897)
(15740)
(15423)
(15085)
(14779)
(14746)
(14129)
(14116)
(12393)
(12385)
(11922)
(11380)
(11244)
(10980)
(10923)
(10858)
(10142)
(9730)
学科
(103426)
经济(103341)
管理(57911)
(51257)
(42860)
企业(42860)
方法(41183)
数学(36065)
数学方法(35681)
地方(25430)
中国(22300)
(21224)
(21200)
业经(20072)
(18379)
地方经济(15755)
环境(15289)
(14771)
农业(14685)
理论(13963)
(13826)
(13700)
贸易(13692)
(13132)
技术(12220)
(12159)
(12027)
金融(12025)
(11493)
银行(11454)
机构
大学(296210)
学院(294584)
(123468)
经济(120888)
管理(118146)
理学(102624)
研究(101983)
理学院(101458)
管理学(99760)
管理学院(99240)
中国(73435)
科学(64062)
(63027)
(52226)
(51365)
研究所(47086)
中心(44566)
(44311)
业大(43402)
财经(42545)
(41842)
北京(39953)
(39403)
师范(39108)
(38554)
(37376)
经济学(37133)
农业(34458)
(34082)
经济学院(33099)
基金
项目(204800)
科学(160804)
研究(149295)
基金(147753)
(128534)
国家(127525)
科学基金(109378)
社会(94458)
社会科(89507)
社会科学(89480)
(80450)
基金项目(78911)
自然(70839)
自然科(69090)
自然科学(69075)
自然科学基金(67776)
教育(67470)
(67431)
资助(60819)
编号(60381)
成果(48377)
重点(45839)
(44829)
(44530)
(41972)
课题(41851)
创新(39226)
科研(38773)
国家社会(38463)
教育部(37997)
期刊
(138795)
经济(138795)
研究(88336)
中国(52266)
学报(45595)
管理(43111)
科学(42970)
(39415)
(37449)
大学(34069)
学学(32183)
教育(30052)
农业(27816)
技术(26398)
经济研究(22620)
(21721)
金融(21721)
业经(20796)
财经(20659)
(17666)
问题(17540)
技术经济(16199)
图书(15014)
科技(14648)
理论(14521)
资源(14490)
(13939)
统计(13799)
现代(13349)
实践(13138)
共检索到427893条记录
发布时间倒序
  • 发布时间倒序
  • 相关度优先
文献计量分析
  • 结果分析(前20)
  • 结果分析(前50)
  • 结果分析(前100)
  • 结果分析(前200)
  • 结果分析(前500)
[期刊] 经济地理  [作者] 彭耿  刘芳  
构建区域经济子系统有序度模型和区域经济复合系统协同度模型,选择区域经济序参量,以武陵山片区为例评价不同区域之间的经济协同发展程度,并分析武陵山片区区域经济协同发展的趋势。结果表明,2007—2012年武陵山片区区域经济协同度的最大值为0.225,最小值为0.058,平均值为0.15,说明从整体上看,区域经济协同发展的程度不高,且在2012年,协同度开始出现了下降的趋势,但每个区域经济子系统的有序度历年来都呈上升的态势。最后,提出了在协调各区域经济发展基础上实现各区域功能整合发展的政策建议。
[期刊] 经济地理  [作者] 邵佳  冷志明  
基于PSR模型框架,借鉴熵权法与灰色关联思想,构建区域生态安全综合评价模型,以武陵山片区为例对跨省区的不同经济体进行生态安全综合评价与比较分析。结果表明:1在2008—2014年间,武陵山片区的生态安全综合指数、生态状态指数和生态响应指数总体上均呈上升趋势,生态压力指数总体却呈下降趋势,该时期内武陵山片区在社会经济发展的同时,生态环境整体状况逐步好转。2武陵山片区的生态环境改善显著,但大部分市州生态安全等级仍处于第Ⅲ级,生态安全状况一般,生态环境仍面临巨大压力。3武陵山片区各市州的生态安全状况差异显著,各市州在制订具体应对政策措施时,既要借鉴片区内生态环境改善的有益经验,也要关注片区生态安全的差异,针对不同情况采取相应对策。
[期刊] 经济地理  [作者] 游俊  张琰飞  
文化区域是特定时间和空间文化的载体,文化区域经济协同对于区域经济可持续发展极为关键。不论是同一性文化还是多样性文化,都可推进区域经济协同,也可能增加区域经济的协同难度。以武陵山片区为例,分析武陵文化区域经济协同的条件和存在的难题,提出打造文化认同、成立协同机构、突出文化特色、强化产业合作和完善保障措施等建议,促进武陵山文化区经济协同发展。
[期刊] 科技管理研究  [作者] 万艳春  何昱廷  胡雨鋆  
通过构建区域经济与区域物流协同关系DEA分析模型,对粤港澳大湾区整体在2005—2016年间区域物流与区域经济的协同度进行评价,结果表明粤港澳大湾区区域经济与区域物流的协同度在2005—2012年处于下降状态,在2012—2016年期间,此协同度处于持续上升的趋势。最后利用MATLAB进行仿真分析,探究使粤港澳大湾区协同度最优的物流投入策略,为政府物流投资决策提供对策建议。
[期刊] 农村金融研究  [作者] 段爱明  
武陵山片区内经济落后和金融弱化,二者相互影响、相互制约。发展基础差、产业缺乏、自身改革滞后及外部政策支持不足等造成经济落后,经济对金融的支撑基础弱、地方特色性金融发展不足,导致了金融弱化。要提高金融服务经济的针对性、有效性,形成切合地方实际的差异化的金融服务体系,建议政策方面实行倾斜措施,市场方面改善片区金融体系等,以加大金融支持力度、提升金融服务经济的效率,更好支持和对接片区发展及扶贫攻坚。
[期刊] 宏观经济管理  [作者] 刘璐琳  
以武陵山片区为代表的特困地区实现对周边区域的追赶需要协同发展,但当前还存在较大的差距和问题。需要在高度重视"第三次工业革命"的基础上,坚持生态文明建设的主线,明确政府和市场两个主体的交互协同作用,实现产业结构优化升级、扶贫协同攻坚与人力资本提升"三大突破"。
[期刊] 改革与战略  [作者] 李文生  
珠三角地区要建设成为世界先进制造业基地,离不开物流业的重要支撑。珠三角地区物流业发展对整个区域经济发展起着基础性的作用,区域物流与区域经济发展之间存在着协同效应。文章运用计量经济学中边际与弹性理论,测度区域经济物流弹性,分析珠三角地区区域经济与区域物流的协同关系。珠三角地区区域物流与区域经济的协同发展,要构建设物流产业政策体系,完善产业基础建设,推动制造业与物流业联动发展,完善城市群配送体系。
[期刊] 经济地理  [作者] 王美霞  李民  周国华  王永明  
以我国新时期区域发展与扶贫攻坚先行先试区武陵山片区为例,构建综合指标,利用空间统计分析方法分析该区域县域经济空间格局演化特征,归纳了其影响因素和形成机制。结果表明,武陵山片区区域经济发展水平整体在逐步提升,经济重心略偏北有弱集聚性,空间差距在缩小。不同水平和发展速度的区县等级数量分布由"纺缍型"变为"金字塔型";空间上优势县呈"斑块"状离散分布,劣势县呈"连片"状相对集中分布,空间相关性不显著,溢出效应不明显。空间格局的变化主要受自然地理条件、资源开发、交通区位、市场发育、政策等因素及其相互作用的影响。文章最后提出优化发展对策。
[期刊] 经济地理  [作者] 王兆峰  石献  
以武陵山区的湘西州、张家界、怀化、铜仁、恩施州和渝东南为案例地,运用综合发展指数、最近邻指数和相对通达度指数等方法,利用2003—2012年相关统计数据,测算分析了交通运输网络发展对武陵山区旅游发展的影响,探究区域旅游业和交通运输网络发展相互作用的空间差异特征及协同发展机制。结果发现:1武陵山区旅游与交通整体呈协同发展趋势;2交通集聚效应越显著的地区,旅游发展程度最高,空间集聚效应也最为显著;3武陵山区内各点之间相对通达度的空间差异导致旅游发展空间出现较大差异,武陵山区域内连接对外骨干高速交通网络的密度与通达性对旅游的影响更为显著。文章最后提出优化旅游业系统和交通系统协同发展的对策。
[期刊] 经济地理  [作者] 冷志明  唐珊  游俊  丁建军  
空间形态创新是基于经济发展和空间结构演变规律前瞻性地改造空间形态,具有促进区域协同发展的效应。不同发展阶段、不同区域类型对应着不同的空间形态创新模式,产业区、产业链和城市群分别是点状、线状和网状空间形态创新的主要模式。空间形态创新滞后制约了武陵山片区等欠发达多省交界区域的发展,加快空间形态创新、构建适宜的空间结构是该类区域促进协同发展的重要途径之一,具体到武陵山片区,则应实施共建产业园区、开发区际战略性产业链和推进特殊山地新型城镇化三大空间形态创新战略。
[期刊] 管理现代化  [作者] 贺玉德  马祖军  
产业转移下区域物流系统与区域经济系统具有新的变化和特征,相互影响和适应。基于协同学自组织角度,视为统一系统,构建协同发展指标和模型,以四川为实证。结果表明:协同中具有阶段特点,协同度在融合冲突中上升。
[期刊] 物流技术  [作者] 邱绍浪  吴彪  尹静  柏寒茁  
为测度区域物流与区域经济的协同发展水平,在分析区域物流与区域经济发展协同效应的基础上,从系统分析的角度选取反映物流基础设施、物流发展规模、物流发展潜力的12个区域物流子系统的序参量和反映经济结构、经济总量和经济效益的11个区域经济子系统的序参量,应用系统协同度测度序参量方法,构建区域物流与区域经济发展的协同度评价模型,并将模型应用于黑龙江区域物流与区域经济协同发展水平测度。结果表明,黑龙江区域物流与区域经济协同度呈增减交替的M型发展趋势,总体处于低水平协同状态。
[期刊] 长江流域资源与环境  [作者] 王凯  王梦晗  尹建军  甘畅  
基于武陵山片区71个县(市、区)2010~2018年的面板数据,运用修正引力模型和社会网络分析法,探析武陵山片区旅游经济空间网络结构及其效应。研究结果表明:(1)研究期间内,武陵山片区各县市旅游经济联系强度不断增大,特别是武陵源区、张家界市、黔江区、碧江区等县区间旅游经济联系明显增强,基本实现了由点到线再到面的融合;(2)武陵山片区旅游经济空间网络结构特征明显,网络关联数、网络密度和网络效率呈微小上升态势,而网络等级度逐渐下滑,说明旅游经济有效联系有待增强;(3)武陵山片区节点中心性差值渐趋缩小,旅游经济网络呈现多核心模式;(4)E-I派系结构表明受行政隶属关系影响,武陵山片区旅游经济网络呈明显的“核心—边缘”结构与“行政派系”结构,四大子群(派系)的旅游经济开放程度稳步提振但仍有较大改善空间;(5)网络密度与旅游经济联系强度呈正相关,与旅游经济联系强度差异构成负相关,而网络等级度和网络效率则与之相反,网络中心性各指标的提升均能显著增强旅游经济联系强度。
[期刊] 特区经济  [作者] 吴霞  
本文基于协同理论构建新能源产业与区域经济可持续发展的协同度评价模型,运用中国30个省域2010-2014年的面板数据,进行实证研究。结果显示:首先,中国各省域新能源产业与区域经济可持续发展之间的协调性普遍较好,但协同水平较低;其次,各省域在新能源产业发展、区域经济可持续发展以及二者协同方面均存在较大差距;最后,各省域新能源产业与区域经济可持续发展的协同关系演化情况亟待改善。
[期刊] 中国成人教育  [作者] 黄玖琴  梁成艾  
武陵山地处西南腹地,属于典型的少数民族聚居区,经济社会发展相对滞后,通过推动职业教育的发展可以有效促进该区域经济的快速发展。职业教育在该区域经济发展方面发挥着提供人才支撑、提供技术升级动力、提供持续升级动力和提供效率支持的促进功能。
文献操作() 导出元数据 文献计量分析
导出文件格式:WXtxt
作者:
删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