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年份
- 2024(8701)
- 2023(12746)
- 2022(11260)
- 2021(10731)
- 2020(9009)
- 2019(20989)
- 2018(20884)
- 2017(40898)
- 2016(22335)
- 2015(25013)
- 2014(25126)
- 2013(24875)
- 2012(23147)
- 2011(20797)
- 2010(20706)
- 2009(18914)
- 2008(18662)
- 2007(16443)
- 2006(14577)
- 2005(12863)
- 学科
- 济(85874)
- 经济(85773)
- 管理(63201)
- 业(58970)
- 企(49322)
- 企业(49322)
- 方法(41441)
- 数学(35720)
- 数学方法(35293)
- 农(22440)
- 学(22365)
- 中国(21470)
- 财(21367)
- 银(21322)
- 银行(21175)
- 制(21059)
- 行(19819)
- 地方(18950)
- 业经(18378)
- 环境(17226)
- 融(15886)
- 金融(15884)
- 农业(15024)
- 理论(14987)
- 贸(14645)
- 贸易(14637)
- 和(14313)
- 易(14108)
- 务(13976)
- 财务(13915)
- 机构
- 大学(319476)
- 学院(315059)
- 管理(124631)
- 济(119168)
- 经济(116410)
- 理学(108220)
- 研究(107116)
- 理学院(106876)
- 管理学(104799)
- 管理学院(104250)
- 中国(83059)
- 科学(69736)
- 京(69008)
- 农(55758)
- 财(55399)
- 所(54822)
- 研究所(50600)
- 业大(49947)
- 中心(49084)
- 江(46278)
- 财经(45201)
- 农业(44185)
- 北京(43335)
- 范(43085)
- 师范(42654)
- 经(41205)
- 院(38623)
- 州(38482)
- 经济学(35666)
- 师范大学(34841)
- 基金
- 项目(220933)
- 科学(172800)
- 基金(160828)
- 研究(156888)
- 家(141467)
- 国家(140305)
- 科学基金(119695)
- 社会(97564)
- 社会科(92305)
- 社会科学(92279)
- 基金项目(86406)
- 省(85520)
- 自然(80500)
- 自然科(78600)
- 自然科学(78575)
- 自然科学基金(77148)
- 划(72947)
- 教育(71755)
- 资助(66641)
- 编号(62917)
- 成果(51080)
- 重点(49465)
- 部(48517)
- 发(45915)
- 创(45333)
- 课题(43309)
- 科研(42872)
- 创新(42274)
- 教育部(41031)
- 计划(40859)
共检索到459510条记录
发布时间倒序
- 发布时间倒序
- 相关度优先
文献计量分析
- 结果分析(前20)
- 结果分析(前50)
- 结果分析(前100)
- 结果分析(前200)
- 结果分析(前500)
[期刊] 长江流域资源与环境
[作者]
罗莎 胡鸿兴 成水平 贺锋 吴振斌
2007年11月~2009年3月对金银湖越冬期和迁徙期水鸟进行了调查研究,共计水鸟34种,隶属于8目11科,其中冬候鸟21种,夏候鸟6种,留鸟5种,旅鸟2种;古北种21种,东洋种2种,广布种11种;列入国家重点保护Ⅱ级鸟类和中国濒危动物红皮书名录的有白琵鹭(Platalea leucorodia)1种,省级保护鸟类10种。按食性分,主食鱼虾类水鸟种数占优势,而主食水生植物类水鸟生物量较大。水质测试结果表明金银湖为劣Ⅴ类水体。通过分析不同季节以及栖息地环境改变前后水鸟多样性指数的变化,认为重建湿生植被和通过调节水位改变滩涂与水域的面积可提高水鸟多样性。武汉城市湖泊与远郊湖泊的水鸟多样性及环境条件...
[期刊] 长江流域资源与环境
[作者]
马军旗 乐章 夏屹
湖长制是中国水环境治理进程中的重要制度创新,通过建立以党政领导负责制为核心的责任体系,落实属地管理责任,对实现湖泊水资源永续利用具有重要现实意义。使用2007~2017年武汉市环境状况公报和武汉统计年鉴数据,采用双重差分方法,探讨了湖长制对水环境治理效果的影响及其机制。结果表明:(1)湖长制显著改善了试点湖泊的综合水质,降低了污染物超标总值。上述结论在进行一系列稳健性检验后依然成立。(2)机制分析表明,环境治理投资和工业废水排放在湖长制与水环境治理效果之间起到部分中介作用,即湖长制通过促进环境治理投资和降低工业废水排放改善了水环境治理效果。(3)异质性分析表明,湖长制显著改善了高经济水平辖区和非跨辖区湖泊的水环境治理效果。研究结果为完善湖长制形成常态化和系统化的水资源管理制度,推进水环境治理体系和治理能力现代化提供了决策参考。
关键词:
湖长制 水环境治理 属地责任 双重差分
[期刊] 长江流域资源与环境
[作者]
黄宇 邓绪伟 徐军 彭晶倩 陈书忠 朱志超
武汉市后官湖因流域城镇化迅速发展,水环境状况日渐恶化。首先对后官湖水质历史和现状分析,得出TP、TN和CODMn为主要超标因子。再结合流域土地利用现状、湖泊污染特征及其行政区划等,将后官湖流域划分成5个污染控制区(H1、H2、H3、H4和H5污染控制区),对各污染控制区中点源、面源污染进行分析,得出点源和农村生活为流域最重要污染源,两源共计排放CODMn、TN、TP和NH3-N占整个流域污染的82.9%,76%,78%和80.8%。污染控制区贡献量中,CODMn最大为H4(25.7%)和H3(23.97%);TN最大为H3(30.28%)和H4(25.31%);TP最大为H4(29.33%)和...
关键词:
后官湖 水环境 流域分区 污染防治
[期刊] 林业科学
[作者]
韦雪蕾 张国钢 贾茹 姬云瑞 徐红英 杨泽玉 刘化金 刘宇霖 杨培宇
【目的】分析我国东部水鸟重要迁徙通道——黑龙江兴凯湖保护区不同年度水鸟群落结构特征和多样性变化趋势,为保护区水鸟保护和管理提供基础数据。【方法】对2014—2015年和2021年兴凯湖43个监测点的水鸟调查数据进行对比分析,结合兴凯湖气温和水位等信息,利用Shannon-Wiener多样性指数、Pielou均匀度指数和TBI指数,比较2次调查期间不同区域和不同栖息地水鸟的丰度变化和群落结构差异,并探讨该差异与气候的相关性。【结果】兴凯湖共记录水鸟7目12科71种665 504只,与2014—2015年相比,种类无明显差异,水鸟个体数量增加近1倍,主要是雁鸭类和鸥类水鸟数量增加,鹤类、鸻类和秧鸡类水鸟数量呈下降趋势。3—4月和9—11月迁徙期水鸟种类、数量较高,5—8月繁殖期则较低。兴凯湖4个区域水鸟群落结构相近但有一定差异:龙王庙水鸟种类和数量最多,物种呈增加趋势;湖岗和东北泡子水鸟均匀度较低,物种呈增加趋势;青山水库水鸟数量最少,但多样性和均匀度均最高,物种呈减少趋势。在7种栖息地类型中,沼泽水鸟种类最多,混合生境水鸟数量最大且多样性也最高,农田水鸟均匀度最低,以上3种栖息地水鸟种类和数量均增多;灌丛、草甸和水域栖息地水鸟种类和数量均下降,其中水域水鸟数量下降最多。【结论】兴凯湖水鸟数量增多与近年来保护区加强管理以及气温、水位升高等因素有关。兴凯湖目前仍面临农田增多、沼泽减少的压力,建议采用标准化方法进行长期水鸟监测,针对不同时期水鸟分布状况对重点区域加强管护。
关键词:
水鸟 多样性 气候变化 迁徙 兴凯湖
[期刊] 长江流域资源与环境
[作者]
何小芳 吴法清 周巧红 刘碧云 张丽萍 吴振斌
富营养化是水中氮、磷等营养物质大量积累引起的水质污染现象,直接导致水体群落结构的改变,这一定程度上引起了以水生生物为食的水鸟的群落特征的变化。为找寻水鸟群落特征与富营养化两者的关系,2010年1月~2013年1月3年内按春夏秋冬4季对武汉沉湖湿地自然地保护区水鸟进行了调查,沉湖和张家大湖的水鸟多样性有明显的周年变化规律,多样性指数冬季最高,最高值分别为12.19和9.89;春夏季最低,最低值分别为7.53和2.45;对比分析了两个子湖,沉湖湖区与张家大湖湖区富营养化指数TLI分别为64和78,沉湖水鸟种类、数量和多样性指数皆高于张家大湖,湖泊富营养化会影响水鸟多样性。
[期刊] 长江流域资源与环境
[作者]
胡鸿兴 康洪莉 贡国鸿 朱觅辉 郑文勤 吴法清 何定富 李振文 耿栋5
报道了2004年1~4月湖北冬季水鸟调查结果,记录水鸟66种,种群数量59613只,分属8目15科,其中列入国家重点保护的一级鸟类4种,115只,国家二级7种,2968只。分析了冬季水鸟群落结构、分布和种群变动,并用生物多样性指数、物种丰富度与生物量3个不同的测度指标对其中12个湖泊的水鸟群落进行了评价,认为沉湖、梁子湖、龙感湖和网湖是较为成熟稳定的群落;并从沉湖东方白鹳(Ciconiaboyciana)、龙感湖白头鹤(Grusmonacha)、洪湖鸭科水鸟近40年的种群动态探讨了湿地水鸟现状,认为种群衰退趋势明显、湿地干扰和威胁严重。对此提出了加强湿地保护区的建设,理顺管理体制,合理规划与发...
[期刊] 地理科学进展
[作者]
詹璇 林爱文 孙铖 乔卫
本文以构建公共交通网络为切入点,运用改进的多中心性评价模型测度了武汉都市发展区公共交通网络中心性,并结合GIS核密度分析法与双变量空间自相关分析法,探讨了公共交通网络中心性和银行网点空间分布规律,以及两者之间的耦合性与空间结构。主要研究结论为:(1)武汉都市发展区公共交通网络中心性具有城市多中心指向性特征,且由中心向外围圈层递减;(2)银行网点布局呈现"核心—中心—过渡区—外围"多层次结构,且具有空间不均衡性;(3)公共交通网络各中心性指标与银行网点具有不同程度的空间正相关。银行网点受接近中心性的影响最大,直达性次之,介数中心性最小;(4)局域上,公共交通网络中心性指标与银行网点的耦合关系存在空间不平稳性与空间异质性。高—高聚集与低—低聚集是主要的空间关联模式;高—高聚集主要位于银行网点布局的核心圈层,低—低聚集点缀于外围圈层,高—低聚集与低—高聚集介于核心圈层与外围圈层之间。
[期刊] 林业科学
[作者]
张国钢 刘冬平 江红星 单凯 侯韵秋 戴铭 楚国忠
于2006年4—9月,在不同的迁徙阶段首次在青海湖15个重要的繁殖地和迁徙停歇地,对水鸟的资源状况进行调查。共记录到水鸟72种,隶属于7目14科。此外发现16种新记录。青海湖水鸟春季迁徙高峰期在4月下旬。不同生境水鸟的多样性也不同,砂石海滩如鸬鹚岛和二郎剑的水鸟多样性在各季节都较低,可能是由于砂石生境中食物较少的缘故。
关键词:
水鸟 多样性 青海湖
[期刊] 地域研究与开发
[作者]
李雪松 孙博文
从生态、经济和社会3个维度全面分析城市水环境治理效益并进行综合评价。以武汉市为例构建包括3项二级指标和27项3级指标的评价体系,采用层次分析法(AHP)和线型加权模型进行分析与评价;在此基础上,结合外部性理论,对武汉市水环境治理综合效益进行评价,结论如下:(1)生态效益水平的提高是城市水环境治理最直接的影响;(2)城市水环境治理经济效益及社会效益比重接近总效益水平的50%,凸显了水环境治理效益的正外部性以及政府建立合理的水环境治理机制的必要性;(3)从经济效益来看,武汉市水环境治理对于房地产及旅游业的影响最为明显;(4)水环境治理社会效益不明显,反映了公众对政府水环境治理认同感及自身环保意识的...
[期刊] 资源科学
[作者]
宇鹏 周敬宣 李湘梅
目前,如何动态的预测生态预算的结果(生态赤字或生态盈余)是战略环境评价的一个重要研究领域。生态预算的结果受社会、经济发展中的多种因素影响,这种影响具有时空动态性和不确定性特征。如果要利用社会、经济发展中的一些因素来预测生态预算的结果,就必须解决这种不确定性问题。本文根据集对分析的基本原理和聚类分析思想构造生态预算结果的预测模型,该模型把影响生态预算结果的因子作为一个集合,把生态预算结果看作一个集合,把这两个集合构成一个集对,通过这两个集合的同一、差异、对立的联系度达到精确预测的目的。应用该模型,对武汉市2005年~2020年生态预算结果的发展趋势进行了预测,预测结果表明:未来一段时间,武汉市的...
[期刊] 长江流域资源与环境
[作者]
丁镭 方雪娟 赵委托 程胜高
以武汉市2000~2013年数据为基础,构建了城市化综合水平和空气环境综合指数的评价指标体系,利用结构熵权法和响应度模型对城市化进程中的空气环境响应时序特征和整体响应强度进行了比较分析。结果表明:(1)2000年后武汉市城市化呈现快速增长态势,进入了一个快速增长时期;空气环境综合指数及其分量呈现不同的变化特征,综合指数呈波动中递增趋势;(2)空气环境综合指数及其分量对城市化有着不同的响应特征,其中,空气质量指数与综合指数由正响应转向负响应,2010年为拐点,表明近年来,武汉市空气环境压力变大,空气质量有恶化的趋势;(3)相同城市化进程中,空气环境质量的正向响应相对于空气负荷压力的减小具有不一致...
[期刊] 经济地理
[作者]
朱丽霞 罗逍 罗静 胡娟
利用武汉市2007—2011年的人口和就业面板数据,通过ArcGIS方法探索人口与就业的分布与扩散在空间上的差异性,再运用异速增长模型和人口—就业相互作用模型分析二者的空间协调性及其引致关系。结果发现,武汉市就业主要集中于中心城区,而人口近一半集中在近远郊区;2007—2011年,人口和就业仍向中心城区集中的同时也向外围扩散,各圈层人口与就业扩散同步性较差,特别是在内部圈层,就业先于人口向郊区扩散;总体上武汉市各圈层的人口与就业发展相对独立,并不存在相互的引致关系。
[期刊] 中国人口科学
[作者]
罗萍,李宏伟
本研究将武汉市下岗女工基本状况分为:人力资本、社会资本、家庭状况、再就业状况及其他方面。对下岗女工择业意愿作因素分析,结果显示23个指标中的19个被筛选出组合为4个复合新因素,即发展因子、付出因子、酬报因子和求职因子。本研究分别作择业意愿的4因子与其基本状况,即人力资本、社会资本、家庭状况、再就业状况及其他方面的相关分析,并做择业意愿诸因子、社会资本、人力资本等与是否再就业的回归分析。
[期刊] 南方经济
[作者]
马晓茗 周豫
在城市化过程中,城乡二元结构特征明显的地区,农地向城市用地流转是一种普遍现象。农地除了能运作生产功能产生经济效益外,同时还能带来保护生态环境,提供农民基本生活保障等社会作用的外部效益。本文基于实证分析的基础上,探讨农户和市民及村干部对农地城市流转的意愿以及对流转中农地外部性的认知度和保护农地外部性支付意愿。
关键词:
农地城市流转 外部性 支付意愿
[期刊] 经济地理
[作者]
郑茜 曾菊新 罗静 崔家兴 孙璇
以武汉市为案例,依据"源地—廊道—节点"的空间结构模式审视城市生态空间、构建城市生态网络:基于连通性识别和保护区提取相结合选择生态源地,采用阻力因子分析及其累积耗费距离模型提取生态廊道,通过阻力面诊断确定生态节点;武汉市生态网络包含生态源地51个、生态廊道592.82 km、生态节点7处,其相互作用形成圈层并联、枝状辐射的生态网络空间结构。在此基础上,引入"形式—内涵—意义"相统一的空间观解析城市生态空间、实施生态空间管治:以"核心区+缓冲区"划分空间边界,以法律法规与管治协议相结合管控生态空间边界;构建经常性与周期性相结合的空间利益诉求通道,重点实施纵—横一体化的生态补偿制度,以利益平衡协调生态空间关系;以政策激励有序引导适度生产经营活动,免费开放城市绿色空间,以生态网络服务拓展实现生态空间功能。
文献操作()
导出元数据
文献计量分析
导出文件格式:WXtxt
删除