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年份
- 2024(4887)
- 2023(7056)
- 2022(5935)
- 2021(5210)
- 2020(3974)
- 2019(9379)
- 2018(9279)
- 2017(16790)
- 2016(9074)
- 2015(10010)
- 2014(10061)
- 2013(10185)
- 2012(9981)
- 2011(9393)
- 2010(9689)
- 2009(8840)
- 2008(8823)
- 2007(7790)
- 2006(7306)
- 2005(6988)
- 学科
- 济(49663)
- 经济(49618)
- 管理(21608)
- 业(20712)
- 中国(20505)
- 地方(20224)
- 农(13635)
- 企(13536)
- 企业(13536)
- 方法(11397)
- 业经(11188)
- 地方经济(10814)
- 发(10527)
- 农业(9699)
- 数学(9547)
- 数学方法(9473)
- 融(8954)
- 金融(8953)
- 银(8491)
- 银行(8478)
- 环境(8416)
- 学(8408)
- 行(8371)
- 制(7497)
- 发展(7467)
- 展(7439)
- 贸(7387)
- 贸易(7375)
- 城市(6978)
- 易(6870)
- 机构
- 学院(134273)
- 大学(133363)
- 济(58369)
- 经济(56941)
- 研究(55565)
- 管理(46877)
- 中国(41298)
- 理学(38509)
- 理学院(37913)
- 管理学(37318)
- 管理学院(37046)
- 科学(32897)
- 京(30818)
- 所(28475)
- 财(25610)
- 研究所(25406)
- 中心(24331)
- 农(23429)
- 江(22384)
- 范(21382)
- 师范(21195)
- 院(20347)
- 北京(20273)
- 财经(19217)
- 州(18474)
- 业大(18141)
- 经济学(17889)
- 农业(17881)
- 省(17561)
- 经(17289)
- 基金
- 项目(84171)
- 科学(66482)
- 研究(63518)
- 基金(59207)
- 家(51606)
- 国家(51103)
- 科学基金(43178)
- 社会(41159)
- 社会科(39020)
- 社会科学(39012)
- 省(33686)
- 基金项目(31167)
- 划(28434)
- 教育(27712)
- 自然(25694)
- 编号(25511)
- 发(25416)
- 自然科(25084)
- 自然科学(25081)
- 自然科学基金(24586)
- 资助(23259)
- 成果(21246)
- 发展(20939)
- 展(20575)
- 重点(19339)
- 课题(19208)
- 部(17734)
- 创(17301)
- 国家社会(17081)
- 创新(16228)
共检索到228488条记录
发布时间倒序
- 发布时间倒序
- 相关度优先
文献计量分析
- 结果分析(前20)
- 结果分析(前50)
- 结果分析(前100)
- 结果分析(前200)
- 结果分析(前500)
[期刊] 中国工业经济
[作者]
孙志刚
武汉的两个开放与城市发展武汉市副市长孙志刚九十年代初期,党中央在总结沿海地区经济高速发展经验的基础上,决定开放长江沿岸城市、省会城市和沿边城市,至此,一个全方位开放的格局已经形成,一个全国大开放大发展的时期已经到来。武汉市1984年被列为全国综合改革...
[期刊] 企业管理
[作者]
俞锦方
金洲集团围绕"危机、坚韧、创新、厚道"八个字办企业。这八个字虽然很早就提出来了,但是至今仍然有效。金洲集团主要有两个板块:一个是制造业。我们实现了传统制造业的转型升级,转型方向有二。一是绿色制造,主要是激光技术的应用。即把激光技术用于除锈、焊接、切割。钢管激光除锈可替代酸洗除锈,
[期刊] 武汉金融
[作者]
中国人民银行武汉分行课题组 吴光明 阮红新 胡红菊 李艳萍 吴莹
金融是现代经济的核心,对武汉城市圈建设起着巨大的推动作用。本文分析了城市圈金融发展的现状和瓶颈,总结了城市圈金融发展的信贷市场一体化、票据市场一体化、支付结算一体化、信息服务一体化等发展趋势,并提出了相关措施和建议。
[期刊] 经济学动态
[作者]
张自然 袁富华 赵家章
由中国社会科学院经济研究所、首都经济贸易大学组织了数十名专家学者,成立了中国城市生活质量课题组。基于主观指标和客观指标体系设计,运用居民生活满意度调查和统计方法,课题组对中国30个省会城市(直辖市)的生活质量指数进行了分析,得出了城市生活质量总指数和各个分项指数。综合分析结果表明,我国经济高速增长过程中存在着"两大反差":一是高速的经济增长与居民生活质量的提高存在反差;二是居民实际生活质量与居民主观感受存在反差。我们认为,在未来继续保持经济快速稳定增长的同时,加快转变经济发展方式,是提高居民生活质量的关键。
关键词:
城市 生活质量 指标体系
[期刊] 统计与决策
[作者]
潘安娥 杨青
文章基于经济-社会-自然复合系统理论,构建"两型社会"协调发展评价模型。选取武汉城市圈作为典型样本,设计评价指标体系;运用熵权法对评价指标进行客观赋权,对各个子系统发展状况,复合系统综合发展状况和协调发展状况进行评价。
关键词:
协调发展 评价 两型社会
[期刊] 农业技术经济
[作者]
周琰 张安录
本文基于2006—2012年武汉城市圈基础数据,对武汉城市圈空间发展进行动态研究。结果显示:7年来,武汉城市圈非农业人口逐渐向圈内超大城市集聚,城市规模上,圈内特大城市数量呈增多趋势;各市建成区扩张程度大体呈现逐年上升趋势;一级中心城市武汉中心职能强度是排名第二的城市的3.7~5.7倍,但各级城市中心职能强度差异减小;武汉市与各市的经济联系在7年里逐渐向均衡方向发展;在发展协调程度上,武汉城市圈人均收入逐渐提高,城乡收入差距减少,基础设施投入增加,外资利用能力得到了提升。研究表明:武汉城市圈必须扩展非农产业的规模,在大中城市大力推进非农业产业;着重提升二、三级城市的中心职能强度,使圈内每个城市...
[期刊] 统计与决策
[作者]
王国华 王英
一、武汉城市圈的界定及发展现状(一)武汉城市圈的界定。武汉城市圈,是指以特大城市武汉为核心,以100公里为半径的城市群落,它包括了武汉及黄石、鄂州、孝感、黄冈、咸宁、仙桃、潜江、天门8个周边城市,简称“1+8”城市圈。主要目标是将武汉圈发展成为内陆地区最重要的经济增长极,发挥对湖北经济腾飞和中部崛起的强辐射作用和极化作用。
[期刊] 特区经济
[作者]
吴小路
武汉市作为湖北省省会城市,在政治、经济、人口各方面相较于其他省内城市有着非常明显的优势,拥有的红色文化资源也非常丰富,但作为一个核心城市并没有将红色文化的影响力优势完全的发挥出来。本文通过研究武汉市的红色文化发展现状,分析武汉市发展红色文化中面临的困境和存在的问题,进一步发挥红色文化在文化认同中的优势作用,增强武汉市的文化软实力,将红色文化影响力辐射到整个中部六省,促进社会主义精神文明建设的中部崛起。
关键词:
红色文化 文化软实力 发展
[期刊] 武汉金融
[作者]
张秀生
一、城市与城市群城市是在“城”和“市”的基础上产生、发展的。区域经济学更关心的是如何从经济角度界定城市的特征。城市的特征。一是经济活动的高度聚集。城市经济是区域经济的中心,经济活动和经济资源聚集使得城市在区域经济中要承担起重要的责任。二是产业结构的高级化。与整个国民经济的产业结构相比,城市产业结构往往处于较高的阶段,领先于整个国民经济的产业结构水平。三是开放性。城市经济是一个开放的系
[期刊] 长江流域资源与环境
[作者]
余斌 李星明 曾菊新
武汉城市圈是指以武汉市为中心,包括黄石、鄂州、黄冈、孝感、咸宁、仙桃、潜江和天门等周边8市共同组成的城市密集区。该区域具有悠久的产业发展传统,其历史轨迹可分为3个阶段:第一阶段(1840~1949)为产业发展起步时期,第二阶段(1949~1994)为产业结构强化时期,第三阶段(1994~)为产业体系调整时期;与此相适应,区域产业的部门结构和空间结构均呈现典型的集中特征,以2003年区域制造业的增加值为指标,武汉市的空间集中度为50.5%,前10类制造业的产业集中度为60.6%。据此,目前的武汉城市圈是一个松散的"经济联邦",但存在区域整合的产业、空间和创新基础。以2001~2004年武汉城市圈...
[期刊] 统计与决策
[作者]
曹娟
随着政府和消费者环保意识的加强以及现代物流的快速发展,逆向物流开始逐步引起越来越多的重视。文章运用SWOT分析方法对武汉城市圈逆向物流发展进行系统的分析,并结合武汉城市圈的现实情况,提出发展逆向物流的相关措施。
关键词:
SWOT分析 逆向物流 发展措施
[期刊] 北京金融评论
[作者]
中国人民银行孝感市中心支行青年课题组 唐威
武汉城市圈科技金融改革创新将成为促进武汉城市圈发展的新动力,但是,武汉市与城市圈其他8个城市在金融发达程度、金融资源配置、金融政策支持、科技企业金融服务等方面差距较大,难以形成武汉城市圈协同发展的局面。本文基于协同发展理论,重点分析了武汉城市圈科技金融协同发展的内涵、意义,从多个视角阐释了武汉城市圈1+8个城市在科技金融发展方面存在的差距及原因,最后提出了武汉城市圈科技金融协同发展的政策建议。
[期刊] 中国农村经济
[作者]
李志强
一、外向型农业的理论基础 随着生产力的不断发展,生产社会化程度的不断提高,产品国际间的互相交换和生产要素在国际间的互相流动、互通有无已成为经济发展的必然趋势,外向型农业的建立和发展正是经济越来越国际化的必然产物。其理论依据可概括为以下几个方面:
[期刊] 当代财经
[作者]
更新发展思着力两个转变本刊评论员党的十四届五中全会通过的《中共中央关于制定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九五"计划和2010年远景目标的建议》,展示了今后15年中华民族发展的光辉前景,是指引全国各族人民沿着建设有中国特色社会主义道路阔步前进,胜利跨入21世纪的...
文献操作()
导出元数据
文献计量分析
导出文件格式:WXtxt
删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