标题
  • 标题
  • 作者
  • 关键词
登 录
当前IP:忘记密码?
年份
2024(8253)
2023(11891)
2022(10191)
2021(9008)
2020(7919)
2019(18219)
2018(17963)
2017(35503)
2016(19035)
2015(22022)
2014(22126)
2013(22267)
2012(20988)
2011(19416)
2010(19614)
2009(18781)
2008(18680)
2007(17003)
2006(15083)
2005(13838)
作者
(56574)
(47759)
(47682)
(45626)
(30615)
(22883)
(21746)
(18463)
(17990)
(17015)
(16402)
(15918)
(15323)
(15181)
(15011)
(14859)
(14210)
(14016)
(13819)
(13786)
(12080)
(11815)
(11488)
(10858)
(10832)
(10826)
(10572)
(10447)
(9581)
(9287)
学科
(104931)
经济(104804)
管理(62316)
(56781)
(47556)
企业(47556)
方法(43622)
数学(38907)
数学方法(38658)
(26393)
中国(22461)
(22264)
地方(21824)
(21010)
业经(19621)
(18129)
(16234)
财务(16200)
财务管理(16153)
(15602)
贸易(15597)
企业财务(15403)
(15032)
(14886)
(14855)
金融(14850)
(14645)
银行(14620)
农业(14565)
地方经济(13917)
机构
大学(294620)
学院(292075)
(135467)
经济(132866)
管理(112258)
研究(98904)
理学(96276)
理学院(95266)
管理学(93963)
管理学院(93399)
中国(75877)
(64264)
(60121)
科学(55647)
财经(50626)
(49779)
(45702)
中心(45245)
(44989)
(44893)
研究所(44395)
经济学(43802)
业大(39497)
经济学院(39361)
北京(37948)
财经大学(37327)
(35443)
师范(35129)
农业(35062)
(34806)
基金
项目(184950)
科学(146718)
基金(136947)
研究(136026)
(117388)
国家(116455)
科学基金(100512)
社会(90293)
社会科(85772)
社会科学(85747)
基金项目(72114)
(70969)
教育(62780)
自然(62624)
自然科(61168)
自然科学(61149)
自然科学基金(60118)
(59078)
资助(56729)
编号(53725)
成果(44646)
(43004)
重点(41463)
(39880)
(38479)
(38164)
国家社会(38047)
教育部(37726)
课题(37212)
人文(36554)
期刊
(155614)
经济(155614)
研究(91404)
中国(55678)
(52637)
管理(42080)
学报(41697)
(40638)
科学(38809)
大学(32448)
学学(30817)
(30131)
金融(30131)
财经(27414)
农业(26355)
经济研究(25694)
技术(25206)
教育(24111)
(23499)
业经(22348)
问题(20405)
技术经济(16874)
(16369)
统计(15351)
理论(14208)
世界(14136)
(13790)
(13761)
商业(13682)
国际(13454)
共检索到444718条记录
发布时间倒序
  • 发布时间倒序
  • 相关度优先
文献计量分析
  • 结果分析(前20)
  • 结果分析(前50)
  • 结果分析(前100)
  • 结果分析(前200)
  • 结果分析(前500)
[期刊] 商业时代  [作者] 汪朝阳  
本文采用因子分析法,对武汉市34个制造行业的经济效益进行了定量评估和比较分析。文章抽取出影响制造业经济效益的利润创造因子和"流动性"因子,并根据综合因子得分进行排序和分析评价,对武汉制造业发展提出了一些有价值的政策建议。
[期刊] 经济学动态  [作者] 杨大楷  范飞龙  
一、引言制造业是我国工业的绝对主力,1999-2001年制造业的资产总量、工业总值、销售收入、企业数量分别占全国工业总量的74.72%、86.92%、84.19%、88.75%。从上个世纪90年代初开始,在基本上告别工业品短缺后,我国制造业的发展在开放和竞争的环境中进入结构调整和产业提升的新时期。对中
[期刊] 世界经济研究  [作者] 殷德生  唐海燕  
地理因素、报酬递增因素、政策因素在制造业集聚中都是重要影响因素,但在各个地区却存在着很大差异。寻找这种差异对于我国制造业中心的发展具有重要意义。本文以中国三大经济圈为例对中国制造业集聚的决定因素进行了实证分析。实证结果表明,环渤海地区制造业集聚的显著影响因素有技术外部性、内部规模经济和本地市场效应;长三角地区制造业集聚的显著影响因素不仅包括内部规模经济和本地市场效应,而且还包括经济开放因素;影响珠江三角洲地区制造业积聚的显著因素有地理因素和内部规模经济因素。
[期刊] 数量经济技术经济研究  [作者] 袁桂秋  张玲丹  
本文首先利用数据包络分析方法计算我国制造业上市公司的规模经济效益值,并作一些初步统计分析。在此基础上,本文实证分析了2000~2006年间我国制造业上市公司规模效益影响因素,结果表明:良好的宏观经济环境对企业的资源积聚有利,容易产生规模经济效益;企业的规模经济具有较强的路径依赖性;产品的竞争力越强,行业景气度越高,企业的赢利状况越好,越能形成规模经济效益。这些结果表明企业应该发展并保持良好的内部组织,并且根据外部环境要素的变化适时调整,充分发挥资源积聚效应,提高规模经济效益。
[期刊] 中国工业经济  [作者] 张华胜  薛澜  
本文建立了知识要素对制造业发展的影响模型 ,并根据模型建立起评价制造业知识特性的指标体系 ,进而分析了在知识经济条件下 ,中国制造业的产业结构特征 ,建立起知识与产业规模 ,知识与产业经济效益的分类准则 ,并以此标准对 2 9个制造业进行了分类 ,揭示了产业知识水平对产业发展的重大影响。
[期刊] 技术经济  [作者] 戚宇  郭英民  刘琼  郭亚军  
对现有的工业经济效益评价指标体系进行了分析,并提出了改进建议。运用拉开档次法评价了我国及27个省(自治区、直辖市)装备制造业的经济效益情况。研究结果显示:我国装备制造业的经济效益不容乐观,尤其是西部地区装备制造业的经济效益较低。提出建议:我国装备制造业应调整产业结构,提高自主创新能力,并将经济增长方式由粗放型转变为集约型。
[期刊] 商业时代  [作者] 熊继红  
本文首先对武汉经济圈的概况,经济圈内城市的空间结构、等级结构等基本情况进行了论述,并阐述了经济圈与城市圈的相互关系,随后文章通过对经济圈发展面临的机遇与挑战的分析,提出了武汉经济圈与城市圈的互动发展战略。
[期刊] 管理世界  [作者] 田志龙  蔡希贤  梅农·戈登  
企业经济效益的取得和提高有赖于企业的一系列战略决策的制定和实施。这些战略决策包括扩大企业规模、扩大市场占有率、提高产品质量、加强市场营销、加强研究开发工作、增加对旧设备的改造和新技术的投资、提高企业机械化和专业化的程度等。对企业的战略决策与企业效益的相关性关系的研究在西方国家早有开展。在1972年美国哈佛大学商学院就进行过美国企业市场营销决策对企业投资收益率的影响的实证研究(称为PINS研究),这种研究有利于了解企业的战略行为对企业经济效益的影响特点和规律性,帮助企业更好地制定战略决策。我国目前在这方面基于大样本调查进行研究的工作还不多。本文从实证统计分析的角度研究了中国企业的战略决策...
[期刊] 财经问题研究  [作者] 程翠凤  
本文首先运用主因子分析法(PFA),对我国制造业29个行业的经济效益水平进行了测度,结果表明,资本技术密集型行业的经济效益水平严重落后于资源劳动密集型行业,制造业经济效益的提升与产业结构转型未能同步。在此基础上,采用数据包络分析方法 (DEA)分别对资本技术密集型和资源劳动密集型行业2007—2010年间的相对生产效率、全要素生产率(以Malmquist指数衡量)及其构成情况进行了经验研究,结果发现两类行业的相对生产效率具有显著差异,资本技术密集型行业的技术效率水平高于资源劳动密集型行业,但规模效率大大落后于资源劳动密集型行业;两类行业全要素生产率总体均处于上升态势,但增长速度及其动因存在差异...
[期刊] 华东经济管理  [作者] 程翠凤  
文章依据统计数据,在对江苏省制造业产业结构演进进行先行研究的基础上,运用多元统计方法中的因子分析法,对江苏省制造业29个行业的经济效益水平进行了测度。结果表明,江苏制造业产业经济效益的提升总体上与制造业产业结构的转型升级同步;但带动产业结构转型升级的二大支柱产业即通信设备、计算机及其他电子设备制造业、黑色金属冶炼及压延加工业的经济效益较差。文章最后还科学分析了这二个行业经济效益较差的原因。
[期刊] 统计与决策  [作者] 曾光  李菲  
文章运用2000~2007年间的统计数据,采用SP指数,并结合集中度指标,对武汉城市圈制造业行业专业化程度进行了详细的测度。
[期刊] 技术经济  [作者] 于斌斌  金刚  
以杭州都市经济圈为例,通过测算一系列衡量产业结构差异、地区专业化水平、产业竞争绩效的指标,证实了区域一体化对制造业空间转移的影响程度。实证结果显示:"十一五"期间,杭州转移了劳动密集型产业并专业化于资本密集型、技术密集型和信息都市型的少数产业;绍兴和嘉兴进一步推进了劳动密集型产业的专业化分工,并积极发展通用设备制造业等重工业,从而使产业结构趋于合理化和高级化;湖州积极通过承接产业转移使劳动密集型产业的优势更明显,从而使其制造业的市场份额在杭州都市圈中的比重逐年增加。
[期刊] 调研世界  [作者] 向阳  罗胤晨  于哲浩  周润星  
本文基于1997—2019年成渝地区双城经济圈的面板数据,通过STIRPAT扩展模型,实证分析了成渝地区双城经济圈制造业集聚演变及其对生态环境的影响。研究结果表明:制造业集聚对环境污染的影响呈倒“N”型曲线,且成渝地区双城经济圈十六市均已跨过第一个拐点;人均收入增长率与环境污染呈倒“U”型关系;加大环境规制力度、提高人均收入、增加研发资金投入和加大对外开放程度均有助于缓解环境污染;流域区域和非流域区域制造集聚对环境污染的影响均呈倒“N”型曲线。基于研究结果,对成渝地区双城经济圈制造业集聚与生态环境协调发展提出相关建议。
[期刊] 调研世界  [作者] 向阳  罗胤晨  于哲浩  周润星  
本文基于1997—2019年成渝地区双城经济圈的面板数据,通过STIRPAT扩展模型,实证分析了成渝地区双城经济圈制造业集聚演变及其对生态环境的影响。研究结果表明:制造业集聚对环境污染的影响呈倒“N”型曲线,且成渝地区双城经济圈十六市均已跨过第一个拐点;人均收入增长率与环境污染呈倒“U”型关系;加大环境规制力度、提高人均收入、增加研发资金投入和加大对外开放程度均有助于缓解环境污染;流域区域和非流域区域制造集聚对环境污染的影响均呈倒“N”型曲线。基于研究结果,对成渝地区双城经济圈制造业集聚与生态环境协调发展提出相关建议。
[期刊] 产经评论  [作者] 吕明元  尤萌萌  
基于1988-1997年和2000-2011年这两个时段环渤海、长三角和珠三角三大经济圈各省市分行业面板数据,从结构变化的资本集约度角度考察制造业结构变动的趋向。实证结果表明,1988-1997年时段,经济圈中除广东省外,绝大多数省市制造业劳动力要素是从劳动密集型产业向资本密集型产业转移的,而2000-2011年时段,不少省市的制造业结构呈劳动密集型化变动特征。而且,三大经济圈制造业结构向资本密集型调整在区域上由北向南递减,而向劳动密集型调整则由南向北递减。进一步的研究显示,三大经济圈制造业结构趋向于劳动
文献操作() 导出元数据 文献计量分析
导出文件格式:WXtxt
作者:
删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