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年份
- 2024(10413)
- 2023(14559)
- 2022(11948)
- 2021(10813)
- 2020(8770)
- 2019(19473)
- 2018(18947)
- 2017(36066)
- 2016(19307)
- 2015(21524)
- 2014(21853)
- 2013(21657)
- 2012(20269)
- 2011(18497)
- 2010(19150)
- 2009(17970)
- 2008(17918)
- 2007(16463)
- 2006(15140)
- 2005(14233)
- 学科
- 济(109600)
- 经济(109494)
- 业(77847)
- 企(69396)
- 企业(69396)
- 管理(67397)
- 方法(34432)
- 业经(32319)
- 地方(29791)
- 农(29028)
- 中国(27315)
- 财(25369)
- 数学(24692)
- 数学方法(24533)
- 农业(21645)
- 技术(18494)
- 制(18421)
- 务(18144)
- 财务(18119)
- 财务管理(18089)
- 理论(17752)
- 和(17490)
- 学(17122)
- 企业财务(17079)
- 地方经济(16910)
- 环境(15717)
- 策(15574)
- 划(15351)
- 贸(15335)
- 贸易(15318)
- 机构
- 学院(292983)
- 大学(282993)
- 济(129696)
- 经济(127146)
- 管理(110002)
- 研究(101764)
- 理学(91983)
- 理学院(90877)
- 管理学(89699)
- 管理学院(89117)
- 中国(80696)
- 京(60797)
- 科学(59539)
- 财(59316)
- 所(51723)
- 江(48379)
- 研究所(45874)
- 财经(45852)
- 中心(45679)
- 农(45229)
- 经(41219)
- 经济学(39576)
- 范(39469)
- 北京(39356)
- 师范(39136)
- 州(38695)
- 业大(37002)
- 院(36863)
- 经济学院(35296)
- 农业(34649)
- 基金
- 项目(177830)
- 科学(141113)
- 研究(135561)
- 基金(126677)
- 家(108496)
- 国家(107428)
- 科学基金(93192)
- 社会(88179)
- 社会科(83603)
- 社会科学(83586)
- 省(72489)
- 基金项目(66978)
- 教育(59999)
- 划(58324)
- 自然(56627)
- 自然科(55169)
- 自然科学(55156)
- 编号(54976)
- 自然科学基金(54205)
- 资助(51055)
- 发(45547)
- 成果(43516)
- 重点(40259)
- 创(39401)
- 课题(39220)
- 部(37806)
- 发展(37621)
- 展(37017)
- 业(36941)
- 国家社会(36358)
- 期刊
- 济(167155)
- 经济(167155)
- 研究(93221)
- 中国(63678)
- 财(48683)
- 管理(47617)
- 农(42911)
- 科学(38371)
- 学报(36441)
- 教育(31148)
- 融(30135)
- 金融(30135)
- 农业(29282)
- 技术(29044)
- 业经(28401)
- 大学(28287)
- 学学(26730)
- 经济研究(25729)
- 财经(23601)
- 问题(21088)
- 经(20702)
- 技术经济(17937)
- 业(17391)
- 贸(16172)
- 世界(15505)
- 商业(15370)
- 现代(15275)
- 资源(14661)
- 国际(14310)
- 经济管理(14145)
共检索到472602条记录
发布时间倒序
- 发布时间倒序
- 相关度优先
文献计量分析
- 结果分析(前20)
- 结果分析(前50)
- 结果分析(前100)
- 结果分析(前200)
- 结果分析(前500)
[期刊] 技术经济与管理研究
[作者]
楼凌雁 武邦涛
本文基于对武汉经济区旅游业发展现状及主要问题的分析 ,提出了建立区域经济联盟的构想 ,并重点阐述了武汉经济区发展区域旅游的战略构想、重点、以及运作模式。最后 ,文章还探讨了强化武汉经济区旅游区域联动发展效应的保障措施
关键词:
武汉经济区 区域旅游 区域旅游联盟 战略
[期刊] 地域研究与开发
[作者]
许刚 符全胜
分析了南京经济区域旅游资源优势的四大表征,确定了黄山—九华山旅游圈、以南京为中心的宁镇扬泰旅游圈以及以庐山为中心的九江旅游圈等旅游业的“三圈”协调发展战略,提出了培育区域旅游大市场的建设措施
[期刊] 图书馆
[作者]
谢晓波
本文以旅游业发展的一般规律为核心,根据湘中娄底的区域特征,在分析湘中地区旅游资源的基础上,阐述了湘中地区旅游业发展的条件和意义,并提出了发展湘中地区旅游业的几条途径。
[期刊] 农业现代化研究
[作者]
陈绍友 郭亮
把旅游业发展成为库区的支柱产业是三峡库区经济社会发展的当然选择和现实选择。本文从库区旅游业的"外延式发展"和"内涵式发展"两个方面,讨论了旅游经济对区域经济社会的影响机理,论述了在旅游经济要素的扩张与分解中,库区农业发展、社会文化发展和生态建设的旅游利用问题;讨论了旅游产业集聚发展对库区经济社会相关行业部门的链接与整合模式;同时指出库区各区县应当强化"旅游经济对区域经济社会影响的时间分异"观念,在旅游发展过程中,积极主动地寻求、比较、选择新的发展机会与发展优势,把旅游业做大做强,以旅游为切入点而在适当时机发展新的产业。
[期刊] 江西财经大学学报
[作者]
温锐 杨丽琼 曹国新
随着建设鄱阳湖生态经济区发展战略的实施与江西经济发展新鄱阳湖时代的来临,江西旅游业的发展也在继"庐山牌"、"红色牌"之后,迎来了"鄱湖牌"新时代。它激活了江西旅游品牌资源的新发现,展示了江西旅游品牌资源的新聚集和核心亮点旅游资源的新定位。就江西旅游业的主题形象口号而论,"鄱湖山水,人杰地灵"八字,比之目前使用的"红色摇篮、绿色家园",更能体现其对江西旅游品牌核心文化的准确凝炼和对江西旅游资源与旅游产品文化品位之广泛的概括力,更能呈显它对江西旅游主题形象极强的本土性、独占性与市场穿透力,应是江西旅游主题形象口号的新突围。适应新时代与旅游资源、主题形象的新视野,江西旅游业的开发则应在区位向心、品牌...
关键词:
鄱阳湖 生态经济区 江西 主题形象 旅游
[期刊] 对外经贸实务
[作者]
魏有广 王健
山东半岛蓝色经济区建设是我国推动海洋经济发展、实施海洋强国战略的重大战略举措。青岛作为山东半岛蓝色经济区建设的核心和龙头城市,从国际区位看,它既处于太平洋西岸亚洲繁荣经济带上,又是东北亚经济圈重要的经济中心城市和贸易港口,还是中日韩自由贸易区建设
[期刊] 农业经济
[作者]
马海燕
中原经济区立足于我国中部传统农区的发展基础,探索建设不以牺牲农业和粮食、生态和环境为代价的"三化"(工业化、城镇化与农业现代化)协调发展的载体和平台,从而确立了不同于全国其他主体功能区的独特发展定位。农业旅游近农非农、承农启工、以商带农,是促进"三化"互动协调发展的重要关联性产业,发展空间巨大。目前发展路径可重点选择建设沿黄河滩涂地都市农业产业带、开发中原地域文化风情乡村旅游、加快农业旅游产业链中绿色产品的开发和生产等。
关键词:
中原经济区 农业旅游 发展
[期刊] 统计与决策
[作者]
张爱儒
文章通过青海省旅游业的发展现状与态势分析,建立回归模型,分析了青海省旅游业发展对区域经济增长的影响。运用时间序列分析,借助Eviews软件,对旅游业总收入与GDP进行格兰杰因果关系检验,定量分析了两者之间的相互作用,实证结果表明青海省旅游业与区域经济增长互为因果关系,并提出促进旅游业发展的相关政策建议。
关键词:
青海省旅游业发展 区域经济增长 实证
[期刊] 商业研究
[作者]
王淑新 胡仪元
基于2000-2012年31个省(区、市)的空间面板数据,本文采用空间计量分析法探讨发展旅游业在我国省域经济不平衡发展过程中的作用,发现旅游业在不同区域扮演的角色具有差异性:在全国范围内,旅游业成为推动各省(区、市)缩小经济发展差距的因素,有利于区域经济均衡增长;在内陆地区,这一作用也得到了验证;在沿海地区,尽管旅游业扩大了各省(市)的经济发展差距,但各地依然要重视发展旅游业。上述发现在客观上验证了旅游经济较落后的内陆省份,充分重视发展旅游产业政策的有效性。
关键词:
旅游业 区域差异 空间数据 实证分析
[期刊] 中国农业资源与区划
[作者]
卢睿
鉴于乡村旅游业发展对区域经济增长有明显拉动作用的客观事实,广西壮族自治区近年来大力发展乡村旅游业,以此作为经济转型背景下新的经济增长点。广西有发展乡村旅游业得天独厚的自然资源条件,拥有喀斯特地貌、农业梯田、湖泊瀑布等乡村旅游业发展资源,近年来在政府的支持下开发出不少闻名省内外的乡村旅游景区。文章从理论(定性)、实证(定量)等2个角度切入分析,结合乘数理论和生命周期效应理论,建立广西乡村旅游业与区域GDP的计量经济学模型,通过严密的数理逻辑推导,分析乡村旅游业发展对区域经济影响的表现和贡献程度,并以此为基础,为进一步提升乡村旅游业对广西区域经济发展的影响,促进区域经济发展和经济结构转型,提出科学...
[期刊] 城市发展研究
[作者]
汤姚楠
论述了在知识经济时代,作为当今世界最大和发展最快的战略性支柱产业之一的旅游业的发展趋势,和在我国区域经济发展与新型城镇化进程中发挥的作用,并提出了经济发达地区以旅游产业驱动新型工业化、新型农业化、新型城镇化和服务业现代化相融合,以生态文化旅游、文化科技创意产业为主的智慧旅游与生态智慧新城互动发展的两种区域经济优化与转型升级的特色之路,以及经济发展一般地区以旅游产业和旅游经济特区引导区域经济跨越式发展的创新之路。
关键词:
旅游产业 区域经济 优化与协调
[期刊] 技术经济与管理研究
[作者]
邓旭东 黄非
论文分析了武汉市旅游业的发展现状 ,通过对华东五市旅游业管理经验的借鉴 ,并与国外旅游业管理差距的比较 ,从武汉市的旅游资源特点、城市功能和产业优势出发 ,提出了武汉市旅游业的发展战略和政策建议。
关键词:
旅游业 发展战略
[期刊] 旅游学刊
[作者]
柳意云
1引言武汉市地处全国腹心,得中独厚;扼黄金水道之中游,得水独优;并以其“江汉交汇”、“龟蛇对峙”、“三镇鼎立”、“湖群环绕”等特有景观成为我国大城市中独具“水、桥、山、楼、塔、湖、寺”等多元旅游资源组合的城市,可谓人文、自然景观皆有,古代、近代景点兼...
[期刊] 旅游学刊
[作者]
黄永清 谢迪辉 周茂权
一、组建大桂林旅游区是搞活旅游经济的战略举措 一般认为,桂林旅游区包括桂林市和阳朔县,这是关于桂林旅游区地域范围的狭义理解。从资源类型组合关系、资源地域分布结构及有利于区域经济发展的角度考虑,宜将桂林旅游区扩大至包括桂林市、阳朔县、临桂县、灵川县、兴安县、永福县、资源县及龙胜各族自治县(一市七县),共同组成“大桂林旅游区”。其理由是:(1)上述各县均与桂林市相毗连,将之划入桂林旅游
[期刊] 经济问题探索
[作者]
赵鹏 李云霞
温泉作为地球上分布最广、最常见的一种地热显示,具有很高的开发利用价值。然而,我国温泉旅游景区普遍存在温泉资源过量开采和浪费极大并存的状况。本文对温泉旅游景区发展循环经济的内涵和运行系统进行初步探讨,提出温泉旅游景区发展循环经济的运行模型。
关键词:
温泉旅游景区 循环经济
文献操作()
导出元数据
文献计量分析
导出文件格式:WXtxt
删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