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年份
- 2024(8708)
- 2023(12513)
- 2022(10243)
- 2021(9238)
- 2020(7439)
- 2019(16491)
- 2018(16225)
- 2017(29936)
- 2016(16196)
- 2015(18153)
- 2014(18440)
- 2013(18058)
- 2012(17294)
- 2011(16108)
- 2010(16819)
- 2009(15853)
- 2008(14776)
- 2007(13690)
- 2006(12645)
- 2005(11780)
- 学科
- 济(85087)
- 经济(85006)
- 管理(41818)
- 业(38110)
- 中国(31673)
- 地方(29038)
- 企(28981)
- 企业(28981)
- 融(26986)
- 金融(26978)
- 银(25089)
- 银行(25065)
- 行(24469)
- 农(21411)
- 方法(21079)
- 业经(19339)
- 数学(17758)
- 数学方法(17640)
- 制(17580)
- 财(16807)
- 学(16418)
- 地方经济(16159)
- 农业(14929)
- 发(13398)
- 体(12717)
- 理论(12138)
- 环境(12028)
- 贸(11475)
- 贸易(11458)
- 中国金融(11288)
- 机构
- 学院(231676)
- 大学(227760)
- 济(102654)
- 经济(100266)
- 研究(90545)
- 管理(78158)
- 中国(74392)
- 理学(63796)
- 理学院(62973)
- 管理学(61897)
- 管理学院(61470)
- 科学(52256)
- 京(50394)
- 财(48399)
- 所(46713)
- 中心(41841)
- 研究所(41599)
- 农(39954)
- 江(38776)
- 财经(36162)
- 北京(33038)
- 范(32868)
- 院(32708)
- 经济学(32537)
- 经(32505)
- 师范(32493)
- 州(31672)
- 业大(30877)
- 农业(30593)
- 省(29045)
- 基金
- 项目(140663)
- 科学(108668)
- 研究(108459)
- 基金(96515)
- 家(83525)
- 国家(82683)
- 科学基金(69062)
- 社会(68101)
- 社会科(64428)
- 社会科学(64416)
- 省(58065)
- 基金项目(49613)
- 教育(49084)
- 划(47265)
- 编号(45158)
- 自然(40061)
- 资助(39674)
- 自然科(39048)
- 自然科学(39036)
- 成果(38612)
- 自然科学基金(38299)
- 发(37672)
- 课题(34211)
- 重点(32542)
- 发展(31089)
- 展(30582)
- 部(29643)
- 创(29193)
- 年(28032)
- 国家社会(27877)
- 期刊
- 济(133526)
- 经济(133526)
- 研究(81011)
- 中国(61506)
- 融(39202)
- 金融(39202)
- 农(38904)
- 财(36886)
- 学报(34399)
- 教育(33015)
- 管理(32471)
- 科学(31107)
- 大学(26369)
- 农业(25631)
- 学学(24507)
- 技术(22938)
- 经济研究(21909)
- 业经(21186)
- 财经(19157)
- 经(16730)
- 问题(16542)
- 业(12785)
- 世界(12324)
- 贸(12258)
- 技术经济(12104)
- 图书(12099)
- 国际(11906)
- 坛(11714)
- 论坛(11714)
- 商业(10912)
共检索到399210条记录
发布时间倒序
- 发布时间倒序
- 相关度优先
文献计量分析
- 结果分析(前20)
- 结果分析(前50)
- 结果分析(前100)
- 结果分析(前200)
- 结果分析(前500)
[期刊] 中南财经政法大学学报
[作者]
朱新蓉
现代社会的经济发展依赖于功能完备、高效运行的金融支持体系;金融机构多元化,金融业务多样化,金融营运现代化,以及金融市场的开放运行是金融支持体系建设的关键;应有步骤、分阶段推进金融支持体系的建设,实施高效融资、优化配置和金融稳定三位一体的发展战略。武汉银行业的结构调整是其金融支持体系建设的逻辑起点,证券业、保险业、金融信托与租赁等是金融支持体系的重要组成部分。
[期刊] 浙江金融
[作者]
李虹 艾熙
建立和完善有效的金融支持体系,才能全方位地满足循环经济产业化的金融需求。比较国内外循环经济投融资发展,改革发展循环经济的投融资体系、组建循环经济产业投资基金;、拓宽循环经济项目融资渠道;推进与循环经济相关的金融资源创新,实现循环经济和金融创新的双赢。
关键词:
循环经济 金融支持 投融资
[期刊] 金融研究
[作者]
支德勤
近年来 ,在全国性出现县域经济发展金融支持不力的同时 ,一些中心城市郊区经济发展过程中也出现了金融萎缩的问题 ,制约了郊区经济及至整个中心城市整体经济的快速发展。本文以武汉市四个郊区为案例 ,对中心城市郊区经济发展中的金融支持问题进行了深入的剖析和研究 ,提出了九个方面的对策建议 ,对解决郊区经济乃至县域经济发展中的金融支持不足问题具有较强的现实意义。
关键词:
郊区经济 经济发展 金融支持
[期刊] 武汉金融
[作者]
中国人民银行武汉分行课题组 朱华 唐德鑫
本报告针对武汉市循环经济发展的资金困境提出政策建议。报告中提出了金融支持循环经济发展的三个途径:一是循环经济产业不同发展阶段应采用不同融资方式;二是武汉市的循环经济产业分布不一,处于不同阶段的循环经济产业所采用的融资方式也应各有侧重;三是武汉市应通过争取国家产业基金试点资格、发展壮大风险投资规模、推广循环经济技改项目外包模式等多种方式为循环经济发展提供前期资金支持。
关键词:
金融 区域循环经济 报告
[期刊] 宏观经济管理
[作者]
季仙华
党的十八届三中全会《决定》将完善金融市场体系作为全面深化改革的重要内容之一,强调扩大金融业对内对外开放,在加强监管前提下,允许具备条件的民间资本依法发起设立中小型银行等金融机构;推进政策性金融机构改革;发展普惠金融;鼓励金融创新,丰富金融市场层次和产品。这为完善金融市场体系,促进金融支持实体经济发展、缓解中小企业融资难等指明了方向。一、存在的主要问题(一)金融体系自身1.存在进入障碍,具有垄断性特征。在市场经济快速发展的过程中,
[期刊] 金融与经济
[作者]
尹钧惠
中国经济的增长面临着资源与环境的双重压力,发展循环经济已经成为拉动中国经济增长的重要力量,金融作为现代经济的核心和血液,是循环经济发展的资金支持。为循环经济相关的市场主体建立一个良性的、面向市场的投融资环境和绿色金融支持体系,对于加快建立资源节约型社会、提高经济增长的质量和效益、促进国民经济可持续发展具有深刻的社会背景和重要的现实意义。
关键词:
循环经济 绿色金融 信贷支持
[期刊] 经济问题
[作者]
付剑
在现代经济发展中,任何一个产业的发展都离不开金融的支持。发展循环经济同样需要针对其融资需求构建金融支持体系。分析了循环经济融资需求特征,以山西省为例通过实证分析验证了金融支持循环经济发展的力度不足的事实,进而提出了相应的商业性直接融资金融支持体系、商业性间接融资金融支持体系和政策性金融支持体系的构建。
关键词:
循环经济 金融支持 金融体系
[期刊] 武汉金融
[作者]
唐英凯 李鹏
循环经济的闭路循环特征和集群发展规律与供应链金融的特点具有内在一致性,二者的有效结合将促进循环经济相关产业得以更快速、更充分的发展。文章从供应链金融的概念出发,对供应链金融的发展现状进行了分析,并讨论了供应链金融对发展循环经济的意义,在此基础上提出了完善支持循环经济发展的供应链金融体系的对策建议。
关键词:
循环经济 供应链金融 融资 支持
[期刊] 西南金融
[作者]
人民银行广汉市支行课题组
[期刊] 金融理论与实践
[作者]
庞任平
循环经济的推进,一方面需要国家法律制度对企业生产行为进行强制性引导,另一方面,还需要利用资源配置手段,与企业行为的利益导向结合起来,企业变被动为主动。以鼓励资源节约、提高环境质量、促进循环经济发展为主要目的的金融创新,就是资源配置手段的不可或缺的内容。通过创新金融组织、创新金融评估体系、开发环境金融产品,完善金融产品结构,为循环经济的推进提供好的融资环境,推动循环经济的发展。
关键词:
循环经济 金融创新 金融支持体系
[期刊] 中国审计
[作者]
杜亚涛 赵建敏 王换娥
循环经济是指在生产、流通和消费等过程中进行的减量化、再利用、资源化活动的总称。循环经济作为一种新的发展模式,是在我国传统的高消耗、高排放、低利用的经济增长模式所带来的资源约束和环境压力背景下提出来的。循环经济社会化、科技化和产业化的特点决定了发展循环经济需要国家的政策扶持和金融创新。目前,我国循环经济的发展还
[期刊] 武汉金融
[作者]
中国人民银行荆门市中心支行课题组
[期刊] 中国金融
[作者]
吴晓灵
[期刊] 农业经济
[作者]
常婕
县域经济发展导致农村金融需求展现出越来越明显的内生性,而农村金融供给则仍由政府主导,是完全外生的。实体经济内生的不断增长的金融需求与外生的不断萎缩的金融供给之间的矛盾成为县域经济与农村金融的基本矛盾。县域经济发展要求调动农村金融活动主体的内在动力,发展内生于县域经济的、适合农村生产要素禀赋结构特点的农村金融新体系。
关键词:
县域经济 金融体系 农村 湖北
文献操作()
导出元数据
文献计量分析
导出文件格式:WXtxt
删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