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年份
- 2024(7207)
- 2023(10562)
- 2022(9173)
- 2021(8616)
- 2020(7492)
- 2019(17444)
- 2018(17339)
- 2017(33771)
- 2016(18714)
- 2015(21570)
- 2014(21877)
- 2013(21470)
- 2012(19966)
- 2011(18016)
- 2010(18559)
- 2009(17258)
- 2008(17355)
- 2007(16175)
- 2006(14274)
- 2005(12447)
- 学科
- 济(78250)
- 经济(78177)
- 管理(52486)
- 业(49480)
- 企(39785)
- 企业(39785)
- 方法(36800)
- 数学(33130)
- 数学方法(32602)
- 农(23482)
- 中国(22812)
- 财(19641)
- 地方(17359)
- 业经(15913)
- 贸(15221)
- 贸易(15215)
- 学(14861)
- 易(14805)
- 农业(14719)
- 制(14134)
- 策(12545)
- 银(12233)
- 银行(12211)
- 理论(11922)
- 和(11765)
- 行(11659)
- 融(11574)
- 金融(11571)
- 务(11171)
- 财务(11105)
- 机构
- 学院(264819)
- 大学(262114)
- 济(108979)
- 经济(106564)
- 管理(101920)
- 研究(90038)
- 理学(86720)
- 理学院(85755)
- 管理学(83936)
- 管理学院(83442)
- 中国(68974)
- 京(55797)
- 科学(54682)
- 财(51257)
- 所(45994)
- 农(45592)
- 中心(42688)
- 江(42003)
- 研究所(41374)
- 财经(39380)
- 业大(38989)
- 农业(35720)
- 北京(35705)
- 经(35550)
- 范(35239)
- 师范(34928)
- 州(33453)
- 经济学(32428)
- 院(32301)
- 技术(29387)
- 基金
- 项目(170044)
- 科学(132730)
- 研究(126051)
- 基金(120694)
- 家(104809)
- 国家(103561)
- 科学基金(87995)
- 社会(77338)
- 社会科(73205)
- 社会科学(73181)
- 省(67954)
- 基金项目(62671)
- 教育(59516)
- 划(56999)
- 自然(56831)
- 自然科(55460)
- 自然科学(55443)
- 自然科学基金(54403)
- 编号(52810)
- 资助(51468)
- 成果(44228)
- 重点(38472)
- 部(37725)
- 课题(37651)
- 发(37154)
- 创(34716)
- 科研(32743)
- 创新(32375)
- 教育部(32161)
- 大学(31835)
共检索到406045条记录
发布时间倒序
- 发布时间倒序
- 相关度优先
文献计量分析
- 结果分析(前20)
- 结果分析(前50)
- 结果分析(前100)
- 结果分析(前200)
- 结果分析(前500)
[期刊] 物流技术
[作者]
左雷 徐柏安 孙思宇 石君 王遥飞
根据国家物流枢纽建设要求,通过比较武汉与重庆、南京在物流基础条件、物流规模、运输结构、市场主体、物流成本、多式联运、国际物流、技术装备、政策环境、竞争态势等方面的情况,对武汉建设港口型、陆港型、空港型、生产服务型和商贸服务型枢纽进行了SWOT分析,从技术装备应用、运营模式创新、物流业务协同、枢纽经济打造四个方面提出了武汉"五型"枢纽建设、运营的对策建议。
关键词:
“五型”国家物流枢纽 SWOT分析 武汉
[期刊] 物流技术
[作者]
刘彦博 王遥飞 丁凌云
通过梳理武汉市的交通区位、经济产业和现代物流业现状,分析武汉市建设国家物流枢纽经济示范区的优势与不足、机遇与挑战;结合武汉市实际情况,从完善物流设施网络布局、构建内联外通的双循环大通道、优化提升物流要素供给水平、做大做强枢纽产业、推动枢纽功能与产业发展深度融合、构建开放协同发展格局等方面,提出武汉市建设国家物流枢纽经济示范区的路径。
关键词:
物流枢纽经济示范区 武汉 物流枢纽城市
[期刊] 物流技术
[作者]
陈希 肖和英 左雷 黎忠诚 张刚
在分析襄阳生产服务型国家物流枢纽承载城市建设概况的基础上,深入剖析其在建设过程中存在的问题,探寻解决的路径与对策,以期为襄阳早日获批枢纽建设实施城市,助力襄阳都市圈高质量发展提供参考。
关键词:
襄阳 生产服务型 国家物流枢纽
[期刊] 物流技术
[作者]
肖和英 陈希 左雷 张泽建 张刚
从多维度视角,通过构建科学的指标体系,基于信息熵理论,评价比较襄阳与其相近的已获批的生产服务型国家物流枢纽承载城市之间的竞争力差异,以此剖析襄阳市建设生产服务型国家物流枢纽的问题所在,并为推进其建设步伐提出了相关建议。
[期刊] 商业经济研究
[作者]
郭俊玲
加快国家物流枢纽工程建设,是有效集聚分散的物流资源、畅通干线物流通道、强化区域枢纽互联、建设现代物流体系的重要举措。本文基于我国地级市层面的纵向面板数据,探究国家物流枢纽工程建设对物流效率的影响。研究发现,国家物流枢纽工程建设对物流效率具有显著的正向影响;机制分析发现,国家物流枢纽工程建设能通过降低流通成本、提升全要素生产率、加强区域间流通联系促进物流效率提升;异质性分析发现,国家物流枢纽工程建设对物流效率的影响在市场分割度低、物流资源更丰裕的地区更加显著。据此,提出加大政府投资、强化顶层设计、制定差异化举措的建议,以期增强国家物流枢纽工程建设对物流效率提升的促进作用。
[期刊] 商业经济研究
[作者]
刘瑛莹
本文以我国2015-2022年293个地级市为研究对象,将“国家物流枢纽工程建设”视为一项准自然实验,采用多期双重差分模型实证分析国家物流枢纽工程建设对城市商贸流通效率的影响及作用机制。研究表明:第一,国家物流枢纽工程建设能够显著促进城市商贸流通效率的提升,且经过平行趋势、安慰剂及稳健性检验后依然成立。第二,国家物流枢纽工程建设可以通过促进城市产业结构升级这条路径有效提升商贸流通效率。
[期刊] 物流技术
[作者]
王军丽 刘琪 王梅英
通过梳理枢纽经济内涵,分析武汉打造交通枢纽经济的优势与不足,探索武汉交通枢纽经济高质量发展建议,以期为武汉以及国内众多综合性交通枢纽城市制定枢纽经济发展对策提供决策参考。
[期刊] 物流技术
[作者]
甘卫华 姚文珮 刘郑
在国家物流枢纽建设的背景下,利用灰色关联度分析(Grey Relational Analysis,GRA)从区域物流业的投入水平、产出水平、区域经济活力的显性水平、潜在水平四个维度选取16个物流业对区域经济活力的影响因子,分析物流相关指标与经济活力之间的关联度。针对23个省份,运用因子分析法(Factor Analysis)建立区域经济活力评价指标体系,进行先进、良好、中等、落后四个等级的划分,广东、江苏、山东位于区域经济活力前列,并针对不同等级分析影响其经济活力的成因。研究表明:国家物流枢纽城市和非国家物流枢纽城市之间的经济活力存在着较大差异。最后为提高区域经济活力提出了建议和措施。
[期刊] 物流技术
[作者]
李庆
建设生产服务型国家物流枢纽承载城市是襄阳市融入新发展格局的必然要求。首先对襄阳市构建生产服务型国家物流枢纽承载城市的现状展开分析,指出襄阳市物流基础设施建设滞后,物流综合服务能力偏弱,物流产业转型步伐较慢。进而提出襄阳市构建生产服务型国家物流枢纽承载城市需要进一步完善基础设施,深化数智赋能,集聚资源要素,强化政策支持。
关键词:
生产服务型 国家物流枢纽 承载城市 襄阳
[期刊] 物流技术
[作者]
郝钢 王晓兰
首先分析了四川省的区位优势以及全球疫情背景下其面向“一带一路”沿线国家的进出口贸易情况。然后基于SEIR仓室仿真模型和进出口依赖度定量评估四川国际物流枢纽受疫情影响产生的风险,并提出相应对策。最后探讨了疫情形势下四川国际物流枢纽新的发展机遇。
[期刊] 物流技术
[作者]
沈丹阳 刘姣 刘茜萌
利用2009-2020年我国6个空港型国家物流枢纽城市的数据,从航空物流产业与高技术产业、跨境电商产业协同的角度,采用复合系统协同度评价模型测算航空物流匹配能力。研究表明,这6个空港型物流枢纽城市的航空物流匹配能力总体呈上升趋势,均值依次为郑州0.452 0、重庆0.360 7、西安0.310 2、深圳0.287 5、北京0.142 3、天津-0.096 7。航空物流匹配能力提升主要依托航空物流上下游产业的同步协调发展。鉴于此,建议加大机场基础设施投资,增强航空物流产业服务水平,科学集聚航空物流高依赖型产业,利用匹配能力视角的顶层设计有效衔接航空物流产业、高技术产业与跨境电商产业,综合提高航空物流匹配能力。
[期刊] 物流技术
[作者]
余启龙 蒋惠园
湖北国际物流核心枢纽的发展对湖北的经济水平提升、产业结构升级具有重要意义。在介绍湖北国际物流核心枢纽规划情况的基础上,分析经济、交通互通对国际物流核心枢纽发展的必要性。结合国内外以航空货运为主的物流枢纽典型案例,得出湖北国际物流核心枢纽的发展启示,再分析湖北国际物流核心枢纽发展的经济环境、区位交通环境、政策环境,进一步进行SWOT分析,最后提出湖北国际物流核心枢纽发展的对策。
[期刊] 商业研究
[作者]
王旭 王振锋 邓蕾 卓翔芝
作为我国重要的中心城市,重庆具备西部地区物流枢纽的基础条件,与西部地区的成都和西安具有比较优势,但是物流业发展还存在一些问题。重庆需要加强物流通道建设,加强物流用地规划,推动保税港区建立,完善保障措施,尽快建成西部地区物流枢纽。
关键词:
物流枢纽 物流通道 对策研究
[期刊] 商业经济研究
[作者]
吴云旋
国家物流枢纽城市的试点是加快全国流通市场一体化的有益尝试,也为城市贸易发展提供了新的契机。文章基于DEA-Malmquist模型定量评估了我国21个物流枢纽城市的贸易竞争力,并借助空间计量模型实证检验了其经济溢出效应。研究发现,东部地区的城市贸易竞争力较强,中西部地区较弱,研究期内我国物流枢纽城市贸易竞争力的主要驱动因素为规模因素而非技术因素。物流枢纽城市贸易竞争力的提升有利于增加城市贸易规模,同时带动区域经济增长。基于技术因素驱动的贸易竞争力能够产生显著的正向经济溢出效应,基于规模因素驱动的贸易竞争力并未产生明显的经济溢出效应。
[期刊] 商业经济研究
[作者]
尤美虹 何美章 陶君成
物流枢纽经济是依托交通和物流枢纽及产业平台发展的枢纽经济,《国家物流枢纽布局和建设规划》给内陆物流枢纽经济的发展带来了机遇。武汉都市圈发展规划获批并处于内陆腹地,结合其国家中心城市、供应链创新与应用试点城市的运行,研究其物流枢纽经济创新发展的路径,更具有现实的指导和借鉴意义。经文献研究、理论分析和实地调研,本文从“综合交通枢纽、贸易物流通道、供应链产业平台和枢纽经济运行协同”四个方面提出了创新发展策略。
文献操作()
导出元数据
文献计量分析
导出文件格式:WXtxt
删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